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狮城 新加坡博物馆Style

新浪旅游
牛车水 -福康宁公园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土生华人博物馆 -新加坡圣安德烈教堂 -亚洲文明博物馆 -鱼尾狮公园 -新加坡滨海湾
早上很早就醒了,青旅早餐供应有时间限制,所以起床先吃早餐再说。青旅提供的自助早餐,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彻彻底底地我只在欧美电影里看到过的西式早餐:烤箱、烤面包机、面包、牛奶、麦片、咖啡、奶茶、水果。我的天哪,我从来没有用过烤箱和烤面包机,也不知道这样的麦片怎么拿牛奶泡。默默地看着别人如何用餐,两餐下来,终于算是看明白了。
在新加坡住四晚都是在牛车水,牛车水的交通、餐饮、购物还是相当便利的。我在新加坡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就餐,直接汉语交流。牛车水有一条美食街,晚上这里都是人满为患,主要针对游客,所以价格比较贵,牛车水附近有美食中心,比较大的如Maxwell,我在去新加坡机场的最后一顿午饭就是在这里解决的,价格比牛车水美食街实惠多了。
这张图是来到新加坡按下的第一次快门,出门前果断换上短袖短裤,牛车水闲逛一圈寻觅午饭,毕竟从前一天下午开始就没怎么吃饱。


新加坡每天基本上10点开始工作,而餐馆开始营业的时间则更迟,11:00,牛车水美食街零星有几家餐馆开门了,总算是吃上了第一顿饱餐。酱鸡翅饭,是这家餐馆比较便宜的饭,S$6.9折合人民币30元,就吃的是这门个玩意儿。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在新加坡最后一天,樟宜机场一个法棍S$10.5,而且还不好吃。

这顿午饭提供了这一天暴走全部的能量,晚饭时已经是这一天旅行的结束——21点。早上就在7-11便利店买了EZ-Link交通卡,但是这一天并没有用上,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完全步行。

新加坡城市很小的,在地图上看很远的路程,实际上距离很近。从牛车水出发,开始一天的暴走行程。新加坡街边,现代化的高耸建筑与古朴的欧式建筑、南洋建筑交相辉映。干净的街道,遵守秩序的车辆、行人,如果觉得红灯时间略长,绿灯是需要自己按出来的,车让人的风范是值得邻国学习的楷模。

下图的这座红白相间的砖式建筑是新加坡消防局,它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却仍在运作的消防局,也被称为“禧街消防站”(Hill Street Fire Station)。

福康宁公园(Fort Canning Park)是一座小山,它最早称为“Bukit Larangan”,马来语称为“禁山”之意。当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在山上建立总督府。如今山上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还有一座香料园,园前的一片空地是新加坡著名的表演场地。山下一圈分布着不少博物馆,最著名的当属新加坡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 博物馆Style ——————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始设于1887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加坡历史馆和新加坡生活馆两个展馆属于常设陈列,生活馆可以免费参观,历史馆需要购票,S$10/成人,S$5/学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特展,正好我去的时候碰巧赶上了大英博物馆的“世界珍宝”特展,展出各大洲的精品文物,特展需要另外购票,S$16/人,门票是真心贵。


当时买门票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只买了“大英珍宝展”的票,而没有买包括“新加坡历史陈列”的入场券,无奈放弃了历史馆。


除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还有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新加坡邮票博物馆等等。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到访,只能有所选择。

从明朝开始,中国人来到马来半岛,与马来人通婚,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土生华人”或“侨生”,马来语称男性为Baba “峇峇”,女性为Nyonya“娘惹”,土生华人文化是马来半岛独特的一种文化,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槟城、马六甲尤为集中。新加坡电视台曾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小娘惹》就是以娘惹文化为背景的。


如果想深入了解土生华人文化,土生华人博物馆不可错过,除新加坡外,槟城等地也有土生华人博物馆,各有各的展览风格。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博物馆曾是道南学校旧址,三层楼收藏和展示着世界上最精致的土生华人文物,不同的展厅讲述峇峇娘惹在东南亚的文化、婚俗、宗教和生活。

博物馆门票S$6/成人,S$3/学生。

途径新加坡邮票博物馆,也是相当精致的博物馆,对集邮、收集明信片的朋友不可错过。

从土生华人博物馆出来,午后的新加坡,终于下雨了,终于感到一丝凉意。热带雨林气候的雨一般都是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虽然带了伞,安静的坐在圣安德烈大教堂里避雨,不想出去。

圣安德烈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始建于1834年,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座教堂,据说是莱佛士亲自选定的地址。曾两次遭遇雷击,后来在原址重建。1973年教堂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历史文物。

“圣安德烈教堂,静静地矗立在新加坡海滨。每一个在远方望见他洁白尖塔的人;每一个从他身边擦身而过的人,都可以听见他在耳边无声地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

下图的这尊大象塑像位于新加坡艺术之家 (The Arts House),这里曾经是新加坡的第一座国会大厦,始建于1827年。如今,它已成为融汇多种艺术形式的殿堂级场所。

新加坡河口是1819年莱佛士登陆之地,为了纪念这位传奇人物,岸边立有莱佛士的塑像,正因为是莱佛士的登陆,新加坡逐渐从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塑像基座的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并用不同的语言镌刻:1819年正月28日于此历史性地点,首次在新加坡上岸,并以英才智与远见改变新加坡的命运,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成为一个大海港和现代都市。
莱佛士塑像的对面又是一座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集中展示亚洲各个文明的文化遗产,有来自印度、伊朗、土耳其、越南、印尼、柬埔寨等等国家的文物,另外,也有单独一个展厅展示中国的文化。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都有中文介绍册,可以对这个展厅的内容有一些大致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参观的时候有一个“唐代沉船”临展,唐朝时海上贸易就已经很繁荣了。门票S$8/成人,S$4/学生。

在亚洲文明博物馆里,由于又开始下雨,我半带避雨、半带休息的坐在博物馆大厅。在这里遇到了一对来自中国的母女,女孩儿对历史很感兴趣,一直在馆里参观,母亲在大厅里休息,我们聊了很多,女孩儿只比我小一岁,在中央民大上学,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但家里人极力反对学历史,而选择了其他专业。而我则很幸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希望今后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儿。


天色渐暗,新加坡滨海湾,华灯初上。


鱼尾狮是一种虚构的鱼身狮头的动物,作为狮城的象征。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的王子来到新加坡,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此岛取名“新加坡”,梵文意为“狮城”。鱼尾造型,既代表新加坡从渔港变成商港的特性,也象征着当年飘洋过海,南来谋生求存的祖祖辈辈们。


滨海湾(Marina Bay)是新加坡地标最为集中的地区——鱼尾狮雕像、飞行者摩天轮、金沙空中花园、滨海湾花园、双螺旋桥、滨海艺术中心、艺术科学博物馆等等。如今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结束新加坡一天的暴走,创造了历史最佳步数,上次最佳是在南京旅行时创造的,看来,旅行是最能健身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