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李光洁 纵情新加坡名胜世界(组图)
先数数关键词:女孩和上司、旅行和邂逅、激情和恋情、奔跑和憧憬、云淡风轻和碧海蓝天;在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一个故事即将拉开序幕,正如期待中的一次化学反应,我们捕捉了故事之外王珞丹和李光洁的镜头……
【相关阅读】王珞丹李光洁 畅游圣淘沙名胜世界十大地标
“后奋斗”时代的王珞丹
在角色里体会高潮起伏的人生是相对安全的——舞台上的那个人,可以用最极致的方式,透过别人的故事,释放或者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无疑,王珞丹便是如此。对于王珞丹的走红,赵宝刚曾说,她在演艺圈里算不上漂亮的,能从电视剧里出来是一个奇迹。也许,创造奇迹的因素有很多种,王珞丹也像她饰演的“米莱”、“钱小样”、“杜拉拉”一样,有过理想、迷茫、叛逆、无助和奋斗,但她始终充满希望,并且努力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她说:“很多次,大家看到我身上所谓的光环,其实都是因为我的坚持而得来。”
“我拒绝被现实磨成鹅卵石,但我知道拒绝是徒劳。”
"当年,还是无名小卒的王珞丹曾打电话将赵宝刚从睡梦中吼醒,质问:“大人为什么要骗小孩?”起因是电视剧《给我一支烟》原定王珞丹担纲主角,后被赵宝刚临时换下。后来,赵宝刚拍摄《奋斗》时,王珞丹坚持要求饰演“米莱”而拒绝为她安排好的“露露”一角,惹得赵宝刚放下一句话:“那好,下次再合作。”要不是后来赵宝刚找不到更适合演“米莱”的演员,也许我们今天不会将她的名字一次一次重复提起。
在出演《杜拉拉升职记》之前,王珞丹可以说已经家喻户晓。但严格意义上说,她还没有一部真正主演的作品,《杜拉拉》显然是个机会。当台湾导演陈铭章决定让她出演女二号时,她虽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冲动地当面回绝,却私下里给制片人发去短信:我只想演杜拉拉,相信我能把她演得很好,如果这次不能合作,希望下次有机会。很快,制片人回复:那下次再合作吧。谁料后来发生的戏剧性变化让幸运再一次降临,最终得到“杜拉拉”的王珞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话,她是最合适的。
进入“后奋斗”时代的王珞丹,并没有急功近利。相反,拍完《杜拉拉》之后,她谢绝了很多高片酬的影视作品,跑到“微薄”的话剧舞台上玩起了《琥珀》。台上,她用烂漫天真却不失伤感的表演让荒诞不羁的剧情变得单纯而清晰起来。
《琥珀》中有一句台词让她颇为触动:是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时的反叛风格,钝化成拒绝与时俱进,还是毅然决然地成为自己曾经瞧不起的人,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为了这句话,她常常自我伤感:“我们未来可能都会变成曾经瞧不起的那个人,因为长大了,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但后来理解了,或者说妥协了,觉得无所谓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在外人眼里,王珞丹今天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了她彼时的预期。她说26岁的女孩们喜欢的差不多也是她喜欢的,“我自己去逛西单,去动物园买衣服,这都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被人认出来的频率也与日俱增。好多演员不喜欢被人认出来,觉得被人喊了一声就失去了自由。可我挺怪的,人家叫我,我都答应,要签名还是合影都没问题。对我来说,这就是个举手之劳的事儿,我挺高兴。
对一些人来说,改变是沉潜多年才能爆发的一种力量。舞台上,每一个状况都是出乎意料的;生活中,每一句对白都是始料未及的。而无论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王珞丹始终没有脱离自己的轨道,一直在即兴地奔跑,她只做自己的选择,没有别人的规矩,随时随地开心。
到底谁是李光洁
曾经说起李光洁,“郝蕾的前夫”是不可避免的前缀。这一段情感纠葛的是非,甚至一度盖过了他饰演过的所有角色。《走向共和》里的光绪、《特殊使命》里的巩汉光、《记忆的证明》中的夏明远、《杀虎口》中的白朗,这些角色无不深入人心,但最后用来记住他的却是那样一个甚嚣尘上的前缀。李光洁曾说,认不出戏里那个角色是他扮演的,是他最高兴的事。但现实却像一个巨大的玩笑,偏偏抓住他生活中的角色不放。一时间,我们不由地困惑起来:李光洁到底是谁?
印象中的李光洁,应该是那种张扬、不吝,甚至有点霸气的男人,但此刻我所看到却是一个内敛、沉默,甚至有点木讷的男人。把这种感受抛给他求证,他说,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可能两种都是我,但你看到的就是现在的李光洁。
“用作品去积累知名度,那种成就感才是我想要的。”
对于之前有作品缺名气的尴尬,李光洁很坦然:“我选择用作品去积累知名度,便要面对这样的过程。将来回望一生,我演过这些戏,塑造了这些角色,那种成就感才是我想要的。”
李光洁的电视处女作是《走向共和》。尽管当中的光绪皇帝一角在剧中不是男一号,但这个角色在剧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让李光洁初踏进影视圈便有了高起点。此后,李光洁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被他赋予了灵与肉的角色,并在顾长卫导演的《立春》里有了第一次电影男主角的经历。问他如何能塑造那些性格迥异的角色,把他们独特复杂的个性如此鲜活地表现出来。他说只有一点,抓住每个角色最灵魂的那一点,再把它无限放大。
现在,这个总出现在年代戏里的倔强“硬汉”,摇身一变出演了热播剧《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精英。对于这个几近颠覆的转变,除了让观众大感意外,也让李光洁始料未及。
起初,当剧组找到李光洁希望他出演《杜拉拉》中的“王伟”时,对于这个全新的角色,他还满脑子问号。但是读过剧本之后,他便打消了这种疑问。编剧张巍更是直接对他说“王伟就是你这样的。”
虽说是男主角,但原著中“王伟”这个人物的戏份并不多,更多的只是为了陪衬主人公“杜拉拉”的存在。幸好电视剧版不仅完善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更丰富了他的经历,给了李光洁足够的发挥空间。否则一向对剧本态度谨慎的李光洁,也不会被“王伟”所吸引。“王伟浑身散发着真性情,是位IQ、EQ都很高,并能够游刃有余玩转职场的成功男人。虽然看起来有点玩世不恭、桀骜不驯,但其实对感情却相当执着。他能敏锐地发掘杜拉拉身上的闪光之处,在感性的同时也坚持自己的一套职场原则。这是这个角色最吸引我的地方。”
作为制片方和主创全票一致通过的男主角,李光洁身上内敛却又不失霸气的气质才是让他征服所有人,成为“王伟”不二人选的关键。即使《杜拉拉》被外界冠上了偶像剧的标签,李光洁也说自己和“偶像”不沾边。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偶像气质。有人可能觉得“王伟”和我之前的角色很难联系到一起,但我觉得挺好,没什么不适应。”
李光洁所演绎的众多角色几乎无一雷同,他喜欢这种挑战,他对演戏的热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每次都能体验不同的人生,他把自己带进戏里,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也让观众忘了他是李光洁。
理想的下午
关于旅行,无论是对杜拉拉和王伟,还是对王珞丹和李光洁,都有着超越旅行本身的意义。在戏里,他们在异地的旅途中相知相爱;在戏外,他们再一次踏上旅途,卸下角色,袒露自我。关于那些交织了工作、情感和思考的旅程,还有这次在圣淘沙名胜世界独一无二的曼妙体验,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分享。
王珞丹:每年我必须要安排至少一次旅行,跟家人或朋友一起。今年我已经陪父母和姐姐去了泰国和三亚,在海边拍了很多照片,回去一看,几乎买张照片我都在最前面,我姐和我妈总是被我挡住,我妈说我真不愧是个演员,太会抢戏了。我从来没有一个人旅行过,可能女孩还是会先考虑安全问题,别看我平时大大咧咧的,但胆子其实挺小的。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梳理各种问题的过程。我喜欢那种慢旅行,行程安排的不是特别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花一个下午在海滩上睡觉、看书,或者梳理一下自己近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才会看得更清楚,这些都是旅行所带来的享受。每次旅行相机、电脑、防晒霜这些都是必备品,这次来名胜世界,我特意买了一瓶防晒倍数70的防晒霜。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可爱的史瑞克,我觉得他是认识我的,因为他一见到我,就拉着我,让我又惊又喜,原来他也是我的粉丝啊。还有就是环球影城主题乐园里的“好莱坞电影特效”体验,做的很逼真,仿佛身临其境。最近的一次旅行,应该是跟随《杜拉拉》剧组去日本静冈拍外景,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天早起拍戏,拍到很晚,回去睡觉。在日本那种地方要忍住购物的欲望真是煎熬,结果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机会去逛街。
不过,在过程中还是体验到了很多乐趣,最难忘的是“关东煮事件”,关东煮是静冈不可错过的正宗美食,我们几个人出去找能吃到关东煮的地方,但是谁都不知道“关东煮”用日语怎么说,英文更没有这个词,而且用肢体语言也不太好表达,为了吃上关东煮,我们一路找一路问一路表演,你能想象到吧,那情境有多滑稽。好在最后找到了,但我都已经分不清是日本的关东煮真的好吃还是我累得太饿了。
李光洁:我不会做定期的旅行计划,往往是心血来潮,觉得自己需要放松了,就会着手准备,但又会因为办理各种手续的繁琐或者突如其来的其他事情而放弃。前不久去了趟南非,在约翰内斯堡感受了一下世界杯开幕式的盛况。然后去了太阳城,在南非的野生动物园,最让人激动的就是能够看到非洲五大:狮子、老虎、犀牛、河马、大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南非人幸福指数很高,只要得到一点就会觉得很满足,知足常乐对我们来说却是知易行难。
旅行的意义就是把自己防空,所以我很享受一个人的那份清静和孤单。每次旅行相机是必不可少的,用镜头记录下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回味旅程时,每一张照片都会带来最大的满足和乐趣。这次来名胜世界,我内心的感受想必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震惊”!这种一站式体验的主题乐园真是老少皆宜,不仅对女人和小孩儿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力,对于我们这些男人来说,也是乐趣多多。餐饮、购物、夜生活,样样精彩。
我们在日本拍戏时,其实还有一件特惨的事儿。那场戏我们俩要泡在温泉里,本来应该是一场很惬意很舒适的戏。而且那是在冬天,别人都冻得发抖,我们俩泡在温暖的泉水里……但那天特别不顺,怎么拍都不过,有一个镜头是给我的手一个特写,手上拿着一枚给杜拉拉的戒指,但我的手被泡得又白又皱,只好找了一个替手。最后我们在水里泡了4个多小时才通过。
载满快乐的回味
关于新加坡最早的记忆,大概要算是很多年前的那部电视剧《人在旅途》。很遗憾,在我们这次一行众多人当中,对这部最早引进中国的新加坡电视剧仍有记忆的,只有我和李光洁。70后的我看过此剧不足为奇,但80后的李光洁跟我有相同的记忆确实让我惊讶不小。有人这样评价李光洁,“80后的人有着70后的脸和60后的心理”。在忍俊之余,却也不无道理。还好,这次的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之行,李光洁同学从未展现他那“60后的心理”。
出发的那天晚上,王珞丹要去央视做一期世界杯的直播节目,晚上8点半,她还在电视屏幕中,我担心地关掉电视下楼打车去机场。在机场,所有人都在一边看表一边伸长脖子往国际出发的入口张望。9点,经纪人打来电话说已经从央视出发,9点半,王络丹悠闲地玩着Ipad上的游戏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航班11:30起飞,时间刚刚好。但我们至今也无法想象她们是利用何种交通工具在半个小时之内从央视赶到机场的。惊喜还在继续,由于经济舱客满,而我们又是这趟航班最晚办理登机手续的一批乘客,结果我们被无条件升舱。
这几天我们在圣淘沙名胜世界,除了完成我们原本的拍摄工作之外,更是度过了一段奇妙的探险旅程。不仅身心得到了放松,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我们品尝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美食,体验了无比体贴的酒店服务。尤其是王珞丹和李光洁同学更是玩得不亦乐乎,还有很多让我们难忘的场景:在HardRock酒店的露天泳池大打水仗,并且恶搞《杜拉拉》中的桥段;故意挡着小朋友们玩滑梯,结果被N双小脚踹进水里;逞强爬上一棵歪斜的椰树,却吓得抱着树干大喊“救命”……
虽然这次在名胜世界里面只停留了短短的五天,但是这几天的体验真是让我们难以忘怀,很享受很high,感觉都不想回北京了!没有办法,《杜拉拉》紧张忙碌的宣传工作就要轮番开始了,我们只能对名胜世界说,“下次再见!”
相关阅读:行走新加坡 跟着戚薇玩转圣淘沙岛(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