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山下尧歌里 历史悠久的江南村落

新浪旅游

尧歌里
沿着许舍村旁的山水东路一路往南,过了具区路就可以看到路边“尧歌里”的巨石。尧歌里原名为窑窝里,是许舍山下的一个小山村,与500米外的许舍遥相对应。提起旁边的许舍山,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楝城”故事。(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ustiniancn)
前面提到的南宋许舍名人尤袤,其实这个楝城还是和尤家有非常的联系。元代《万柳溪边旧话》中记录,尤袤的五世祖尤叔保避难入吴,来到许舍定居。山里多老虎,尤叔保想了个办法,将楝树子放在大草绳中,沿着山的周围密密地埋下,仅仅四五年,楝树就长大围合,像一圈天然的城墙,大家称之为“楝城”,后来山民又在楝城四方造了四座门,和城门一样实行晓开夜闭,从此许舍山就绝了虎患。
进入尧歌里村之后,传说小路右边有一所“白石土地堂”,堂前地上横卧着一块阳山石的牌坊柱,上面还刻有云鹤纹。不过此次去尧歌里还真没有看见这土地堂,有些可惜。尧歌里村口有一座小池塘,非常宜人的风景,类似宏村的月沼,但是又不是非常圆整。村东北面还留有好多的古树,秋天看着无数落叶还有趴在地上休憩的小狗,非常闲适的感觉。
尧歌里以陆姓居多,当地陆发根老先生编著的乡村志《尧歌》中还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1861年,太平军向窑窝村袭来,村民纷纷逃难,陆浩准备带了出生不久的儿子陆义贞往山里逃,谁知儿子哇哇哭个不停,陆浩担心儿子的哭闹会暴露村民的躲藏地点,影响大家的生命安全,于是选择了抛弃爱子。他把陆义贞放在一只缸内,盖上木盖,用一块砖搁起盖子透气。两天后,“长毛”过境了,陆浩急忙回村察看那只缸,谁知儿子陆义贞竟还活着,于是抢回去喂奶,捡回了儿子一条命。
在尧歌村里,有两棵两百五十年以上树龄的苦槠树。苦槠树结的果富含淀粉,可以制作粉皮,是粉皮中较为少见的一种。这两棵树相依一处,枝繁叶茂,被村民称作夫妻树。当年陆义贞被藏在缸里时,两棵树也已有一百多年了。1960年4月,幸福水库在尧歌村北面开工,在挖土时,人们发现了一座古墓,出土了许多金银玉器、丝织品以及珍贵的纸币。在青石墓志铭上,写有“大元故处士钱公墓”,这就是后来以出土珍贵文物而闻名的元代钱裕墓。只是现在幸福水库周边的别墅群已经掩盖了很多原有的本色风景。
尧歌里旧时还有一座雨花庵,留下一个叫庵园里的地方,在开挖幸福水库时,雨花庵墙门上的砖刻被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清乾隆丁丑年秦蕙田书写的“水月涵心”砖刻。秦蕙田就是拥有寄畅园的无锡望族——秦家的一员,他的父亲秦道然、祖父秦松龄都曾为皇帝写起居注,是涉及皇权核心机密的人物。就在秦蕙田随乾隆帝南巡的这年,他为雨花庵题写了“水月涵心”四字,又请皇帝品尝了雪浪山的茶。这个茶叶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太湖翠竹”,当然现在无锡境内的茶都是太湖翠竹了。
有机会还是得多走走这样的乡村,探访一下他们的历史,其实也是种非常好的休闲方式。带着孩子一起感受下最好的乡土教材,也可以让他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虽然他现在除了问些问题还不知道什么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