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马泰拉,被人遗忘的沧桑

新浪旅游

关注

在幻想中,古堡总是吸血鬼的最佳出没地点。在欧洲多年,去过的城堡也不算少,也造访过罗马尼亚大名鼎鼎的吸血鬼德古拉公爵的城堡(布朗城堡):难以抵抗的岁月凿铸和刻意的阴森古旧也不能激起我对鬼怪妖魔的臆想,可是在意大利有那么一个城镇,却给了我吸血鬼肆虐的错觉,它叫马泰拉。

  


    这个古城我去了两次,第一次长驱直入到古城里面,睡了一晚上的洞窟旅店,打开窗户看见满月缓缓地越过小广场的钟楼,十字架在月光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微光,于是走出旅店,在石阶上漫步游走。时不时有野猫双眼泛绿地蹲坐观望,我举起相机拍了一张月光下莫名的小教堂,心说就差一个身披红色轻纱、皮肤雪白、满面妖艳的古欧女人在下面起舞挑逗。


    “女人慢慢走近,步伐轻盈而拖曳,她将手搭在我的肩上,风将她深黑色的长发拂弄到我的脸上,一阵销魂的香味浓重却不失高贵,瞬间身体也变得不能自拔,这时她的长发被吹到两旁,我看见她张开了长有利牙的嘴朝我脖子咬来…”
    幻想嘎然而止,我回去睡了。

    古城很老,斑驳的墙壁、看起来无所事事的居民、一些商业化的产物渐渐崭露头角。但凡是从远处眺望它,还是一副历经沧桑的感觉,土黄色的房子和青色的洞窟交相辉映,历史感油然而生。

    第二次我们一行五人,也是从罗马出发,一路长途跋涉后终于在未到古城的路上靠边停车,五人纷纷倒头睡去,不到三个小时候终于惊醒,发现天还没亮,立刻再次启程,很快便到达了古城,天空渐渐泛白,在山脚下眺望的古城灯火闪烁,百般寂静。仿佛遁入一个无人居住却仍旧自生自灭的古老魔都的境地,我撑开三脚架,拍了几幅它的容貌。


    南部的城市的钟声与中部以上的不同,敲响时分会是急促的撞击声。仿佛就是敌军来袭时候的警报,而城里的人们仍旧慢悠悠地生活,都表面上来看,大家并非刻意要为了谋生付出多大的努力,则更像是为了打发生活去做一些消磨时光的事情。我的印象中南部的生活节奏非常慢,转念一想,好像除了罗马米兰这些大都市以外别的城市也都是如此。悠闲惬意是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他们总是叫你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享受去这里的风景和美食、阳光和海水。


    马泰拉是电影《耶稣受难记》的取景地,于是对于尚未去过耶路撒冷的自己便断章取义地认为耶路撒冷也大概就是这般模样。


    可终究,这是一片时而被人遗忘的地方,他没有耶路撒冷的各宗必争也没有罗马的宏伟辉煌,他仅仅是个石头凿砌的小城镇,不过这样也好,一片净土。建立在河谷之上的该城坐拥着极好的阳光和流水,城下的植物繁茂葱郁,谷底的河畔开满了鲜红摄人的虞美人,喝水不甚湍急,树木遮挡下的阳光也有些疏影横斜。

    在第二次到来中我试图下到河边,跨到古城对面的石窟群那边,却因找不到上山的路而作罢。站在谷底,心情却是上升的,遥遥望去古城在山谷之上隐约间泛着金色的光芒。

  


    那一次我们没有停留太久,匆匆走了一个上午便离开,而吸血鬼的印象还是耶路撒冷的幻想,仍旧保留在了脑海中不可磨灭的位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