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伊朗德黑兰 逛遍城市的每个角落

新浪旅游
因为长年混迹在炎热潮湿的东南亚,在这次去伊朗过冬之前还有些担心会不习惯,可是刚到伊朗的第一天我就深深迷上了这里的冬季,一丝的凉意、暖暖的阳光和干燥的空气刚好,白天穿着小风衣拿着大相机四处闲逛,不但不热不累还多了一份深沉和气质,这种清爽自在的感觉是在踩着人字拖可乐不离手的东南亚所无法体会到的。
德黑兰虽然是伊朗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甚至在整个中亚西亚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但是他的历史并不悠久,只是从18世纪末Qajar王朝开始才正式成为伊朗的首都,经历了近代伊朗著名的Pahlavi王朝的发展,德黑兰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可是1979年的大革命和随之而来的两伊战争让这个新兴的都城遭受了一段黑暗时期。
战后近二十多年来,德黑兰扩展神速,汽车石油等行业蓬勃发展,俨然已成为现代波斯当仁不让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身处这块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孕育过古丝绸之路的土地上,德黑兰仍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尤其是对于不远千里前来瞻仰波斯文明的游客来说,德黑兰更像是个落脚点而不是目的地,但无论如何,这个城市留给我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从到达德黑兰机场到略显拖沓的办完落地签证、出关、点清新换的500多万伊朗钱后已经过了晚上10点,整个机场出境大厅空空荡荡,几个出租车司机正在角落里偷偷的打量着我这个猎物,深夜抵临一个陌生的城市似乎都快成了我的传统,在这个时间段选择不多人也比较容易妥协,昨夜几乎未眠加上8个小时的飞行,我唯一想的就是赶快找个地方睡觉,这个愿望终于在午夜12点之前德黑兰角落的一间小旅馆里实现了,一夜无话也无梦。
第二天大清早我选择了前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Imam Khomeini)的陵墓作为第一站,虽然霍梅尼本身也是个争议极大的人物,他的一些穆斯林主张比如女孩9岁就可合法结婚、必须遮头盖发等确实不合理,但是起码人家敢于和美国对着干,也是值得尊敬的。陵墓的主体建筑正在装修中,虽然大气壮观却少了些特色,可怜我还没开始逛就已经被围观并要求合影两次,这里的冬天很温暖。
德黑兰很大也很长,从北面的山脉一直往南延伸数十公里,但传统意义上还是以南面的Imam Khomeini广场为中心,广场以南有一座金碧辉煌的Golestan宫殿,这座宫殿的历史比德黑兰成为都城的时间还长,从兴建至今已有500年,历经了各代王朝的扩建和改造,并在18世纪正式成为了Qajar王朝的皇宫。
上世纪30年代,Palhavi王朝的国王Reza Shah认为前朝的建筑不够现代,于是一大批老建筑被无情的拆毁并推陈出新,现在的Golestan Palace就像一座历史公园,每一栋小楼每一尊雕塑甚至是每一面彩墙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每栋古色古香的小楼里都有一座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极尽奢华的皇室器具和摆设,不用读太多历史,只是欣赏一下古老的奢侈品就已经不虚此行了。
只要一出幽静的皇宫就是德黑兰最热闹的大巴刹,德黑兰虽然不缺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专卖店,但巴刹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这里的巴刹并不是开放式的,而是集中在一大片砖砌的穹顶式建筑内,进去后就像入了迷宫一样,狭窄的小巷两旁布满了各类商家,巴刹内支路岔道和天井广场更是层出不穷,想要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亦或试图逛上一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要以为这里和中国的小商品市场一样只是个便宜货批发地,伊朗巴刹内的店铺绝对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正规的金铺药铺地毯铺的层次一点也不低,不怕你买不到,就怕你找不到。看着巴刹内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我只是试探性的转了一圈后就出来了,总不能来伊朗第一天就把时间花在购物上吧。
出了巴刹往北,有一大片市民公园可以小休片刻,从公园的北门再穿过一条马路就到了伊朗国家博物馆,在这里需要卸下一切行囊甚至关闭手机,然后就可以最近距离的感受波斯的古文明了,对于刚刚抵达伊朗的我来说,国家博物管就是接下来行程的一个完美导读。
馆内还展出了颇有争议的镇馆之宝:居鲁士(Cyrus)之柱(The Cyrus the great cylinder),石柱上刻有号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权宪章,记录了公元前539年,古波斯号称世界之王的居鲁士大帝(Cyrus)和平攻占了巴比伦(Babylon)后,颁布法令赋予人民在种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平等地位,并释放奴隶以及修理损毁的寺庙等种种事迹。
从博物馆浸泡出来后已接近黄昏时分,于是赶紧冲进拥挤的地铁来到了德黑兰另一个地标建筑Azadi Tower,这座造型奇特的巨大建筑是Pahlavi王朝为庆祝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而建,并且有着伊朗之门以及国王之塔的意思,可是1979年革命之后,国王之塔被改名成了现在的自由之塔,皇气褪尽后反倒成了革命的象征,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整个广场,也是Azadi塔最美的时候。
在德黑兰闲逛一天下来,不自觉地让我想起另一个难以忘怀的城市: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有着太多的相似点,尤其是当我第二天来到德黑兰北部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同样是街道两旁顺流而下的雪水不但可以灌溉城市的植被,稍加过滤后更是可以直接饮用,所以虽然身处内陆戈壁但并不缺水。
德黑兰北部最大的看点是几个皇家园林以及滑雪登山等户外活动,我用半天的时间逛了一处叫做Sa'dabad的皇家园林,园林内大树参天,虽然冬季里略显萧条但并不缺乏绿意,高雅的皇宫和别致的博物馆零星的隐藏在树林深处,这里就像是一处幽静美丽的历史公园,值得用一整天的时间去感受,我因为要赶下午南下的巴士,就只能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这里,也暂时离开了德黑兰。
来到德黑兰,还有一处另类的“景点”不得不去,那就是前美国大使馆。这栋并不起眼的小楼绝对是近代伊朗甚至是整个中东地区的风云建筑,见证了美国人的起起伏伏,有着太多的内幕和故事。
从1979年伊朗革命之前极度亲美的Pahlavi王朝到革命成功后水火不相容的霍梅尼政权,美国人着实体验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更是极不情愿的失去了波斯湾这块大肥肉,随后一系列的制裁和打压更多是美国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报复,伊朗的问题留给伊朗人民自己解决。
现在的大使馆已经另作他用,但是当年墙上的反美壁画和横幅却依然生动鲜艳,看的解气。
在德黑兰闲逛最方便的就是乘坐地铁,用的最多的是南北方向的1号线和东西方向的2号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工程进度的问题,虽然规划了5条线,但到底有几条可用很难搞清,即使是南北枢纽的1号线也没有完全完工,最南的一站Kahrizak和最北的Tajrish暂时还没有开通,记得在倒数第二站就要下车,不然就要坐回头车了,我就很不幸中了两次。去Imam Khomeini的陵墓可乘南北1号线在Haram-e Motahar下;在中转站Iman Khomeini Sq方圆一公里之内可以步行到达大巴刹、Golestan皇宫以及国家博物馆等景点;去到Azadi Tower可坐东西2号线至Azadi站下,但是还要再走上近2公里才能到,可选择Share Taxi或公车前去;去到原美国大使馆需乘坐1号线到Taleqani;因为Tajrish实际上还没有开通,所以要去Sa'dabad皇宫必须在1号线终点前一站下车然后Taxi去,3~5万Rials,就看你的还价水平了。
德黑兰的地铁感觉上还不是很完善,入站口的标识并不是很明显,站内的地图和车上的路线图明显没有同步更新,让人搞不清终点站到底在哪里,地铁的头两节车厢是女士专用,不过高峰时期也还是有很多女性挤在一大堆男人中间悠然自得,估计和陌生男人坐一起也是比较忌讳,所以也很少看到别人让座。在1号线和2号线交汇的Imam Khomeini sq站的月台标识也是很搞笑,比如说一号线的站台上用大大的牌子说二号线请往右边走并把2号线的路线图贴在旁边,却看不到这个站台到底是几号线以及往哪个方向开的,还有待改善。地铁票价很便宜,无论多远,坐一次只要1,000 Rials,可以买单次票,3次票或者一天的票,一天的票实际上也只能乘坐5次,比单独买会便宜500 Rials,出地铁站的时候并不用刷票,出口的门会自动开,我是坐了好几次后才发现这个“秘密”,不然还一直以为是跟着别人后面混出去的。
德黑兰市区内也有车况很好的公交系统,因为我待的时间不长所以就没有仔细研究过。德黑兰有两个主要的长途车站,一个是南部车站Terminal-e Jonub,主要发往伊斯法罕、亚兹德和设拉子等南部城市,可以坐地铁直达,长途车售票处集中在车站,分为很多家公司,都是电脑售票,其中最大的一间叫做Iran Peyma,一路以来我都是选择这家公司,长途车上会发一点饼干和饮料中途也会在一些正规的饭店歇脚,并无麻烦。如果要去西部的城市如大不里士和Zanjan,需要从西部车站乘车,车站位于Azadi Tower的西北角,从地铁Azadi站出来大部分的公交车应该都会到达车站。
德黑兰有两座国际机场,老机场在城市西面Azadi Tower附近,现在主要是一些伊朗国内航线,新国际机场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Airport (IKIA)在城市南面,离市区起码有40公里,从机场打车去市区开价25万Rials,绝对够黑,如果从市区去到IKIA,比较省钱的方法是先坐地铁1号线到最南面的终点站Haram-e Motahar下,从这里打车只要10万Rials就可以去到机场。我在机场其实也看到了一些机场班车,可是当我上前询问车是开往哪里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无法沟通,所以就不能提供更多信息了。
德黑兰便宜的旅馆也主要集中在Imam Khomeini广场附近,我选了一个靠近地铁站的小旅馆,只要一出门就可以上地铁,很方便。伊朗的住宿实在算不上便宜,大部分便宜的旅馆都没有私人卫生间,稍微有点装修的都要15~20万Rials一晚。(来源:赵魁的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街拍德黑兰 揭秘伊朗热门迁都地(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