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吃茶方式

新浪旅游
常听饮茶,少闻吃茶,可在云南,吃茶却是随处可见的。许多少数民族的饮茶方式与汉族有很多不同,除了饮茶,他们也热衷于将茶叶做成各种各样的食物,有腌茶、竹筒茶、八宝油茶、凉拌茶、菜包茶、火焯茶、铁板烧茶、土锅茶等,形式种类可以说是稀奇古怪,当然味道也别具风格。

布朗族腌茶(图片来源:@峨眉雪芽)
傣族的腌茶,是将新鲜茶叶放在陶缸里密封保存,几个月后腌好,即可取出凉拌而食。而布朗族的腌茶,则要于每年冬初采来老茶叶蒸熟,晾干水分后装入竹筒中,埋入土里数月,待遇到喜庆之事或有贵客,才取出撒上辣椒、盐以此款待,也可直接嚼食,别有一番风味。

景迈古树茶制成的竹筒茶(图片来源:@下手_太重)
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跺”,是传统普洱紧压茶的代表品种。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

苗族八宝油茶(图片来源:@茶语网)
苗族同胞,有爱喝八宝油茶的习惯。据说“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洒菜都不香。”八宝油茶的烹调比较复杂,先将玉米(煮后晾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薄饼)、豆腐干丁、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好,分装入碗待用。与其说它是茶汤,还不如说它是茶食更恰当。喝在口中,满嘴生香。它既解渴,又饱肚,还具异域风味。

基诺族凉拌茶(图片来源:@张圈圈是起床困难户)
凉拌茶,攸乐古茶山的基诺族人传统的饮茶方法。在炎热的夏天,基诺人上山劳动,吃饭时,就会采来一些一芽一叶的新鲜茶叶,在地上挖个小坑,用“冬叶”垫上,将采来的茶叶放进去,加上盐、辣椒等调料,用山泉水一冲,做成一道独具风味的特色菜。

苗族菜包茶(图片来源:@茶傀)
苗族菜包茶是用几片宽大的新鲜白菜叶或青菜叶,将茶严严实实地包好,置于火塘内热灰中捂焖,待菜叶干枯后取出,弃掉菜叶,将冒着热气的茶用水浸泡,立即散发出菜茶混合的香味。

拉祜族火焯茶(图片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火焯茶”是拉祜族喜爱的饮茶方法,每当客人至家,主人先烧水,然后抓一把大叶茶放在瓢内,拣火塘中的灼燃火炭放入瓢中后快速摇动,使瓢中的茶叶烤得发出香味时,把火炭拣掉,茶叶放入茶壶中或者放在杯中,冲上沸水,几分钟就可饮用。火焯茶叶酽香浓,芳香朴鼻。茶色浓黄、清凉。

铁板烧茶(图片来源:@壹号收藏)
居住在云南省沧源、西盟、澜沧的佤族人民喜爱饮用一种与烤茶相似的铁板烧茶。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置于一块薄铁板上,用火烧烤,烤至茶色教皇、茶叶飘香之后,再将茶倒入沸水壶内煮,煮好后即可饮用,此茶苦中带甜、焦中蕴香。

哈尼土锅茶(图片来源:@普洱发布)
哈尼族喜欢饮用土锅茶,哈尼语叫“绘圆老泼”,这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方法。哈尼族煮土锅茶的方法比较简单,先用大土锅将山泉水烧开后,放进南糯山上特制的“南糯白毫”,约煮5—6分钟后,将茶水舀人竹制的茶盅内饮用。这种茶水,汤色绿黄、温度适中,清香润喉,解喝,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