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之印度洋明珠斯里兰卡

旅游天地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的作者们,是一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外交官。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熟知曾经工作时所在国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之间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积累,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书本中,又架起了一座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桥梁 ,以此满足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别处去看看的愿望。
世界名人向往的国度斯里兰卡是印度洋岛国,面积65625平方公里。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国。小虽小,但它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旅行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宗教学者,如古希腊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Odorico)、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图塔(Ibnbattutah)、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中国高僧法显很早就到过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希腊、罗马等许多国家的作家通过神话故事、诗歌、游记和历史专著等形式,对斯里兰卡的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历史古迹、风土人情、丰富的物产,特别是珍珠、宝石、香料等等,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与此同时,他们还给斯里兰卡冠以许多富有特色的名字:印度史诗《摩拉衍那》(Marayana)称它为“兰卡”,意思是“灿烂辉煌的土地”,并把它比喻成“蓝宝石镶边的祖母绿”。罗马人称之为Palaesimudu,意为“佛教圣典之首”。古埃及人称之为Salike,即狮子的住处。
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称之为Serendib,意为“珠宝岛”,借用Serendib的发音,葡萄牙人称斯里兰卡为Ceilao,荷兰人称之为Zeilan,英国人称之为Ceylon。
我国不同时期对斯里兰卡的称呼有所不同。西汉时称之为“已程不”,晋唐时期,称之为“师子国”、“狮子国”,或“执师子国”、僧伽罗,宋代称细兰,元代称之为“僧迦剌”,明代称“锡兰”。悠久的国际交往考古学发现,古罗马帝国早在公元前就同斯里兰卡建立了外交关系。古罗马作家普林尼(GaiusPlinius)在其名著《自然史》中称,公元50年,斯里兰卡大使出现在喀劳狄一世的殿堂上。公元360年,来自斯里兰卡的大使到达朱利安朝廷(Julian)的首都罗马。斯里兰卡古都阿努拉特普拉出土了罗马帝国尼禄时期(Nero)和韦斯巴芗时期(Vespasianus)的钱币。
我国古籍《汉书·地理志》称斯里兰卡为“已程不”,也是基于公元前2〜前1世纪两国就存在通商航海交通关系。阿拉伯商人早在公元8世纪就云集兰卡,从事贸易活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斯里兰卡成为各国商船的必经之地。15世纪,郑和下西洋,曾经停斯里兰卡。斯里兰卡之所以能吸引世人的目光,与它兴盛的佛教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它是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希腊、罗马等世界古代文化发源地之间的重要枢纽,它位于东西航道的中心,是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通向中东、非洲和地中海地区的理想的中转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途岛”。
斯里兰卡的国花 绽放中的蓝色睡莲
蓝色睡莲(NilMahanel),是斯里兰卡国花。它象征纯洁、真理和自律。在斯里兰卡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品中对这种花多有描写。这种花生长在浅水中,叶子呈浅绿色,圆而平,花瓣呈星状。当地佛教和印度教信众常用此花献佛、敬神。
兰花被视为斯里兰卡国宝,它有170多个品种。其中99种是稀有品种,74个是本地特有的。在国家公园和植物园中,可以欣赏到兰花的各个品种。
斯里兰卡:多民族相交汇 签证有学问
自1999年6月21日起,中国公民到斯里兰卡访问,可获落地签证。当然,抵斯前如能办好入境签证则更好。办理进入斯里兰卡的签证,需递交以下资料:资料无问题情况下可于2个工作日内发放签证。
申请签证所需基本文件:
1.用英文填写的签证申请表(Visit visa application form)正反面【申请表可在斯驻华使领馆网站(英文)下载】。
2.护照原件(至少在机票上所显示的出发日后还有3个月有效期)。
3.2寸彩色证件照一张。
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2021.7万(2008年)。其中僧伽罗人占74%,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占12.6%,印度泰米尔人占5.5%,摩尔人占7.1%。此外,还有伯格人、马来人及土著维达人。古代移民国家斯里兰卡真正的土著民族是维达人,人数极少。
其他的民族都有是外来移民。僧伽罗人属印度-雅利安人种,公元前5世纪前,从印度次大陆迁徙至斯。从斯古代石刻铭文和语言学角度分析,僧伽罗语既有印度次大陆东北部的影响,也有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影响。因而人们对僧伽罗人到底来自印度的哪个地区存在不同看法。目前,人们一般都笼统地说,僧伽罗人来自印度北部。僧伽罗族在其历史的演变中也融入其他种族的血统。泰米尔人是达罗毗荼人的一支,从人种分类学的观点看,它介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和欧罗巴人种之间。泰米尔人来自印度次大陆南部,移入时间,与僧伽罗人差不多。
摩尔人是阿拉伯人的后代。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就开始来斯里兰卡经商,到12、13世纪,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迁入,有的直接从阿拉伯地区来,有的从印度西海岸特别是孟买一带而来,从事商业和渔业,并同本地女子结婚,繁衍后代。他们被称为“摩尔人”。殖民统治时期,欧洲人与当地居民通婚繁衍的后代,称为欧洲血统人。他们保留欧洲人的传统习俗,操英语,多从事职员和自由职业。
荷兰殖民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曾经从马来亚招募了一个兵团,驻扎在科伦坡。这些士兵未归故里,一直以斯里兰卡为家,他们的后代被称为“马来人”。这部分人多数集居科伦坡,其余居住在汉班托塔。多从事杂役和监工一类职业。每个民族都分两部分,这是为什么?僧伽罗人是斯里兰卡主体民族,本无区分。西方殖民者入侵斯里兰卡后,沿海地区(当地称“低地”)僧伽罗人很快被征服。而以康提为中心的高山地区(高地)僧伽罗人则从1505年到1815年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顽强不屈,坚持反抗殖民者的的斗争,更多地保持了僧伽罗人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因而出现了低地僧伽罗人和高地僧伽罗人的区分。在历次人口普查中,对低地僧伽罗人和高地僧伽罗人曾分别进行统计。泰米尔人是斯里兰卡第二大民族。
他们的大多数自古以来就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地区定居,这部分人被称为“斯里兰卡泰米尔人”。18世纪,英国殖民者为开发中部山区种植园,从南印度泰米尔纳杜邦移入大批泰米尔劳工,这部分人被称为印度泰米尔人。古时候从阿拉伯地区移民来斯的穆斯林,称为“斯里兰卡摩尔人”,后来从印度西海岸移民而来的穆斯林称作“印度摩尔人”。欧洲血统人生活方式十分相近,但也分为两类: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与本地人通婚后繁衍的后代,称为伯格人(Burgher)。有英国血统的人,不愿别人称自己为伯格人,强调自己是欧洲血统人。
旅游签证及商务签证(一个月内)旅游签证除基本文件外,还需提供:
1.一个月内往返机票原件及复印件;
2.酒店订单或对方邀请函;
3.银行存款证明(可以是存折复印件)或公司收入证明。
商务签证(一个月内)除基本文件外,还需提供:
1.一个月内往返机票原件及复印件;
2.一封来自斯里兰卡公司的邀请函;
3.一封国内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
斯里兰卡佛牙节:世界最大规模的佛教嘉年华
每年公历7月底或8月初的月圆日(EsalaFullMoonDay)举行的埃萨拉游行(EsalaPerahera),始于公元前3世纪,原本是求神降雨的宗教仪式。佛牙加入游行,是后来的事。佛牙是斯里兰卡镇国之宝,一直由国王供奉,公众是看不到的。18世纪中叶,康提王基利蒂·斯里·拉贾辛哈(KirithiSriRajasinghe)决定,请佛牙加入康提一年一度的埃萨拉游行,让普通信众也能目睹佛牙的神采。
这一改革,使埃萨拉游行获得新的活力,名气随之大增。现在,它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嘉年华”,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佛教徒和旅游者前往参观助兴。佛牙节游行的主要程序埃萨拉游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庙游行。由“砍树”开始。砍一棵菠萝蜜幼树,将树枝插栽到分别供奉纳达神 (Natha)、毗湿奴神(Vishnu)和帕蒂尼女神(Pattini)的神庙前,随后就在这些神庙前游行5天。第六天晚上,游行队伍向佛牙庙集结。集结完毕,鸣炮示意,贡巴尔游行(KumbalPerahera)开始。佛牙庙的队伍走在最前面。他们由长鞭表演者和火球杂技演员开路,鞭手甩鞭,振聋发聩,杂技演员玩弄火轮,滚滚向前。佛教旗帜紧随其后,浩浩荡荡。
骑在象背上的“先行官”,指挥若定,跟随他的一大帮康提舞演员和康提鼓手专心致志,把节目表演得有声有色。康提鼓手和舞蹈演员的后面是一队接着一队的大象队伍和簇拥它们的旗手、乐手、鼓手和舞者。那些大象,个个身披锦缎花呢,晶片饰物,在游行队伍里显得神气十足。在这群大象后面,是一队白衣歌手,引领佛牙庙的“象王”。这象王是佛牙庙一宝。其装束非常特别,披金戴银,珠光宝气,驮负国宝佛牙金匣,尽显王者风范。佛牙庙大管家身着的传统制服,跟在象王后面,为佛牙庙队伍押后。在他的后面,依次是纳达神庙、毗湿奴神庙、卡德拉盖马神庙和帕蒂尼女神庙的队伍。帕蒂尼神庙游行队伍是唯一一支有女舞蹈演员参加的队伍。每支队伍里面都有大象和技艺表演者,有的还装扮成帝王将相或妖魔鬼怪,使游行增添娱乐色彩。贡巴尔游行历时5天,紧接着是冉多里游行 (RandoliPerahera)。
冉多里是“金轿”的意思,历史上,王后和王妃参加这一阶段的游行。这一游行也进行5天,最后在康提城外数公里的马哈威利河进行劈水仪式 (DiyaKepeema),埃萨拉游行就此结束。月圆日都是佛教节日在斯里兰卡,月圆日,叫波亚(Poya),每年12个波亚都有与佛教有关的典故。第一个波亚日,叫杜鲁都(Duruthu)波亚,纪念佛祖第一次巡游斯里兰卡。四五月的波亚,叫维萨卡(Wesak),这一天是世界佛陀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悟道和涅。
五六月份的波亚叫波松(Poson),纪念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来斯里兰卡传教……在斯里兰卡,月圆日都是公共假日,佛教徒都要去寺庙进香祈祷,有时还举行宗教游行。游行规模有大有小,但形式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