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购尼泊尔 喜马拉雅大集市淘宝记

新浪旅游
喜马拉雅的神秘气质让尼泊尔的旅游商品充满了神秘的诱惑力,一向不爱在旅途中购物的我,也终于在尼泊尔破了戒。无论是走在首都加德满都的泰米尔(Thamel),还是古城帕坦、巴克塔普尔,以及徒步天堂博卡拉的湖畔区(Lakesind),稀奇古怪的手工艺品会令旅行变得色彩斑斓。
巴克塔普尔(Bhaktapar)
“即使尼泊尔什么也没有,只剩下了巴克塔普尔,也值得你跨越大半个地球去看它。”这是上世纪一个叫鲍威尔的英国人说的话。如今这段话不但印在了每张巴克塔普尔古城的游览地图上,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巴克塔普尔也叫巴德冈,是中世纪尼泊尔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古城。这里拥有尼泊尔最古老的庙宇、最吸引人的老房子建筑、最著名的孔雀窗、陶艺制作广场,还有马拉国王的金身塑像。这里的每一座神庙、每一栋建筑、每一扇门窗都令我惊讶、令我着迷。窗外的屋檐下、古老的木廊上,满是花纹繁复的木雕。
那些精雕细琢的木刻,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如昨。浓浓的历史回旋于每一座神塔庙宇、廊角檐间,渗透在每一个古城居民的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的细节里。
在巴克塔普尔,无论你行走在大气磅礴的宫殿和庙宇间,或是漫步在古城深处的条条小巷中,雕花木窗里探出的或苍老或稚嫩的脸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这里是日复一日生活的寻常天地,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公共设施,今天依然在延续着当初建造它的实际功能,而广场、佛塔和神庙,已经成了古城孩子们随意攀爬嬉戏的乐园。我所能做的,就是一头扎进那些老巷深处的店铺,将这里的古朴与鲜活收藏起来,捎带回家。
孔雀窗木雕
我在尼泊尔买到的第一件也是最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是一扇精美的孔雀窗(PeacockWindow)木雕,准确的说是两扇,另一扇被我送给了一位闺蜜大姐。我一路小心翼翼的捧着它们上了回国的飞机。
窗户在尼泊尔人的眼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当地有一种源自喜马拉雅雪山的高山棉花,能织出美丽而牢靠的披巾,披巾上多为规则和抽象的图案,代表神庙的塔尖、窗户。
我淘到的孔雀窗,源自王宫旁小巷里的布加利寺(PujariMath),这是巴德冈最著名的一位牧师的住所,15世纪的墙上,一只只孔雀在黑色木窗的中心展开羽翼。看着这精美的雕刻,奇巧的构图,让人一眼之下就想拥为己有。我足足盯着美丽的孔雀窗凝眸10分钟,身边一个中年男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所求,指着那扇窗说:“我的窗是巴德冈最好的工人雕刻的,和这扇一摸一样,小店就在旁边。”就为这句话,我和小店老板讨价还价,用了80美元把那扇窗买了回来。
布艺
各种色彩艳丽的挂毯有着典型的印度大陆特色,上面还有些手工刺绣的花纹,可以作为床罩或台布,大大小小各种规格都有,整墙的五彩斑斓,直到花了你的眼。价格在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我买了一幅可以当床罩的送给了好友caicai。(实物忘了拍)
尼泊尔的布艺小袋也值得一买,最适合用在旅行中当钱包用挂在胸前衣服里,用五彩布料做的,才50美分。
铜磬
在陶密嘿街旧城广场边上的一家小店,我淘到了这只会唱歌的铜磬,乍一看像一只铜碗,碗底外部绘有着尼泊尔著名的神眼,内部浮雕着五樽佛像,外壁上刻着六字箴言。店主用木制的小棍沿着钵壁慢慢的转圈,在我的耳边上下摆动,袅袅的梵音如天籁般长鸣,由轻渐响,摄人心魄,吹一口气上去,空气中还有阵阵的颤音,像是被勾了魂一样,10美元成交。
尼泊尔茶
尼泊尔出售的红茶多半是印度大吉岭红茶和阿萨姆红茶,我买的这种可以用来制作MasalaTea的红茶,被盛放在一只民俗风味十足的背心袋里的,非常具有尼泊尔民俗风格。除了可以品茗红茶的芳香外,尼泊尔小背袋又可当作零钱包用。尼泊尔的MasalaTea里含有香料,喝起来舌尖有微微的辛辣感,通常要加牛奶和糖,地道一点儿的话,再加入一两片姜一起煮。沿街的茶店很多,价格在每袋2-5美元不等。
尼泊尔陶器
在巴克塔普尔古城的南边,还存有一个陶器广场,往日大批陶罐陈列的盛大场面已经不见了,只有少数的妇女和老人们还在那里固守着这份古老的手艺、古老的产业。这里售卖的陶器品种很多,也很便宜。价格在几十美分到十几美元不等。
陶制的佛头小香炉,二十美分。还有一个陶制笔筒,是我去支教的校长送的礼物。
淘宝指南
作为加德满都谷地内的手工艺品集散中心之一,巴克塔普尔的手工艺品种和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帕坦和加德满都,这里的价格比另外两座城市略低一些,但品种不如加德满都齐全。古城不大,淘宝的地方集中在皇宫广场、陶密嘿旧城广场和塔丘帕街旧城广场一带。这里游客不多,老板可以耗着慢慢跟你侃价,最能考验你的耐力和恒心了。
木雕被视为尼泊尔的骄傲,以巴克塔普尔的为最佳,而孔雀窗木雕又在众多木雕中的最具特色。此外还有提线木偶,虽然全山谷都大量出售木偶,但最好的木偶来自巴克塔普尔和它附近的希米镇(Thimi)。取自印度教神祇作为造型的各种面具也是巴克塔普尔的最受欢迎的手工艺品之一,分别有木雕、铜雕、泥塑等材质,看着有点儿诡异,不敢问津。孔雀窗周围街道有一些老式的造纸作坊,手工制作的信纸、笔记本,厚实,而且带有天然的图案和花纹。用这种纸做成的灯罩,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整个小城都可以买的到。手工编制的麻质衣服、背包、帽子也是这里的特色,不过有些衣服都是西方人的尺寸。尼泊尔有各式各样的食物香料,这些香料都是采用天然植物制作而成,虽然不是每样都合乎口味,但是如果喜欢,可以买回来依照自己的方式烹调,味道芳香而特殊。在巴克塔布的传统市场里面可以买到。
泰米尔(Thamel)
泰米尔是加德满都的一个区,世界各地旅行者在加都的聚集地,类似曼谷的靠山路、阳朔的西街。想象中的泰米尔应该是挺大的一块地儿,但实际上它只有三条主街,而且街道非常狭窄,仅容得下一辆小车单向行驶,可就是在这尘土满天的小街小巷,却遍布着客栈、餐馆、书店、网吧、旅行社、超市、银行,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店和服饰店。所有的店面都不大,从克什米尔的羊绒披肩、波希米亚风格的服饰、手工缝制的包包、做工精细的纯银首饰,以及各种造型的手工纸灯笼、羊毛挂毯、唐卡、古朴独特的铜器、陶器等等。
在泰米尔,最好的享受方式就是一头扎进浩瀚如海洋般的“藏宝阁”尽情的掏宝,然后在望不到头的餐馆森林里选一家,享受无国界的美食。这里拥有加都最好的一切,特有的嬉皮士与南亚混合的风情在风中弥散。难怪有人将英文的泰米尔解释为T-ToH-Homely A-Atmosphere and M-More E-Enjoyable L-Living (宾至如归)。
绣花披肩
泰米尔街口的一家克什米尔人开的店里,我一眼相中了一条绣花的开司米(cashmere)披肩,那颜色十分微妙,呈现出天然的棕红色调,据说是用羚毛织成的,再辅以金银和红黄的丝线组成的一朵朵饱满、艳丽的花朵及枝叶绣满整条披肩,天然的颜色和做工让我爱不释手,并且是店里唯一的一条。当我披着它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脑袋一热,管它究竟是不是真的cashmere羚毛,开始和老板杀价,最后谋杀了我30美元。
另外,喜马拉雅山羊颈毛(Pashimina)的提花披肩我买了七条不同颜色的,都作为手信送了亲朋好友。约合不到10美元一条。
银饰戒指&藏银手镯
尼泊尔的首饰店很多,以银制的小首饰为主,镶嵌一些特有的石榴石、绿松石,橄榄石、紫晶,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宝石,价钱便宜极了,大约只有国内的一半。这两个银饰戒指和藏银手镯大概20美元。
硬币
在泰美尔街头,书店不只是卖书的,明信片、风光画,还有邮票、钱币、地图和画册等等。这种硬币是专门卖给游客做收藏用的,尼泊尔货币的币值太小了,以至于如果不是在超市买东西,平常几乎不会用到硬币的。
Himalaya洗面奶
产自印度的Himalaya牌的牙膏、洗发、洗面、护肤等生活用品,全部是纯天然草本植物产品,而且保证不做动物试验。胡桃木的磨沙洗面奶,去死皮效果特别好,才2美元,关键是国内的商场买不到。回来后在淘宝网上见到,一看价格不禁让我开心的偷笑起来。
淘宝指南
1.佛像、唐卡。在泰美尔区的街道上有许多佛像和佛教绘书,也有从中国西藏来的古董,但真正的古物是不准出口的。购买年份未满一百年的唐卡、佛像等,必须向尼泊尔相关部门申请核准,取得未满百年的证明文件方可携带出境。唐卡大多是用绢制成,以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为图案,或是歌颂神祇、记述节庆为主的长巷轴画,画风细腻精密。通常是由寺庙里的喇嘛手工绣制,或者用特殊的颜料绘上,经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好。很多唐卡又镶着黄金、宝石,属于高档消费品。目前加德满都的唐卡画多半是为观光客而画的,有的还利用烟熏处理,使人乍看之下以为是古画。真正古老的唐卡画不容易买到,现代画家制作的唐卡画到处皆是,价格依个人眼光及喜好而定。
2.廓尔喀弯刀店。廓尔喀弯刀是尼泊尔的“国刀”,上等的真品与纪念品有很大的区别,价钱决定于刀刃和刀套的镶嵌饰物和手工。廓尔喀军人使用的弯刀,在刀身底部会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将拔出后的鲜血导引,以免沾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有两把小刀,是用来削东西去皮的。真假廓尔喀弯刀到处充斥,品质良莠不齐,建议到正规的军刀店,而且要多加鉴赏后才购买,当然杀价也要狠些。购买时最好选择小一些的,大的从尼泊尔出关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回国时入关可能会受到限制。
3.因陀罗广场(IndraChowk)。尼泊尔重要的纺织品集散地,这里都是尼泊尔人自己光顾的店铺,买卖双方都是坐在地上交易的,几平方的小屋里,墙边的木格里叠满了各色的纱丽,各色的布料,棉的,丝的,化纤的等等。广场四周都是二、三层楼的老建筑,一些商铺将纱丽从二楼阳台垂到街上,风一吹,更显得色彩缤纷。喜欢纱丽的人在这里一定能淘到自己心仪的宝贝。
4.阿山街(AsanTole):离因陀罗广场不远,尼泊尔传统工艺品和日用品云集之地,这里人车混杂,沿街摆满了贩卖衣服、皮包、日用杂货,还有售卖蔬菜、水果的摊贩。每天下午下班的时候,整条街给挤的水泄不通,来这里购物的多半是本地人。
来源:多吱的新浪博客
【更多关于尼泊尔】
慢游尼泊尔:中世纪雪山佛国
似乎没有几个国家能像尼泊尔一样拥有那么多名号:南亚的高山王国、世界上地表差异最大的国家、众神国度……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宗教的神秘、古老民俗的奇特、似乎从未改变的市井生活……[详细]
尼泊尔三宝:纸灯笼、银首饰和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凶猛的风格而著称,被称为尼泊尔的国刀,由骁勇善战的廓尔喀士兵携带走遍全世界而声名远播,去尼泊尔的人都要买几把作为纪念……[详细]
雪山王国尼泊尔 天高云淡白云飘
每年的10月初到来年的3月底是最适合拍摄的季节,这期间尼泊尔的天气晴朗,可见度高,轻易就能拍摄出层次丰富的优美画面。最佳的拍摄点有博卡拉的莎朗阔和加德满都有“喜马拉雅山脉观景台”之称的纳加尔廓……[详细]
尼泊尔街头:印度乞丐精通多国语言
加德满都的乞丐大都集中在杜巴广场、猴庙等旅游景点。若非当地人点明,外国游客恐怕很难想到这些与尼泊尔人长相区别不大的乞丐竟然来自印度。有趣的是,这些乞丐“业务能力”超强,能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