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城 云南瑞丽

新浪旅游

关注

我们乘坐汽车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著名的边境口岸——瑞丽。一路上翻过两座山,路上的景色也很美,尤其神奇的是这边下着雨,那边就天晴了,山中的空气相当洁净让人心旷神怡

瑞丽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以其优美、富庶而闻名。瑞丽古代叫“勒卯”,现在傣语音译叫“勐卯”,意思是“茫茫云雾笼罩的翠绿坝子”,三面与缅甸接壤。

姐告国门

姐告是傣语,意为旧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边贸口岸,云南50%左右的边贸物资从这里进出。姐告是320国道的终点,有“天涯地角”之称。它对面是缅甸的木姐市。透过铁丝网,我们远远的看着缅甸,缅甸是英国殖民地,他们广告牌上都是英文,从对面的房子和景色来看倒是也没什么特别,只是心中激动毕竟来到了国境线边。潘总让我们注意安全,说国门附近有不少缅甸人讨钱,尤其是缅甸小孩,有时抢了东西钻过铁栅栏就跑到缅甸去了,根本没法追。你如果给了一个小孩钱,马上会跑来无数个抱着你的腿,所以叫我们一定注意。到达姐告的时候天气不给力,下着雨,于是我们匆匆在瑞丽国门和“天涯地角”前拍了照就赶紧去免税店逛了。

免税店里的东西价格上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也不用化妆品所以不敏感,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倒是对烟很敏感,看着这么多的外烟都很便宜于是立马买了两条,(每人限购2条)还借用其他人的身份证又买了两条,带着4条外烟,美美的结束了姐告国门的边境之旅。

雨依然下的很大,多亏潘总有车,热情的潘总要带我们吃正宗的傣味,于是把我们带到了姐勒金塔下面的傣味餐厅。

姐勒金塔

姐勒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意为在坝子马头的塔,它位于瑞丽东北的姐勒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月明星疏之夜,在金塔地基处,有闪闪发光之物,发掘后,发现佛祖遗留的舍利子,故在此建塔膜拜,就是现今的姐勒金塔。金塔虽然名气很大,但是作为旅游景点,景物未免单一,人气不太兴旺。由于下雨我们也没进去,就远远的看看,拍了点照片,然后就美美的在金塔傣味饭店中吃美食了!

饭后回到酒店,简单休息一会后,我们就抑制不住对这座边境城市的好奇,开始了街拍、闲逛,而我们的目的地是网上攻略中的瑞丽江广场。

瑞丽江广场

瑞丽江广场位于瑞丽市区的东部瑞丽江边,是刚刚建成的一处休闲、娱乐、观光之地。瑞丽江,早有耳闻,在云南的西南部,有两条美丽的河流,一条是瑞丽江,一条是大盈江,他们在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因为两江河水盈盈,鸟鹭齐飞,风景如画,更是因为两江流域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特色村寨,被誉为“天然农村公园”。瑞丽江当属其中佼佼者也。

我们从酒店开始步行,一路走一路看这座小城的风情,感受着这里的一切美好。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好在路边道路阴凉,小风吹着也不觉得热。瑞丽的道路两旁不是棕榈树就是各种果树,有芒果树、菠萝蜜树、还有龙眼树等等,这里的民风非常淳朴,这么多的水果成熟了挂在枝头上都没有人摘,只是让我们这些外地人眼馋!

瑞丽江广场在瑞丽江的西岸,现已建成公园绿地,奇花异木,小桥流水,民族广场等园林设施和景观小品,广场已初具规模。广场东边,一条沿江大道南北贯穿,形成一个观江长廊。江水缓缓,江面辽阔,但是两岸的风光没有我想象中的绮丽壮观,多了些渺远,少了些灵秀。瑞丽江,单单从名字上去寻觅,一定是江水清澈,两岸芭蕉掩映,船泊浅岸,傣家姑娘弄浆戏水,如一副水墨画卷。要不说看景不如听景,要我说看景不如想景,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我们下到江边,脱了鞋袜下到水里,尽管水不是很清澈,但是那种美好的感觉还是沁人心脾的。看着孩子们在江边嬉戏,我想瑞丽江的美丽应该在她的深处,越遥不可及的,越是美景的所在,越袒露无遗的,越是魅力的穷尽。远远的还能看到江心岛中的高尔夫球场,要是能在哪里挥上一杆可是激动人心了。

在瑞丽江广场的一角,有一处特殊的纪念碑,知青纪念碑。我们的长辈凡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段永远抹不去的知青年代。地处遥远的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和瑞丽江畔,有一群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热血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岁月,书写他们大写的人生。若干年后,知青的一代渐渐淡去,甚至有人质疑当年是否有必要浪掷一代青年的青春,是也,非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在这堵纪念碑前,作为一代知青的下一辈人,我们会为那一代人而自豪,而鞠躬。

江的另一头是一个广场,有著名的龙亭和一座舞台,两旁还有两座盘龙戏水的池子,可以想象泼水节这里欢腾的景象。江边的大排档很火爆,看着各种烤制的美食和水果,我们决定了今天的晚餐就在这里了。看到好多人租借多人脚踏车绕广场江边游览,我们也兴致勃勃的加入了,我们3人租了一辆4人脚踏车,绕行在江边,习习的江风轻轻拂面,欣赏着两边宜人的景色,这样的生活让我们惬意陶醉。

晚饭我们吃了最最著名的香茅草烤鱼,味道太好,我们连着要了两条,还有其他的蘑菇蔬菜一类,喝着啤酒、吹着江风、赏着明月,此生难忘已。

饭后我们为了消消食继续沿着江边逛逛,看着对面缅甸黑乎乎的夜色想着这个富饶的国家为何不搞点亮化工程呢?这个广场当地人很多也滋生了很多的小商业,比如放孔明灯。我从来没放过,这次老公意外受伤,同伴说放一个孔明灯给你老公去去晦气,我就欣然接受了!孔明灯利用的是热气球的原理,将点燃的蜡块燃烧后加热空气,于是孔明灯就飞上天了。这个时候也会把我们的愿望带到天空让神仙知道,满足我们的愿望,当然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放孔明灯的人很多,我没想到我放的这个孔明灯还真的是一波三折,第一个无论如何也上不去天空,一会掉下来,一会挂树上,弄的很惊险,最后还是彻底掉下来了,好在老板看这种情况说免费再给一个放上天,我想恐怕是我老公的晦气较大难以去除,好在第二个孔明灯顺利上天了,飘着飘着就飘到了缅甸……难道是要把晦气带给缅甸同胞么?那可不行,于是我默默的祈祷,全家平安健康就好!

瑞丽江广场是我们玩的最最开心的地方,在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到这么个悠闲、雅致的小城,而且在这个边境的瑞丽江边放飞我们的心愿真的是相当难得。

(文:涵涵和牛牛的新浪博客)

一寨两国

本来我们这次来瑞丽是想着去两个著名的景点,一个是德宏的四星级旅游胜地——莫里瀑布,另一个是以“一寨两国”。可是由于最近的雨量过大,雨季过长,所以通往莫里的路已经被山上的泥石流堵住了,我们只好惋惜的放弃这个景点,去往另一个著名的“一寨两国”景点。

瑞丽最有名的景点当属“一寨两国”,中缅边境线上,一脚踩两国,一桥跨两国,一屋坐落两国,一个秋千荡两国,想想也觉得有趣。在景区还看到了长颈人,她们从小就在颈部套上金项圈,每年一个,有钱的要套16个,于是脖子越来越长。

瑞丽市西南约11公里,有一个世界少有的边境人文地理景观小寨--银井。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寨中,国界线从该寨中央蜿蜒划过,是个典型的“一寨两国”边境地区。从瑞丽至弄岛的公路将同一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对于一寨两国,我并不陌生,好像在90年代末,杂志发过有关内容的稿子,介绍说,寨中的国境线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传为佳话。

一寨两国水井的正面和背面,这水井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在这里,无论是中国还是缅甸,边民们常常往返两国,做着名副其实的“跨国生意”。更为奇特的是,除了“一寨两国”、“一田两国”和“一桥两国”等情形外,瑞丽江畔的屯洪村和隔江相望的缅甸贺双寨都各有一家农户家中矗立着国界碑,过着“一家两国”的奇观式生活。寨子里的居民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在国境线边上设了一处秋千,孩子们在上面,轻飘飘就荡到缅甸去了。从瑞丽至弄岛的公路将同一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

结束了一寨两国的参观我们回到了酒店,稍事休息我们就准备上路返回芒市,因为22日还要赶去西双版纳。我们包了一辆出租车200元,一路观赏着风景,司机是个很健谈的汉族男子,他要去畹町取个东西,问我们去过没,我们说没有,他说那正好,你们去看看畹町九谷桥。于是我们幸运的跟着这辆车把畹町九谷桥这个著名的景点转了一下。

畹町口岸

畹町号称我国最小的城市,它与瑞丽姐告口岸一样是我国西南边陲对外经济贸易的窗口,国家一级口岸,也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畹町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的意思,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作太阳当顶的地方。多么好听的名字,瑞丽姐告有个“天涯地角”,应该是相对于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而来,“太阳当顶”与“天涯地角”都寓意着我国西南最边远的地区,彩云之南,我向往的地方。畹町小城,在我的想像中,那一定是一个娟秀玲珑的小镇,有着异域的风情,有着委婉的姿色。我们的车慢慢驰入畹町市区,并没有看到宽阔敞亮的马路,也没有看到矗立如林的高楼,依然是那种小巧淡雅,小家碧玉的感觉,也许我们去的是老城区,是与缅甸隔河相望的一边。司机取完东西,就顺路把我们送到畹町九谷桥头,这是畹町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

畹町九谷桥位于市区南缘的畹町河上,既是中缅两国的界河桥,也是滇缅公路出入国境的口岸桥河中缅两国的友谊桥。我国一方称为畹町桥,对面缅甸为九谷镇,所以称为九谷桥,这座桥梁可以誉为功勋桥,它在抗战时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大部分的战斗人员和军需物质都是通过它转运到前线,为缅甸的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桥头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和边防检查站。每天早晨8时,这里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开关仪式。

畹町桥是我国320国道的终点,也是滇缅公路的起点,是畹町口岸的交通要道,至今仍然是中缅两国乃至东南亚各国经济来往的重要纽带。只是原来的老桥现在作为一段历史,供游人瞻仰,与它相临的才是现在仍在开通的畹町公路桥。畹町桥上中间的分界线,有中文的告诫,且莫跨越国界,可以在中国一方拍照留影,旅行团的大巴一辆一辆,载着中国游客纷至沓来,而桥的对面则显得冷清沉寂,没有游客来往观赏。我们短暂停留,拍照留念,旋即离开。

半个多世纪前的畹町九谷桥,只是由两根并排的木头组成的简易桥,走上去一颠一晃,令人提心吊胆。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重修了一座石拱桥。抗日战争期间,出国作战的几十万中国远征军和盟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火物资都经过九谷桥进出。毁于抗日战火的九股桥直到1946年才重建钢架桥,1979年再次修葺加固,桥高9米,宽5米,长20米。

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同缅甸总理吴巴瑞等贵宾步行从畹町九谷桥入境,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的盛会。

1985年12月5日,泰国王姐来到九谷桥头,观光畹町口岸。

这座桥还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桥。公元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实力远胜于我国的日寇,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而日寇更是凭借着空中和海上的优势封锁了我国所有的对外通道。并得意忘形地发出了“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叫嚣……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国际反法西斯盟国以及云南20万老弱妇幼(青壮年都从军去了)以血肉之躯经过几个月的拼死苦干,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堪称“筑路史上奇迹”公路中国段的终点便是畹町,畹町与缅甸相连的那座简陋的小桥——“畹町桥”也成为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另有一条美国开辟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就因为有了这座桥和这条路,美国支援中国的一万余辆载重卡车从这儿满载战略物资驶向内地而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当时中国没有这么多会开车的,于是光经过这座桥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驾驶员就达2300余人;就因为有了这座桥和这条路,美国援华的“飞虎队”所需的各种机械零配件及大量的汽油等战略物资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从此结束了中国军队没有空中支援的尴尬局面同时也结束了日寇飞机在中华领空狂轰滥炸的肆意妄为……也因为有了这座桥和这条路,畹町也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反法西斯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车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打击日寇。

带着对远征军的敬仰,我们离开了这里,3个小时不到,重新回到了我们转栈地——芒市。

(文:涵涵和牛牛的新浪博客)

旅游小贴士

傣味、烧烤、撒苤、泼水粑粑、泡鲁达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

芒市到瑞丽,两个半小时的路程

包车200元左右,拼车60一人

住宿

住宿条件设施齐全,并且有四星、五星大酒店。

(文:整合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