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大雨中的意大利比萨,我差点迷路

新浪旅游

关注

我才到的第二天,便显露了雨神本色。天阴了半日,大雨终于在比萨落下。而我下车前为了给袋子减负,一念之差,将雨伞取了出来,留在了车座位上。

如果不是跟团,我想我看不到这样角度的比萨。

走进景区,要经过一片纪念品商摊区,没时间容我细看,我自然拍个不停。

比萨出名皆因一座倾而不倒的斜塔,人们怕它全然坍塌,花多年做了修缮,可又担心扶正后失去了斜之名号,因而费尽心机将它维持在一定程度的倾斜。

在这之前,我对比萨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如果不是团行程,我自己决计是不会专门来一趟的。因为实在有太多同质化严重的照片泛滥于世——90%以上的留影造型都是各种“推倒之势”,而我对烂大街的东西向来排斥。

地陪放大家自由活动,说好集合时间便四散。大家随他去“最佳地点”留影,我便离了大队,独自穿过前面的大草坪,在几座建筑中转悠。给我们的时间有限,我要抓紧行事。

也许是照片误人,我发现其实这里不止斜塔那么简单。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只是它的名气太大,盖过了位于前端的大教堂、洗礼堂,和一侧的墓园。这里是奇迹广场一组建筑的组合景观。如果这样来看整个空间,赏心悦目,极其漂亮。

我兴冲冲地想进教堂参观,或者是爬上钟楼远眺,却遗憾得知参观时间早过,已关闭,不允入内。悻悻作罢,我带着艳羡的目光瞥了在塔上闲坐的几个人,以及这条路通往的意大利闲适生活体验和美食。

近看,这座始建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还是很美的,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这个圆形的建筑,虽然是钟楼,但仍让我不自禁联想起了在亚美尼亚看到的世界上最古老圆形教堂的外形图示。如果教堂尚存,是不是大约也这般模样?

著名的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也与比萨斜塔相关联,对于此事件的真实性,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

就在我沿大教堂墙根步行时,第一滴大雨点砸在我化了妆的脸上。我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睫毛膏防水吗?我在大教堂的铁门下暂避,抬头便是浮雕圣经故事。我不知是因为雨水糊了眼睛产生的奇效,还是这雕刻功夫确实精湛,盯着看时,竟出现了3d的视效画面,栩栩如生。我很想让自己沉浸其中,但被粗鲁的印度人所打断,他打着手势喊我让到一边,他要拍照了。我耸耸肩,没说什么,让出了一线的站位,也将自己重新置身于突如其来的大雨之中。

更多的雨点不容迟疑地浇下,我又慌忙奔到墓园的门沿下躲雨。略等了一阵,雨势渐弱,我决定冒雨而行。我将相机裹到衣服里,冲入雨中,化妆品们,检验你们的时刻到了。

圆顶的洗礼堂我已经没有心思再看,打湿的头发开始往下滴水。眼看集合时间将至,趁着雨小的间歇,我该往哪儿去?

我一走出大草坪,就傻眼了。因为来时路的商摊因暴雨都收了,而一些餐厅开始打开门做生意,眼前完全是换了另一幅模样的地方。我一度怀疑,这地方我刚才真的有走过吗?城墙打消了我的疑虑,来的时候,我特意提醒自己,我们是沿着城墙走的。

我沿着一条路一通猛走,到了路边观察回忆后,我告诉自己,肯定走错了。好了,我迷路了。我原路折返,雨又开始下。其他压力元素是,天快黑了,而我的导航手机在下午就没电了,我无法和其他人联系。要是给其他团友知道,旅行达人迷路,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

我定了定神,先在一家餐厅的棚布下躲雨,边打开相机,回翻刚才拍的照片,使劲回忆经过的路上,还有什么标志性的商店。啊,我想起来了,burger king!依靠几张照片图像,我终于重新定位,很快找到正确的来时路。

看啊,隔着玻璃窗,店里坐着的不正是摄影师和美食家两人嘛!我佯装镇定地走进去,和他们谈笑风生,其实内心都激动死了,找到亲人了呐。胡扯了没一会儿,大部队陆续从门前经过。

于是,我们一起回到了大巴车上。伴着雨雾,我们驶入夜色的车流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