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孩堤坝看风车

新浪旅游
提到荷兰,就不能不提风车。数百年来,风车一直是这个低地国家的代表,大西洋强劲的海风为荷兰提供了天然的风力,起初荷兰人从德国引进风车为抽水所用,后经16、17世纪的改造,开始用于碾磨谷物、造纸、榨油等。因此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荷兰看风车最著名的有两处地方:一是位于阿姆斯特丹北15公里的桑斯安斯风车村(Zaanse Schans),二是位于鹿特丹东10公里的小孩堤坝风车群。
风车村目前已经成为游客观光的圣地,不仅有风车供人游览,还有手工木鞋制作、奶酪作坊等最具荷兰特色的乡村景观。
小孩堤防(小孩堤坝Kinderdijk)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奇怪,我专门查了一下它的由来,1421年,曾有一场波及整个荷兰的大洪水,洪水退后有人来到灾区的堤防,发现一个木摇篮顺水漂来,摇篮中还有一只猫跳来跳去在保持平衡。等摇篮漂到近前,人们发现摇篮中酣睡着一名婴儿,从此便命名这里为小孩堤防,借此希望新筑起的堤坝可以保佑所有的儿童。
小孩堤坝位于莱克河(Lek)和诺德河(Noord)交汇处,因荷兰是低地国家,为利用风力磨面粉、推动排水兼灌溉农田,1740年在此建立起了风车,目前在农田中仍存在19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车群,7、8月夏季的周末会一起转动,颇为壮观,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孩堤坝官方网站:https://www.kinderdijk.com/
相比较之下,风车村更加商业化一些,我便选择了鹿特丹附近的小孩堤防风车游览,还可以顺便看看鹿特丹,住一下著名的“方块屋”,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小孩堤防离鹿特丹不过十来公里,但过去还是很费时间,因为在荷兰这个低地国家,大部分国土都填海而成,水上公交船几乎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年4-10月可以乘船前往,而且没有直达的船,需要在Ridderkerk换乘一次,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交通费还不算便宜,我所住的青旅就代卖船票,往返共12.5欧。
甲板上还有不少推着自行车的当地人。


在Ridderkerk换一条更小的船才能前往小孩堤防,在这里可以找船员要一张时刻表,否则回来时候误了船就要走很远去坐公交了。这船看上去很小也很破旧,但就是靠这样的船每天来来往往运输人和货物在南荷兰附近。

抵达小孩堤防的码头
下船后看见当地人所开的小车,太可爱了。

在我亲眼看见风车之前,我一直对于风车很无所谓,甚至我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为了个风车折腾到鹿特丹来,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船。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真正看见它们的时候,那一刻还是感觉很震撼的。几座风车远远地矗立在农田中,隔河相望,河边芦苇丛生,绿草摇曳,煞是好看。

要到达风车群所在的农田,还要再往前走拐个大弯才能到,我们便加快了脚步前往,因为时间已经剩下的不多了,晚上回去的末班船是17:30,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将近16:30了。

离的远反而能拍到更多的风车。



现在的风车群,有的风车还开放售票供游客参观,里面仍有当地人在此居住。
发张全景图,我们数了半天也没数出来19座。

还可以乘坐游船到风车附近游览,可惜我们时间不够了,没能乘船。
看时间比较紧张了,我们便抓紧返回码头。看着路边当地人的房屋,不由得心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