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圣米歇尔山 ──法国著名古迹和天主教朝圣地

新浪旅游

关注

圣米歇尔山 ,又称圣弥额尔山,(Mou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天主教朝圣地。位于芒什省的一座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

圣米歇尔山原名同巴山,与其称它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的最大高度也仅仅只有76米,但由于它处于大海前的空旷沙地上,四周既无树木又无房屋,因此显得比实际高度要高的多。

圣米歇尔山耸立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面积很小,直径只有1公里,山也不高,但山顶 的修道院却比它高出近两倍。圣米歇尔山是由岩石、房舍、围墙、城堡和修道院组成的中世纪建筑群,它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与人类的智慧、毅力系于一身。

虽没有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壮观、卢浮宫的绚丽多彩、香榭丽舍大街的缤纷繁华,但每年来此游览和观潮的人多达350万。大文豪雨果曾说,圣弥额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

圣弥额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15米。海湾的退潮往往也开始得非常突然,也许几分钟前还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突然之间海水退向远处,满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滩和海滩上颜色很特别的流沙。

几乎所有的法国古典文学大家,从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经被它的多变所迷惑。雨果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的确,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松软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内部的暗流就会像蛇一样滑动,松软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面变成淤泥将你死死地缠住,犹如陷入沼泽一般难以自拔。

一千多年来,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无数的沙被冲向海湾,使海岸线因此向西移动了约5公里,更靠近圣米歇尔山了。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

每年只有两三次,当天文大潮将堤坝淹没时,圣弥额尔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岛。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地旅游业的兴旺应归功于这条堤坝。

每年多达250万的游客通过这条堤坝来到圣弥额尔山参观,TGV快车将参加一日游的游客从巴黎送达圣米歇尔山。

几个世纪以来,圣弥额尔山傲然挺立,凭海临风,潮涨潮落,历尽沧桑。它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而出名,观潮于是成了圣米歇尔山一大景观。

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来,刹那间将它四周的流沙淹没,顿时一片汪洋,只有那条长堤与陆地相连。

每年春天和秋天,会有两次大潮出现,一 次在3月21日左右,另一次是9月23日左右。每当此时,圣米歇尔山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圣米歇尔山每年吸引约85万游客。旅游业兴旺的好处是人人会讲英语,坏处是店里的货品都是“游客价”。

《寂寞星球》旅游书说,“基本上,只要不是以水泥巩固在地上的东西,你都可以一半或更低价钱在诺曼底其他地方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