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探秘澳洲北领地 徒步地球上最后的处女地

新浪旅游

关注

如果要去澳大利亚旅行,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当然也是最难去的,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地球上五十一个一生中必须去一次的旅行地,与南极、巴西的亚马逊森林、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坦桑尼亚的塞伦盖帝平原、加拿大的洛基山脉等都列入“最后的处女地”,它就是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北领地。

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北领地 摄影:老湖

说起澳大利亚,大家都知道大堡礁、大洋路,黄金海岸,但很少人知道北领地的乌鲁鲁,乌鲁鲁和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仅有入选新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的两个地方,与埃及的金字塔齐名,有人说,乌鲁鲁是澳大利亚的图腾,它不仅以红色的土地成为澳大利亚的自然标志,而且它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全球最神秘的四大诅咒中,有一个就是乌鲁鲁的艾尔斯岩,喜欢探秘的旅行者无不想去一探究竟。

艾尔斯岩(Ayers Rock)艾尔斯岩(Ayers Rock) 摄影:老湖

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的乌鲁鲁(Uluru)最有名的就是这个红色的大石头——艾尔斯岩(Ayers Rock),有着五亿年的历史的一块石头,它是当地原居民阿南格族(Anangu)人的精神家园,他们信仰Tjukurpa,而艾尔斯岩就是神秘的所在。关于艾尔斯岩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据说凡是在攀爬过这个岩石并带走这里的石子的旅行者,回家之后就会收到神灵的诅咒,将有倒霉的事情发生,不是遭遇交通意外,就是家人死亡、失业等等意外。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尊重原居民的文化和保护这个神奇的景观,也立法规定,禁止游客带走这里的石子,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将带走的石子寄回去到乌鲁鲁,称之为“道歉的石头”。

北领地地图

在去澳大利亚之前,我就听说了北领地的乌鲁鲁,一直想去探秘这个神奇的土地,尽管它地处澳大利亚的中心地带,天气比较炎热,路途也十分遥远,但是依然无法阻挡我想去一探究竟的决心,毕竟这里是澳大利亚仅有的两个世界自然奇景之一,岂能错过。2011年2月15日中午一点多钟,我们从阿德莱德坐了20多个小时的大巴之后,终于到达了爱丽丝泉这个小镇。

神奇的土地 摄影:老湖

爱丽丝泉(Alice springs)听起来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去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是一个非常炎热的沙漠地区。不过这个小镇却是世界艺术品收藏重要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的画廊,很多人来到这里欣赏艺术品和收藏。爱丽丝泉四处都是红土地 ,远处是另一处美景红色沙漠——辛普森沙漠 (Simpson Desert)。一条像长城一样的麦克唐纳脉贯穿小镇,这个小山被挖开一个大口子,建成了一条公路。小镇边上的小河也处于干涸的状态,据说能看到河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丽丝泉的人。我们预定了爱丽丝泉的青年旅舍,下车问路的时候,遇到一个当地的热心妇女,一直将我们带到青年旅舍的大门口。爱丽丝泉的青年旅舍很不错,有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晚上小院里还经常放电影。

这个小镇却是世界艺术品收藏重要的地方 摄影:老湖

我们放下行李,赶紧先去当地的旅行社确认我们的行程,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告诉我们需要携带3升以上的矿泉水,询问我们是否带有睡袋,最后还告诉我们,晚上可以欣赏到星空秀,当时我们并未明白这个星空秀的意思,直到最后才知道它的含义。在旅行社,我们还遇到了2位和我们一起坐大巴来的荷兰的旅行者,他们也参加了我们这个3天的The Rock Tours。

第二天也就是2月16日,闹钟调到早上五点钟,我们就起床了,因为旅行社的车六点钟过来接我们。可是全部收拾完,到了大堂,青年旅舍一个人都没有。快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一个老头开门上班了,一问,竟然才刚刚是五点,原来我们从阿德莱德过来,忘了调时间,北领地不实行夏令时,时差又是不同,只有两个小时,结果我们摆了一个大乌龙。

Watarrka国家公园内有大量的岩洞和峡谷 摄影:老湖

我们从爱丽丝泉出发,沿着Lasseter高速公路向乌鲁鲁开去,发现竟然是向着阿德莱德的方向返回,直到Erldunda才转弯,向乌鲁鲁方向,近300公里的车程,开了4个多小时的汽车。这里的气温明显比澳大利亚其他地方炎热,平均温度都有30多左右,在当地时间中午时分,才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帝王谷(Kings Canyon国王谷)。帝王谷在Watarrka国家公园里面,位于George Gill山脉的西部边境,在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东北300公里,是一个的地表裂开深入地下270米深的巨大的峡谷。

帝王谷虽然夏季十分炎热,不过在每年的6—10月份,温度会降到零度以下 摄影:老湖

Watarrka国家公园内有大量的岩洞和峡谷,为600多种植物和许多当地的动物提供了庇护所,是一处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帝王峡谷绯红的岩面高耸,高出茂密的棕榈、蕨类植物和苏铁类植物林100多米,它有效地保护着这些植物免受周遭沙漠环境的侵蚀。

中午开始登山 摄影:老湖

我们在中午开始登山,这里的高度落差接近300米,对于我们经常爬山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不过看看户外专用手表上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到达了40度,据说,在我们来之前更热,几乎到达50度高温,原来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要我们携带三升的水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这次的队友都很年轻,我算是最老的一个人,虽然有些国外的队友比较胖点,不过大家都在尽力地攀登,谁也没说一声累,没有一个人拖后腿的。

沙漠中蜥蜴出现 摄影:老湖

在峡谷边缘徒步6公里是一项稍具挑战的运动,太阳高照,紫外线也很强,我们在全部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涂抹了防晒霜,国外的队友大多穿着短袖短裤,所以他们必须在手臂和腿上都抹上了防晒霜,我们看到每个人拿出来的防晒霜都是好大一瓶的,有的拿出来的是300毫升的呢。我背着相机加上镜头和水,大约十多斤重,爬得确实很累,这里虽然很热,不过比较干燥,没有全身大汗淋漓。在大家爬得气喘吁吁的时候,一个小动物的出现,让我们疲惫全无,纷纷拿出相机给它拍照。

伊甸园花园 摄影:老湖

不过,在途中,我们看到十分壮观的荒野景色:那饱经风霜,有“失落之城”(the Lost City)之称的巨大侵蚀圆丘,和隐秘的有着永久水潭和富饶植被的峡谷——伊甸园花园(Garden of Eden)。这段徒步线路适合身体素质较好具有相当徒步经验的游客, 整个行程需要大约三到四小时。对于那些体力稍逊的游客来说, 选择帝王湾(Kings Creek)徒步更短更简单,通向帝王峡谷的中心。

卡米切尔峭壁 摄影:老湖

在卡米切尔峭壁(Carmicheael Grag),据说是帝王谷最佳看日落的地方,只是时间限制,我们无法等待如罗的美妙时光,虽然说我们的冬天是澳大利亚的夏天,是澳洲旅行的旺季,不过北领地最佳的旅行季节却不是现在,最好的季节是冬季,大约在7、8月份的冬天。那个时候的温度没有这么高,雨水又少,天空阳光更好。但是我们一次要走这么多的地方,大洋路、塔斯马尼亚都是很好的季节,到了这里却是最炎热的季节,经常还有雷雨,只能是顾此失彼了。

当我们爬上山顶之后,接着又要下山,再下到谷底,这时看到了一处深潭,虽然水色是黑色的,不过无法想象在这片荒芜的干涸之地,会有这样一处水源,这就是伊甸园花园(Garden of Eden)。大家纷纷脱掉衣服,跳进了水潭里面游泳,我这才知道为何当时要我们带游泳衣。

上岸走了几分钟,天空竟然下起雨来了,虽然越下越大,大家也全然不顾,无遮无挡地继续爬山拍照,我只有护着相机边走边拍,还没等我走下山,雨又停了。下雨最大的好处就是顿时凉快了许多,温度下降了好几度。此外,最大的好处就是拍照景色更好了。本来四处干燥的红色岩石,都很湿润,更有光泽。太阳躲了起来,天空乌云密布,帝王谷显得更是荒芜苍茫。

瓦塔卡(Watarrka)国家公园的Watarrka一词源于土著文字瓦塔卡(Watarrka)国家公园的Watarrka一词源于土著文字 摄影:老湖

瓦塔卡(Watarrka)国家公园的Watarrka一词源于土著文字,意思是在这里生长繁茂的伞状灌木丛,瓦塔卡国家公园在2万多年以来都是Luritja原住民的家园,之前欧洲人对此地知之甚少,直到Ernest Giles在1872年进入该地, 成为第一个探索此地的白种人,直到今天,澳大利亚红色中部的古老沙漠地貌成为澳大利亚自然奇观和文化坐标。

帝王谷 摄影:老湖

据介绍,帝王谷虽然夏季十分炎热,不过在每年的6—10月份,温度会降到零度以下,所以那个时候去旅行虽然是最佳的季节,不过也带上保暖的衣服。大约走了三个小时,我们才下了山,向导马克带我们去了山下一个露营地,大家买了点咖啡和冰镇的饮料,好好解渴了一下。

营地 摄影:老湖

傍晚时分,马克将车开到了路边停了下来,让我们全部去捡树枝和柴火,说是晚上要搞篝火晚会,大家丰富下车,跑到草丛里去捡树枝。

晚上,我们来到了营地,比起在大洋路的旅行,这次的营地才是真正的荒野,除了一个火塘,没有一点辅助设施,所以,注定今晚是没法子洗澡了,连洗脸都没水。不过向导马克很会做饭,先是豆子和肉罐头打开,放进一个锅里,放在篝火的边上,让我们一个队友负责搅拌,慢慢煮着,然后将很多大米放进锅里,放了很多水进去,我说是不是做大米饭?马克说我知道你会喜欢的。说着,将篝火的灰烬铲了一大堆出来,将大米锅放进了进去,然后又铲了一铲篝火灰烬,覆盖在锅盖上。大火围着篝火喝着冰镇啤酒,等待着美味的晚餐。过了好久,终于开饭了,果然飘着草木灰香的晚饭格外好吃。

吃完饭,时间不早了,马克拿出了今晚的睡觉家当,每人—个大的帆布包,里面有一个睡袋,原来我们要真正地露营一把了。好在天气不冷不热,我们抖落了帆布包上的沙土,和衣钻进了睡袋,十几个人围着篝火睡觉了。半夜醒来一次,让我惊呆了,漫天的繁星,连银河系的星云中的一颗颗小星星都是清晰可见,这比我在西藏、新疆所见的星空更为透彻,难怪旅行社的人说能欣赏星空秀,原来如此。我第一件事就想起来拿相机,可惜相机放在汽车里面,担心惊醒他人,只有躺着看着星空,不过后来一直为此后悔无比,据说北领地的星空是澳洲最美的,因为这里空气透,能见度最好。不过,一大早起床,看见朝霞满天,云彩都是通红的,这次不能再错过了,我赶紧穿衣服,跑进汽车拿出相机,拍了十几张荒野的日出。

徒步卡塔丘塔 摄影:老湖

2011年2月17日,第二天的行程前往位于乌鲁鲁艾尔斯岩西面 40 公里,主要是徒步卡塔丘塔(Kata Tjuta),Kata Tjuta一词在当地原住民的语言中是“多头”、“很多脑袋”的意思,卡塔丘塔岩石就像一个个圆圆的大脑袋,它在Anangu人中具有极为神圣的意义,据说当时一般女性不让随意进入的,行成人礼的少年都会进入奥尔加斯石阵(The Olgas)去训练。Anangu人已经在该地区居住了22,000多年。所以,这次徒步称之为文化之旅,可以感受卡塔丘塔的一些不可言喻的神秘。 

卡塔丘塔是由32座红色的大岩石组成 摄影:老湖

卡塔丘塔是由32座红色的大岩石组成,风化的圆顶巨石估计历史超过5亿年,卡塔丘塔的奥尔加斯石阵(The Olgas)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一面,石阵最高点比乌鲁鲁高出200米!同它的地质表兄乌鲁鲁艾尔斯岩一样,卡塔丘塔在日出或日落时观看最为壮观。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日出的美景,不过拍摄出的照片依然色彩绚丽。

这一片土地真是的非常神奇,除了卡塔丘塔一带全是是巨大的红色岩石之外,一眼望去,全是平原和沙漠地带,为何独有此处的岩石?我们也不得而知。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我拿相机的平衡感是很好的,几乎不用水平仪就能保持相机的水平,但是在此地,每次我觉得是水平的,一按相机的水平仪却是往右边倾斜……

向导开始讲述当地的故事 摄影:老湖

徒步卡塔丘塔的时候虽然是上午,不过温度还是很高的,几乎有三十多度。开始徒步之前,马克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的当地的神话传奇故事,可是我的英文无法听懂全部,打开就是讲述当地的原居民如何狩猎,什么图案代表什么意思等等。不过我真的很佩服马克他们这些向导,是非常的敬业。在那么高的温度下,他和他们另外一个队的向导边一起,一边解说一边表演,甚至躺在沙石的地下表演给我们看。

徒步卡塔丘塔有两条徒步线路 摄影:老湖

徒步卡塔丘塔有两条徒步线路,如果体力比较好又有时间的话,可以徒步相当困难的风之谷步道(Valley of the Winds),体味卡塔丘塔的古老和壮丽,这条徒步线路7.4公里,约需要3、4个小时,徒步虽然辛苦,但能欣赏到红色中部沙漠平原让人叹为观止的美景。如果没时间,或者体力差点的,也可以选择较为轻松的瓦尔帕峡谷步道(Walpa Gorge),大约2.4公里,约1个多小时,休闲地漫步在卡塔丘塔的圆顶巨石之中,进入青葱的沙漠绿洲观赏这里的野生动植物。

一眼望去,全是平原和沙漠地 摄影:老湖

我们队的队友一看就比较强悍,都是人高马大的,除了我们是亚洲的,全是欧洲各国的青年人,全队人马选择了风之谷步道(Valley of the Winds)的长线,而其他队的部分队员选择较为轻松的瓦尔帕峡谷步道(Walpa Gorge),很多台湾和日本的游客都选择比较轻松的短线。

徒步难度很大 摄影:老湖

到了中午,这里阳光真是厉害,温度逐渐升高,增加了我们徒步的难度,大量地喝水才能解决疲乏。到了风之谷峡谷的时候,要上去一个大坡,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坡度提升很快,照片正中那个坡度上面的小点,就是我们队友在攀爬。等我们爬上去之后,发现风之谷里面只有一小处阴处,其他全在阳光下暴晒着。

风之谷峡谷呈U字形 摄影:老湖

风之谷峡谷呈U字形,两边都是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能听到风声刮过,我想这就是风之谷的来由吧。在休息的片刻,我们岩石跟前抬头仰视岩石壁,广角的镜头都无法拍下整个石壁,巨大的岩石上风化成一处处的岩洞,让人惊叹不已。

岩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鲜红 摄影:老湖

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鲜红,与红色的土地形成了处处红色的特殊景观。卡塔丘塔又名奥尔加斯石阵(The Olgas)——巨大的远古岩石形成的石阵,但是只有坐上热气球或者飞机,才能看到全貌。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乌鲁鲁和卡塔丘塔是约5亿年来风化侵蚀的结果,它们就像冰山一样,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岩石的一小部分,看不到深入地底6公里的部分。

我们徒步了以及休息花费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完,出来之后,马克带我们去了乌鲁鲁——卡塔丘塔文化中心。我们在文化中心的小草棚里面,自己动手做了一餐简单的西餐算是中饭。吃完饭,我们都进入文化中心,看看当地原居民的文化介绍。这里有很多的手工艺品出售,不过是相当的贵,所以大家都不敢买。下午,我们就准备进入了乌鲁鲁的艾尔斯岩,晚上要欣赏神奇的大石头的日落。

考古学资料显示,原住民在该地区生活了至少22,000年 摄影:老湖

考古学资料显示,原住民在该地区生活了至少22,000年,Anangu人是乌鲁鲁的传统管理者,但是那块著名的巨大岩石是由1873年第一次发现它的欧洲探险者William Gosse以Henry Ayers爵士的名字命名的。直到不久以前的1985年,乌鲁鲁的的统治和管理权重新回到Anangu人手中。现在,Anangu人与澳大利亚公园管理处(Parks Australia)联合管理该地。

艾尔斯岩艾尔斯岩 摄影:老湖

艾尔斯岩(Ayers Rock),又名乌鲁鲁巨石(Uluru Rock),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爱丽丝泉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内,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8.5公里,它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因此被称为“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新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  

艾尔斯岩在较低的斜坡上由于较弱岩层的蚀化而出现沟槽 摄影:老湖

艾尔斯岩在较低的斜坡上由于较弱岩层的蚀化而出现沟槽,而顶部有因罕见的暴雨所带来的大水冲刷出的沟渠和洼地。底部有一些浅洞穴,被某些原住民部落视为圣地,洞内有雕刻和绘画。吉莱斯(Ernest Giles)在1872年发现该岩石,他用前南澳大利亚总理艾尔斯(Sir Henry Ayers)的名字命名。

马克在艾尔斯岩跟前,跟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这块神奇大石头的传说和历史 摄影:老湖

马克在艾尔斯岩跟前,跟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这块神奇大石头的传说和历史,全队的队友们坐在地下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我的英文最差,所以听不太懂,但是出于礼貌,也不好意思独自离开去拍照,只有在假装听讲解的时候,拍几张全队的合影。

据介绍,1985年艾尔斯岩的正式所有权授予当地原住民,原住民则将该岩石和国家公园租借给政府,为期99年。游客可进入参观,但是很多地区因为是当地原居民的神圣之地,所以禁止攀登和拍照,景区在这些区域都树立了告示牌,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牌子,也都没有牌照,1987年艾尔斯岩及其周围的公园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艾尔斯岩是由五亿年前形成的长石砂岩构成 摄影:老湖

艾尔斯岩是由五亿年前形成的长石砂岩构成,能随太阳高度的不同而变色,据说这块大岩石在日落时分色彩最为奇特,因夕照使它呈现火焰般的橙红色,所以很多人专门前往看日落,每年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人数有数十万人,我们也安排了当天晚上在那里看艾尔斯岩的日落。

我们当天下午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只是在艾尔斯岩近距离的参观了一下,这个线路叫做Mala Walk,据说是当地的神灵Mala所在之地,很多岩洞都留下了Mala的足迹,我们要等到第三天才环绕大石头徒步Base Walk。

红色的沙漠 摄影:老湖

傍晚,在去营地途中,我们经过了一个地方,马克停下车来,当时我们看到红色的沙漠,简直惊呆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红色的沙子。马克带我们去了一个游泳池,在这个干旱的地区,在一个难得的小小泳池泡了一会,洗去了浑身的防晒霜和汗水,精神了许多,不到半个小时,大家就赶紧上岸,因为不能错过艾尔斯岩的日落。

所有的旅行团都会到这里欣赏艾尔斯岩的日落 摄影:老湖

旁晚,我们到达了一处观景点,发现人山人海的,看来所有的旅行团都会到这里欣赏艾尔斯岩的日落。据说红色的艾尔斯岩在日落之时,会随着阳线的变化,颜色也会随之变化,我拍的都有几种颜色,一会儿是深红色,一会儿又是粉红色,确实比较神奇。我们在这里喝着啤酒,等待着日落,我们看到很多腐败的旅行团,开着大巴,居然还在这里摆上西餐桌,餐桌上还有闪闪发亮的红酒杯。

可惜的是,当日落时分,一片乌云笼罩着这片区域,艾尔斯岩从深红色变成了粉红色,然后变成了黑红色,最后一直未能等到我们所期盼的暮色阳光。不过大家依然兴致勃勃地守候着,很多游客在这里忙着留影做一个纪念,我们团队也不免俗。最后以一场大雨结束了这场观景的盛宴,大巴中巴纷纷撤离,我们也来到了我们当天的营地,这里设施比较齐全,我们赶紧去洗了澡。

欣赏艾尔斯岩的日出 摄影:老湖

我们在乌鲁鲁旅行的第三天,也就是2月18日,一大早大家都起床了,昨夜的大雨已经停止了,没看见很多雨水,我们队收拾了东西,最早到达了昨夜欣赏日落的地方,因为这里还可以欣赏艾尔斯岩的日出,可惜这天的朝霞,没有前一天的美丽灿烂,让我们留下了少许的遗憾。不过我们队在在马克的带队下,成为所有旅行团最活跃的队,进入乌鲁鲁——卡塔丘塔公园需要买25澳币的门票,可以三天之内不限次数进出,每当我们进入公园大门的时候,马克要我们全部拿出门票,贴在车窗上,到了验票口,大家齐声高呼“Beer”!我们的车窗上还写着每一个队友的名字,在马克的带领下,经常放声高歌,引得其他旅行团的注目。

晚霞 摄影:老湖

最后一天的行程就是徒步艾尔斯岩的外围,线路称之为Uluru Base Walk ,实际上要走大约9公里多,需要四个多小时。因为前天晚上的大雨,很多道路都被雨水淹没,很多人都是穿着拖鞋,很是方便,不过带来的后果就是后背上全是泥水。刚开始我们还未意识到有这么远的距离,慢慢地越走越累,发现竟然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很多地方都树着禁止攀登、拍照的牌子,所以我们面对艾尔斯岩的美丽景色也只能望而兴叹。徒步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我们的停车场。在这里徒步只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当地的苍蝇比较多,常常身上趴着几十只,驱蚊水也不管用,于是很多人买了一个丝网的帽子戴着,很管用。

在返回爱丽丝泉的路上,越来越凉快,中途我们还去了一个营地,有骆驼骑。接着上路,大家在车上昏昏欲睡,不过每次醒来,看到窗外的白云都会有很多的惊喜,一团团的白云有着各种形状,让我们百看不厌,只是不好意思让马克停车拍照,只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突然,马克一个急刹车,将我们全部人马惊醒,大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故,车停下来之后,马克一阵子狂奔,等他回来,身上多了一个小动物。

魔蜥 摄影:老湖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枯树枝,仔细一看浑身都是刺,像一个小恐龙,显然也不怕人,在马克身上跑来跑去的,马克还做一个要吃掉它的样子,小家伙还登着两颗黑色小眼珠看着马克,我们全部人马赶紧拿出相机拍了下来,等我们拍完照,小家伙就从马克身上跑掉了。后来才知道这是魔蜥(Moloch horridus Gray ),也称之为澳洲棘蜥。据说他身上的颜色会根据环境色彩变化,防止自己被攻击。小家伙属于无害的小动物,以吃蚂蚁为生,常常在蚁穴前坐等几个小时,一次可以吃掉1800只蚂蚁,这是我在澳洲见过除考拉之外,最可爱的小动物了。

第二天,我们六名队友则一起乘飞机,从爱丽丝泉飞往布里斯班。虽然只有三天在北领地旅行,比起澳洲的城市旅行,这里条件比较艰苦,路程遥远点,代价也不菲,不过,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无愧于全世界最后的十个处女地之一。

图文:老湖的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飘在爱丽斯泉上空 澳北领地的热气球之旅

             多元文化游澳北领地 节庆活动缤纷上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