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都一梦:当京都静寂无人时

新浪旅游

京都古城,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有一种收敛、稳重又沉静的美。它的气质太过优雅,像总用折扇轻掩笑容的女子,又像一本经年累月不停书写、又不停积累着厚度的古书……它不会轻易就让你看穿。需慢慢看、慢慢品,不仅要多看几遍,还要再通读参考文献……
所 以,你知道的,我是多怕面对诸如清水坂上的那密不透风的游客群,打扰了京都的『雅』和『美』。我也知道,有时自己也是身处其中的一人。而且,但凡在那里的 人,大家都讨厌并抱怨着“人多”。 但是,即使游客再蜂拥而至,京都的一房一瓦依然在那。只要选对了时间(一辆辆大巴把人都接走后),她所有美丽的一面依然会毫不保留地呈现在你面前。
曾见人说,去清水寺旁的二年坂、三年坂,最好在早上9点之前到达。其实,全天中不是只有这一个时间段最佳,比如夏日的傍晚。天黑得晚,暮色柔和,眼前风景还清晰可见,温度也恰到好处,但人却骤减,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拍到无人的风景。
虽然人文摄影师大概会不高兴,但风光摄影师大概要在心里乐开了花。而我,不求大片,只想用快门定格一下那时那日无可替代瞬间,也想认真看看街道两旁的町屋木房子,好好享受与这个古都的私人时间。
“三年坂”是这条陡峭坡路的正式称呼,另一个名字是“产宁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段坡道是通往祈求平安生产的泰产寺和子安观音的参道,所以以前,孕妇会一边祈求着“愿顺利生下宝宝”,一边攀登这段坡路。另外,也有所它是大同3年(807年)建造的所以取此名。

虽明明有很好地寓意,但却也有一些不好的流言和传说广为人知——“若在这里跌倒滚下的话,三年内会死去”。不过,三年坂边就有一家瓢箪屋(大井人形店)。只要在这里买一个葫芦护身符,就可以破除这种诅咒。

另外,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广泛,但这里还有“再念坂”的叫法。说是在清水寺参拜的人,在经过这个坂道时心愿、愿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或者说愿望实现后向观音菩萨还礼时而再次走过此地。
不管三年、产宁、再念,在日语中都是同样的发音,所以才有了这诸多的解释。
与三年坂相隔很近的,是“二年坂”,又叫“二宁坂”。它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与三年坂想必稍微短一些,另一说法是在大同2年时建造的。
而且,与三年坂相同,也有说“在二年坂上不慎跌倒滚落的话,两年内就会死去”。所以,这两个地方也是提醒人们走路要谨慎小心。“得益于”这些传言,在这些地方很少会看到当地的小孩子疯跑打闹的身影。
P.S. 在二年坂之前还有个“一年坂”,又叫“一念坂”。
从三年坂出来,就是通往清水寺的清水坂,这里一直是挤满游客的地方,两边都是产自京都的土产店。但当门帘紧锁、暮色渐浓时,它才露出了本真的模样。而这模样又如此好看~
静寂无人时,慢悠悠地散散步、吹吹晚风,京都的时光轻易地凝刻在记忆深处。
身边走过几个金发外国人,索性脱掉凉鞋,让赤裸的双脚亲近这可爱的石板小路。多率性呀~我也跟着动了心,但最后还是克制了下来。
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清水坂。
二年坂和三年坂之间,是连接着它们的八坂道(八坂通),可以遥望到八坂塔。这里在明治之前是被叫做“辰巳新地”的花街,是妓女(遊女)们多出入之地。她们会围着八坂塔跳“八坂舞”,也是当初的一种风物诗了。
我一直以为,避开白天的游客高峰就可以享受清水寺区域的宁谧时光,没想到,在一个正午,刚在清水坂上和游客挤来挤去之后,再次回到八坂通、二年坂、三年坂、五条坂这些地方,发现依然客流不多。所以才拍到了上面这张烈阳下的八坂通。
或许是天气太热了吧~(8月初)走在通往清水寺的茶碗坂和五条坂上时,游客少得让人吃惊。(虽然到了清水坂后才发现他们不过集中在了那里。)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都稀疏得很。
夏天虽热,很多人贪凉、离不开空调房,但或许是个享受京都风情的好时间。
我一直以为,避开白天的游客高峰就可以享受清水寺区域的宁谧时光,没想到,在一个正午,刚在清水坂上和游客挤来挤去之后,再次回到八坂通、二年坂、三年坂、五条坂这些地方,发现依然客流不多。所以才拍到了上面这张烈阳下的八坂通。
或许是天气太热了吧~(8月初)走在通往清水寺的茶碗坂和五条坂上时,游客少得让人吃惊。(虽然到了清水坂后才发现他们不过集中在了那里。)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都稀疏得很。
夏天虽热,很多人贪凉、离不开空调房,但或许是个享受京都风情的好时间。
清水寺附近坡路众多,比如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梦见坂”。
虽然这篇文章以“无人”为主题,但还是想放上这两张人力车夫的照片。他们是穿梭在这古城中最活跃的存在~
京都的古都风韵,就在这两旁的“町屋”和石板小路中延伸到人们的心里。
“石塀小路”上的料理屋。
石塀小路也是我最喜欢穿梭的区域。名气在游客中也是数一数二,但每次来这里,“静幽”的气质却又一如既往。
(料理屋屋檐上的猫)
八坂神社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幽静角落。
舞妓常出入的宫川町。但比起她们,我觉得沿街两旁的木质“町屋”才是看点。
拍摄于东福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