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个礼物,用旅行去建造自己的生活之城

新浪旅游
这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让他深感:“有信仰真的是幸福的,我希望我能有。起码我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可是现在,我只能临时抓一个稻草。”吴志伟的“在路上”,都是一个追寻者的角色,他在探索——人在物质生活之外,所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可能性。有人问他,你是在寻找信仰吗?他为了让人家高兴,说,我正在通向信仰的路上。
听到国人们打招呼都在问:忙啥?吴志伟就来气。他觉得为什么非得忙才有价值感和存在感?在印度,人们的物质并不如中国,但他们很满足。他问,中国式的教育,只有选择题,还只有一个答案?难道不可以是多选题吗?为什么我不可以又是……又是……?这也是旅行带给他的启发。
《吴志伟:以第一人称去行走》DEEP杂志采访
第五部分《旅行与摄影是个礼物,生活才是我最真的信仰》
第四部分《随性的私旅行我说走就走,却从不放弃理性规划》
第三部分:《你还在谈构图,我作为职业旅行人文摄影师已16年》。
第二部分《我把旅行变成赚钱工具:支持环球行摄20年》.
第一部分《我已过上了一手生活,你却在听二手故事》
人地理探险专题《直击默拉皮火山爆发:印尼上演2012电影现实版》,记录了吴志伟为了拍摄与死神搏斗的全部故事。后来收录在他的“行摄的灵魂系列丛书”之《印尼:一个人的放逐》书中。
【人物简介】吴志伟:环球人文旅行摄影师兼作家。从企业高管到国际背包客的经历,成为“说走就走”的行走励志的典型代表:他拿了中国当代徐霞客大奖,同时也是印度旅游局“最佳海外媒体人”大奖唯一的中国籍获得者。目前已出版10本旅行摄影书:《马来西亚:爱上迷路》与《印度:绝望与惊喜》等。
有一次,他计划去印尼的明达维群岛上寻找一个纹身部落,说好了四个人一起上船,但船一直没能来。实在是等不到了,他便先往内陆走了。三天后,他在餐厅看电视得知,海啸把那个岛灭了。
他一再抓住别人反复地问:明达维群岛?SURE?无误的确认后,他再次抓住别人问,你们这里有什么中国寺庙?没有!有没有清真寺?什么寺庙都行,我要去祷告,神给了我一次生命----我避过了明达维群岛毁灭性的海啸,我要谢谢祂。
他的反应使所有人都很激动,大家团拥着帮他找到一家清真寺,他进去就说,我不是你的信徒,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你放过我了,谢谢你!
之后,他见神就拜,见庙就拜。到泗水时,看到三宝(郑和)庙,他简直要幸福得晕过去了,倒头便谢:谢谢你!终于有一个能听懂我说中国话的神了!
这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让他深感:“有信仰真的是幸福的,我希望我能有。起码我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可是现在,我只能临时抓一个稻草。”这让人想起电影《天使与魔鬼》中的一个回答:信仰是一个礼物,我只是还没有收到。在这之前,“生活才是我最真的信仰,”吴志伟说。
【后记】采访中,吴志伟幽怨地说起,有一次领海外奖时得知,一个法国记者用相机就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他必须还要用文+图来保证生活,国内外的稿费差别太大了。我毫不怜悯地问,那为什么还要给我们写稿?他说,因为你们杂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
拥有对“第一人称”的热爱,所以吴志伟过上了一手的生活。而我们还在听他二手的故事...那你等什么呢?去建属于自己的“罗马之城”吧。
微博:大卫独夫DE吴志伟, 微信公众账号:wuzhiwei5david; 个人微信:david348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