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无锡雪浪山烽火台 寻吴王夫差足迹

新浪旅游

烽火台
回山顶停车场,有条小路可以直通烽火台,传说是春秋时吴国夫差出游雪浪山时命令军队建造的。为的是传递信息和军情,为他年年出游雪浪山服务。当时烽火台在雪浪山上有好几个,如今只修复了一个。个人感觉这单个烽火台还是有些突兀,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多的文化遗存,而且烽火台内部远不如想象中那么整洁,外表看上去有腔调,可惜只是金玉其外了。
抗日纪念碑
除了春秋时期的夫差出游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雪浪山区还活跃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我们沿着小路爬到烽火台的时候还能看到游击队老战士们立的纪念碑。
按照门票上的十景说明沿山路一直往东就是北山顶,山顶耸立着“望溪亭”。这里的溪当然指的就是长广溪了。但是时间所限没有去,能看到的就是个移动发射塔。望溪亭原本是抗战胜利后在原横山桥堍建造的一座歇凉亭,“望溪亭”匾额由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题写。,挂有横山村文人萧湘撰文的二副楹联:“白萍古岸溪光淡,红树秋山涧壑幽”;“北来烟霭苍茫平吞蠡泽,南去风帆络绎远出太湖”。
烽火台已经名符其实了
重建时将此亭移至山顶,据说天气晴朗之时可俯视三十里“一溪挽两湖”的长广溪。那个位置向北看可见到五里湖、长广溪入口处,石塘大桥及长广溪大桥。除了望溪亭,在雪浪山上还有一条218级石阶的状元路,是蒋重珍在蒋子阁读书时所走之路,如果从山下向上走,就可以体验攀登科学高峰的艰辛,学如登山。
遥相呼应
不知道周边的太湖高中是不是会在每年五六月份组织高考学生来此一游,哈哈。下山之时回头又望了望烽火台,还有对面山头上的御茶楼,遥相呼应,却又一番风味。(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ustini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