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屏南自助游攻略:山水之间的诗意

远方网
所属地区: 福建 屏南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轻松
适合天数: 2天 花费预算: 500元 适合时间: 全年
█ 导语:
这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山区的小县城,境内峰峦绵延,溪涧纵横交错,一座座古桥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青山秀水、古村人家交汇成了一副副悠远的风景。
█ 游记正文: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急驰,翻山越岭。相比在之前在天门山走过的山路来说,这本不算什么,但这几天厦门、福州一路走来,见惯了江南温婉缓和的山路,没想到闽东北也有这样的路况,难怪民间历来称闽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屏南,一个在脑海中从未出现过的地名,如果不是周大哥的盛情邀请,可能以后也很难有机会来,就如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美好的风光总不太能轻易看到。这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山区的小县城,境内峰峦绵延,溪涧纵横交错,一座座古桥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青山秀水、古村人家交汇成了一副副悠远的风景。它就像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用那种淡淡的、沉静的、朴素的美,向我们讲诉了一个个并不遥远的小城故事。
流水:在山水之间,畅快淋漓
从进入宁德市开始,天就下起了雨。空气中潮湿的阴郁和雨水带来的宁静,让我先前的好心情大打折扣。说实在的,真的很不喜欢下雨,尤其是这种淅淅沥沥、下个没完的雨。一遍一遍地吟诵《雨巷》,然后期待邂逅某个撑一把油纸伞,有着丁香般颜色和丁香般芬芳的姑娘。在我看来,那纯粹是一个属于诗人的雨天;而我,喜欢的永远是晴朗而明亮的天,还好,北京的雨水并不多。车外,雨势越来越猛。豆大的雨点直直落下,打在车顶、挡风玻璃上啪啪作响。来接我们的周大哥说:“凡是当地有远到而来的客人,就会下雨;雨下的越大,表明客人越受欢迎。”不知他是在安慰我们,还是无厘头呢!我望着窗外仍在继续的大雨,不禁心升了“怜惜”,虽然自己很不喜欢雨,但当这雨水被赋予了如此美好的意义之后,我发现它们其实也是满怀善意的。真正走进屏南,才发现这里处处看水,有洋、有瀑、有溪、有湖……无论静的还是动的,无论清的还是浊的,水绕着村、村依着水,水村相连,村水相映。

浅水广场 作者:风影162
在群山环抱的深涧之中,豁然出现一方平展展的水,水面足有好几个球场那么大。流水浅浅的、匀匀的,清澈见底近似透明,如烟去飘忽,如薄岚拂地。这儿就是神奇的白水洋,一方工卧于峰峦之间水质清甜的山窝平洋。
“高峡出平湖“我见过,而”深涧生平洋“又有几多?面对眼前浩瀚宽广的水面,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行的周大哥告诉我们,这里长年流水缓缓,深时不会过膝,浅时也只没踝,游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闲庭信步或是追逐嬉戏。徐徐的流水如同跳跃的音符,时而扬波,时而涌浪,哗哗之声不绝于耳。浅水下面的溪床也朗朗可见,它不是金色松软的沙粒,不是黑色稠黏的泥土,不是大小不一的碎石,而是一块平坦得近乎无缝的褐红色巨岩,其中最大的面积竟有4万平方米,实属奇特。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水上广场”。
我迫不及待地穿上进园时发的白线袜,快步走入“广场”中央,站在溪床之上,感受巨型岩石的踏实与坦然。溪水舒缓地流过足踝,摩挲着脚面,水花绽放,更让我心花怒放,真是一份难得的消暑享受。上岸后,我闲静地坐在临水的一个凉亭里,欣赏着四周旖旎的山光水色。远近的群岭,蜿蜒起伏连绵不绝,林木蓊郁,流绿溢翠;宽阔的洋面,在斜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前推后涌地跳动起白炽点点,如梦如幻。
白水洋的水,流进鸳鸯溪,壮阔的洋面就渐渐收拢成了涓涓细流。在高山低壑穿越的小溪,因为有了丰沛水量的融入而变幻莫测、妩媚多姿。行走在溪谷林间,处处可见的是林荫蔽天、落叶铺地、流水潺潺和野藤蔓蔓。走着走着,仿佛听见了似闷雷一般地声响,上前问过,才知百丈漈瀑布已不远了。沿着溪畔石径继续前行,没几分钟就到了。“鸳鸯溪山高岭峻,处处可见高高悬挂的瀑布,不过唯有这个百丈漈的气势最磅礴。”周大哥介绍说。我仰望瀑布,蒙蒙细雨扑面而来,赶忙用衣服遮住相机,穿过迎面的“烟雨”,沿着旁边的一条石阶路住上跑,觅得高处一个平台站下。看那瀑布倾泻,流水撞石击礁,喧哗奔腾;俯视潭底,瀑流打在水面,激起一朵朵剔透的小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卷扬的水波如同鱼肚翻白,晶莹透亮;而潺潺的流水则泛蓝吐绿,尽染两岸青山黛影。水在这里被演泽成了一首律动的诗。
廊桥:千年的绳墨传奇中,长虹凌空
屏南山多,水多,桥也多。涓涓溪流之上,一座座廊桥凌空架设,犹如长虹卧波,连接着山里山外。其中木拱廊桥最负盛名,它是中国传统木架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在屏南,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木拱廊桥有13座,但要想看遍所有的,在时间上还真有些“奢侈”,于是我们只好选了有“最长木拱廊桥”之称的万安桥作为此次的重点探访目标,从那营造了千年的绳墨传奇中,去见证不需寸钉片铁便可长虹凌空的建筑技艺。

凌云栈道 作者:风如水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向着长桥镇进发了。虽说在青翠欲滴的群山峻岭中盘旋,让人有些头晕,但我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那些叠翠的峰峦、纵横的溪流、古朴的村落如同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画,每一部分都独立地存在着。终于,为这块土地缘何会有这么多的廊桥,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了廊桥,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古村幽巷该是多么地隔绝,多么寂寞呀!
始建于北宋的万安桥,横跨于长桥镇的龙江溪之上,桥长98.2米,是全国现存最长的古代木拱廊桥,清乾隆七年再次重建。桥的造型古朴别致,桥面以规格木板构成美丽的图案,桥廊两边设栏杆,内架板凳;桥槛上方为穿斗式梁架,顶盖青瓦,优美且不失刚健。270年的风雨侵蚀并没有将桥身的艳丽色彩抹掉,远远望去,让人觉得不仅是一座廊桥,更是上苍遗落在人间的彩练,眼前不由得一亮。因为藏在闽东深山的缘故,万安桥至今仍保留着让人惊喜的原生态。这里没有旅游景点的游人如织,廊桥就只是属于长桥镇百姓的那一座。走在桥上,你会看到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的孩童,看到拎着鸡和菜缓缓走过的妇女,看到靠在桥头乘凉歇息的老人,以及摆一溜桌椅凑在一起打牌、聊天、喝茶的老乡………
廊桥“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对游客来说,它是一道奇特靓丽的风景;而在当地百姓心中,却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生活—朝出暮归的通途、供人歇脚的风雨亭、村民娱乐聚会的优雅场所。
除了用以交通和艺术本身的巨大价值外,屏南的木拱廊桥还与地方民俗、宗教信仰密切相连。在全县现存的13座古代木拱廊桥中,有相当一部份还保留着神龛、香炉。当地百姓,尤其是妇女,每逢农历初一、端午、春节等重要节日,还有上香祈福的习俗。始建于清同治三年的双龙桥位于白水洋鸳鸯溪上游,我们参观时,恰好赶上来自周边村子的一群老阿婆在“踩桥祭屈原”。她们身着鲜艳的诵经服,手里拿着香纸和粽子,不知何时就聚集在了桥头。只见她们边扭边唱,摇头晃脑,很是专注。我是完全听不懂她们在唱些什么的,只好跟着人流往桥中走。路遇围观的一位老乡,便问了他:“阿婆们在唱些什么?”老乡告诉我:“是《观音经》。”我正疑惑着为何祭屈原还诵《观音经》呢,却看到桥屋中供奉着的是一尊观音菩萨像。佛龛两旁的楹联上写着:“杨柳枝头甘露洒,千层浪头显神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在祈求观间菩萨救护水难,保佑一方平安。
阿婆们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三趟,唱完经后,还在桥边呼唤了一阵子。学识渊博的蓝风老师猜道:“这应该是在呼唤屈大夫来享用香纸,唤鱼儿们吃粽子吧。”随后,阿婆们便焚化了香纸投入水中,又向桥下抛出了粽子,以示对屈原的敬仰,并为自家祈福。我赶忙跑到桥下,想拍几张阿婆抛粽子的照片,才发现这桥真的好高。“不用寸钉片铁、只凭榫卯衔接”,此种精妙绝伦,让人不得不对那些建桥者产生五体投地的敬佩之情。在我看来,建造廊桥更像是一门用智慧和审美情趣与山多溪广、封闭隔绝相抗衡的艺术,这种抗衡的结果不是冲突,而是达成了自然和谐共处的默契。文化的东西,总有它抹不去的痕迹。无论岁月沧桑,时空变迁,留给后人总能有无限遐想。
故事的主人公叫黄春财,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出生在长桥镇的一个造桥世家,祖父黄金书是清未享誉闽东北的廊桥工匠,父亲黄象颜更是一生造桥31座。等到手艺传到他身上,已是第七代。
15岁时,黄春财便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建瓯、顺昌、古田等邻县造桥建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不但学会了造桥,还会造水车和各种家具。1956年,只有20岁的黄春财就“主绳”建造了上圪桥,成为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什么是“主绳”?这里需要做一下解释。它源于木工的“绳墨”一词,就像现在的总工程师,除了绘图之外,测算、施工、雕刻等都是必备的能力。在古桥的大梁上,“主绳”和“副绳”的名字都会连同建桥时间一起刻在上面,博得后世瞻仰,无上荣光。如今,别看黄老已74岁高龄,但在屏南,却是最年轻的一位建桥“主绳”。
木拱桥的建造延续着古老的传统,整个流程包括截苗木、建桥台、造拱架、架桥屋。施工过程完全由手工操作,而且要善于计算每根苗木的尺寸。这些看来牵涉到物理、数学等诸多学科的计算问题,即便是对于现今建筑系毕业的科班生来说,不用3到5个月的时间也是完成不了的。但在黄春财手中,同样的活只用一个晚上就可以完成。黄老说:“只要你喜欢,做起来就会很快。”
当我们问他,这门技艺会如何传承下去时,黄老“隆重地”推荐了他的小儿子黄闽辉。小伙子朝气逢勃,4年前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木拱廊桥的建造技艺。别看只有26岁,作为主要负责人,如今的他已经完成了一座新桥的建造,还在大梁上刻下了自已的名字。对此,黄老笑言:“年轻人脑子活,学得快,现在他计算、绘图都没问题。”当我得知,黄闽辉能将现代的CAD绘图用于木拱桥的新桥设计和旧桥复原时,尤为欢喜,心想这恐怕是将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相互结合的最好例证了。
踏上回去的路,临别时黄春财老人对我讲的话在耳畔久久回响:“等我真正老了,使不上劲了,我希望两个儿子能接我的班,把廊桥的文化发扬光大。”
古村:一步千年,小巷幽幽庭院深
返回屏南县城后,沿屏宁二级路一直向东,没多远就拐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路口。这一拐,仿佛是跨越了千年的时空,不经意间跌落回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村落。这儿就是我们屏南之行的最后一站——漈头古村。始建于唐僖宗乾年间的漈头村,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走进古老的村庄,明清风格的土木建筑比比皆是。土墙青瓦、朴实无华的平民之屋与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的富绅之居相互毗邻,密集而居。
也许是午后的缘故吧!村子里没太多人静悄悄的,我们也自觉地收敛了不少,默默用镜头寻找自己心灵的共鸣,大门上方的“文魁”、“武魁”牌匾,门口墙内挂着蓑衣、竹筐,蹲在门口抽旱烟的“斗笠”老农……徜徉古巷,仿佛每一座房子都有道不尽的故事和看不厌的风采。
村中最像样的路也就不到两米宽,在周围高大门墙的夹击下形成了一道幽深的小巷,每块踩在脚下的石板都像刚刚被冲洗过一样泛着青光。想象一下,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倾泻在青石路上的光芒是不是能给我很多灵感呢?这样充满画意的地方,难怪千百年来人才辈出。带着我们参观漈头村的村民老张自豪地说:“我们这历史上曾有过‘叔侄两进士,父子三贡生’的辉煌,历代科举人士有200多人,名列屏南‘四大书乡’之首。”
青石板传来笃笃的门杖声把我的思绪拉回,跟着老张左拐右拐,来到一座宽敞的四合院前。院子里柴垛整齐,有一位老人正在编草鞋,看到大家呼呼啦啦地进门,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善意的微笑迎接着我们。走进宅院,迎面是一道中门,穿过后就是正厅了。牌匾、梧桐木板联悬挂在厅堂的正中和两侧。这百年老屋虽未经有效修缮和保护,已显得有些破败,却仍可见当年奢华威风的气派。古香古色的家具、精雕细刻的门窗、形象古朴的石雕、惟妙惟肖的木雕,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
出了宅院,看到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老张说:“这叫鲤鱼溪。”关于它的由来,流传着好多说法。有的说源于唐朝,有的说传自宋代。不过,真正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朝初期。当时大多数村民喝的都是这溪水,为了防止外人投毒,就在溪里放养了鲤鱼,取“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之意,并制定了乡规民约,保护鲤鱼。几百年来,在这1500米长的溪流中放养了数也数不清的鲤鱼,红的、白的、黑的,成群结队,在溪中悠然自得。
其实,漈头村留给我们的又何止这些,随便一座古厝、一段古墙、一条古巷,都充满了穿越历史的质感,若是经过中老者讲解,那这里的故事就会如鲤鱼溪的水,源源不绝,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幽古之谓叹……
在离开屏南的时候,天又下起了大雨,一路上所见的倩影仍在眼前挥之不去。和许多古风相传至今的小城一样,屏南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屏南人有着山外难见的可爱与率真,他们漫长的时光都和这水、这桥、这村一起度过,他们在这片朴素而沉静的土地上自由地构建起了俗世的天堂。而真正屏南的美,是该用心灵的胶片拍摄的。
█ 景点介绍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属于宁德市辖内,屏南全县钟灵毓秀,自然和人文风景层次叠现,大体可分为山水自然、廊桥飞架、原始村落三大部分,又相互溶为一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第一部分奇山秀水孕育出绿色景区,还是鸳鸯的故乡,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融溪、峰、岩、瀑、洞、湖等山水景观为一体;第二部分是屏南县著名的“桥梁之乡”,现境内保存着13座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才能得以保存到今天;第三部分是屏南县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远在3000年前就有古越先人在境内繁衍生息。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雍正皇帝给取名“屏南”。因位置偏僻,山林深处散落着很多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村古建,规模较大的有漈下村、漈头村和双溪古镇 。
第一部分:不“湿“身,不痛快——白水洋鸳鸯溪亲水之旅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境内,分为白水洋、宜洋、刘公岩、太堡楼、鸳鸯湖五大游览区。整个景区呈月牙形,总面积66平方公里,溪长36公里。白水洋景区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浅水广场“,阳光、白水、水蚀波痕,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河床。鸳鸯溪(宜洋)景区,在白水洋的下游,因每年有数千对的鸳鸯从北方到此过冬,故称鸳鸯溪。景区森林茂密,峡谷纵向深度500多米,横向跨度最窄处仅一米,构成一幅立体式的百里画廊。
景区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西北部屏南县境内
开放时间:7:30-18:00
景区设有大型停车场:小车10元/辆,中巴20元/辆,大巴30元/辆
淡季票价(10月至次年4月) 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联票(含观光车票):90元
白水洋景区门票:50元 白水洋景区观光车票价:15元 鸳鸯溪景区门票:40元
鸳鸯溪百丈漈洞梯(暂停使用)
旺季票价(5月至10月)
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联票(含观光车票):170元 白水洋景区门票:100元
白水洋景区观光车票价:20元 鸳鸯溪景区:78元 鸳鸯溪百丈漈洞梯门票:40元
最新消息:景区门票淡季优惠价延期至4月30号
景点介绍
一、白水洋景区
白水洋景区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浅水广场“,其平坦的河床长约2公里,最宽处182米,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一石而就,河床布水均匀,净无沙砾,人行其上,水仅没踝,阳光下波光潋滟,一片白炽,因而得名白水洋。在中下洋之间有一条近百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阳光、白水、水蚀波痕,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河床。人们或踏水、或冲浪、或开展赛跑、拔河、武术、骑车、舞狮等别具一格的水上运动,尽享大自然赐予的清凉。
装备提示:
1、如果您想下水“湿身“,记得带上泳衣及干衣服,最好穿拖鞋或者凉鞋。
2、一张门票配一双防滑袜,如果不是联票,可以进入景区后购买,一双3元。
3、若游玩时间较长建议自备一双较厚的袜子,一是防滑效果更佳,二来脚底也不会磨痛。
必玩项目之一:白水洋中洋踏水
白水洋中洋是最壮观的景点,河床平坦,河水分布均匀,石面平滑如砥,无缝无苔,石上布水均匀,仅没脚踝,清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潋滟,色似白银,令人称奇。到白水洋中洋一定要赤足下水走走,感受白水洋清凉的河水的同时,免费做一番足底按摩。
友情提示:
在白水洋观景台可以做好下水前的准备。观景台有配套的淋浴设施(淋浴免费),同时也提供寄存服务,餐饮服务。
物品寄存标准:租用费15元,押金15元。
下水准备:
1、在换好下水装扮并做好寄存后,记得要穿上专用的防滑袜(岩石在河水冲刷下很光滑)
2、女士请不要佩戴首饰!如果不小心掉入水中,就真的是大海捞针了。
3、佩戴眼镜或者墨镜的朋友,记得在观景台要一根细绳绊住镜架两端,以免眼镜或墨镜掉入水中。
4、手机或其他数码设备最好放入有拉链的口袋或包里,防止滑入溪中。
5、如果您带有相机,想在水上拍照,最好购买一个防水袋。
必玩项目之二:百米冲凉滑道
一条长近百米,宽60米的天然冲浪滑道,游客只要仰面躺在滑道上,就可凭借溪水的冲力向下游滑去,滑道上的石块经常年的流水冲刷,已非常光滑。在下滑的同时,您可以感受到水里的轻柔助推力。调皮的水流时快时慢,不断给你带来惊喜感受。
友情提示:
1、冲浪前需到沙滩上的服务店租用冲浪用具。
2、冲浪用具包括:护膝一对,护肘一对,安全帽一顶和专用救生衣。
3、租用费用为:租金50元,用具押金20元。
推荐景点:
当然除了白水洋中洋踏浪和百米冲浪道外,白水洋还有很多美景不容错过。
【纱帽岩】
白水洋下洋中央最突起的一块岩石,它与河床是连体的。从左上方看,因其极像一顶明代的乌纱帽,故称“纱帽岩“。从左侧往上看去,其形如一只巨龟,背上驮着一堆宝物,人称“金龟驮宝“,总体看,又似一鼓满的风帆,又称“一帆风顺“,因此,该景点又有一个十分吉利的名字——“金龟驮宝,一帆风顺“。
【双龙桥】
上游峡谷中的木拱廊桥,是一座重建的双龙桥,双龙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长度仅次于屏南境内的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煞是壮观。
【五老峰】
游览白水洋,必先登五老峰,在峰上凭高俯瞰,白水洋一览无余。五老峰山形秀丽,座落在白水洋边上,其前方的小平台人称棋盘顶,传说当年有五位神仙在棋盘顶上,面对棋局冥思苦想,过百代而忘却自身,专注凝神而化为五老峰。当你在洋面玩耍尽兴之后,不妨一登五老峰,铺满登山路的绿荫,温柔的为你消除疲惫;立足峰顶,俯瞰上下,壮阔的白水洋完全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友情提示:
上午进入白水洋景区,水温较低,您可以去爬位于白水洋的五老峰,山不高,不费力,而且登顶后还可以看到白水洋全景。等中午气温升高后在下水游玩比较好玩耍湿身后上岸,喝一杯姜茶抵御寒气,预防感冒。
二、鸳鸯溪景区
在白水洋的下游,因每年有数千对的鸳鸯从北方到此过冬,故称鸳鸯溪。景区森林茂密,峡谷纵向深度500多米,横向跨度最窄处仅一米,融秀溪、峡峰、怪岩、奇洞、雄瀑、诡云、朦雾、古道、险栈、珍禽异兽于一体,构成一幅立体式的百里画廊。同时,也是我国瀑布最多的景区。
装备提示:
1、鸳鸯溪景区全程为登山行程,所以最好穿上登山鞋。
2、走全程需要耗时3-4小时,最好随身带上一些水和干粮。
必玩项目之一:百丈漈和水帘洞
百丈漈是鸳鸯溪不可错过的景点。瀑布后方的洞就是“水帘洞“,据 当地人说,有时还有猴子住在里面。百丈漈瀑面落差157米,宽20多米,瀑水直下泻入清潭,掀起阵阵气浪。水帘洞嵌于瀑石半壁中,石洞高3米宽4米。百丈漈周边林木森森,景致清幽。在阳光的照耀下,洁白的瀑布与彩虹交相辉映,气象万千。
友情提示:
“漈”(音同祭)在屏南方言中就是瀑布的意思,所以鸳鸯溪景区很多景点都有“漈“字,代表是一个瀑布景点。同时鸳鸯溪景区也是全国瀑布最多的景区。您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瀑布。
必玩项目之二:凌云栈道
近500米的悬空栈道,在缩短登山路程的同时,又让你舒心纵览景区全景。站在栈道上,你可以凌空俯瞰鸳鸯溪峡谷风光。远眺小西天、仙女瀑、碧玉翡翠潭等主要景观,若遇上雨雾天气,栈道上更是烟云缭绕,让你仿佛置身云端,充分体验到“凌云“的美妙。
推荐景点:
【青蝶漈】
鸳鸯溪最有名的瀑布之一,青蝶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倪青蝶的姑娘,发现了一种可以染布的颜料——“青“,和取青染布的技术,她贪心的哥哥为多嫌钱,垄断了种青和取青的技术,不许她泄露密秘,善良的姑娘在劝说未成的情况下,被她的哥哥打得遍体鳞伤并关了起来 ,她设法逃出家门,将技术传给了村里人。因为青蝶曾在瀑布的上头修建了两口滤青的青池,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青蝶姑娘,就把这个瀑布叫做青蝶漈。这个瀑布略呈斜形,水不是一泻而就,水花跳跃着,翻腾着,撕出了片片青纱般的水雾,像极了风中那夜逃的叫青蝶的女子翩纤的裙。
【仓潭雄瀑】
位于瓮潭下游与仓潭相接处,鸳鸯溪水至此被瓮潭后的双鳖石逼入仅十米许宽的溪口,倾泻而下,声势浩大。潭边岩滩平坦宽阔,有石帐篷、瘌蛤蟆斜眼看鸳鸯等景。此谷亦被誉为全立体景观,是鸳鸯溪上像率最高的景点。
【喇叭漈】
喇叭漈是鸳鸯溪最奇巧的一个瀑布水流而下的水在岩石,水潭边有一块圆秃秃、光溜溜的巨岩,就象一尊袒胸露腹的大罗汉。水潭中有个又高又大的石喇叭,直立在那儿,上游的水就从那喇叭嘴上流下来,飘飘洒洒,叮叮咚咚,煞是好看,成为鸳鸯溪畔一个独特的美景,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喇叭漈“。
三、刘公岩景区
地处五大景区中心,位于仙峰顶下,有“小太姥“之称。整痤央体光无草木,如涂乌墨,一年四季常为云雾缭绕,岩间间公洞四室相连,陡峭难攀,香客甚多。洞顶雄风口令攀登者望而生畏。
开放时间:8:00-17:00
四、太堡楼景区
太堡楼位于友谊桥下游,为鸳鸯溪下游景区,以数千亩原始次生林和河谷景观为主要旅游内容。
开放时间:8:00-17:00
五、鸳鸯湖景区(景区目前在建设中)
也叫甜泉水库,离城关十几公里,波光粼粼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翠绿欲滴的青山;白鹭戏水、古塔映影;别墅山庄、风光绮丽,吸一口清新滋润的空气,倍感心旷神怡。
开放时间:8:00-17:00
第二部分:藏在深山的虹——屏南木拱廊桥探秘之旅
屏南属丘陵地带,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古代交通不便。来自中原的屏南先民中的桥梁工匠,根据屏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林木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选择经得起风雨侵蚀的杉木作为建筑材料,在屏南境内建起了50多座木拱廊桥面,大大改善了屏南的古代交通。木拱廊桥既变溪涧为通途,又是旅客途中乘凉歇息、躲避风雨和观光游览的胜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屏南现存的木拱廊桥著名的有两座:千乘桥和万安桥,分别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和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
万安桥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县长桥村又称长桥、龙江公济桥,,是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北宋,桥正中石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建37开间15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遥望该桥形似长虹卧波,非常壮观。
千乘桥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棠口村屏南境内第二长木拱廊桥,桥梁建成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形象。桥长62.7米,宽4.9米,桥面至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度27米,桥堍和桥墩以块石砌筑,墩船形,墩尖雕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面以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
百祥桥(2006年5月不幸毁于火患,目前正在准备重建) 震撼指数:★★★★
该桥位于屏南县棠口与寿山乡两乡交界的深山峡谷之中,桥两端构架在悬崖峭壁之上,仰望如长虹飞架,非常壮观,是著名险桥之一。
广福桥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县岭下村,据文字记载,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是屏南众多木拱廊桥中未经重建,几经重修,维护时间最久的一座木拱廊桥。
广利桥(2005年因建设中型水库而搬迁至际头村附近的屏宁二级路旁)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岭下村,该桥始建于宋。桥两岸有红豆杉、南洋铁杉、柳杉、水杉等古树名木和一座千年古寺——景福寺。广福、广利相距仅几百米,如两道彩虹横跨于岭下河上,是福建省唯一的姐妹桥。
金造桥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棠口乡金造桥,是屏南境内第三长木拱廊桥。
龙井桥 震撼指数:★★★★
位于屏南县白玉村附近,为我国东南十五险桥之一。其桥身造型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史》作为插图。
第三部分:一步一千年——漈头双溪文化寻古之旅
漈下古村
现为屏南县甘棠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屏南县南部,漈下村古民居大多为明清建筑风格,乃典型的江南天井民居。室内雕梁画栋,外墙有阶梯型和流线型两种。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形布局,四面环山,双溪夹流,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具有江南水乡情调,并因地制宜,渗透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于布局,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建筑文化。
推荐景点:
【聚宝桥】
聚宝桥,又称漈川桥。是屏南县唯一的一座八字撑木构廊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上神龛祀玄帝。
【飞来庙】
当地俗称水尾殿,祀“飞来大王”。屏邑文人墨客常会于此,题诗作画,殿内尚保存有清代壁画和楹联,古壁画内容和诗文说明了建飞来庙是“飞来大王”自己的选择。
【峙国亭】
峙国亭,俗称四角亭,该亭始建于明隆庆年间,东、北与村道相连,西临溪,南右为出村大道。南面正中神龛上供祀着武圣关云长和关平、周仓的神像,亭的梁上有《三国演义》人物彩绘
【明代古城门】
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余年,城楼位处漈下村中心,坐东朝西,东南紧依村居,西临溪并与花桥相倚,北与高矗苍翠的文笔峰对峙,雄伟壮观。城楼为砖石土木双层建筑,楼顶飞檐翘角,城门上题“漈水安澜”四个行书大字,苍劲有力,端庄古朴。
【龙漈仙宫】
又称马氏天仙殿,为龙漈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宫殿位于两溪交汇处,坐南朝北,与文笔峰遥相对峙,东南西三面溪水环绕,古树花木掩映,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宫殿为土木建筑,内圆外方,其正殿上方建藻井和穹窿顶,建筑艺术性高。
漈头古村
漈头村(古称龙漈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商贸发达之地,聚集过不少文人商贾。这里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远近闻名,享有屏南“四大书乡“之首的美誉。
推荐景点:
【石牌坊群】
漈头石牌坊群矗立在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古道两旁,离屏宁二级公路仅100米左右,人们称之为“石坊岔”。
【鲤鱼溪】
漈头鲤鱼溪,原名竹溪,亦称九曲溪,溪边多埠,溪中多坝,埠可供人们汲水、洗涤,坝可供鲤鱼栖息、避洪。
地址:从屏南县城沿屏宁二级公路往东5公里处。
双溪古镇
屏南县双溪镇发祥于五代后梁,兴建于北宋,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双溪古镇作为屏南旧县城所在地,虽为弹丸小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镇明清房屋多为土墙黑瓦两至三层结构,虽没有徽州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木雕、石雕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许多屋内楹联出自名家之手,富含哲理。石板街巷铺设技术精湛,街巷空间尺度造宜,建筑有进有退。
推荐景点:
【文 庙】
文庙又称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圣人庙。。“文化大革命”中破坏较严重。目前正在修复。
【城隍庙】
城隍庙座落于双溪东隅、紫山之麓,是典型的明清宫殿式建筑。城隍庙是双溪曾经作为古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古街巷】
古镇古代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
【宋 宅】
宋宅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
地址:双溪镇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
█ 当地美食:
屏南属高山林区县,依靠青山绿水间蕴藏的丰富天然食用原料,传承源远流长的民间亨饪传统,推陈出新地发展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屏南菜肴以本地土特产为原料,亨制手法简单,朴实无华,散发着乡土气息。药膳为屏南风味菜中最具独特的菜肴。有清凉带补的苦芝小肠汤、补血益气的红菇排骨、提神解困的绿茶蛋花、祛寒养肾的鱼腥草鳝鱼、解乏壮体的艾叶蛋、能治感冒的寒草粉干、能补力治黄疸的兰花仔粟米饭、能温肠暖胃的米烧兔、寒草粉干等上百种。
屏南小吃大多以米、豆、瓜、果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用料简单,亨饪技术传统,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提升,其形各异,其味万千,汇聚了民间亨饪高手的聪明才智,浓缩了当地民俗风情,代表小吃有:鸳鸯面、漈头扁肉、芋头面、艾叶蛋等。
推荐菜品:
鸳鸯面
即苦椎面,以苦椎为主料,揉进面粉制成。有制作精细、条块均匀、色泽透明、软滑爽口的特点。
猪肉苦芝
苦芝即屏南当地所产的苦菜、野菜。嫩时采摘经煮熟漂水去苦味后,清香略带苦味,十分清爽。晒干的苦芝炖猪肉味更佳。
米烧兔
屏南最有特色的土特产之一。免子宰杀后,烧谷米壳熏制而成,表皮呈暗红色,肉质香甜软糯,表皮脆且口感柔韧。
四季豆干
屏南由于地处盆地,气候较为阴潮,因此世代居住于此的屏南先民便想出一套包括晒干、盐腌、焖制等工序在内的一系列的蔬菜贮藏方法。豆干是人们将采下来的四季豆晾晒制成的。吃时将豆干泡发,挤去水分,再放入适量猪油和肉丝,热锅快炒,十分有嚼头。
八珍酿鳝段
屏南盛产鳝鱼。鳝鱼又称黄鳝,肉质鲜嫩,无论烧鳝段、炒鳝片、烟鳝丝、炸鳝脆,都十分美味。鳝鱼肉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民间视它为病后体虚的滋补品。
寒草粉干
用水蓟草、天龙角等具有祛寒功效的青草外加鱼片或比目鱼片水煮粉干,味道奇特,苦中带甘,是预防及医治风寒感冒的极佳药膳。
鱼腥草鳝鱼
鱼腥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用鱼腥草能去风感、治腮腺炎。屏南所产黄膳肉质肥美,合两者炖之,有滋阴补肾、增食欲的功效。其味道鲜美,为当地小孩传统健脾开胃之药膳。
苍根小肠
系用山苍籽根与小肠慢火炖制而成,易烂且脆,其汤清香略带凉苦,有去暑、醒脑、治腰痛之功效。
牡蒿猪肚
使用牡嵩草和墨鱼干作为配料炖猪肝。其主要功效为健胃、消食。
木槿花米汤
木槿树在屏南农村较为常见,其粉红或洁白的花朵一绽放,人们便采摘回家,放到米汤中,加入辣酱、酒糟等作料煮汤配饭。质地柔韧的木槿花,吃起来口感极好,闻起来微微清香,不失为一道特色菜。
秋菊米果
它是用一种长在旱田及田埂上的野生植物掺和进已蒸熟的粳米中,在石臼里用木棰捣匀而成的熟食,大多揉成饼状,色泽青翠,光滑匀细,味道独特,可称得上是人见人爱的绿色食品。
黛溪芋头面
用芋头加工成面条状,加入当地酒糟、泥鳅、香菜一起烹调,味道独特。
泥鳅米汤
先把泥鳅用鲜汤在锅水煨,再与米汤、冬寒菜等同烩成菜。菜汤鲜味浓、口感滋润,有“营养美容滋补汤”的美称。
█行程规划
每年五月到十月是屏南旅游的旺季,两日游的行程适合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动车游和福建,及浙江南部的自驾游,一日游的行程较紧张适合屏南周边地区(宁德、福州、莆田)的自驾游。当然如果您对古镇古村和木拱廊桥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多花上一天时间,选择代表性的村镇和廊桥参观。
一日游行程(较为紧张,适合自驾游)
上午游览鸳鸯溪景区,下午浏览白水洋景区,傍晚游览漈头古村。
二日游行程
第一天:上午游览鸳鸯溪景区,下午浏览白水洋景区
第二天:清晨赴漈头古村,享受古村宁静的早晨,下午到双溪古镇浏览,夕阳西下,体会静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