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井陉段家楼 百年暗道 四通八达

新浪旅游
段家楼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原井陉矿务局第三矿境内,是石家庄一带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欧式建筑群体,也是西洋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结合的建筑艺术珍品。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已成为集园林建筑、人文景观和工业观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井陉煤矿始建于1898年,原名为井陉煤矿局(又名井陉矿务公司),是由乡绅张风起和德国人汉纳根合资创办的民营企业。190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取消张风起矿权,直接与汉纳根官商合办,取名为直隶井陉矿务局。1912年,中国十大军阀之首、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应邀投巨资入股办矿。此后,段祺瑞又吸收了阎锡山和吴霖森等十余位军阀绅商入股,成立了正丰煤矿股份公司,并授命其弟段祺勋任正丰矿总经理。为了正丰煤矿的发展和他个人的长远利益,段祺瑞于1913年在井陉正丰煤矿开始兴建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大型花园式豪华别墅楼群,人们将这处集办公、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豪宅称之为段家楼。迄今,这处设计科学、结构精巧,具有典型的德国风格建筑楼群,虽历经百年风雨但风采依旧。2001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06月10日,为了走进和领略段家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我从石家庄西王客运站乘坐石家庄至井陉矿区的长途客车(票价11元,走高速另加2元),大约行驶了1.5小时抵达井陉矿区,全程约46公里。到矿区后,再转乘1路公交车前往段家楼(票价3元),经十几分钟车程到达1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再步行大约300米即到段家楼。我先到售票处购买了35元门票(含10元导游费),导游将我带到景区游览图处介绍说,井陉矿区正丰矿工业建筑群共分为两个片区:一个是正丰矿工业区;一个是段家楼建筑群。这两个片区既是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也是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之一。1912年,时任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及其家族入股正丰煤矿股份公司后,在正丰煤矿西约一公里处兴建总经理办公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德国工程师可里喀办公大楼、小偏楼等七座规模宏大的德式建筑群体,楼群南北侧还建有一座日本宪兵楼和三栋日式住宅。目前,段家楼砖石风化磨蚀、木构件开裂糟朽严重,井陉矿区已计划投资30多亿元修复段家楼群和开展正丰矿厂区文物建筑及遗存的加固维修保护,通过打造段家楼旅游区来促进石家庄市西部旅游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
看完示意图我们移步向东南方正门走去,进入铁栏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石筑成的平台,台两侧各有石阶,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建筑独特、简洁明快的凉亭,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凉亭分别由八根八面见方的石柱巍然托起。石柱上面托梁为木质结构,大小梁之间均用铁螺丝紧固连接。亭顶单檐翘首、筒瓦覆盖,外形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寓示了段家楼基业飞黄腾达。此亭有两大看点:一是亭顶上除了传统的砖雕外,还有四尊北洋士兵的砖雕,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砖雕;二是凉亭内有一对石凳和石桌,石凳形如印章,其寓意象征的权利,而石桌的奇妙处在于桌面可以360°旋转,导游告诉我说是方便一个人下棋博弈。
看完凉亭向正对面极富西洋风韵的小姐楼走去,楼前院落开阔,古柏参天,据说这些古柏是豪宅主人从老家安徽省育苗移栽到这里,奇怪的是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柏树树身一律向东南倾斜,叫人联想到安徽在河北的东南方,柏又与拜谐音,难道这些古柏也有祭拜祖先之意?导游还告诉我说:虽然段家楼建筑群大小不同、式样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无论是段家楼正门,还是每座楼的主人卧室都在东南方向,这样的布局说明段家楼主人是在暗借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气。因此,紫气东来是这座豪宅的总体构想。再看段家楼的建筑布局,按照我国建筑风水学来说,主体建筑应建在选址点的中轴线上,我们对面这座楼应该是整个楼群的主楼,即总经理办公楼,但豪宅的主人却把小姐楼建在这座建筑群中轴线上最现眼的位置,足以说明主人接受了西方文化尊重女性的理念和对女儿的宠爱。
我们移步来到分上下两层的小姐楼,一楼由五孔高大的圆拱门组成,弧型突出,精巧别致;二楼四面回廊环抱,风韵别致。因段祺瑞早年曾留学德国,对德国生活方式极有好感,在建段家楼楼群时经他授意,楼群以突出德国风格为主,再配以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体现了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特点。小姐楼的设计理念体现在人性化的设施,楼内读书、休息、娱乐设施齐全、布局巧妙、做工精细、方便主人。门窗由百叶窗、窗纱、玻璃开扇三层组成。百叶窗由优质木条斜镶在窗框上,有意思的是小姐楼门窗上的百叶窗木条下端是向外倾斜,在室内可以看到室外,而在室外却看不到室内。楼内的建筑材料大部分从德国进口,国内材料也是好中选优。在小姐楼有三大看点:第一是浴室,无论是浴缸还是墙面瓷砖全部为德国进口。装修时,墙角是用专用弧形瓷砖贴线,由于没有直角,显得既美观又便于擦拭;第二是楼内取暖设备,为了保证取暖采用暖气和壁炉双套设施,可见当时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并不比今人落后;第三是更衣镜,这面镜子不论从哪个角度,不论距离远近都能显示试镜者的全身,令我大为惊讶和感叹,据说这种镜子的制作已经失传。
看完小姐楼我们前往左侧的总经理办公楼,中间有一处十几米葡萄长廊相隔,进入一扇小门便是空旷的广场,在广场的正中间有一犹如古代铜钱形状的池台,我想可能是寓意“招财进宝”吧。在池台的后面是戏楼的遗址,准确的说就是一块平地。总经理办公楼是段家楼的代表作,也是中西建筑艺术结合的珍品。分上下两层,依然是三面回廊环抱,护栏玲珑别致,中间是高大拱形石门支撑的弧型回廊,高大威严。走进总经理办公楼后发现,窗户上的百叶窗木条下端是向里倾斜,在室内看不到室外,而在室外可以看到室内,由此可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也就不言自明。但是,百叶窗的合叶却是专门设计的,打开窗户窗扇可以平面贴到墙面上,方便主人在室外的活动。
图文来自:新浪博主 漂泊一生
总经理办公楼内有一地道入口,里面是宽大的地下室,而且室与室相互连通,墙体设有通风气眼,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四季不潮,冬暖夏凉。段家为了打造百年基业,考虑到战乱避难、机密、安全和物资储藏等方面的需要,不惜重金聘请德国专家进行地道的建筑设计,自1913年至1924年所修建地(暗)道全长约1850米,并与总经理办公大楼、公子楼、德国工程师办公大楼、煤师院、凤山火车站、正丰矿厂区办公大楼、高级职员办公区、正丰矿电厂等主要建筑相连通。到了日伪时期和文革时期,又在段家时期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形成了今天5556米的地道。这条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全部用砖石砌成,直通正丰矿厂区,厂区地下室宽敞高大通风性好,是当时矿工下井集结之所。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地道,只见地道大部分为砖巷,一部分为石巷圆木顶棚,做工十分精细,有些地段百年之后还完好如初。导游说:因当时保密要求非常严格,直接牵址到施工人员的身家性命,直到1969年段家地(暗)道才被发现,有些暗道入口在1983年拆除旧建筑时才重见天日。当走到一处地道口时,导游说:这条自北向南的地道约270米,直通矿界日军炮楼,全部为石巷,因常年被水淹没暂不开放。剩下的地道就是1969年前后,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号召,井陉三矿组织动用大量人力、财力,开展全民防空工程建设,前后用近5年时间在地下深8至15米深处修建了长达3500米的地道。在施工过程中又将段氏家族和日伪时期修建的地(暗)道进行连接扩修,使地道全长达到5556米。2001年进行旅游开发,供游客游览。
段家楼景区地道虽历经百年,但保存基本完好,地道分上、中、下三层,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大循环套小循环,密布暗道机关,攻防设施齐全,仿佛是一座地下迷宫,使进入地道者茫然不知所措。从墙上的指示牌可以看出,地道内部设有指挥部、机要室、机械维修室、武器库、餐厅、打靶场等多种场所。地道有13个出口可直通凤山火车站、公路大桥、正丰矿厂区、宏业宾馆、景区总办大楼等地,进入和疏散十分便捷。行走在“地下长城”般的地道内,最大感觉除了叹为止观就是就凉爽,时间长了还有点冷。不知不觉来到了地道与百年矿井北斜井贯通处。矿井内有全国罕见的井下老君堂,里面端坐着一尊百年太上老君彩色泥塑像,令我赞叹不已。巷道和大厅内陈列着悬臂大铁铊、调度指挥、采掘、运输、通风、机电等五大类设施、设备,可以体验到正丰矿百年煤炭开采史。可以说段家楼景区地道除了具有人防工程作用外,还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极富品味的观赏性。
走出地道移步数十米远的地方就是还没有开放的公子楼等建筑,其原因是还没有维修,也就看不见错落有致、园中有楼、楼中有园的豪华别墅,只好来到用青石加工而成的德式莲花造型池塘,它与古朴、典雅、粗犷、苍劲的小姐楼浑然一体。导游最后说:在井陉矿区地下处处是“乌金”地方,很难找到一块适合建设永久居住的大型私宅宅址,而段家楼的选址却是得天独厚,因为它的四周地下都是煤矿,唯独楼群下面没有矿藏,况且楼群是建在三矿桥西的高地上,西倚云凤山,东临绵河水,豪宅坐西朝东,可谓背山面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在矿区这块因挖煤而不断出现塌陷的土地上,段家楼群却以它特有的风格巍然屹立,让人沉思、回顾、欣赏、品味。
图文来自:新浪博主 漂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