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巴厘岛

新浪旅游
我和闺蜜选择了去巴厘岛。临行前闺蜜提醒我,你要不要重温一下《饭祷爱》,里面有巴厘岛。于是我再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再一次看完了这部电影。

电影 “Eat Pray Love” 海报
其实说来我与饭祷爱的缘分还不浅。首先女主角的名字和我不谋而合,这是一开始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第一次看是在2010年,大一的时候,大约是刚与当时的男朋友分手,作为疗伤看的这部电影。但实际上看完真是没什么印象了,就记得风景特别漂亮,当时还下载了不少电影截图做电脑桌面背景。大一下学期闺蜜准备去美国,走之前大家去她寝室搜罗她带不走的东西,我拿走了一本她的英文版原著《Eat Pray Love》,大二去墨尔本交换学习的时候也带上了这本书。到了墨尔本的公寓,收拾行李的时候拿出这本书放在桌上,同屋的法国室友激动地叫了起来:非常巧,她也在读这本书,读的是法语版。这本书瞬间成为了我们两个之间的bond。然而厚厚一本小说读下来,也还是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直到这一次出发去巴厘岛前,再次看完这部电影,我很清楚接下来的好多年,我都还会记得它,也可能会不止一次地再重温它。
所以生命中的好多事情,其实都重要在一个timing。
就好像,我一直觉得去一个地方并不会是简单的想去,而是因为某些人,某部电影,某本书,或者某种契机。也很喜欢这种巧合的契机,好像冥冥之中注定一样。因为如此,我会觉得现在的小孩子们家庭条件好起来,几岁就开始周游世界,反而不见得是好事。当你去到一个地方,将现实和你记忆中读过的书、了解过的故事重合起来,那种美妙的感觉,是岁月和经历赋予的。旅行,就是这么简单而又动人心魄的事儿。

<Eat Pray Love>原书
15年末16年初算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除了郁闷和茫然,几乎没有别的情绪。我很慌,太紧张,整个人绷得特别紧,所以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对一切都充满了担心和害怕。我觉得找不到出路,于是找朋友介绍了算命大师给我算命,也花了不菲的价钱去看心理医生,却没有半点用处,依旧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中。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紧绷的状态,什么也做不好,也做不了,倒不如干脆就放掉,让自己松下来,垮下来,再重新建立起来。就像电影里Liz说的,“其实毁坏是一件礼物,毁坏是可以迈向转变的路途。甚至在这永恒的罗马城,我们都必须为无止境的转变做好准备。这个地方负载的混乱,那是它适应一切的方法,被烧毁,掠夺,然后找到方法让自己从新建立起来。那就是世界的常态。”
巴厘岛就是我放掉自己,破坏平衡,再重新建立平衡的地方。
像电影里说的,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a balanced life。

走在乌布雨中的街道
再次看完电影我在想,19岁的自己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读这本原书,怎么能够理解得到里面想要传达的意思?除了看到美食和美景,和一个无病呻吟、没事找事的女人,还能看懂什么呢?翻看豆瓣的纪录,那时候看完电影的短评,果然是“食物和风景太好看了”。24岁的自己再看,处在不一样的时机,有了不一样的经历,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或许再过几年,30岁,35岁的自己,如果再想到翻出这部电影来看,看到的又会是不一样的东西吧。
不管怎么样,电影画面依旧美得心旷神怡。亲身去到巴厘岛之后,更是有这样的感觉。巴厘岛真的是人间天堂,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生活在最美的国度,并且生活在最懂得快乐的人群当中。巴厘人说,我们就站在世界的中心,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心。

库塔金巴兰海滩的日落
电影里有一段Liz骑着单车在田地里奔驰,我于是充满了对巴厘岛绿色稻田的幻想。可惜的是我们到达乌布那天下起了雨,没有阳光也没有单车。但乌布依然是那么美。我很难忘记巴厘人身处在稻田与鲜花当中的房舍,在流水之中搭建起的凉亭,以及在凉亭中席地而坐享受美食的我们。雨滴轻轻打在花瓣上,湿热的空气中偶有微风吹过,手中端着一杯冰凉的fruit punch,斜倚在竹制的凉席上和闺蜜说着话,那一刻真的觉得心就这样被留在了巴厘。

电影 “Eat Pray Love” 中, Liz在稻田中骑单车

乌布稻田中的竹亭小餐厅,和电影中的稻田相差不远

乌布雨后的稻田
我们在巴厘岛的第一天,前来接我们的本地租车司机,名叫Ketut-和电影里给Liz算命的大师一个名字。我当时激动坏了,拉着闺蜜一直说,你说这是不是缘分,我们和巴厘岛就是很有缘呀。后来听司机介绍才知道,Ketut是巴厘非常普遍的名字,所以遇到的概率非常之大。第二天来接我们的司机叫Yogi,是非常热情的巴厘人,英文也说得非常好。在从乌布回酒店的车上,我和闺蜜聊起饭祷爱这部电影,Yogi突然回头,你们是在说Julia Roberts演的那部电影吗?我也看过呢。我和闺蜜一阵激动,又聊到电影里的大师,问他乌布是不是很多这样的psychic。Yogi说不光如此,电影里的Ketut大师,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他在巴厘岛非常有名,也是由他本人亲自出演的电影。只不过他现在年纪大了,已经不再接待客人了,但他的儿子还在继续他做的事情,但名气太大也很难预约到。

电影 “Eat Pray Love” , Liz和Ketut交谈
这件事儿挺触动我。好像一下子觉得,饭祷爱这本小说和这本电影,比想象的更真实,更充满诚意。
从巴厘岛回来,我回家过了年,然后清理了自己的思绪和生活,做了一些了断,迎接了新的开始。其实我们恐惧的,也许真的只是恐惧本身。改变,本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

在海神庙附近的露天餐馆,邂逅了一只猫咪
Ketut递给Liz一幅画:要脚踏实地,你就会感觉有四条腿,这样你就能好好停留在这个世界;不要用你的头脑看这个世界,用你的心看,这样你才能了解上帝。
她最后的台词是,终于懂了什么叫随心而动。你内心的平衡,最终靠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而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Eat、pray、love。这真是女人永恒的平衡之路。

非常美味的印尼午餐
我爱这部电影,我不觉得有哪一秒的场面是无聊的。被感动不仅是因为我相信或者我渴望这样的生活,被感动的是那一种平静和自然,是需要岁月才可以体会到的心情。
开怀大笑,享受美食,冥想,对上帝满意,爱你所爱的人。这是饭祷爱,巴厘岛,和时间教会我的。
我一定还会再去巴厘岛的。或许,会和Liz一样,再找到新的故事,和新的勇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