印尼日惹 爪哇遗风

新浪旅游

火车抵达日惹图古火车站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了,走出空调车厢,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爪哇文明的摇篮——日惹,到了。日惹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的一座文化古城,曾是印尼独立战争时期的首都,一直很好奇这个中文译名的由来,虽不知缘由,却觉得很有感觉。很多人或许不熟悉日惹,但一定听说过“爪哇国”。其实这个爪哇国的发源地就在如今的日惹。印尼的人口中有一半属于爪哇族,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部分,而日惹又被誉为爪哇文化的摇篮和发源地。 古时候中国僧人法显和义净漂洋过海来到过爪哇国,他们跋山涉水九死一生,只是为了信仰。在唐代以前的中国,人们认为,爪哇国是一个莫须有的国度,和陶君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最早的爪哇国是指现在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爪哇岛。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这个国度曾经佛号不断、黄袍耀日的佛国,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观的波罗浮屠佛塔,就虎踞在爪哇岛的高原——日惹。
“日惹”这个名字非常抽象,起初我是怎样也无法把这个城市的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联系在一起。不知道是谁把印尼爪哇岛上的Yogyakarta这座城市的地名翻译成了“日惹”这两个字。第一次看到日惹这个词大概还是几年前的一个旅行网站上,臆想中的这个城市应该是颇有热带风情,而且异常神秘。而当我真的到达日惹了的时候,出了火车站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和当地人请教关于日惹到底怎么发音的问题:明明旅行指南书和日惹的各种宣传画册上写的都是Yogyakarta,但火车站出站口的大屏幕写的却是Jogjakarta,而好多当地人则喜欢成日惹为Jogja。 关于日惹的各种称谓,到如今我还是一头雾水。
今日的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日惹更是如此,世界三大宗教都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也许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历史名城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从公元5世纪开始,佛教、印度教在中爪哇地区逐渐蔓延开来。一千年后,伊斯兰教开始从爪哇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渗透并渐渐成为印尼的主流宗教。 20世纪伊始,随着荷兰人大规模推行西方文化,一座座基督教堂又开始出现在这片爪哇的大地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乘佛教神庙不在印度,不在泰国,不在柬埔寨等佛教国家,而是在印尼,坐落在日惹以西40公里的婆罗浮屠神庙。建造神庙的工作从公元8世纪后期开始,持续了近一百年。初建时,佛教正盛,建成后,印度教后来居上,所以神庙还显示出些许印度教的特征。日惹在印尼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除了是与首都雅加达具有同等地位的特别行政区之外,日惹还是印尼目前唯一一个由苏丹王保持统治权的地区。现在日惹特别行政区首长是日惹苏丹王哈孟古·布沃诺十世,他既是共和国的地方行政长官,同时又是世袭的苏丹王。这在世界上不是绝无仅有也应该是难得一见的。日惹的这种特权与前任日惹苏丹王哈孟古·布沃诺九世有关。他支持并参加了苏加诺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并让印尼独立初期的首都设在日惹。印尼独立后允许哈孟古·布沃诺家族继续世袭,只是把原来的日惹苏丹国改成了现在的特别行政区。哈孟古·布沃诺家族对日惹的统治已经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了。日惹苏丹一直从哈孟古·布沃诺一世传位到现在的哈孟古·布沃诺十世,一世也不落。还一直居住在建成于1756年哈孟古·布沃诺一世时期的日惹王宫内。这座王宫孕育的这个家族还真有点神奇。九世苏丹不但支持独立运动,还以平民身份竞选当上了印尼共和国的副总统。现在的十世苏丹虽然是世袭的还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还是一位支持妇女解放的苏丹。遵照他父亲九世苏丹的遗愿,他没有按照伊斯兰的习俗娶四个妻子。他目前只有五个千金也没有再娶,即使他的王位会世袭给他的侄子。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日惹会是爪哇文化和艺术的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