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缅甸体验原生态 幸遇偶像杨紫琼(组图)

新浪博客

关注

佛国缅甸的黄昏
佛国缅甸的黄昏

飞往蒲甘的飞机上,猫猫随手拿起一本仰光航空的杂志,上面一张如丛林般密集的蒲甘塔林的照片让我开始神往起20分钟后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去缅甸的理由,很大原因是因为蒲甘,若干年前便向往已久,因此种下了旅行的种子。

4月底,北京依旧春寒料峭,这个漫长寒冬让中南半岛上的那个热带国度成为猫猫的理想度假地,迫不及待地想被热浪拥抱一下,于是约了几个朋友踏上了旅途。

国航的飞机在昆明经停一个小时,飞到仰光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的下午了,一出机场,热风扑面袭来,北国带来的浑身寒意顿时没了踪影。机场看起来还算新,候机楼大小和国内的汽车站候车厅差不多,不过很干净。取行李的时候,过来一个穿制服的人,要走了猫猫的护照,然后开始填入境登记表,填完后,从柜台下伸手示意给点小费,原来如此,想起了若干年前入境印尼的情景。塞了10元人民币后,他又指了指其他人的行李,意思是多给点,于是又给了10元,这才放我们过去。

外面的阳光好刺眼,因为是缅甸的热季,下午路上行人稀少,路边的公共基础设施十分破旧,好在我们的酒店还是挺不错的——ChatriumHotel,也就是原来的日航酒店(Nikko),算是仰光条件最好的几家之一了。

偶遇杨紫琼

第三天,仰光开往蒲甘的飞机上,刚坐下,同伴突然对猫猫说,“我看见杨紫琼了。”在哪里?她手指后面几排座位的一个带着草帽的女士,不过戴着墨镜也看不太真切,同伴说,路过她身边的时候,自己嘀咕了一句,“长得好像啊!”没想到被她听见了,嫣然一笑,“是很像”,呵呵,果然是杨紫琼。不过名人一向不愿意被影迷认出,况且她看起来像是在度假,还是不去打扰的好。

下了飞机,走在杨紫琼的后面,顺手拍了一张,毕竟不是狗仔队,顶多偷拍两张好玩而已,在等车子的时候,大家闲着无聊,于是几个同伴便上前和她们一行搭讪起来,聊着聊着就开始按耐不住,要求和大明星合个影,杨紫琼挺随和的,一一满足了合影要求。

杨紫琼住的房间

后来听说她在蒲甘住的酒店是号称“缅甸七星”的阿勒姆皇宫酒店(Aureum Palace BaganHotel),就在蒲甘塔林里。于是,第二天我们也集体换到那里,看来大家追星的热情还挺高,遗憾的是我们刚搬进来,她们已经checkout了。幸运的是给我们安排的就是她包下的那栋别墅,于是猫猫就住进了杨紫琼睡过的房间。后来,参观当地最大的漆器工艺品商店时,店员很兴奋地告诉我们,杨一行刚离开,她选购了两大箱子的漆器,看来她在缅甸的知名度也蛮高的。 

离开蒲甘到曼德勒之后,前往参观千人施粥场面的时候,竟然又看到了杨紫琼,这回熟悉了,大家打了个招呼,没想到我们的行程基本都一样。离开曼德勒,又在机场碰到了她们,不过这次她是回仰光,而我们去茵莱湖。


缅甸政府鼓励外国游客乘飞机出行

缅甸虽然不大,但缅甸政府十分鼓励外国游客乘飞机出行,一来缅甸各省之间的道路不算很好,二来也为了游客的安全,有些地区属于游击队控制区域,因此走空中路线即安全又便捷。

到达的第三天,我们乘坐蒲甘航空(BaganAirline)的飞机前往蒲甘。一大清早,机场里还没什么人,设施非常简陋,后来知道除曼德勒机场以外其余机场都无广播和电子显示牌,登机时候替代电子显示器的是工作人员举着着写有航班号木板在候机厅走动通知。

由于飞机少,航班航线多,这里的航班基本不准时。若早上仰光天气不好,一整天航班都会延后,也很正常。但通常导游每段航班都要求大家一定要提前1个半小时到机场,因为更多的时候飞机会提前飞,只要人到齐差不多,就可以起飞。早早结束飞行,工作人员也可以赶早下班,这一点非常有趣。

从候机室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用小推车装上行李,一车一车推到飞机前,全部是人工完成。蒲甘机场里小推车在土路上扬起的阵阵尘土给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场外不少小摊贩,三五个人在树荫下卖着水果饮料。

缅甸空姐

缅甸别看不大,却有国内国际共13家航空公司。蒲甘航空、仰光航空和曼德勒航空等都算是比较大的,刚开始猫猫还真有些担心,加上国际往返,十天里要飞6次,缅甸国内的又都是些双螺旋桨小飞机,安全吗?心里嘀咕着上了小飞机,据说这个航班都是环线,每天在几个固定的旅游城市(仰光/蒲甘/茵莱/曼德勒)之间往返飞,以外国游客乘坐为主。

飞机上服务不错,空姐算是缅甸人中漂亮的了,尤其是最后一段飞回仰光的飞机上,竟然遇到的是仰光航空的形象代言人,气质和外表都不错,五官柔和举止很优雅。

螺旋桨小飞机每排4人,共13排,除了噪声大点还算平稳,几次下来,发现其实很安全,都是国际上主流支线飞机ATR飞机,没有感到和喷气机差别,螺旋桨飞机对跑道要求不高,更适合缅甸国内当前硬件情况,缅甸国内航线不算特别长,螺旋桨飞机速度够用了。

猫猫的缅甸之行,从仰光开始,第一站是古都勃固,后飞到世界文化遗产-蒲甘,停留三日后,继续北上到达另一古城曼德勒,之后在茵莱湖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水上时光,最后从东枝返回仰光,这是条初到缅甸的外国游客的常规线路。

在缅甸旅行,感觉就一个字,慢,也许跟气候有关,天气炎热,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物产却十分丰饶,于是缅甸人不被时间追着跑,慢慢呼吸,慢慢吃饭,慢慢行走,我们也都入乡随俗,跟着缅甸人的节奏旅行,每天下午还睡个午觉,等气温降下来再出门,不禁想起了法国诗人兰波那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生活在别处”,当旅行可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应该就是这种境界吧。 

茵莱湖上的捕鱼人
茵莱湖上的捕鱼人

缅甸的旅游资源算是比较丰富的了,万千佛塔肃穆地点缀着这个蝴蝶的国度,佛光普照下的丰饶平原流传着无数动人传说,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蒲甘,而这片土壤也孕育着稀世宝石和翡翠,海拔1000米的茵莱湖如诗如画,用脚划船的茵达人和浮岛农业让人赞叹不已。

在整个东南亚缅甸的佛教色彩最浓重,商业化程度最低,却也是最上镜的国家,这里的生活水平类似中国80年代初的状态,物质匮乏,但猫猫感受到了许多温馨的东西,惯于农耕生活的缅人天性纯朴,生活中更是无处无佛,看他们生活在对来世的祈福中,外人无不有一种感动。(来源:阿兹猫的新浪博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