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纳米比亚 遇见非洲最古老的辛巴人

新浪旅游

关注

纳米比亚,1990年才刚刚独立,是非洲大陆上最年轻的国家,却有着最古老的部落——辛巴人,他们,是我们来到纳米比亚的最大理由,在亚的斯亚贝巴苦苦等待了好几天,差一点就要买去乌干达的机票了,终于在临行前一刻才拿到了南非签证,赶紧回酒店收拾行李,买机票,第二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去纳米比亚的路途,纳米比亚,终于来了。

2月,是纳米比亚的雨季,草肥水美,令刚刚从尘土漫天的埃塞俄比亚过来的我们,有着强烈的视觉落差,丰腴的绿色,欢天喜地的铺满了目所能及的地方,从首都温德合克到北部小城奥普沃,1000多公里,在绿油油的原野里疾驰了两天,我们才来到了这个城市,路况不差,大多数都是柏油马路,车速基本上都能维持在时速80公里,不过感觉有点寂寞,这一路上人烟稀少,连路过的车都屈指可数,遇到的只是一场又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还有几只不甘寂寞的小野猪,从丛林里屁颠屁颠的窜到路边看看热闹,又屁颠屁颠踱回家去。

渐渐的,一些稀稀落落的房屋出现在车窗两边,路边的风情,变得有点不太真实,奥普沃,是库内内省省府,所以,你懂得的,这里固然离发达和现代的概念相差甚远,依然有着大型超市、餐厅、加油站、服装店等等,来维持着城市的生活,但是行走和活跃在其间的,是长裙盛装的Herero(赫雷罗族),半裸着身体的 Himba(辛巴族)女人,和与我们着装无异的黑人们,他们如此坦然相处,那一刹那,我们只觉得时间飞速后退虚化,没有了清晰的定义,又或者,你感觉来到了某一处电影的布景之中。

奥普沃,亦是Herero(赫雷罗族)人的生息之地奥普沃,亦是Herero(赫雷罗族)人的生息之地

奥普沃,在辛巴土语中就是世界的末端之义,或许应该感谢这世界末端的天然屏障,让辛巴部落成为了非洲为数不多的保存了原生态生活方式的古老部落,我们当然想到村庄里去看看他们的生活,这雨季里,是纳米比亚的旅游淡季包括在奥普沃,酒店前台给了一个向导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过去他居然跑到温德合克玩去了,他介绍了另一个向导,不过,要等一会儿才能过来和我们汇合,纳米比亚,所有的商店包括超市都关门甚早,所以,我们决定先抓紧时间去奥普沃最大的OK超市给辛巴人买些礼物:面粉、烟草、茶叶、牛奶、糖、奶油、面包……,似乎奥普沃的每个人,都熟知辛巴人喜好,在收银处我们顺手拿了一种薄荷糖,想带给孩子们吃,收银员美眉熟稔的拿起来看了一看,NO,NO,NO,辛巴人,他们不喜欢这种味道的糖果!

买好了东西,到了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见到了向导,文质彬彬的可亲,他抱歉的解释说,接到电话时,他正在山上放牧,所以来迟了,敢情这还是一个有文化的牛仔呵,让我们对他又多了几分敬仰。

在去村庄的路上,向导临时抱佛脚传授了几句辛巴语言,以便我们与辛巴人可以寒暄一下,辛巴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自我封闭,当然,如果没有这种生命的柔韧度,辛巴人亦难以在这雨水稀少、干旱严重,甚至有时候连大自然都把它遗忘掉了地方生存下来,而且还靠着放牧牛群、山羊和绵羊、种植作物交换玉米而曾经一时繁荣强盛。就在如今,在纳米比亚政府帮助下,辛巴人参与式发展的社区计划,也一点点的在走向成功,他们不仅自我管理着生存的土地,获取相关利润,且重获了捕猎动物的权利。

  一进入奥普沃小城,巨型的啤酒广告牌下,站立着一个裸露着上身的红色女子

他们,对我们的好奇心,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对他们的好奇心,我们还来不及发问,他们的问题已经滔滔不绝的抛了过来,来自中国?在哪里的,有多远呢?“坐飞机,大概要十几个小时吧!”看到他们一脸的迷惑状,向导赶紧说,走路,如果,你们走路过来,要多长时间?我的天,走路?要是是走路,估计我要走到老死都来不到这里吧?想了一想,我们又解释到,如果坐汽车,大概要好几个月吧。他们更加困惑了,坐几个月的车,这又是什么概念?这时,过来了一个明白人,喔,那是比安哥拉还要远吧,嗯,安哥拉与纳米比亚接壤,也是辛巴人游牧的地域,“对,比安哥拉还远!”辛巴人还真是执着,那比喀麦隆还远吧,“比喀麦隆还远!”估计喀麦隆是他们知道的最远的地方了,于是他们自己唧唧咕咕的讨论起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那孩子呢,你们有几个小孩?“没有小孩哦!”不可能吧?“不骗你们哦,养小孩子要很多钱的,所以,要考虑清楚才敢生的!”怎么会呢,那你们家里谁去放牛啊,我们要生很多的小孩,才能够人去放牛呢,生得越多,才能养越多的牛呀,才能有更多的钱,养小孩子怎么会要很多钱呢?

偏居在世界末端的辛巴人,在现代化无孔不入的时代里,已经开始学会怎么样去习惯和应对这千变万化的世界,或许,传统社会结构渐将式微,他们的生活状态终会改变,但,属于族群的内核,将会代代延续。

奥普沃,亦是Herero(赫雷罗族)人的生息之地,靠近奥普沃小城,路的两旁渐渐多了稀稀落落的房屋,Herero人就住在那低矮的泥房里,一身隆重的长裙和高耸的帽子,照常劳作、生活,有点感觉他们在拍一出中世纪的电影。

辛巴人,我们终于和他们相遇。

卖鞋的摊子

卖鞋的摊子,和从不穿鞋的辛巴女子,辛巴女子,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脚上唯一的装饰,就是踝部以上膝盖以下十数道金属的饰圈,辛巴人把右脚叫做父亲脚,左脚是母亲脚。

坐在可口可乐箱子上的辛巴妇女

坐在可口可乐箱子上的辛巴妇女,可口可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不过,当我们在小城里见到正在喝可乐的辛巴人,当我们的向导先生特意带我们去山上看了两种树,辛巴人喜欢砍断树皮取树干里的汁液来喝,一种味道酷似可乐,另一种酷似芬达,所以,现在这两种树有了新的名字:可乐树和芬达树,现代生活的痕迹,已经不动声色的融入了辛巴人的生活里。

超市里的妇女

奥普沃OK超市里的辛巴妇女,从村庄里走进城市的辛巴人,他们,和城市里的其他人一样,逛超市,进餐厅,买卖东西,不同的是,她们执着的坚持着自己对美的标准,健康的女性美,这位女子,是和她的丈夫一起来逛超市的,她的丈夫却是长裤T恤,装束齐整。

有一些辛巴人,已经离开了村庄和游牧的生活,进入了城镇里生活,甚至有些人已经到了1000多公里之外的首都温德合克去谋生。

纵使生活在了城镇里,他们还是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辛巴女子身上涂抹的红色泥土和油脂的混合物,有封闭毛孔的功效,所以,就算是在凉爽的雨季,相对于穿着长袖的我们,半裸着身体的她,不但不冷,脖子上还出了一圈的汗。

腰间围着簇新的花布

若说住在城里的辛巴人,她们还是慢慢的有着点点的变化,比方说,虽然她们还半裸着上身,用红泥涂抹着头发和身体,但是腰间已经围着簇新的花布,而不是皮制的小短裙。

数间茅草顶的小泥房

数间茅草顶的小泥房,小小的粮仓和畜棚,星点罗列成了一个村落,辛巴人,通常一个家族就是一个村庄,一个到几个男人,一大群女人和孩子,还有少数的老人。

辛巴人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放牧,孩子越多,就能放牧更多的畜群,就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这淡淡土黄色,凌空架起的小泥屋,就是他们的粮仓,里面储藏着的是玉米粒。

辛巴的男孩子们

辛巴的男孩子们,辛巴的小孩子,大多都穿得很少,所以有时候很难分得清楚男孩和女孩,发式就是最大的区别,男孩子的头发就是这样从前往后梳的。

辛巴的女孩子们

辛巴的女孩子们,而女孩子的发辫,则是这样从后往前梳,在额前形成了牛角一般的发辫。有的女孩子额前的发辫,是两根,有的则是三根,这个代表她们来自于不同的家族。

在辛巴的孩子里,男女比例相差不远

在辛巴的孩子里,男女比例相差不远,甚至在某一个村落里,我们简单的算了一下,男孩子还略多于女孩子,可是向导说,由于当地的水质和食物等方面原因,很多辛巴男孩在15岁成年前就夭折,这导致了成年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大约男女比例是1:11。

所以,辛巴部落实行一夫多妻制,以保证种族绵延,一般每个男子都会娶三四个妻子,在众多老婆中大老婆是最重要的,一般由父亲选定,儿子没有权利拒绝。每个妻子都住在自己的屋子里,男人的小屋右边是第一个妻子的住所,左边小屋住的是第二个妻子,第三个妻子又排在第一个妻子的右边,第四个妻子排在第二个妻子的左边,而大老婆的房门正对着村子里的神树,我们去过的一个家族,刚好族长不在家,是他的大老婆出面接待的我们。

辛巴女子身上的“红”

辛巴女子身上的“红”,就是用这种石头磨碎了的粉末涂抹出来的,这种红石,并不容易取得,只有数十公里之外的山上才有,这些磨碎了的红色石末,和上牛油,一经抹上用水都很难冲洗掉,不但防晒、保暖,保持皮肤水分,亦能防止皮肤起皱纹,还可以防止蛀虫叮咬。

从女孩子变成女人的时候

辛巴女子,当她从女孩子变成女人的时候,就会把原来往前梳的发辫换成这样的垂直下来的发辫,在头顶上系上皮制的发冠。

在辛巴人中,女孩变成女人,甚至生子,和结婚是不同的概念,辛巴对性的观念是比较开放的,没有结婚的女子,也是能有情人和生孩子的,只是在婚前的孩子,归属于她的父系家庭,由这个大家族抚养成人,我们在田里遇到的一个女子,三姐妹,只有大姐是已经结婚的,但是三姐妹包括她,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不过当她们要结婚的时候,就是一件郑重的事情,男方家要给女方以牛做为聘礼,这牛要求很高,一定要高大威猛,黑色,牛尾雄伟能够沾到地,如果女方家里不满意牛的外形的话,对不起,这门亲就无法缔结。

带孩子的妇女

有这么多的妻子,辛巴的男人们清闲多了,除了迁徙和打猎期间,平日里大多聚在一起闲聊或到镇上去玩乐,女人们则留在家干活,承担了抚养孩子、田间耕作等大多数的劳作。

辛巴女子,爱美是出了名的,虽然一辈子都不会洗澡洗头,她们的皮肤却出奇的好

老奶奶

辛巴人,是双系继嗣的社会,这位老奶奶,是全村子里全部人的祖母,也是村子最老的老人,一个人住在自己的棚子里,虽然早已经不在干活,但是她还是关心着生产大事,不停的和向导讨论着天边的云,讨论着什么时候能够下雨。

辛巴人的家,是由树枝、泥土和牛粪搭成的锥形房子,房檐房门低矮,仅能弯腰进入,没有床没有桌子没有椅子,一切都是简单的摆设,地上一张牛皮,是他们的床,是他们的饭桌和生息的地方,还有瓦罐、木瓢等一些简陋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她们身上的红泥,屋子里外,门框上,每一间物品上都染上了一层红色。

整个天空变成了凝重的金色

离开奥普沃的前一个晚上,整个天空变成了凝重的金色,由于颜色太浓,几近于了古铜色,天边升起了几道彩虹,整个小城变得诡异无比的美丽,辛巴渴望已久的雨,终于下到了这片土地上。(编辑:黄勇)

图文来源:千阳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

非洲与众不同的色块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惊心一刻

纳米比亚:迸发原始快感(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