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迦太基 美丽落难公主开辟的新都
“腓尼基人,迦太基城,一度风清月圆。汉尼拔,卷来罗马狼烟。更有拜占庭人,擅海攻,波涌浪连……滨海畔、涛声阵阵,催我醉时眠。”
偶然看到了这首诗,读罢后,我直奔迦太基城。
在那个美丽的夜晚,我站在历尽沧桑的迦太基,时空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千年以前。仰望天空,眼前浮现出迦太基城一度月朗星稀的景象,历史又一次跳跃,耳边响起阵阵马蹄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验到历史的真实。
过往依稀可见
迦太基曾是盛极一时的布匿迦太基帝国和罗马迦太基兴盛的都城,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迦太基文化与文明。
迦太基城现在仍有很多遗迹可寻,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宏伟,建造之精细。残存的遗迹中,剧场、浴室、渡槽等大多数是罗马人在占领迦太基时期重建的。
从突尼斯市出发向东北方行驶10多公里,就是迦太基遗址。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频临地中海,是外国人到突尼斯的必游之地。
远远望去,首先可以看到坐落在比尔撒山丘的圣路易大教堂。1890年,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远征北非,战死在此,后人为纪念他,在此修建了圣路易教堂。教堂内分礼拜、祭祀两部分,其中,拉丁教大神学家圣奥古丁祭祀台与生前主持建造教堂的非洲首席主教——红衣大主教拉维热里的墓都设在教堂内。
教堂东侧,坐落着上世纪末落成的现代化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布匿迦太基、罗马迦太基与早期基督教艺术时期的遗迹。博物馆正东方向是一座八角形大花园,园内也保存了众多遗迹。
站在比尔撒山丘最顶端,厚重的石板、粗圆的大理石柱等残垣断壁尽收眼底,当年迦太基宫殿的华丽规模可见一斑。
沿着山丘一路而下,经考证,道路两旁就是曾经布匿迦太基时期的城市居民居住地。居民的院落、水井等设施依稀可见。
“澡堂文化”曾盛行
由于北非气候干燥,浴池便成为必不可少的。
在迦太基山丘的东边沿海一带,是罗马迦太基时期安东尼浴池的遗址。遗址北依突尼斯现任总统的办公处——迦太基总统府。这里依山傍海风景优美,远处是波光粼粼、宛若明镜的地中海,另一边,是植被丰富的大花园。以前这里曾经是罗马上层社会的交际场所,上层社会的人士聚集在此,洗浴、聊天、谈生意。
安东尼浴池建于公元3世纪初,是古罗马时代留下的著名遗址之一。浴池建筑规模宏伟,从南到北沿海岸线长200米,中轴线把整个浴池一分为二,左右对称。浴池里,男女宾客浴室由此对称分开,分别设有休息间、蒸气室、温水池、冷水池等。这是古罗马的第四大浴场,浴池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根石柱高达12米。
然而,坐落海边的浴池,并不是最伟大的工程。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罗马人把距离迦太基60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入浴池,供宾客使用。为此,他们修建了长60公里的引水渠,每日的水流量达到3200万升。
一个女人开辟的新都
迦太基帝国第一位主人,是位名叫艾丽莎的公主,又名鹈鸫。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艾丽莎原是腓尼基部落的公主,因为在部落中落难,与众多拥护者出逃到新石器时代柏柏尔人的居住地。按照当地柏柏尔人的风俗,外来人不会得到一块大于一张牛皮的地方。艾莉莎公主把牛皮拉成薄薄的一层,用剪刀剪成细条,随后在地上围成一个大圈,聪明的艾丽莎成功得到了她要的这块地盘。新都城建好,艾丽莎公主取名为“迦太基”,腓尼基语就是“新城”、“新都”之意。当地人为艾丽莎取名为“鹈鸫”,意为“流浪”。
如今,人们在迦太基山顶遗址旁修建了鹈鸫宾馆,宾馆开放式的酒吧与餐厅面对地中海,人们坐在那里,都免不了想起当年那位美丽、睿智的艾丽莎公主。
迦太基的第一次辉煌是在公元前814年的迦太基帝国,也就是布匿迦太基时期。当时的城市规模占地350公顷,石砌城墙长达30多公里,高13米,宽8米。沿城有多座兵营,城内战马千余匹,大象上百头。迦太基帝国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还拥有最优秀的水兵,这些水兵不认识罗盘,没有指南针,完全凭着星座判断航行方向。
从辉煌到断壁残垣
迦太基也是一段充满血腥的悲惨历史。当时地中海上的两大强国,除以海上贸易为主的迦太基帝国外,另外就是以陆地为主的罗马帝国。两个地中海上的超级强国在公元264年开始爆发了历史上最有名的三次布匿战争。因战争历时百年之久,所以又称为“罗马迦太基百年大战”。
提到迦太基,就不得不提到汉尼拔将军这位天才军事家。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曾经率领上万骑兵以及上百头大象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经西班牙、跨国法国、翻越阿尔卑斯山一路向东直逼罗马城。这是迦太基军事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拿破仑称汉尼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统领”,把其地位列在亚历山大大帝与凯撒大帝之上。如今,法国军事学院中,汉尼拔将军的战争史,也是必修的课程。在突尼斯著名的港口城市哈马麦特的老城区旁,突尼斯人修建了Carthage Land意为迦太基大地,在广场中放置了几头仿制大象,象背有骑兵手拿长枪,用以纪念汉尼拔将军。
公元前149年罗马帝国再次征战迦太基,历时三年,攻下其城。罗马远征军进入迦太基城之后,在头领的带领下,在当地大肆屠杀,并在最后焚烧掉了所有罪证。大火一烧就是七天七夜,城中70多万人口,最后剩下不到4万。
据说罗马人并没善罢甘休,在屠城之后,又挖开三尺地面,撒上厚厚的盐,迦太基之地从此寸草不生。不过撒盐的事情在战史里没有记录,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罗马人并没有真正这样做,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此后,罗马人在迦太基废墟上重新建造了规模更为宏大的新城。如今看到的残垣断壁,实际上是罗马时代的迦太基新城遗址。
悠悠几千年,不变的或许只有迦太基的蓝天,以及不远处永不休止的大海。
相关阅读:云游突尼斯 路过最繁华的风景(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