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敦煌张掖六日游(四) 茶卡盐湖柴达木篇

新浪旅游
7月14日早,我们在帐篷客栈吃的早餐,10元/人。稀饭、花卷,配小菜……。
吃过早餐,向导马师傅介绍了“六日游”第二日(今日)的行程: 游玩茶卡盐湖、穿越柴达木盆地,晚上到大柴旦住宿。全程约450公里。
第一站 橡 皮 山
车出黑马河帐篷区,沿着山路一路爬升。不一会儿,前面出现一个门架,路旁停着好多车,游客纷纷在拍照留念。
哦,橡皮山,海拔3817米!

我们停车下来走走,拍一拍。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方,走路有点晕,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不能走的太快。
橡皮山,也是一个景区,也有游玩的项目,如骑马照相等。但我们为了按计划行程,只做短暂停留,稍事休息,就又赶路了。

第二站 茶 卡 盐 湖

茶卡盐湖距黑马河约90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茶卡盐湖,到了。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
茶卡盐湖被旅行者们誉为中国“天空之镜”!它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被称作“青海四大景”,同时还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门票:50元/人

我们的车进入停车场后,走走停停,好像是在找停车位。向导马师傅解释说,他们车队还有另外两辆车跟我们是同一条旅行线路的,今日也到茶卡盐湖,另两辆车要跟我们会合,然后一起走。后来,我们才知道,另两辆车里,一辆是广州客;一辆是中山客。呵呵(^_^)……,都是广东客!
向导告诉我们,茶卡盐湖2个小时的游玩时间,中午12点前回停车场找他。大家带着装备,有的还换穿了拖鞋,走向景区。
进入景区,走过盐湖大道,首到之处是天空之镜广场。



据说,游玩茶卡盐湖,好天气才能看到好景色!早上在黑马河出行时,马师傅曾说:“今早落了雨,等下到茶卡盐湖天气肯定很好!”
还是马师傅经验老到,也或许是我们好运气,今日的茶卡盐湖,天气特别的好!艳阳高照,蓝天白云。走进湖区,目光所及,亮晶耀眼,让我们欣赏到了精彩的景色。
盐雕,是茶卡盐湖的一大看点。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是茶卡盐湖另一大看点。
游客可以搭小火车深入湖区观景。火车票50元。

也可以沿着这条大道,走进湖区,玩一玩在盐田上行走的乐趣。



太阳☀实在是太晒了,进入湖区的游客,帽子、雨伞🌂、眼镜、口罩、长袖衫、围巾,装备齐全,都包的严严实实的。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包的只剩眼睛👀示人。

中午12点多,我们走出了景区。向导带我们到附近一家餐厅吃旅游团餐。八菜一汤,一桌258元。都什么呀,炒土豆丝、炒青菜、鸡蛋西红柿汤……,米饭🍚硬,口感差。这顿团餐,实在是不敢恭维,太难吃了。加上天气热、高原反应和劳累,大家都没胃口,吃的很少。吓得自此以后,我们都不敢再吃团餐,自己点菜吃,感觉舒心点。
第三站 尕 海

尕海位于海晏县城西部50公里处,距青海湖东北3公里。青藏铁路和公路由此通过。藏语称“错倾俄日”意为宝贝湖。南北宽9公里,东西长5公里,平均水深10米,湖水面积48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海拔3200米,湖区气候干燥、湖滨为天然牧场。因青海湖水不断蒸发,水位下降的隆起,50年代末这片湖水被金黄色的沙山从青海湖北缘的母体中分离了。传说尕海曾经有两条胳膊大小的鱼出没,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蓝色,这两条鱼在尕海湖里不是游动,而是到处滚动,把湖水一层层推出湖面,蔚蔚壮观,惊心动魄,尕海湖的水是咸水,有裸鱼、鱼耳内生有寄生虫卵,不能食用。
尕海是青海湖的子湖,也是一个景区。据说,门票:30元/人。不是我们这次行程中的点,因路过,向导马师傅停车让我们见识一下而已。远观拍照,走啦。

第四站 德令哈外星人遗址

据网上资料,德令哈外星人遗址,位于柴达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这就是传说中的德令哈外星人遗址。白公山北邻克鲁克湖和托素湖,这是当地著名的一对孪生湖,一淡一咸,被称为“情人湖”,留有美丽动人的传说。
也不知道这个资料真不真实。

现场看到的是,德令哈外星人遗址就在高速公路旁,很多旅游包车都在这停车休息。所谓遗址,也就几块石头,周围倒是有许多做生意的摊点。
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转一圈,拍拍照,继续赶路。

第五站 穿越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面积257768平方公里,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穿越柴达木盆地,领略戈壁风情,是我们此行的一个内容。今日从黑马河出来,一路往西北风向挺进,横穿柴达木盆地。
我坐在车的后座,隔着车窗玻璃,沿途用手机抓拍公路边上风光。几百公里下来,总体感受是:盆地里山地特别干燥,风化严重。而且是越往西北,风化的越严重!





第六站 大 柴 旦
下午约8:30,我们到达目的地,大柴旦。

大柴旦行政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直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不属于法定的县级行政区但基本类似,行政区域包括德令哈市的柴旦镇、锡铁山镇2个镇,其行政机关大柴旦行政委员会是海西州政府派出机构而非独立一级政府。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青新公路(315国道)、柳格公路(2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其中315国道和215国道于柴旦镇交汇。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驻地柴旦镇东距海西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约200公里,距省会西宁市732公里,南距格尔木市约190公里,西北距甘肃省敦煌市320公里,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