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诺玛阿美》舞剧呈现哈尼族的迁徙史诗

新浪旅游

关注

“舞剧《诺玛阿美》,就是以哈尼族迁徙史为背景,通过贝玛的讲述展开哈尼族迁徙的漫漫长路中遭遇蒲尼人劫杀和历经苦难寻找到美好家园的一段艰辛历程”。编剧周楚栋介绍说,老头人遭遇外族侵袭战死后,他的儿子纳索作为新头人临危受命却意志消沉。在母亲和恋人戚姒的鼓励下,终于成长为勇敢、担当的哈尼头人。在开山造田、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哈尼人与蒲尼人进行了血与火的斗争。最终,哈尼人在戚姒的带领下,哈尼人完成迁徙史上的最后一次大迁徙,抵达了心中的“诺玛阿美”--红河南岸的故事。

碗里的米酒越喝越甜,想喝的跟我去过长街宴。 

“一条大水汹涌澎湃,湍急的水流分成两边;大河像飞雁伸直的脖子,平坝象天神睡在大水中间……”这是哈尼族古老美好的传说中描绘“诺玛阿美”的诗句。“诺玛”指诺玛河,“阿美”就是平原,平坝的意思,是哈尼族的祖先发祥之地,曾是哈尼人最美的家园,也是人类追求的精神家园。诺玛阿美是时过千年后,哈尼人仍念念不忘,神往不已的地方。

迁徙

起初,哈尼族在遥远北方的游牧地“虎尼虎那”(红石头黑石头交错堆积),由于人口增加,食物减少,他们南迁到水草丰盛的“什虽湖”边。后由于自然灾害森林起火,他们又迁到龙竹成林的“嘎噜嘎则”。后由于与当地原住民族“阿撮”产生矛盾,又南迁到雨量充沛的温湿河谷“惹罗普楚”,与“阿撮”、“蒲尼”等民族交往甚密,但因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而不得不南渡一条大河,来到两条河水环绕的美丽平原“诺玛阿美”。

舞剧《诺玛阿美》片段

战争起

在此,哈尼族实现真正的农耕定居,并将其农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生活十分美满,后受到当地一个叫做“腊伯”的民族的窥觎,妒其财富和土地而发动战争。

转图失败-->舞剧《诺玛阿美》片段

战败

哈尼族战败离开“诺玛阿美”,南迁到一个大海边的平坝“色厄作娘”,为避免民族战争,又东迁到“谷哈密查”(今昆明),得到当地原住民族“蒲尼”的允许,居住下来。当哈尼族人口繁衍,经济大发展时,蒲尼出于惧怕而发动战争,老头人战死,继任父亲头人之位的纳索难以走出丧父之痛,在掩埋兵器的耻辱中难以自拔……

转图失败-->新任头人纳索
转图失败-->酒醉颓废的纳索

重建家园九死一生的哈尼人埋下的兵器,再次迁徙的哈尼人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休养生息,却无法逃脱蒲尼人控制的厄运。哈尼人忍辱负重开山造田、四季生产……立寨门、祭寨神,哈尼族日益壮大。在恋人戚姒和母亲的呵护鼓励下,失魂落魄的纳索勇敢站起,断然拒绝蒲尼人的虚情假意,被激怒的蒲尼人烧毁哈尼寨门,砍倒神树……

转图失败-->舞剧《诺玛阿美》片段

战争再起

凶狠的蒲尼比毒蜂还毒,推翻寨门砍倒了神树,哈尼的心像在锅里煮,纳索弯弓搭箭射向小头目。纳索怒火中烧,箭伤蒲尼小头目,被抓进蒲尼大牢。戚姒深入虎穴,求情救人无果。受尽屈辱的戚姒率人挖出掩埋的兵器,在月黑风高之夜救出纳索……

转图失败-->舞剧《诺玛阿美》片段

恼羞成怒的蒲尼人袭击了哈尼大寨……母亲和众多乡亲倒在血泊中……

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戚姒擂鼓起舞助阵,勇士倒寨门不倒!纳索和蒲尼小头目玉石俱焚……

转图失败-->击鼓明志

戚姒擦干眼泪带领哈尼人再次踏上南迁之路,抵达到山高水长,万紫千红的心中的“诺玛阿美”。

这次战争规模巨大,哈尼族险些灭族灭种,战败南迁,经“那妥”(今通海)、“石七”(今石屏)等地,最后南渡红河,进入哀牢山区。

转图失败-->舞剧《诺玛阿美》片段

火塘边的哈尼人走过万水千山走到红河边梦中的诺玛阿美······长途迁徙的故事在贝玛动人的讲述中结束。蓝天为幕,长街为台,躬耕梯田、岁岁丰收的哈尼人在心灵的家园中翩翩起舞,歌声、欢乐声响彻红河大地……(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