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光明茶馆:你是不是去吹牛梦想的?

新浪旅游
很多人都喜欢去光明喝茶,都以为那里才是藏民聚集悠闲的地方,几乎每一个来到拉萨的游客都喜欢奔到这里来。更是有不少文青和背包客把这里当作了是旅行中的一种小资行为,以各种心灵鸡汤来表示灵魂在一杯甜茶后的净化与洗涤,仿佛与藏族人坐在同一个屋檐下,灵魂就干净了,一切就平静了,世间万物都变得美好。
然而,心要是脏的,到哪儿都是脏的。
我并不是不喜欢光明茶馆,只是不能习惯一个文青的到来就把它写得“富丽堂皇”。曾经我参加一个朋友的读书分享会,但到了现场不知怎么就成了一个旅行分享会。其实分享旅行业挺好的。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走上了PPT前,开始跟一帮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分享她的西藏之旅。我清楚的记得她提到过一个地方,并希望所有年轻人来到拉萨一定要去那里坐坐。当时我甚是好奇,怎么一个明明被汉族人霸占的光明茶馆就成了她嘴里的‘只有藏族人才会去的地方’?
独白说,昔日这里是藏漂的天堂。来自天南地北的背包客不论身份背景都聚集在这里,坐在茶馆外头的石阶上,长长的坐满了一排,每一个人心中都胸怀梦想。因此,他们对光明是有感情的。哪里像现在,不知梦想的,没有梦想的,甚至还搞不清楚自己的梦想的人都来到这里,然后在浓香的甜茶里,嘈杂的人声里极为骄傲的跟人分享着那皮囊里深藏着的一个伟大的梦。
不觉讽刺吗?难道来西藏一定要有个梦想?尽管对很多人而言西藏就是他们的梦想,可来了后,这梦想显然是变味了。以至于那个女人后来在分享会上满腔激烈的宣扬“来到了西藏,人们就变得单纯,质朴。” 听着,我忍不住在心底骂了一句:“放屁!”
若真是这样,那些人来到了西藏,并拥进了传说中神一般存在的光明茶馆,就不会有意无意的扯谎着他内心那冠冕堂皇的梦想。
我甚是不喜欢去光明喝茶,人多嘈杂,抽烟打牌,乌烟瘴气的环境里真的不适合安静思量梦想,但却可以尽情吹牛,毕竟人在陌生的地方很容易藏住隐私,你说的一切,他说的一切,真真假假,都不会有多少真的在意。但游客们极为推崇啊,提起喝茶的地方就不得不去老光明,几乎所有的游记里都会写着这么一些话:“藏族人喝茶的地方。”和藏族人一起喝茶…”“甜茶6角钱一杯,找位子,坐下,备好零钱放桌上,有人过来帮你倒…”极为残酷的现实,跑去光明(拉萨市城关区)已不是为了一壶浓茶而来了。每一个年轻的人都变成了文青,为自己来到这里而自豪,且将这么一处本就简简单单的,该吃就吃的,该喝就喝的老茶馆写成了传说一般。
说白了,只是喝一杯甜茶,整个人就变得这般矫情了。
因此,我极为不喜欢去那里喝茶。
在没发现真正老光明茶馆的时候,我一直都喜欢去仓姑寺喝茶,带本书,一坐就是一个早上或整个下午。后来,在离开拉萨的前一天,往丹杰林寺的路上,无意是发现了一个真正的“藏族人才会去的地方”——光明商店茶馆。
门头十分破旧,还有一个不大的院子,摆了不少小摊,极为脏乱,院子里还搭建着一个廊棚,中午阳光强烈,原本破损的地方透着些许光线。廊棚下坐满了藏族人,多是七八个围成一圈坐在地上,但并不是喝茶,都是在赌钱,专注而热闹,当然“看客”也很多,他们的眼神跟那些赌钱的藏族人一样,有神发光。好在声色不大,嗡嗡的声音挺是祥和。廊棚边上有一间屋子,摆了许多长椅和四方桌,屋子边上还有个“黑屋子”,光线极为惨淡,但从屋外面的窗户可以清楚的看到那里就是厨房,锅台上摆着许多红红绿绿的茶壶。不过喝茶的不多,但挨着窗边的一桌仍有人在赌钱。
当时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印象十分深刻:一个老人将厚重的转经筒摆放在桌上。整个桌子边旁就只有他一个人坐着,他一个人喝着茶。而靠窗户的那桌赌钱的藏族人则是欢快的不得了,与老人淡漠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似乎不为所动,就只是过来简简单单的喝一壶茶,然后离开。
我惊奇的发现,这里头没有一个游客,不管是外国的还是内地的。
兴许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吧。在他们眼里,去光明茶馆喝茶就只有一个地方,被背包客和驴友们炒翻了天“光明港琼甜茶馆”。尽管两家茶馆的老板都是同一个人,但老光明氛围比新光明更是地道,一切都显得那么陈旧、传统,似乎数十年来什么都没改变过。
但我翻过一本书,介绍拉萨老茶馆的并没有当下的老光明。不过现如今被炒得热腾起来的也只有老光明了。以至于许多人甚至觉得如果来拉萨不去光明喝一杯茶,吃一碗藏面就是丢人,等同于白来了。更别好意思说自己就是一个背包客了。不过更多女文青还是比较喜欢去玛吉阿米那儿的,毕竟那里更容易抒发情感,在一盏烛光下更容易写出一首小诗来。
但我没去过。
来到拉萨并没有指定一定要去哪里,一切本着随缘,多是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