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敦煌张掖环线六日游(二)塔尔寺青海湖篇

新浪旅游
7月13日早,我们7点起来,西宁气温14°。马师傅应我们“吃正宗地道小吃”的要求,带我们来到西宁市区的一条小街,吃“牛杂碎”。

这间店门面不大,门口只放着一张桌子。我们到的问候,门口这张桌子有人在吃,进到里边,空气没有在外边的好,所以我们要求在外边再摆一张桌子,店主不让,说城管管的很严,人行道上摆桌子会被处罚。这让我们感觉到西宁这边就是不一样,坐店经商管得多好!
一碗牛杂碎配一个饼,20元,可以续汤,也可以加饼。换句话说,也就是20元管你吃饱吃够。
牛杂碎,其实就是我们这边的牛杂汤,但风味迥异,比较辣,很咸。同吃的一位老者见我是外地人,边吃还边给我宣传吃牛杂碎的好处和这家店如何如何做的好。虽然我听不大清楚,但还是礼节性的予以回应。
我是这样吃的,将饼撕碎,浸在牛杂碎汤里。

吃完出来,老板娘见我们在门口拍照,忙着招呼我们进到里面拍,说别人都要拍里面做牛杂碎的料理,因此,拍了下面这张。

吃完早餐,我们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第一站 塔 尔 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门票80元。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我们到塔尔寺时是上午10点,天上下着零星小雨,天气很凉。向导跟我们说,塔尔寺玩2个小时,12点前回到下车的地方打电话给他,他来接我们。
早上出门时,我穿的是短袖衫,下车时也没觉得怎么冷。走了几十米,越走越凉,行李都在车上,想回去拿雨伞和外衣,向导的车已经不知所踪。看看别人,都是穿着长袖衣服的,有的还加件厚外套或者薄的羽绒服。我呀,就这样挺着吧,或许还能得到别人壮实、不怕冷的赞赏呢!


这是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塔尔寺由来传说: 宗喀巴(黄教创始人)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下图是酥油花佛像,罩在玻璃房里,听说里面开着空调保持温度加以保护。

塔尔寺里很多是禁止拍照的,而且有喇嘛、管理人员在盯着,所以,只能拍一拍外面的,照片拍的不多。
第二站 赞 普 林 卡

青海省赞普林卡,位于西宁西大门-湟源,109、315国道及西湟高速公路的交接处,是古丝绸南路、三峡(巴燕峡、药水峡、东峡)交汇、海藏咽喉之地,距省会西宁仅43公里。
门票: 40元
这个赞普林卡景区,原定的旅行路线图上是没有的,向导临时增加的。据说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行宫。我们进到里边,感觉没什么好看的,就随便逛了一圈,拍一拍照,就出来了。

第三站 日 月 山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门票:40元
向导跟我们说,花40元买门票进去,就看两个亭子,没什么意思,建议我们在远观看一看,拍一拍就行。我们就随便拍一拍就走了,没进去。

第四站 倒 淌 河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那样神奇迷人。
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

倒淌河的传说: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景区其实就是一个人造景区,是供游客玩的地方。
门票: 40元
游客进入景区,免费换穿藏族服装,在景区内任意游玩拍照,可以骑马、骑牦牛拍照……。大家玩得很开心。


第五站 青 海 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青海湖周围有很多当地藏民种的油菜花田,那些坐在大伞下的藏民,就是油菜花田的主人,游客想进入油菜花田,就得缴费;如果站在公路上拍照,他们也拿你没办法。
在路边,就能拍到这样的图片。

向导带着我们来到一处油菜花田,交了所谓的门票50元/人,跟我们说,现在可以任意拍照,拍照后,再从这里进入湖里游玩。

收钱的藏民招呼说,你们要怎么玩就怎么玩,进入花田里踩、跳、蹲……都可以。

我们到青海湖的问候,天气阴冷,偶尔还会有几滴小雨点。进入湖区,站在湖边,湖面的风不小,吹起来很冷,加上已经开始有点高原反应,头有点晕晕的。穿件外套的必须的,有的还要穿上羽绒服。
试了试湖水,咸的。

公路边跟油菜花田之间的小道,就是“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赛道。喜欢运动的一位队友看到有个小孩在骑自行车,就下车去跟他借,说好了价钱,骑一会20块钱。另外一位队友看着好玩,也接着骑了一会。这样就有点麻烦了。等到交车还钱的时候,藏人就要40元啰。我们请向导去沟通交涉,是说好的20块钱呀!但藏人不依不饶,必须得40块钱。虽然钱不多,但还是觉得有点冤。只能还钱走路。

玩了一个多钟头,为了赶往下一站,不得不跟青海湖说再见了。
当我们离开青海湖的问候,天空开始放晴了,天空中渐渐现出了蓝天白云。

第六站 黑 马 河

黑马河位于西宁以西约220公里处的青海湖边上,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
按旅行路线图,我们今晚要在黑马河住一宿。向导介绍说,在黑马河住帐篷,晚上有篝火晚会、可以看星星,隔天早晨可以看日出……。住宿费是七、八十元。如果不住帐篷,也可以住旅店。但他还是推荐住帐篷好。
一开始,大家意见有分歧。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住帐篷。
而住帐篷的这一晚,也成为整个行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