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丝路奇迹 白墙灰瓦徽派风格的百侯古镇

新浪旅游

关注

中国地大物博,古镇众多,有的是真正的古镇,却已过度开发、面目全非;有的满是仿古建筑,也做得像模像样、以假乱真……这些都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古镇,直到这次参加“一带一路城市联盟”之#丝路奇迹-梅州传奇#活动走进的梅州百侯古镇,心目中的古镇才有了新的定义。

百侯古镇,历史悠久,据相关史料记载,该镇建于唐代,兴于明代,盛于清朝,以前叫做白侯,清初改为白堠,在清康熙年间,有个叫杨之徐的一个进士将“白堠”的“白”字头上加一横成“百”字,又把“堠”字的“土”旁弃之改为“侯”字,立意读书仕宦,屡显公侯,也有“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意。

百侯古镇,人杰地灵,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据《春晖碑记》载:“百侯者,客地之人文秀区,国家之历史名镇也。境内山川形胜,地灵人杰。”如此说法,毫不夸张。以人才论,百侯人才在清代府属古镇中,位列全国第一。仅清朝其间,这个古镇共考取进士23人,钦点翰林5人,举人134人。从坊间流传的“一腹三翰林”、“同科三进士”、“同堂七魁”等典故便可见一斑。而在近现代又从这里走出上将1人、中将4人,少将6人、地厅级以上干部近百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5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等院校正副校长12人,要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常住人员3万的偏远小镇而已,走出如此之多的俊杰,真乃风水宝地也。

百侯古镇,古建林立。据相关资料介绍,百侯古镇的官厅古民居数量及规模位列全国之首,当然前题是立足于一座古镇规模而言。比如建于乾隆三十八年的通议大夫第,有近百个房间,是名闻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中长兄杨缵绪的故居。整座建筑主体为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的府第建筑;比如“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黼时的故居——太史第;比如“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杨演时的故居——紫来堂;比如父子双进士张树勋、张翱的故居;比如中仪大夫杨蕴美的中议大夫第;建于康熙年间的关西世胄、保定楼、企南轩、三乐堂、谷贻堂;比如建于乾隆年间的侯北衢亨、尚德公祠、南麓公祠、渊雅公祠、德星堂……乾隆之后及民间年间的官厅古民居更是可以用多如繁星来形容。

百侯古镇,丝路名镇,据统计数据显示,全镇有记录的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有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北美、澳洲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镇内“三胞”亲属就达1.4万多人,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华侨之乡,因为华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丝路名镇也并无不妥。

渝帆注意到,百侯古镇的建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客家的围龙屋,又有岭南的园林风格,更有很多西洋风格,什么原因呢?个人以为,可以回到题目所说的丝路奇迹上来了,因为梅州是一个丝路重镇,随着对外交往的密切,这些对外流动的华侨可以将中华文化传播开去,也可以将一些西方文明引入进来,这也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百侯古镇;

百侯古镇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乐,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鲤鱼灯舞及五鬼弄金狮、竹板歌等丰富的民间艺术传承。还有薄饼、鸡血粄、忆子粄、芋子粄、粟粄、算盘子、煎蛋角等众多特色小吃,以及“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侯山十二景等引人关注的美食、美景;重要的是,它并没有进行过度的开发,没有大型酒店、没有各种精品店、礼品店,村子依旧居住在里面,守候着宅子,传承着历史,过着他们悠闲而充实的日子。

综上所述,百侯古镇作为一个不足三万人口的小镇,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多元的建筑、丰富的艺术,真是一个奇迹,一个客家小镇的奇迹,一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奇迹!

现在成了景区,古镇也完善了一些基础设施,新建了这个大牌坊,我们初到之时,小伙伴一起在此留影一张。

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距今已有90余年之久,占地三千多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平房为中式结构,包括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横屋一排,共有12个房间,6个厅。

整座建筑全部砖土木结构雕梁画栋,屋顶屋檐等用瓷片及粘泥和木工雕塑而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堪称世间精品。传说建筑时专门雇请师傅,自建瓷窑烧制瓷片自用,故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围屋侧是一幢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洋房,与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种屋内为客家围屋结构、外墙采用西洋风格装饰的民居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特点为主次分明,一中一洋,虽然各据一方却又紧密相连,是梅州山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尚未进门,便已感觉其贵气逼人,到处都是雕梁画梁,梁上的木狮尤为精致,左右各有一对,据说四只狮子只有一只是师傅所雕,其余三只为徒弟所刻,大家看得出哪一只是师傅雕的吗?就是上图的二个之一;

肇庆堂的历史在百侯古镇算是比较晚的,建于民间初期,由百侯镇侯南村楼下人杨敬修的三儿子杨荫垣斥资8万光洋兴建,杨荫垣早年离家前往汕头经营药材生意,由于其天资聪颖,善于经营,又有着客家人刻苦耐劳、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积聚了一笔钱财,在离祖屋不远处的地方购得一块宅基地。

建房时选取优质的石材、木料(有一部分不远万里从海外购进),从福建江西潮州请来建筑、雕刻、绘画水平精湛的工匠,建造西式洋楼时还特地请外国洋人为督工进行施工,先后共历时三年,花耗银元一百万之多,大屋终于落成,其屋内上堂牌匾“肇庆堂”为胡汉民亲笔题写。

纵观整座大屋的雕刻和绘画,构图奇特、意境无限,但最具代表性的非中堂屏风门扇莫属。该屏风门由10块硬木组成,高约3米,左右四块屏风门的上半部分刻凿“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中间四块屏风门刻凿为“福、缘、善、庆”,文字高约一米,工整凝重,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屏风门下半部分绘有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极为生动。

放大来看看

此为内堂,里面没有太多的东西,主要呈放有祖先的灵位。 

窗户上的琉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同的颜色也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前面的问题大家还记得吗,现在揭晓答案,这一只是师傅的作品,更为传神一些。

梁上的木雕可不仅是动物,还有花鸟、字画皆由原木雕刻而成,绝对的大手笔。 

拍了很多细节图,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上面的色泽还是那么鲜艳,这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

每一处房梁,都是这般的精美。

边房顶滴水的地方,也这般漂亮。

而房屋顶上的瓷雕同样是上乘之作,与广州陈字祠里的作品有得一比。

房屋内有很多这样的文字 。

墙上的彩绘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现在依旧清晰可见,不过也开始有些花了,应该加以保护才好。

房屋的正中间是肇庆堂三个大字,看到字的下面两只螃蟹了吗?

放大给大家看看,如此的精美,栩栩如生有没有?

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每一处雕刻都是文物。

肇庆堂也叫敬修衍庆,这应该才是正门,远远看去,气势不凡,门楣的正中间书有“敬修衍庆”四个镏金大字。

这一栋叫海源楼,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来巨款所建。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壁式建筑,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

据当地人介绍,这座海源楼为杨潮荣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来巨款所建,应该说海源楼还是水客文化的一种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见证。进门的顶上还有八卦形装饰。

转图失败-->

这是二楼的走廊,典型的西式风格。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明显痕迹。

从二楼看出去,是不是有点西式教堂的感觉?

罗马柱里又挂上了红红的中式灯笼,两种文化,竟可以如此地和谐。

现在为了让游客对这里有更多的了解,开辟了一些图文展览,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也很不错的。

站在海源楼的二楼眺望古镇新建的牌坊,这天气真是风起云涌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建筑中企南轩,是百侯士绅杨之徐书斋(康熙四十五年建),民国重建。企南轩占地1252平米,建筑面积1490平米,由一座堂横屋和一座西式洋楼组成。杨之徐生前著《企南轩诗集》、《企南轩文集》,为百侯重要的地方文献。

企南轩也是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明的故居,杨明(1919-2003),原名杨求志,1933年入百侯中学读书,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侯中支部宣传干事。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1939年至1940年任军部政治处干事,1942年任铜陵敌前行动委员会副书记、铜陵敌前县委书记。1945年任皖南支队三团政委,1945年至1948年任皖南地委委员、沿江中心县委书记。1949年后任池州地委书记、芜湖市委书记,1952年任安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党校校长,1958年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1966年受“四人帮”迫害被关押。1977年任省委党校校长,1979年选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离休。

这个书斋是明显的西式风格

企南轩与海源楼相连,中间有一个水塘相隔

企南轩的正门,非常古朴,与里面的西式建筑相依而立

上到西式建筑的楼顶,上面是一个平台,可以眺望四周美景

所以大家都上来拍照,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观景台

这些房梁上的雕塑是如此的精致。

而这个走廊又是这般的西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但在这些却那么和谐。

梁上的雕塑。

路边有很多关于百候古镇的介绍,这一个就是百候的科举名录,包括翰林学士、进士、举人,仅清朝就有一百多位啊,真是了不起的地方。

离开的时候天空更明亮了,云层慢慢也散开了一些。

再次回到这个新建的牌楼的时候,也即是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这个古镇是一个真正的古镇,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是一个客家的奇迹,也是一个丝路的奇迹。

[渝帆提示]

景点分布:

百侯地处梅州以东,距大埔县城11公里。旅游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古巷风韵”、“墟市旧梦”、“侯北人家”等五个主题片区,有120多座保存完好的官厅式明清客家古民居,主要景点包括陶行知教育基地、肇庆堂、通议大夫第、百侯古巷、蔡仙人古圳、鸳鸯祠、马山寺、百侯骑楼老街等。

景区资质:国家4A级景区

景区特色:休闲、观光、访古、历史文化、古镇、建筑

景区位置: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百候镇

交通方式:

1、乘车路线:梅州火车站、长途车至大埔,转车到百侯。 

2、自驾路线:济广高速→长深高速→济广高速→汕昆高速→梅河高速→梅龙高速三河出口,直接导航;

[关于渝帆]一位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喜欢分享的八零后,活跃在各大旅行网站及论坛,目前是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旅游名博、携程旅行家、微博旅行玩家、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搜狐旅行专家(2014年年度贡献奖获得者)……也是重庆论坛版主、潼南论坛管理员、广东潼南商会秘书长;个人微博:@i=“”>i=“”>i=“”>href=“http://travel.sina.com.cn/chongqingshi-lvyou/?from=b-keyword” target=“_blank”>重庆渝帆;个人微信:duhm123 公众号:yufanlx 或 wlsd99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