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尼泊尔帕坦 一座精致且凌乱的古城

新浪旅游
帕坦,尼泊尔的“艺术之城”,与加德满都一河之隔。这里古迹如云,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帕坦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城市四角的佛塔据说试伟大的佛教帝国郡主阿育王再公元前250年左右修建的。图文:血糖偏低
15世纪,加德满都分裂成三座独立的城市:加德满都Kathmandu、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和帕坦Patan,各自拥有王室统治者,直到1768年,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尼泊尔,建立沙阿王朝并延续至今。而现在,凡是来到尼泊尔的人,必定会到这三座古城游览,看看曾经留下的那一座座精美的建筑,感受生活在古城的当地人的状态。
若真要比较这三座古城,其实各有特色。加德满都最丰富,因为是首都,所以在加德满都能看到最多的古今交融;巴克塔普尔最有风情,尤其是穿梭于古城的街巷中,看到相当淳朴的民风;帕坦最精美,小巧却不失细节,而且这里的房屋色彩是我在尼泊尔看到最多的。
重点的杜巴广场,让人难忘的帕坦博物馆,以及一些有名的寺庙自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走街串巷才是在尼泊尔最有意思的事情,你可以看到很多当地风情,而这些摆在帕坦又显得特别的有意义,因此这是那么多座古城里,建筑雕刻最精致的、建筑色彩最多重的,又拥有最凌乱拜访寺庙的地方。如果不相信的话,就请跟着我一起去看看这座加德满都谷地最古老的城市吧。
都说三大杜巴广场,就属帕坦的这座最精致小巧,但我认为,帕坦除了杜巴广场,偏在一角的千佛寺也称得上是精致的典范。这座寺庙的全称很复杂,叫摩诃佛陀寺Mahabouddha,而且非常难找,整座寺庙完全隐于住宅群中,入口是一条窄小的巷道,幸好一路还有路牌指示,否则就算站在大门前也会错过。
这座寺庙采用的是印度锡卡拉式样,仿照印度菩提迦耶(Bodhgaya)的金刚宝座塔(MahabouddhaTemple)修建的,那里是佛陀悟道所在地。
寺身上镶嵌着一块块陶片,描绘了佛陀悟道的故事,也正由于陶片有数千片之多,所以又被人称为“千佛寺”。这寺庙精美的工艺,砖片能有这样的雕刻工艺,让人惊叹。
据说原有的寺庙在1934年的大地震中遭受严重损毁,现在看到的都是重建以后的样貌。而多余的砖材被用来加盖了这座小庙,奉祀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
进入寺庙,记得要顺时针方向转圈,刚开始转就看见这个。
这位妇女一直在为烛台加油、清理,做得很细致。佛教也好,印度教也罢,燃烛似乎是普遍性。
猴子,在尼泊尔被奉为神明,据说很多时候是帝王化身的象征。
从千佛寺往南,就在路口处可以看到这座乌库寺Uku Bahal。在千佛寺买门票的时候,这两座寺庙的票是一起的,售票的人会告诉你,还可以去参观乌库寺。当我从远处斜着看到大门的时候,我还不敢肯定这是座寺庙,这么鲜红的颜色,门楼上方还有两只前脚持矛后脚站立的狮子,我还以为是图书馆……
我们去的时候这座寺庙里头空空荡荡,连看门人都没有。而一走进去,我几乎有点被吓傻了,因为,我真的没有见过这么这么杂乱的寺庙,或者更准确点说是零碎。主院落里密密麻麻竖着许多石柱、石像、石塔,在各个角落也是遍布石像,让人看得无厘头。
在帕坦,还有一座夺人眼球的寺庙就是黄金庙Golden Temple,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主建筑正在修,看不到传说中金光闪闪的景象。
不过从这座小Temple上还是能看到点耀眼的味道。其实整个立面并非是金子所造,而是镀了铜。
其实在帕坦,最有意思的还是穿梭在街巷中,感受建筑的精美和丰富的色彩,这样的滋味是在其他两座古城很难有同样体会的。
这一瞬间,我仿佛没有在尼泊尔……热闹的集市上各种悠闲的人群:男人们晒太阳、聚众聊天;或者打牌消磨时光;或者细心的绘制唐卡,为了生计。
女人们则操持着家务,当然更不忘八卦;或者独自一人看店,等待生意上门;或者看到路人开心微笑,以示友好;或者独自一人,在吞吐云雾中看遍人世风景……她是在怀念曾经宁静的过去,还是遥望热闹的将来?
图文:血糖偏低的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尼泊尔帕坦博物馆:心灵栖息纽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