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南北半球 探访赤道上的国家

新浪旅游
据说在赤道上,会发生种种叫人匪夷所思、无法解释的奇妙情形:在赤道上,水流的方向不是顺时针、也不是逆时针,而是没有漩涡地直接往下;赤道也是全世界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的地方;当你站在赤道上,力气会马上变小,别人轻而易举就能打败你;爱美的女生更开心,因为站在赤道上,体重会马上减轻一公斤…!
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都是赤道的特殊位置造就的。
基多(厄瓜多尔):赤道之城竟然离不开棉被
虽然厄瓜多尔“离太阳最近”,但不要以为这里的天气热死人。实际上,当地全年的平均气温只有20摄氏度。在基多街头,能看到同时穿各种季节服装的人。夜里穿皮袄不觉得热,中午穿短裤也不觉得冷 ……[详细]
利伯维尔(加蓬):生鸡蛋轻易立起来
加蓬占地面积267667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西濒大西洋。东、南与刚果(布)为邻,北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接壤。海岸线长800公里。沿海为平原,南段多沙丘、泻湖和沼泽,北段间有山崖临海……[详细]
内罗毕(肯尼亚):赤道高球 挥杆不受风影响
有球友说,去肯尼亚打球需要相当的魄力,因为肯尼亚的38个球场都散布在赤道周围,打球时永远不会受到风的干扰,球的落点就是最真实的距离。让人不太满意的是,和国内不同,肯尼亚球场没有球车……[详细]
基多(厄瓜多尔)——赤道之城竟然离不开棉被
“厄瓜多尔”这个国名在西班牙语里正是“赤道”的意思。而且,该国首都基多还是世界上唯一建在赤道上的首都。作为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国度”,厄瓜多尔的名气大多来源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据说《环球时报》记者对这个南美国家的认识,就是从赤道线开始的。虽然这个城市就在赤道上,但这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热,相反这里的气候相当宜人。
全世界唯一建在赤道上的首都
顺着地图一路看去,与赤道沾边的国家足有十来个,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赤道之国”的,恐怕只有厄瓜多尔。其地位也的确算得上“根红苗正”:“厄瓜多尔”这个国名在西班牙语里正是“赤道”的意思。而且,该国首都基多还是世界上唯一建在赤道上的首都。
赤道线上“怪事”多
到厄瓜多尔前,有人给记者出过一道谜语:“北半球的气旋———猜一本古典著作”,答案是《左传》(左转)。这道谜语的实际意思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气流、水流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半球则按顺时针旋转。)为了验证这一现象,记者在赤道纪念碑旁亲自做过实验。在一个大号漏斗里装满水,再放一片树叶做参照物。先站到赤道线北边,将漏斗里的水放出,此时的树叶随着水流做逆时针旋转。换到赤道线南边,情况恰好相反。最神奇的是,在赤道线上,水流则直接流下,不产生漩涡。据说,200多年前的厄瓜多尔人,正是通过这个现象确定赤道位置的。
超乎常理的事还不止这些。在厄瓜多尔的赤道线附近,常能看到小贩拉着游客称重。原来,人们在这里称到的体重比在别处要轻1公斤左右。原因就是赤道线离地球中心最远,也就是地球上受重力最小的地方。难怪来访者中笑得最开心的就数姑娘们。
全年平均气温才20摄氏度
虽然厄瓜多尔“离太阳最近”,但不要以为这里的天气热死人。实际上,当地全年的平均气温只有20摄氏度。在基多街头,能看到同时穿各种季节服装的人。夜里穿皮袄不觉得热,中午穿短裤也不觉得冷。一天内的温差之大,让人想起“早穿棉,午穿纱,捧着火盆吃西瓜”的中国谚语。厄瓜多尔位于安第斯山区,许多地方海拔在2000米以上,首都基多海拔更达到2819米,是拉美海拔第二高的首都,仅次于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因此气候还算凉爽。当然,在基多生活的人还是要小心紫外线的强烈照射。
说起来,厄瓜多尔人对赤道的认识也有年头了。早在七八百年前,土著部落“基图贝”为了准确地追踪太阳,专门搭建了许多圆形无顶的观测站,利用太阳的投影寻找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并由此选定了太阳神庙的位置,还把通往神庙的线路称为“太阳之路”。后来为了压倒“太阳崇拜”,西班牙殖民者在基多城里建了许多天主教堂,以至于如今拥有87座大小教堂的基多城,成为全世界教堂数量最多的首都。至今,太阳仍是南美印第安人最尊崇的天象。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时间相等。此时的厄瓜多尔人便在赤道附近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太阳祭”。
厄瓜多尔另有一种炎热的东西———火山。它是全球火山密度最大的国家,拥有火山35座,频繁的喷发造成过不少村毁人亡的悲剧。不过“祸兮福所倚”,喷发造成的火山灰非常适合种花。再加上赤道附近日照充足,厄瓜多尔的玫瑰花长得比婴儿脸还大!
不仅如此,赤道上的花朵颜色浓艳饱和,是欧美市场的宠儿。仅仅在20年前才开始种玫瑰的厄瓜多尔,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玫瑰出口国。有意思的是,厄瓜多尔大部分的玫瑰农场都分布在基多附近的山谷中,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当初“太阳之路”的所在地。也许,阳光的恩泽正无声地祝福着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吧。
基多教堂众多
基多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6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明斯德女修道院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享有"美洲基多艺术学派珍藏地"的盛誉。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教堂和明斯德女修道院是美洲大陆上西班牙建筑艺术、美学与印第安文化相互渗透的精品建筑。
独立广场是市内著名消闲地
独立广场是基多市的中心地带,在这座正方形广场四周,耸立着一座座富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艺术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两层,配有精雕细刻图案的石门。广场南端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550年,完工于18世纪,绿瓦圆顶,灰白色圆柱支撑门廊,是阿拉伯、波斯和摩尔人的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外墙上有用金叶镶嵌的基多城奠基者姓名,院内有苏克雷将军的陵墓。教堂对面是大主宫,广场西北角是雄伟壮观的政府宫。城东南的圣多明各广场,亦称剧院广场或苏克雷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苏克雷将军的雕像,东端耸立着以收藏丰富的木雕闻名的圣多明各教堂和修道院。这里的圣阿古斯丁古堡是苏克雷将军亲自签署厄瓜多尔独立协议书的地方,迄今保存着当年的原貌。
广场附近是罗恩达大街与瓜亚基尔大街的交汇处,街道狭窄古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熙来攘往,是基多繁华的商业区。广场不远处的阿拉梅达公园,是基多著名旅游区,公园内溪泉淙淙,小桥飞架,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园内建有南美洲最古老的天文台和西蒙?博利瓦尔纪念碑以及美术学校等。
面包山基多女神是独立自由的象征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海拔183米,有盘山公路通向山顶,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
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站在这里俯视全城,基多美景尽收眼底:皮钦查火山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绚丽多姿;基多市区塔楼、尖顶建筑同附近丘陵、山峰相互映托。基多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拉美不同时代的发展特色,被列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城市之一。
赤道纪念碑是“地球的中心”
凡是到厄瓜多尔旅行的人,无不要去观赏名闻遐迩的胜迹——赤道纪念碑,这里被看做是“地球的中心”。
赤道纪念碑分为新旧两座,旧碑位于圣安东尼奥镇,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以北24公里处。它三面被崇山峻岭环抱,海拔2483米。
这座赤道纪念碑高约10米,用赫红色花岗岩建成。碑身呈正方形,四周刻有醒目的E、S、W、N4个英文字母,分别表示东、南、西、北4个方位。碑面上镌刻着西班牙碑文,以纪念那些对测量赤道、修建碑身做过贡献的法国和厄瓜多尔的科学家。下端刻着“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字样。碑顶是一个大型的石雕地球仪,安放的方向是南极朝南,北极朝北。地球仪的中腰,从东到西刻有一条十分清晰的白线,代表赤道线。它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赤道实际环球一周为40075.13公里,从这里可把地球划分成南北两个完全相等的半球。厄瓜多尔人称这纪念碑为“世界之半”。
每年3月31日和9月23日,太阳从赤道线上经过,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这时,厄瓜多尔人总要在此举行盛大的迎接太阳神的活动,感谢太阳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凡到基多的游客,都要踏上赤道纪念碑前这条"神秘"、"庄重"的石路,并喜欢双脚分踩象征赤道的白线两侧,照相留念。
新碑矗立在距旧碑不远的皮钦查山脉环绕的埃基诺西亚尔山谷中,在基多城北约27公里的赤道线上,据说它是世界上最准确的赤道标记。新碑的外型与旧碑雷同,但比旧碑大3倍。碑柱和碑座也呈四方形,高30米,顶端有一个地球仪,直径4.5米,重4.5吨。碑的东面刻着:西经格林威治78°27′8″,纬度为0°。碑身内部分10层,设有电梯升降。每层还开辟了展览厅,展品介绍了厄瓜多尔各省的地理、文化和风土人情。碑顶设有了望台,站在碑顶平台上,可以远眺安第斯山区的风光。新赤道纪念碑落成于1982年8月9日。据说厄瓜多尔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占地15公顷地跨两半球的旅游城市,而新的赤道纪念碑的落成是兴建这座城市的第一步。到这里游览的人们还可以得到管理部门签发的一张证明书,证明其某年某月某日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一游。
利伯维尔(加蓬)——生鸡蛋轻易立起来
加蓬占地面积267667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西濒大西洋。东、南与刚果(布)为邻,北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接壤。海岸线长800公里。沿海为平原,南段多沙丘、泻湖和沼泽,北段间有山崖临海。内地为高原,海拔500-800米。伊本吉山高1575米,是全国最高点。奥果韦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自由之城
加蓬地处非洲中西部,横跨赤道,海岸线长800公里,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被誉为非洲的“绿金之国”。
利伯维尔是加蓬的首都和第二大港口,坐落在加蓬河口北岸,西濒碧波万顷的大西洋,东部散落有海拔20-30米的矮丘,东南16公里处有深水港口奥文多。南距赤道仅46公里,可算是一座赤道上的城市。利伯维尔虽在赤道线旁,但由于受海洋性气团的影响,气候并不炎热,常年平均气温为26°C。一天中,除中午明显湿热外,其它时间都较凉爽。
利伯维尔由法语音译,意思是“自由城”。1839年,法国船长布埃用低廉的代价取得了这里大片的土地,1846年这里建立起一座商业城镇,1849年法国人在附近海面截获一艘贩运黑奴的巴西船只。布埃手下的人把船上的86名刚果黑人送到这里安置,并给这个城镇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利伯维尔。1960年加蓬独立后定为首都。
海滨之城
利伯维尔是理想的海滨旅游城市,海滨椰林的热带风光衬托着美丽的市区。从莱昂—姆巴国际机场起有一条20来米宽的滨海高速公路,沿着海边平原蜿蜒伸展到市中心,全长约15公里,沿途景色美不胜收。高速公路西侧是大西洋,碧蓝的海水清澈异常,金黄色的海滩伸向远方,海滩上设有海滨浴场、休息厅和餐厅供游人享用。在松软的沙滩上,艳丽的遮阳伞宛如朵朵彩霞。海面上,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游艇你来我往,破浪前进。海滩对面是特尼斯半岛,半岛上只有几间遮雨用的简陋草棚。游客们向半岛泅渡,可以体验探险者的生活情趣,到荒岛领略特意保存下来人的原始生活环境状态。
高速公路东侧,是起伏变幻的丘陵。雅致的西式别墅星星点点地掩映在热带植物丛中。在这些低矮、精巧的别墅群中,也有一些式样别致的高层现代化旅馆,供游客下榻。其中有国宾馆“三月二十日宫”、国际会议大厦及其他60多座宾馆和饭店。国际会议大厦雄伟壮观,具有现代化的风格,附设有宴会厅和剧场,与周围供各国领导人下榻的宾馆构成一个整体。奥库梅宾馆高10层,里面的所有家具都是用加蓬特有的树种奥库梅木料制作的,显得尤为高雅、豪华。“三月二十日宫”建在海拔56米的山冈上,是来访的外国元首下榻之处。在利市可观赏奇妙的海上景色和现代化城市与热带园林浑然一体的典型非洲城市的风姿。
与滨海高速公路相连的是独立大街,因纪念加蓬的独立而得名。它是利伯维尔行政和商业中心。总统府、政府机关办公楼等都集中在这条繁华的大街旁。这里超级市场和街头小摊并存,多样的手工艺纪念品,用象牙和木头雕刻成的人物、虫鸟花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游客购物之处。滨海高速公路后面是随着丘陵起伏而弯弯曲曲的环城马路。这一带的建筑富有浓厚的阿拉伯民族色彩和非洲古城的风貌。
利伯维尔游览景点
加蓬地标——加纳赤道线
加蓬赤道线上的纪念性标志。该标志绘有加蓬全国地图和一只鹦鹉,旁边的文字是"纪念您在古苏羽翼护卫下的赤道之行"。"古苏"当地土语意为鹦鹉,一些部落视其为神鸟。
独立大街
独立大街是首都商贸中心,这里店铺林立,是出售加蓬工艺品最集中的地方。象牙制品、木雕、服装、民族乐器琳琅满目。加蓬最著名的工艺品要属“鼻骨画”和木制邮票。
“鼻骨画”是用鼻骨地区生产的一种鼻骨石做成的。先把鼻骨石雕刻成人物头像,染上各种颜色,再把人物头像镶嵌在镜框内,人物表情生动,画面色彩斑斓,是家庭装饰的绝好纪念品。据说,鼻骨石是世界上最软的石头,用手指头轻轻一抠就能抠下石末来。
滨海奥果韦省:洛佩斯角
加蓬大西洋沿岸陆岬。在奥果韦河口一个岛的北端,为几内亚湾南界。北部为油轮码头,东南部为让蒂尔港。地势低洼,多红树林沼泽,蕴藏石油、鸟粪层。
TIPS:
美食:
丰富的山珍海味使加蓬居民的日常饮食显得多彩纷呈。无论是随处可见的蘑菇、蕨类,还是飞禽走兽以至鱼鳖虾蟹,皆可入厨。野牛、疣猪、羚羊、猴子、大象,都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国宴上的油炸青蛙腿是大受欢迎的上等菜肴。然而,最能反映加蓬烹饪特点的还是各式各样的汤汁:贡波树叶炖芋头汤香甜可口;棕榈果核汤清爽淡雅,沁人肺腑;用野芒果仁做成的奥迪卡又酷似巧克力。
芳族人喜食的纳尼汤,是用肉末、葱头、辣椒烧成的,其味道之美,足以诱人垂涎,食之胃口大开。吃上芭蕉叶包肉,更会使你乐不思蜀。
购物:
独立大街是首都商贸中心,这里店铺林立,是出售加蓬工艺品最集中的地方。象牙制品、木雕、服装、民族乐器琳琅满目。加蓬最著名的工艺品要属“鼻骨画”和木制邮票。“鼻骨画”是用鼻骨地区生产的一种鼻骨石做成的。先把鼻骨石雕刻成人物头像,染上各种颜色,再把人物头像镶嵌在镜框内,人物表情生动,画面色彩斑斓,是家庭装饰的绝好纪念品。据说,鼻骨石是世界上最软的石头,用手指头轻轻一抠就能抠下石末来。木制邮票就是将邮票图案印在薄薄的木片上,然后摆放到邮册里,是加蓬独特的纪念品。
住宿:
在利伯维尔有许多酒店:
HOTEL ATLANTIQUE TEL: 00241-732446 FAX: 00241-732436
HOTEL MERIDIEN TEL: 00241-766161 FAX: 00241-742924
INTER-CONTINENTAL OKOUME PALACE TEL: 00241-732619 FAX: 00241-731629
NOVOTEL RAPONTCHOMBO TEL: 00241-764742 FAX: 00241-761345
交通:
加蓬有两个国际机场(弗朗斯维尔与利伯维尔),而且在每个省有国内机场。利伯维尔的Leon Mba机场是加蓬最大的一个机场,也是去加蓬的主要入口。
在利伯维尔,有很多汽车供出租。您在机场也可以乘坐出租车;然而,在加蓬国内旅游,您也能在地面交通汽车站租到一辆汽车。
在利伯维尔与丹尼斯角(Pointe Dennis)之间有定期渡船。根据时间表从Michel Marine或莫尔港(PortMole)乘船出发。几家拥有长独木舟的私营游船公司也提供让蒂尔港与Lambarene之间的渡船服务。从让蒂尔港乘坐舒适的游艇到利伯维尔只需要4个小时。
内罗毕 (肯尼亚)——赤道高尔夫 挥杆不受风影响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外号“东非小巴黎”,世人的评价是生动、有趣、世界性。游客爱的是国家博物馆、《走出非洲》作者Ka renBlixen故居、自由广场、长颈鹿公园……更爱临近东非大裂谷的纳瓦夏湖,那里能泛舟欣赏鱼鹰或是河马等等。内罗毕的高尔夫球场则以距离赤道最近闻名,几乎不会受到风的干扰,而且大裂谷、平静的湖水、野生动物等风景绝佳。
30多层的肯亚塔国际会议中心是内罗毕标志性建筑,建于上世纪70年代,可见当时的繁荣。
内罗毕拥有“东非小巴黎”的美誉,是个生动、有趣的世界性都市,城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又有“阳光下的绿城”之称。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人居中心部均设在此。市中心肯亚塔国际会议中心是内罗毕标志性建筑。
离内罗毕市中心区约8公里处,有内罗毕国家公园,每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达数十万人。这座美丽的高原城市,早在八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原。1891年,英国殖民者为了加速掠夺东非内地的物资,开始修建一条从蒙巴萨海峡直达乌干达的铁路。当铁路修到一半路程时,他们在阿西草原的一条小河边建立了一个营地。这条小河曾被放牧至此的肯尼亚马赛族称为内罗毕,意即“冷水”。以后,这座营地逐步发展成小市镇。随着大批移民一到来,英国的殖民地中心也在1907年从蒙巴萨移到内罗毕。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商品许多来自世界各地,但食品类商品,肯尼亚本国生产的较多。
内罗毕是联合国在非洲的总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的总部以及其他联合国驻肯办事处组成。它是联合国唯一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办事处级别的机构,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等纽约总部以外的大型驻地机构平行。
在赤道挥杆永远不受风的干扰
有球友说,去肯尼亚打球需要相当的魄力———因为肯尼亚的38个球场都散布在赤道周围,打球时永远不会受到风的干扰,球的落点就是最真实的距离。让人不太满意的是,和国内不同,肯尼亚球场没有球车,一律步行;不过球童们素质很高,对球场的熟悉程度、在果岭上的球位判断能力绝对一流,技术上当我们的指导教练一点也不用心虚。
姆赛加高尔夫俱乐部,在内罗毕球场中算是“老爷爷”级别,是肯尼亚公开赛的主办场地,其地位可见一斑。
大裂谷高尔夫球场要居“印象最深刻榜”榜首。进入大裂谷球场的那30多分钟,整辆车的所有椅子仿佛化身“夺命按摩椅”,颠簸得快要把身体给拆了!而这里的风景令人震撼。大裂谷球场建在裂谷山上一片起伏较平缓区域,在海拔2400米的裂谷高地,俯视下去,整个大裂谷就是你眼睛的私有财产,裂谷中的唯一淡水湖纳瓦夏湖很淑女地躺在其中。球场第二洞与第三洞的景致,正对着纳瓦夏湖,一边是裂谷、群山、碧蓝湖水,一边是绿茵铺就的球场,你说,这样的气势与美景怎能不让人分心呢?!
合法地大啖烤鸵鸟肉
小罗斯福时代还可以狩猎,但现在猎杀、食用野生动物已是违法行为。不过,肯尼亚政府为了吸引游客,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开设了合法的烤肉餐馆,SIMBASALOON就是内罗毕仅有的两家之一。它每天提供16种野味烧烤,比如鸵鸟、斑马之类。
这里的烤肉和我们常吃的那种巴西烤肉很有些相似,比如都采用明火集中炭烤,然后再拌上各种风味的配料,烤肉师傅们再用“马塞人”长刀串着烤好的大块肉拿上来给大家分肉。您可以要斑马肉、羚羊肉、长颈鹿肉、野猪肉、鳄鱼肉、角马肉、鸵鸟肉等等,感觉像是吃了整个野生动物园。叫几瓶当地的啤酒,再配点冰激凌,不由得羡慕起内罗毕人的饮食方式了。
内罗毕游览景点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Valley)是全非洲最高的地带,属东非裂谷高原区,总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占非洲面积的1/6多,非洲的几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分布在这个自然区内,其中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Valley﹚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版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尼亚进入。
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
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动物天堂纳库鲁湖
纳库鲁湖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裂谷省首府纳库鲁市南部,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占52平方公里,海拔1753-2073米。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专门为保护禽鸟专门建立的公园,是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园之一。1960年,纳库鲁湖连同附近草地、沼泽、树林和山地被划为鸟类保护区,1968年正式辟为国家公园,是非洲地区为保护鸟类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之一。
纳库鲁湖及其附近的几个小湖,地处东非大裂谷谷底,是地壳剧烈变动形成的。它的周围有大量流水注入,但却没有一个出水口。长年累月,水流带来大量熔岩土,造成湖水中盐碱质沉积。这种盐碱质和赤道线上的强烈阳光,为藻类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几个湖的浅水区生长的一种暗绿色水藻是火烈鸟赖以为生的主要食物。水藻含有大量蛋白质,一只火烈鸟每天约吸食水藻250克。水藻还含有一种叶红素,火烈鸟周身粉红,据说就是这种色素作用的结果。纳库鲁湖及其周围地区,成为火烈鸟聚居的地方,被称为“火烈鸟的天堂”。在这一带生活的火烈鸟约有200多万只,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火烈鸟的粉红色羽毛是当地群众制作工艺品的材料。
这里的火烈鸟有大小两种,大的身高1米,长1.4米,数量较少;小的身高0.7米,长1米,数量较多。它们都是长腿、长颈、巨喙,很象白鹤,但全身羽毛呈淡粉红色,两翼两足色调稍深。火烈鸟的嘴极其别致:长喙上平下弯,尖端呈钩状。一群火烈鸟往往有几万只甚至十几万只,它们或在湖水中游泳,或在浅滩上徜徉,神态悠闲安详。兴致来时,它们轻展双翅,翩翩起舞。这时的纳库鲁湖则是湖光鸟影,交相辉映,红成一片。而一旦兴尽,它们就振翅高飞,直上中天,仿佛大片的红云。这一奇特的变幻,被誉为“世界禽鸟王国中的绝景”。为观赏这一奇景,每年都有大批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纳库鲁湖。
由于气候温和,湖水平静,水草茂密,除火烈鸟外,这里还栖息着400多种、数百万只珍禽。在湖边密林中,居住着褐鹰、长冠鹰等食肉鸟,也有滨鹬、矶鹞等候鸟,还有杜鹃、翠鸟、欧椋鸟、太阳鸟等。整个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各色各样鸟类的乐园,每年有许多鸟类学家从世界各国前来考察研究,因此这里也是“鸟类学家的天堂”。此外,公园中还有多种大型动物,如疣猴、跳兔、无爪水獭、岩狸、河马、豹子、大羚羊、黑斑羚、瞪羚、斑鬣狗、狐狸、野猫、长颈鹿、白犀牛等。
Tips:
出境:
肯尼亚的签证可以在入境的时候获得,但是中国这边如何出境呢?笔者的经验是,要么就只好放弃肯尼亚给我们的优待,先在国内办好签证,要么就从香港出发,到达肯尼亚后再办落地签证。
后一种情况又有两种办法:可以事先买好从香港出发的机票,这样,不需要任何其他签证、签注,就可以从深圳的口岸出境去香港,然后从香港飞肯尼亚。但是,这样做的限制是,必须先到广东去。所以,也许可以用第二种办法:事先申请香港的签注,然后以访港为目的出各地的边检站。
交通:
内罗毕市区很小,基本上步行可以解决问题。如果要去东非大裂谷、纳库鲁湖,你可以找租车公司租车开,或者参加内罗毕的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
货币:
肯尼亚的货币是先令,可以在机场用美元兑换。在那里使用信用卡不是很方便,所以要带一定数量的美元现金以兑换当地货币。
花费:
如果自助旅行,青年旅馆的标间(两张床),一个房间20~30美元/天,普通饭馆的套餐约3~5美元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