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上海田子坊:藏在钢筋森林下的格子时光

远方网

关注

“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是取自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画家田子方的谐音。十年间,陈逸飞、尔冬强等一批艺术家把工作室搬到这里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繁华不过上海,魔都的钢筋森林,一根根冲破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然而,云层之下,那些仅存的密密麻麻的坉坊里弄,如同森林中的微小苔藓,在岁月光华中为这座城市储备养料,总有一天,它们死去,它们的躯干变成了土壤。而在田子坊,会有一段钢筋森林下的格子时光,被细心珍藏。

精心装饰的门脸 风如水 摄影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上海的天气骤变,早上的太阳还没有把我的寒气烘干,午后天空竟飘起了雪花,从北京带来的雷锋帽又派上了用场。舟山的朋友打来电话,风浪太大,没有能上岛的船。看来,去东极岛看日出的跨年计划,将被搁浅。不过,在路上的乐趣,往往就在于无法预期的未知。在翠华餐厅的一顿接风饭,就让我好好品尝了港式的味道。饭后闲聊,招待我的上海同学提议:“上次北京下雪那天你不是去过南锣鼓巷吗?离这里不远就是田子坊,也可以去拍几张雪后的咖啡馆。”既然“天地人和”,那就必须去逛逛。

所有的相遇都是重逢

没想到街对面就是田子坊。跟着人流涌入,上海人的精致,精致到一砖一瓦。小径通幽的弄堂里,一个广告牌,一张酒吧桌,都做的情调十足。但田子坊依然没有褪去它迷人的市井气息。楼下是设计师的精致咖啡馆,楼上则飘着阿婆刚洗好的格子床单。而我“错过”一家一家的店铺,径直向前,不是为了寻找雨巷里的油纸伞,我的目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们都在寻找陈逸飞。

老房子见证了都市的扩张 石磊 摄影
小小的弄堂被打理的精致干净 风如水 摄影

是陈逸飞选择了田子坊,在市中心的破旧弄堂里,有一间夹杂在民居里的老厂房。画家的眼睛看到了美,他一定是看重这将要消失的石库门,以及要和石库门一起消失的市井气息。有人提议把工作室开到苏州河畔,悠闲静谧。陈逸飞立马反对:“那里一到晚上人都没有,吓也吓死了,怎么画得出画来!”陈逸飞从旧上海形成的石库门建筑天地中发现了美,在夹杂于民居中的老厂房里发现了价值。它所处城市的心脏位置,散发着上海旧城特有的味道。画家选择了留下。

又是田子坊选择了陈逸飞。和南锣鼓巷的皇家命脉、鼓浪屿的西洋血统有别,田子坊所在的卢湾区,在历史上属于法租界的边沿地带。在这里,有着静谧的花园洋房,成排石库门里弄,及里弄工厂,也有高高矮矮的砖木平房和龙鱼混杂的棚户区。这里有当时与张大千齐名的“金鱼先生”汪亚尘的寓所“隐云楼”,亦有政坛风云人物杨度的故居;地下党员秦鸿钧在此从事他的革命活动,能够登上香烟广告的美丽女子也成长于此。但里弄里的工厂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民居中间,这里的街道工厂都是短命的,它们存在的价值似乎就在等待着自己的“转世”。它们找到了陈逸飞。

一个有品味的上海男人,最终遇见了一条有品味的弄堂。这样的选择是偶然又是重逢。

可惜,我和陈先生已注定无缘相见。甚至,连陈逸飞工作室的旧址,也因某种原因,暂时关闭。而旧居的门面,灰墙黑瓦,似乎在岁月中就未曾改变。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一声叹息。

大上海下的小格子

行程还要继续,或许没有目的,反而会更具乐趣。一家冷不丁就会错过的气味图书馆,便和我们相遇,在这里香水就是一本书,需要用嗅觉去阅读每一个奇特的味道。我拿起一个标着雨后花园的小瓶子,轻吸一口,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久违的画面。那是小时候的一个夏天,我和外婆站在屋檐下躲雨,我用手里的塑料瓶,收集低落的雨滴。我还记得雨滴打湿了我的双手的感觉。我们又找到一家卖唐卡的小店,店主在二楼,是一个穿着青色素衣的女子,她站在点着焚香的阁楼中间,面朝我们,双手捧一本书,放在腰际,咏颂经文。看着又似乎没有看着我,一字一句,唇清齿澈。我被生生的怔住,我完全没有听懂,我又似乎全部听懂,在下楼的时候,我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出门后,我在玻璃上看到一行字“付出,是最大的收获。”

田子坊的留下也许是一种幸运 方子春 摄影
但设计和社区的发展模式,是它幸运的原因 风如水 摄影

田子坊的行走,完全是一种迷失,我们又走回了陈先生的工作室,继续向前一座五层的厂房,绝对是田子坊的大型建筑,这座建筑以前是钟表塑料配件厂,而现在叫画家楼。我也去过798,那里的画室越来越大,更像是展览室。而进到画家楼,杂乱中的有序,昏暗里的色彩,还有那一个个“蓬头垢面”的面容,让我更像是回到了校园里的美院。完成的作品被放置在走廊里,有一些刚刚被挂起,新鲜的如同带着热气的包子般,味道诱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创始人陈逸飞的影响,这些作品更偏重现实主义,但每个作品又保持着高度的独立和个性。二楼的有些房间还是画家们聚会的场所,隔着好远,我就听到了一个女子“肆无忌惮”的笑,他们的谈话夹杂着各地的口音。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在上海的弄堂里已经存在了十年,十年的进进出出,田子坊的名声从画家,传到了普通游客。我不也敢猜想,以后的历史里会不会有一个“田子坊画派”。但只有进步没有荒废,只有坚守没有张扬的状态,何尝不是田子坊品牌形成的原因。

在画家楼的三层,我发现了和很多厂房一样的,户外悬梯。我顺着铁梯爬到五层,站在这里可以看清田子坊的整体布局。在泰康路和建国中路的四方区域里。巷陌从横,自然的书写出一个个横平竖直的田子,就如同我们在学写字的时候的田字格。从一个汉字到一篇文章,从迟钝到流畅,从模仿到思想。习字的过程和田子坊的成长惊人的相像。

回忆的味道总会有甜蜜

继续向前,在有上海老特色的石库门房间中,candy lab白色简洁的门店搭配色彩缤纷的糖果,实在非常的出挑。店员正在做制作糖果的表演,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展示。制作糖果的过程不比画一幅简单。溶解、控温、配色、组合、定型、打磨、切割,在制作过程的最后几步,我才发觉一个卡通泰迪熊的造型逐渐成形。带着这份惊喜,我挑选了一份写着新年快乐的糖果,这样的手工糖果,送给心爱的人,一定会惊讶而甜蜜。

寻不着陈逸飞,我却遇到了“绝代佳人”,其实这是田子坊的一家服饰店,橱窗里展示的旗袍,充满了上海的复古味道。但在下雪天,遇到穿旗袍的佳人,未免过于美丽“冻”人。我遗憾的准备拍一张普通的店面照留恋。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肩膀上,进过我的时候,小女孩好奇的回头。“绝代佳人初长成”我脑海里已经给这张照片命名。小姑娘,是个美人胚子,没有整形,也没有浓妆艳抹。也许这就是田子坊曾经的面容。

我想起不久前在南锣鼓巷和落日的一次谈话。我问落日:“你看到现在的鼓浪屿、南锣鼓巷,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的话,会不会失望。”这样的问题,落日有自己独到的解答“你在什么时间遇到的风景,就是你看到的模样,和以前和以后都不同,你在这个时间来到了这里,这就是它希望你看到的样子。”

这样看来,田子坊就像是candy lab的一份糖果,不到最后你一定猜不出它的模样。然而,不管你看到的田子坊,是怎样的风景,放在记忆里品尝,它总会带给你一份甜蜜。(文字作者:风如水)

景点介绍:

田子坊是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也是不少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基地,人们往往将田子坊称为“新天地第二”。即使已经可以和新天地相提并论,田子坊依然没有褪去它迷人的市井气息。楼下是设计师的精致咖啡馆,楼上则飘着阿婆刚洗好的格子床单。所有奇特的小店都一股脑的挤进来,令人目不暇接之外,嘴巴也不能闲着。

白天的田子坊优雅清新 mr 摄影

陈逸飞工作室

这里曾是陈逸飞先生的工作室,更早的时候则是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的木工间。工作室中间放着一张黑色的长桌,一旁的透明玻璃柜里有陈逸飞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物品。房间分上下两层,天气好时,会有阳光散漫二层整个空间。从工作室的布置可以看出,陈逸飞先生生前的高雅与不俗。喜欢艺术的同学,这里不应错过。

工作室参观时间:10:00-17:30,不让拍照

门票:免费

地址:泰康路210弄2号甲

巴塞艺术中心

巴塞艺术中心位于“田子坊”泰康路200号1号楼6·7层,这个当年由画家们在老厂房内开创的艺术街和著名画家陈逸飞工作室,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新潮的和谐嫁接。泰康路展览空间为700平方米。它的功能包括展览、研究、收藏。学术交流。还为重要藏家设计收藏策略、协助管理藏品。

门票:平时免费,部分展览需要邀请函或门票

地址:泰康路200号1号楼

夜晚的田子坊又是另一种模样 e888lp_st 摄影

任微音画馆

任微音常年画展在田子坊对外免费开放,任微音先生是20世纪被长期忽视的最重要的中国画家之一、艺术史核心内容中的一颗遗珠。他独创了自己绘画风格,混合西方的印象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方法,通过用油稀释他的油画,让画作具有更自由的流动性,并吸收了中国书法的流畅笔法,展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

门票:免票

地址:泰康路210弄3号

开放时间:9:00am-10:00pm

田子坊画家楼

田子坊画家楼的规模并不大,之前是一家制造钟表塑料配件的街道工厂,五层的老厂房里,其实只有下面的三层每天开启着画家工作室的大门。上面的两层,有时也有些画家入驻,但更多是作为创意设计类的公司办公室。这比起其他城市的大型画家聚集区,在数量级别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大都市的中心位置,在老上海的弄堂里,在有艺术根基的地方,把这些“显赫背景”叠加在一起,足以压过许多时起彼伏的画家村。十年,保持着一种状态,只有进步没有荒废,只有坚守没有张扬,时间本身就可以让田子坊熬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门票:免费参观

地址:泰康路210弄3号楼

逗号先生

逗号先生是田子坊的卡通形象代言,他的外形旨在向圣贤致敬,逗号先生的内在蕴含了交流表达、田子坊古建筑群以及大家对田子坊的爱。逗号先生的名字从含义上看,逗号代表不曾完结,寓意着田子坊中的新生力量生生不息,田子坊的明天未完待续!

地址: 泰康路200弄田子坊创意园区临9号

夜晚的田子坊又是另一种模样 e888lp_st 摄影

田子坊的建筑看点

石库门建筑看点

在一户住宅的正门,由石料门框箍住的黑色木门,是石库门建筑最显著地特征,也是石库门建筑称呼的由来之一。从210弄可进入四合院休闲区,并穿过四合院游览石库门区。这里的石库门保存完好,和各式各样的时尚小店完美融合。

坊门骑楼看点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在248弄的部分街道还保留着部分骑楼的建筑形态。

清代民居看点

清代民居,是合院式三排五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和歇山顶房屋,燕山、屋脊、挑檐均有精致动物花草浮雕,各大厅两则内墙也绘有彩墨花鸟书画,是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274弄的清代民居不多,不是很好找,可以像当地人询问。

也是很多年轻人的聚集地 e88lp-st 摄影

周边景点介绍: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的样子就是“琉璃”,琉璃的一座建筑,由琉璃工房创办人张毅和杨惠姗建造。单外墙就镶嵌着4800多片宛如石窟岩石般质感的透明琉璃砖。一朵宽10米、高5米、重达1吨的巨型金色牡丹花高挂在琉璃墙上,好似从琉璃中绽放出来,显得格外醒目。

门票:博物馆分为三层楼。一楼是小三堂餐厅和礼品店,二楼和三楼是展区。要在一楼买好票才能上二楼参观,20元/人,有学生证是免费的。

注:展馆是不允许拍照的,会有工作人员劝阻。

地址:卢湾区泰康路25号(田子坊对面)

开馆时间:博物馆展区,周二至周日 10:00-17:00

博物馆礼品店,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小三堂餐厅,周一至周日 11:00-23:00

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

乘坐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十号线新天地站

乘坐公交:146、932、781、911、926、42路、隧道8线、大桥1线

老城隍庙

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一般来说,上海城隍庙是指黄浦区的老城隍庙,在旅游景点中都称为“豫园”,即原上海县城隍庙,这是个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8:30-16:30

地址:黄浦区邑城路1号

当地住宿:

田子坊作为大都市上海的中心地带,有着各种级别档次的酒店和旅馆。在附近寻找合适的酒店是非常方便的。位于交通枢纽附近的酒店房价可能稍贵,但可以省下不少交通费和宝贵的时间。而且连锁酒店在上海分布非常广泛,在泰康路地段就有莫泰、锦江之星等经济型酒店。对年轻的自助游背包客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每晚花费几十元的青年旅馆也是不错的选择。

蓝山国际青年旅舍——卢湾店

距地铁4号线鲁班路站只有30米。步行到田子坊约十分钟, 酒吧覆盖无线网络,同时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免费电影,桌球游戏等,酒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对有百年历史的古老“石库门”,静静聆听您和旅友们分享的旅途故事。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瞿溪路1072弄1号甲2楼

青旅是获取旅游信息的好地方 风如水 摄影

莫泰168连锁酒店上海思南路店

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临近淮海路繁华商业区,与田子坊文化艺术走廊近在咫尺。

价格:173元起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113号

汉庭海友客栈上海新天地店

靠近地铁9号线马当路站六号口,沿徐家汇路西行三百米至南北高架右转五十米。距淮海路商圈1.5公里,毗邻瑞金医院、交大医学院、新天地、田子坊。

价格:99元起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重庆南路283号

当地美食:

田子坊对每个参观者来说都是个神秘又带有太多回忆的地方,这里充满浓厚的迷人小资气息,这里每间小小的店面都赋予了餐厅全新的感官享受。

阁楼上的餐厅

这间位于田子坊的三层欧式咖啡馆是曾经民国时期的上海制针总厂,被三个80后设计师改造成复古风的咖啡馆。阁楼板上有两个小天窗,坐在天窗下来一杯越南的浓香糯米茶,或者尝一尝盆栽布朗尼蛋糕,都十分惬意。

地址:黄浦区建国中路155弄田子坊37号。

便所欢乐主题餐厅

这是一家相当有趣的主题餐厅,马桶造型座位、洗手盆造型的桌子,还有酷似“便便”样子的美食都让喜欢猎奇的顾客为之振奋。

地址:上海黄浦区泰康路(田子坊)274弄5号

莲池南亚餐厅

莲池是一家有天台的东南亚风情餐厅。店里柔软宽大的沙发,散发着异域情调的装饰,绘满佛像的壁画,让人有种回归旅途的冲动。餐厅总是放着若有似乎的音乐,让人心情忍不住轻盈。莲池的露天就餐区夏天很受欢迎,在这里品尝印度菜,又和置身印度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印度薄饼、自制酸奶和鱼咖喱都是莲池的特色菜。

地址:泰康路274弄田子坊12号

藏珑泰极

藏珑泰极Lapis Thai是映象餐饮经营管理公司全力打造的又一餐饮品牌。主要经营泰国美食,独树一帜的泰国风情主题餐厅结合餐厅与酒吧的双重功能经营理念和饮食文化。藏珑泰极Lapis Thai走得是精品泰国菜路线,秉承引进最地道的泰国味道。

地址:泰康路248弄田子坊14号

泰迪之家

很有格调的一家店,一楼的小走廊上,整个一面墙上都是手绘的泰迪故事,连toilet都布置得很花心思,楼梯的地板上也有泰迪的轮廓,二楼上去整一面墙都是照片,有客人的写真,也有摄影照,房顶蛮高的,尖尖的,阳台的座位蛮有浪漫的欧式风情。

地址:泰康路248弄田子坊23号

上海里弄住宅的演变过程

上海里弄住宅的演变过程为:木板房屋里弄(约1876年前)、早起石库门里弄(约1876年)、广式里弄(约1900年代)、后期石库门里弄(约1920年代)、花园里弄(约1930年代)和公寓里弄(约1940年代)

田子坊的历史特征

泰康路的初步形成是法租界筑路扩展的结果。因这一地块乃扩界后期所得,且其位于和华界毗邻之处,所以在这一地段留下了整齐的法式风格洋楼,也留下了极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它们一起构建出泰康路地段的里弄文化。而不同风貌建筑的布局则可清晰地显示出泰康路发展与扩张的轨迹乃至上海的历史脉络。在“邨比坊好,坊比里好”的命名规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邨”中的多是整齐完好带有欧陆法式风格的联立小洋房式建筑,它们的墙棱一人多高处有大幅度的向内凹角,厨房之外的墙壁上有连接着楼上壁炉的大管道排烟设计。而在“坊”“里”之间,我们则更多的会看到一口口废弃的水井以及外观不一结构类似的石库门建筑。

但家,其实是它最初的模样 石磊 摄影

田子坊的起步

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尔冬强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剧演唱会高朋满座。坐落在泰康路220弄的乐天陶社艺展吸引国际陶艺家前来参展,交流,在世界的陶艺界享誉盛名。上海自在工艺品公司的缕青竹刻在沪上的竹刻中独树一帜,畅销港台。

市井的气息,是田子坊最独特的魅力 风如水 摄影
在城市的进程中它们逐渐消失 陆阳 摄影

田子坊的得名

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原名志成坊,始建于1930年,画家汪亚尘夫妇入驻贾西义路(现泰康路)志成坊隐云楼,并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力社”,成为这条艺术里弄历史文化积淀的最初渊源。1998年,陈逸飞率先在此开办了首个工作室,次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将志成坊改名为“田子坊”,意为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画家田子方的谐音。

相关阅读:

跟着影像阅读城市 胶片上的上海风情

上海:古老弄堂的黄昏最深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