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见香港老味道

金羊网-新快报
“这是不为人所熟悉的香港,我觉得这地方的居民与商户之间充满温情,很有人情味。有些人会觉得这里节奏懒散,但我偏爱它的人性化。”
——许鞍华
《桃姐》讲什么
电影由许鞍华导演,叶德娴、刘德华、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其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温暖人心的主仆故事。影片中的养老院镜头在深水埗取景。电影获得第48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
深水埗 Sham Shui Po
深水埗 老片场
深水埗年代久远,有几处建筑堪称“香港之最”。
深水埗,九龙半岛西北一个典型香港旧区。到香港如果想买名牌,没有人会去深水埗;如果想像在迪士尼、海洋公园那样劲玩一番,也没有人会去深水埗。深水埗有什么?
这里有2000多年历史的李郑屋古墓、从兴盛走向沉寂的工业厂区、香港最早落成的公营房屋、香港最早期的私人大型屋苑,还有新近发展的填海区。有人说,深水埗是香港历史的见证者,走进这里,也就走进了普通人日常的香港。
深水埗有多少年历史?答案是两千年。1955年港府兴建屋邨时,在东京街北端发现了东汉遗址李郑屋汉墓。李郑屋古墓出土的文物有58件,包括陶制及铜制的日常用具,这些文物有助于了解古代香港居民的起居生活,在香港备受重视。现在参观李郑屋汉墓,不仅能看文物,还可去旁边的汉花园走走。花园仿照汉代风格建造,附近居民常来这里休憩。
从汉花园出来,可以去看深水埗民居的另一项香港之最,就是被称为“公屋鼻祖”的石硖尾徙置大厦。这里原是一片木屋棚区,1953年平安夜的一场大火使53000多位居民无家可归,政府为了安置居民兴建了徙置大厦,以此开创了为下层居民提供住所的公共屋邨制度。
徙置大厦一直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其中的第41座美荷楼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这座平面为H形的7层楼房,是当年老屋邨的代表。里面的房屋均为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没水没电,只在大楼中央有公共水龙头、厕所和浴室;两端的单位由长长的公共走廊(俗称冷巷)连接。目前,美荷楼已被改建成青年旅舍,公用浴室和厕格都按原貌保留了下来,今年下半年到香港,就可以体验入住了。
石硖尾附近还有一座值得一游的旧建筑———石硖尾工厂大厦,它是深水埗工业发展的见证者。邵氏旧片里,工厂女工梳着孖辫、提着饭盒去上班,她们去的就是这种工厂大厦。这座大厦2000年停用后,被活化成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上世纪70年代工厂大厦的“石屎”地面、建筑格局都保留着,不同的是艺术品代替了旧机器,实验剧场的念白代替了马达的轰鸣……
深水埗 好味道
开饭不去深水埗,吃遍香港也枉然!港铁深水埗站附近的福荣街及桂林街食肆林立,是香港最著名的特色美食街。
福荣街的维记咖啡粉面是早餐首选,也是深水埗最具人气的餐厅,看名字就知道汇集中西美点,咖央西多士和猪润牛肉面是店家的招牌。另一家早餐名店是桂林街的合益泰小食,滑溜肠粉6港元4条,酱料任配,想吃先排队!
从石硖尾穿过大埔道走进青山道,在拔萃女书院和九江街之间有家雪山茶餐厅。店内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模样,墙上还挂着以前的出品画像介绍,胶椅、木桌、卡位,样样都很怀旧。
“大排档”是香港另一“特产”,仅深水埗一带,就汇集着好几家著名大排档。隆重推荐基隆街的强记(深水埗有两家强记,另一家在耀东街),厨房由铁皮屋搭成,小炒充满镬气,出品是延续了几十年的风味,沙姜鸡、酱爆生肠、豉椒炒蚬、韮菜花炒鲜鱿、豉汁蒸鱼云、虾酱炒通菜都是难得的美味,价格大多在四五十港元左右,经济实惠。此外,福荣街的小菜王、荔枝角道近石硖尾街的爱文生也都值得推荐。
除了维港的夜景,老区的夜市一样体现着香港的特色和城市节奏。如果对美食意犹未尽,夜晚可以去桂林街的糖水佬甜品店打打牙祭,椰汁星洲喳咋12港元一份,定会让你回味无穷。此外,北河街公和荳品厂的豆浆豆腐、福荣街标叔叔小食店的各种小吃都是逛街时的解馋美味。
深水埗 开档啦
深水埗有几条街,堪称“老式大卖场”,是香港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买时装不一定非去中环太古,深水埗介于钦州街与黄竹街之间的一段长沙湾道,是香港旅发局推荐的一条时装街。这里的大部分店主很有潮流触觉,经营的时装款式丰富多样。附近的基隆街和南昌街分别被誉为钮扣街和花边街,都是和时装有关的服装配件,很多还是国外新品。
女人喜欢逛时装街,男人则爱逛电脑城。港铁深水埗站附近的黄金电脑商场、高登电脑中心、新高登电脑广场、福仁商场等,都是香港本地人和内地游客喜欢去的地方。这里发售的电脑硬件、软件、数码产品样样齐全,价钱也有吸引力。
如果想买二手货,可以去鸭寮街,这里有售卖电子器材的跳蚤巿场。鸭寮街位于南昌街与桂林街之间,跳蚤巿场里以电子零件、电器产品居多,也有廉价手表、古老时钟和旧钱币等好玩物件,很适合爱淘宝的人。
寻味老香港还可以到哪儿?
1、去庙街吃餐煲仔饭
庙街怎么去?
佐敦地铁站A出口,右转沿佐敦道直行再右转
庙街是港片中出镜率极高的一条街,平民化的江湖味远近闻名,庙街十二少、庙街皇后、庙街妈兄弟、庙街十三妹等都曾是电影中的人气角色。早些年,这里是香港烟花之地如今却充满市井风情。平价夜市里,从闹钟到音乐盒,从紫砂壶到收音机,从花哨T恤衫到情趣内衣,从“破烂”牛仔裤到时髦的洋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无奇不有,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对饕餮之徒来说,庙街的特色还在饮食。这里是香港最有名、最地道的煲仔饭胜地,在拥挤的环境和喧闹的叫卖声中吃煲仔饭,别有滋味。
庙街逗留地
美都冰室:这是香港“最上镜”茶餐厅,曾是许多电影的外景地,自1950年开业以来,店内装潢从未改变过。尤其在二楼,老式桌椅、老式铁窗以及透过窗子看到的老榕树,都像电影中的画面。冰室最出名的是排骨饭、莲子鸳鸯冰、菠萝包,一定要在某个午后来这里坐坐,望着楼下的天后庙,会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2、旺角二楼书店“打书钉”
旺角怎么去?
乘地铁至旺角站
相比《旺角黑夜》、《旺角卡门》中的恐怖场景,真实中的旺角却是热闹的商业区,西洋菜街、花园街赫赫有名,吃的、穿的、用的、戴的,一应俱全。对很多香港人来说,那里是他们长大、拍拖和消闲的地方,隐藏在一栋栋旧楼中的“二楼书店”更是许多人的共同回忆。
香港的“二楼书店”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读书人苦于寸土寸金的高昂地价,只好将利润稀薄的图书业搬到楼上。在这里,香港读书人沉浸在一方阅读的世界中,将窄小又繁华的旺角浓缩成香港别样的符号。
旺角逗留地
田园书屋:位于西洋菜街56号二楼的这家书屋,有20多年历史,最初以大量来自台湾的社科人文书籍吸引着众多读书人。走进书店,不足40平方米的空间被各类书籍塞得满满当当。在这里,你找不到其他书店里堆得山高的股票投资指南、心灵鸡汤,更找不到亦舒、黄易的畅销书,这里的书,多是《诗经》、《红楼梦》、《艺术哲学》等纯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类书籍,在霓虹闪烁的香港实属难得。
3、窥探中环古建筑
中环怎么去?
乘地铁至中环站下
中环是香港的商业中心,集中着许多现代建筑,其中就包括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这里还有很多殖民时期的遗址点缀在摩天大楼之间,前香港高等法院大楼、香港终审法院、圣约翰教堂、中区警署等老建筑都在这一带。被政府列为香港法定古迹的中区警署建于1864年,是典型的英式建筑,里面设警署、裁判司署及监狱等18栋建筑,有“香港紫禁城”之称。
中环结志街的兰芳园是一家老字号茶餐厅,因美味的丝袜奶茶闻名全港,几十年来生意一直很红火,不妨顺路到此尝尝香港老味道。
中环逗留地
石板街:荷里活道与皇后大道中之间的石板街,是香港一条著名的怀旧老街,因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而得名。这里还是《龙凤斗》、《无间道》等影片的外景地,也是香港年轻人拍婚纱照的热门地。
逛完石板街,可以去荷里活道,在那可以淘古玩。你也许想象不到,这里高低错落的旧街上竟集中了近百家书画、文物、古董商店,宛如一座露天博物馆,令人称奇。
4、赤柱小镇泡情调
赤柱怎么去?
可在中环交易广场地下的巴士总站坐61路车,或在金钟乘坐66路车直达浅水湾
海边的赤柱位于香港半岛最南端,是香港一处很有历史感的秀丽小镇。当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时,赤柱曾是英军军事据点,也曾是香港早期的行政中心,天后古庙、旧赤柱警署、八间屋、美利楼、卜公码头等无一不凸显着赤柱的历史人文主调。
美利楼是赤柱的地标,以巨型花岗岩建成,建筑风格糅合了东、西方的特色,既有仿希腊复古式圆形石柱,又采用了中式瓦面斜顶的屋顶。它由港岛中环迁建而来,以“穿越”的形式见证着殖民时期的历史。如今,这座香港硕果仅存的古维多利亚式建筑已变身为时尚蒲点,但依然弥散着苍老的味道。
赤柱逗留地
赤柱大街:赤柱并不大,步行到最远的地方也就20来分钟的路程。但就是这短短的路程,一路走来,却能读到许多香港历史的细节。临海的赤柱大街上,聚集了很多酒吧和茶座,三三两两的老外就坐在路边的酒吧里,面对着烟波浩渺的大海聊天、发呆。
5、长洲岛叹海鲜
长洲岛怎么去?
搭港铁到中环站,再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直达长洲,需时50分钟左右
长洲岛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抢包山”的竞技场,也是麦兜的故乡。岛上居民大多世代而居,有人气,所以有人情。岛上有很多便民的设施,比如为狗狗便便的场所、停放自行车的Parking、让居民休息的长凳……细心的安排让人感觉很窝心。
岛上禁止汽车通行,居民都以自行车代步。在街上游荡,看着新鲜的人和物,吃着新鲜出炉的蛋挞,一路扫荡肠粉、绿豆沙、雪糕……嘴里、心里都是幸福。
傍晚时分,渔港边的大排档常常人声鼎沸,一些香港人下班后也会坐船过来饱餐一顿,除价廉物美的特价菜外,这里还有很多美味海鲜,巨型濑尿虾、超级鲜鱿鱼都是必点菜式。
长洲岛逗留地
故乡茶寮:岛上有家叫“故乡茶寮”的日式小店。20多年前,日本游客吉野来到长洲,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里,于是在岛上开了一家小店专卖日式小食和手工艺品。后来有个日本女子也到长洲游玩,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吉野,两人最终在长洲岛上定居下来,一起打理着“故乡茶寮”。他家的红豆饼很好吃,10港元3个,通常中午12点出炉,下午就卖完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