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打车 各有各“的”道(组图)
我身边习惯了国内大马路上随手拦车的“打的族”们,出国之后却清一色成了公共交通的忠实簇拥。这个转变至少说明几个问题:1、中国客的适应能力有限,面对陌生环境,恐怕没多少人敢像老外那样甩开膀子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想怎么玩就怎么玩!2、中国客的安全意识很强悍,在对国外出租行业不了解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敬而远之的心态,绝对不会轻易试水。3、中国客的节约观念根深蒂固,绝大部分出国旅行的人不是跟团就是自助,能大巴能公车能地铁为啥还要打车?
对那些不在乎国外高消费和敢于尝鲜的人而言,打车其实是件既实用又拉风的事:一来简单便捷又安全。各国的公交体系总有无法周全之处,一些景观名胜只能驱车前往,出租车便是经济首选,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最大程度防盗。二来足以应对某些突发事件。遇到落单迷路、赶火车飞机、或对当地交通抓瞎的时候,打车不仅救急更是救命。三来很容易跟当地人打成一片。若碰上“北京式”热情洋溢的司机大叔或大爷,只要外语还算利索,大到家国兴衰小到百姓里短,绝对是了解目的地风土人情的最好教材,回国之后俨然谈资大把。
如何找到一辆出租车
对大多数已不再紧捂口袋的中国游客而言,之所以没有选择出租车作为代步工具,并非在意它有多么昂贵,而是着实不清楚到底该去哪儿找车,或者在街边朝驶来的空车伸出手,却眼睁睁地看着对方从身边呼啸而过!
国外的出租车可不像国内这样满大街乱窜,它们总是带着点若隐若现的神秘感,需要我们慢慢发掘。在欧洲,出租车通常集中在比较固定的地点:1、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汽车总站、码头等。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中心广场、大型购物中心、巨型超市等。三、著名景点周边,如巴黎香街、伦敦白金汉宫、纽约时代广场等。四、某些娱乐场所,如歌剧院、电影院、赌场、大型CLUB等。而在亚洲、北美和非洲的大部分国家里,通常在街边稍作等待就能拦到车。特别在一些东南亚地区,比如越南、柬埔寨,游客实在不需为找一辆出租车发愁,当地满大街等着拉客的司机很乐于主动找上门来!
尽管在人们的常识中,出租车都是招手即停的,但在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街上奔跑的空车就算遇到等候的乘客也会“不理不睬”,这在西欧诸国尤为明显。那里的大部分出租车需要提前预约,基本不拉散客,特别在传统节假日、上下班高峰和旅游旺季,不打电话预约很难叫到出租车。在英国,黑色老爷出租车一般会停下来载客,但收费却是预约标准的1.5倍。遇到以上情况,游客可以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问讯处查询到当地出租车公司的电话,也可以通过下榻酒店、旅馆的前台帮忙预约。在一些城市的游客中心,比如巴黎,工作人员会帮助游客预约出租车,这项服务一般是免费的。有经验的游客不妨尝试登陆出租车公司的网站,选择在线预约,或直接前往其位于市区的代理处进行预约。这样不但有各种价位和型号的出租车以供选择,如果选择家庭或团体包车,往往还会遇到特别的优惠或折扣。
在欧洲,有种找车的方法非常人性化,它叫做“叫车机”,是一套无线电广播系统。这种机器我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北欧诸国都曾遇到过,它们通常安置在市区主干道旁边的电线杆或店铺外的墙壁上,外型貌似一部小型广播,上方标明大大的“TAXI”字样,机器上有一个红色按钮,乘客只要按下这个按钮,系统便会自动搜索距离最近的出租车司机,一旦确认连线成功后,乘客只要报出所在地的街道名,或直接告诉对方所使用机器的编号,不一会司机便会驱车抵达。这项服务虽然完全免费,惟一要求就是你的“眼力”要足够好!
各国打车都是什么价
除了安全抵达目的地之外,乘客最关注的,恐怕就是车费了。从高度发达的北美大户,到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出租车收费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富裕地区总摆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架子,而落后地区则基本遵循着“低价压倒一切”的原则。
亚洲就是一个明显两极分化的例子。在日本,打车就是一个贵字了得!同银座的地皮、蔬菜和水果一样,日本的出租车费用也堪称全球最高。车型基本是清一色的丰田皇冠,各地收费大致相同,起步价660日元,2公里后每274米增加80日元。过了晚上11点,所有的出租车费上浮30%。坐出租车在东京城里移动,花费四五千日元是最起码的,如果你想从城里打车到成田机场,一趟就要3万多日元,比东京到北京的单程机票还贵!在韩国,出租车皆是现代款,分为大型出租汽车、模范出租汽车(黑色)和一般出租汽车(白色)三种。一般出租汽车在2公里内基本费用为2400韩元(约合人民币14元),每144米或35秒增加100韩元(约0.59元)。深夜时间(AM12:00~04:00)起步价上涨至2500韩元。大型出租汽车除了可以乘坐8名乘客外,和模范出租汽车费用一样,在3公里内基本费用为4500韩元,每164米或39秒增加200韩元,深夜起步价上涨为4800韩元。而在越南,出租车的起步价只有可怜的7000盾(约合人民币3元钱),绝对比摩托党来得舒适安稳。泰国摩的也相当便宜,通常给20铢司机就点火开车。
欧洲的出租车收费偏贵不说,而且国内各地也并不统一。在英国,伦敦的黑色出租车起步价3.3镑,而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只要2.8镑,最便宜的是最北部的工业城市阿伯丁,大概因为产油的原故,那里的出租车起步只需2.2镑。在法国,满大街跑得基本都是标志、雪铁龙和雷诺这三兄弟,起步价通常为2.2欧元,每公里运营费用根据不同时段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出租车顶灯下分别用白、红、兰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灯表示,三盏小灯会根据出租车行驶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区段自动闪亮,乘客搭乘时,收费标准便一目了然。在德国,米白色的奔驰成了出租车的标准配置,不同城市的收费标准并不相同,一般起步价在2欧元至2.5欧元之间,每公里运营价在1.5欧元至2欧元之间。相比而言,原东德地区比较便宜,首都柏林的起步价只需2欧元。而西德特别是南部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出租车的起步价高达2.8欧元。在瑞士,由于人工成本高,而且出租车一律升级为豪华版大奔,因此价格昂贵。苏黎世的的士起步价高达4.8欧元,日内瓦4.6欧元,伯尔尼也要4.5欧元。在北欧三国,出租车可谓物以稀为贵,必须电话预约不说,开价都有些离谱,比如在哥本哈根,起步价高达5.2欧元,3公里后每公里3.6欧元,就算从市中心去趟火车站也动辄20欧,实在是笔不小的开销!相比而言,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就合理得多,1.8欧的起步价,每公里仅为1.2欧元,至少不用再望着计价器心惊肉跳了!
美国的黄色出租车可谓家喻户晓,1.5美元起价(晚上8点以后是2美元),然后按每公里0.8美元计算。纽约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没有自己的准运证,他们从出租车公司租车,日租金100美元,油费还得自理。所以他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拉活儿挣钱,于是小费成了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南美的巴西,因为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燃油补贴,出租车的起步价仅仅比公车贵出不到1美元。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物价昂贵,出租车却是为数不多的较便宜的服务项目之一,乘车走3英里的花销只相当于1瓶啤酒的价钱。
在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装有计价器的出租车不多,而且相当昂贵。因此,大多数约翰内斯堡人打一种名为“康比斯”的出租面包车,它能搭乘17人,必要时还可以在车顶上放行李。“康比斯”是地道的城市交通工具,它便宜、快捷,而且数量多,总能打得到。它们只按固定路线行驶,实行全程单一票价,只需8兰特(约合人民币15元)。如果有一个位子空着,司机就一直按喇叭,直到有人上车为止。
不可忽略的“潜规则”
出门在外,面对陌生的城市和环境,路线不熟在所难免,打的成了最自然的选择。打车之前,建议先做好功课:第一、要提前了解当地合法的出租车运营公司,问清楚收费标准;第二、对当地货币找赎以及给不给小费、一般给多少做到心里有数;第三、求助所在酒店、宾馆的工作人员,询问如何同拒绝打表的司机议价,还有前往的目的地通常花费多少。各国司机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乘客要想不吃亏不挨宰不受骗,打车“潜规则”必然要做到了然于胸!
1、确保安全第一。首先,要选择有正规牌照和行驶资质的出租车,万不得已不要选择“黑的士”,以免招来人身财物的安全隐患。各国的出租车总有一个维持运营成本的价格,如果实在低得离谱的话,切莫占这点便宜,因为司机很可能会有不轨的企图,难免会中途停车,威逼乘客强行加价。其次,要特别注意某些国家的“出租车”,比如越南的摩托,老挝的人力三轮车,印度的突突,菲律宾的吉普尼,东欧、中东和南美一些国家的“土的士”,一来这些的士年代久远、车况不佳,行驶途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来某些司机跟当地不法分子狼狈为奸,乘客被盗窃、抢劫的案件时有发生。最后,尽量避免和陌生人搭乘同一辆车,也最好不要单独乘车去过于偏僻的地方。
2、选择最优线路。现在很多国家的出租车都配备GPS定位系统,乘客大可要求司机输入自己所要前往的目的地,这样一来不但行车线路最近,节省了车费,而且能有效避免司机故意绕路的情况。如果遇到没有GPS机器的出租车,不妨自己准备一张所到城市的地图,或者事先Google Map一把,大体预测出行车路线和时间,以免遭骗。
3、学会事先议价。很多国家的出租车司机是不打表的,比如埃及,乘客上车前必须先同司机议好价,而且最好把车费写在纸上标明,以免司机中途变卦。伦敦街头的出租老爷车奥斯汀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如果人多的话,还有2个折叠的座椅,最多可以乘坐6人,后排的空间包括行李箱空间都很宽敞。俄罗斯交通发达,但是出租车行业却并不景气,过高的税费使得出租车运营价格偏高,于是满大街的私家车扮演起了“临时出租”的角色。在莫斯科,几乎所有车都可以立刻变身为出租,但是没有车打表,乘客必须对当地的打车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价位。通常情况下,1瓶伏特加酒可以将车费问题迎刃而解。
4、坚持讨价还价。东南亚诸国和印度的司机非常喜欢拿外国游客开刀,尽管他们打表,也看上去很热情,但是计价器基本都做过手脚,弯路也没少绕,所以不想被宰的话,就一定要拿出勇气,将讨价还价坚持到底。
5、问清附加费用。一些附加性收费往往也是“隐性收费”,比如行李费、宠物费、空调费、高速公路费、机场停车费等,是算进车费还是另计,开车前一定要跟司机达成共识,避免因额外开销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6、注意地方风俗。在哥伦比亚打车,坐在前席会受到司机的热情服务和关照,有时还能得到优惠。如果坐在后排一声不响的话,则被视为是件很失礼的事,因为驾车者认为你把他当成低贱的车夫了。而在阿根廷,除非后排坐满了,否则当地人宁肯挤在后面也不肯去前排就坐。这倒不是乘车者考虑安全因素,也不是同伴不愿付车费,而是在他们的意识中,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边是件丢面子的事。巴黎人养狗闻名遐迩,为此,巴黎不少出租车前座为狗设有专席。司机认为,身边有只名犬是吉祥光荣的象征,乘客在巴黎打车时需多加留神,切勿坐在狗席上,以免闹出笑话。在沙特阿拉伯不少地区,笑被看作是最不友好的象征,甚至奇耻大辱,在沙特打车时,人们个个都板着面孔,不见任何笑意,在出租车上遇到熟人也只是轻声问安,不露一丝笑容。在南美很多国家,出租车是“共享”的,而且第一个乘车人有义务“收留”沿途等候上车的人,只要有人招呼就得随时停车,能上多少人就上多少人,于是七八个人挤满一辆车司空见怪,游客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哦!
1.金边:出租车司机热情主动得超乎想像,一旦看见客人,他们便蜂涌前来争做你的私人伴游。只要你稍微点了头,他们就算是“粘”上你了,走到哪跟到哪,怎么甩也甩不掉。
2.雅加达:这是东南亚另一个以交通拥挤闻名的城市。由于公路建设滞后,雅加达至今依然没有地铁,高架路也很稀少。在上下班高峰出门,塞车之苦在所难免。而且最新规定,行驶车辆必须在3人以上才准上路。如果你担心糟糕的路况,同时对和陌生人一起拼车心有余悸的话,那么还是坐空调公交车比较省心。
3.吉隆坡:据去年9月份法新社的报道,有23个国家的游客都认为吉隆坡的出租车在司机服务质量、专业水平及一些硬件指标上存在严重问题。其中主要抱怨来自于政府对这些出租车运营企业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以致宰客现象层出不穷。
4.马尼拉:马尼拉计程车司机的普遍特点是不打表,随意收费。乘客的对策只有上车的时候明确要求司机打表,否则立即下车。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当地的Avis出租车最好,这家信誉优良的公司能确保你坐得舒心。
5.曼谷:曼谷糟糕的路况,以及每天从早堵到晚的恐怖场面让人坐在空调的士中都不禁冒汗。当地人倒是如此建议的:与其在路上堵车,不如试试走水路吧!
6.孟买:想想当你坐在出租车里,却看到司机正在和和旁边的自行车、公共汽车、卡车、行人,以及偶尔跑到公路上的骆驼、大象拼命“较劲”时,“雷”人感立刻油然而生!而且印度司机通常对交通信号灯熟视无睹,不过,你惟一不用担心的就是安全,特别是在高峰时间,车速慢到都比不上步行,车里吵闹的音响只会让你更加闹心。
7.雅典:尽管雅典市区有大约14000辆黄色的士在街道中招摇穿行,但是站在街边想随手拦下一辆来并非易事。这些抽着烟卷的计程车司机会不会把车停下来,完全取决于你的嗓门够不够大、把要去哪说得够不够清楚!只有你们碰巧是向同一方向行驶,他们才会踩下刹车。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希腊的司机很不喜欢开收据,如果你交完车费想要回收据或发票,就得在停车前先好好酝酿一番之后该如何跟他“扯皮”。
8.纽约:由于驾驶着这些黄色出租车的司机有80%都是海外移民,仅从这一点你就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个多种族社会的真实面貌。在本地乘出租绝对是状况百出,比如很多司机都不愿意到机场拉活儿,去肯尼迪国际机场付双倍车费也不必大惊小怪。还有,给小费的零钱最好提前准备足了,否则一旦遇上36美元这种数字,你50元的大钞就休想再拿回来。
9.墨西哥城:本城满大街行驶的绿色甲壳虫汽车可能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计程车了,但这道亮丽的风景却因层出不穷的敲诈勒索事件而大打折扣。打车最好提前向正规出租车公司预约,建议无论何时都要注意看好随身钱物,跟司机聊天的时候也别例外。
10.莫斯科:大国俄罗斯似乎从来都不缺计程车。只要行人站在马路边上招手,不管是正规的黄色计程车,还是一些外表破破烂烂的黑车,甚至是普通私家车都会一股脑冲过来抢活儿。如果既不懂俄语又没提前了解当地情况,最好别伸手,否则一旦有车停下来,面对热情的车主,很可能上去了就下不来。
文/南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