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周庄 福建南靖塔下村自助游攻略
所属地区: 福建 漳州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轻松
适合天数: 1-2天 花费预算: 500元 适合时间: 全年
█ 导语:
登高环顾,塔下村四面环山。一条清澈可鉴的小河呈s型顺山势穿村而过。清流如带,绿树如烟。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的界限,将村庄南北分割成“太极两仪”。大大小小的土楼临河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各领风骚;小桥、曲径、石阶编经织纬,点缀其间。“枕水声入梦,踏涟漪醒来”的太极水乡意境不知不觉间就点化出来……
█ 正文:
09年的2月,我逛完了西湖慕名骑车去西溪。那时的《非诚勿扰》还只是一部电影,电影里导游引自宋高宗的“西溪且留下”,成了当地大肆宣传的广告语。站在顺势改了名字的留下镇,隔着河道看着电影拍摄后空无一人的天价别墅。跟着人流草草绕上一圈,我没有有像电影里的秦奋一样留下,匆匆离去。
12年的11月,我从喧嚣的鼓浪屿逃离到南靖。因一部电影改名为云水谣的长教村,人气一如当年的西溪。在相距不远的塔下村,我盘腿坐在德远堂的石龙旗下。土楼围起来的生生世世,圈圈点点在我心头萦绕。我和一只叫“阿花”土狗一同看夕阳西下。我想起了那个逃亡的宋朝皇帝要离开西溪时,依依不舍的那句话。
南国之靖,塔下并无塔
“要是古代,你们就是从京城来的钦差大臣。”开车来接我们进村的张大哥说“在没见到我们之前,还有一点紧张。”向往已久的土楼又要以怎样的姿态与我相见,其实我也忐忑不安。
汽车沿着盘山道缓缓驶向低处。满山翠绿,竹风茶香。我们如同画笔般在水墨中游走。前面的路渐渐窄了,随着车轮划出一道横折钩,一座巨型蘑菇撞入了我们的视野,尚未细细端详,一座依山伴水的古村落,在眼前依次铺卷开来。印象中的土楼大多是鸟瞰的图片,神秘而遥远。直到走近塔下,才发现竟是一番小桥流水的柔软景致。一如多年前,那个还叫做边城的凤凰。
车停在村口,不远处的林间小路,一对父子戴着斗笠,爸爸牵着儿子的手,慢慢朝屋里走去,一只白色的小土狗,从门口跑出来,摇着尾巴迎着他们归家。而稍远些的地方,一座座或圆或方,有大有小的土楼。错落有序的排列在小溪两旁,欢迎着我们来客家做客。
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实塔下并无塔,只是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来到此地,在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个名字。那时塔下还是荒山野岭,荆棘遍地,张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逐渐兴旺,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于是在沟谷两边建造土楼。
为了印证太极水乡的名头,张大哥带我们去对西面山上的制高点一览全貌。上山的路上有些饥渴,路边的柿子树挂的满满当当,熟透了的“红灯笼”,掉在地上,直到烂掉。张大哥看出来我的心思。“我们这里盛产这柿子,太多了,摘不过来,都没人要。想吃就直接上树摘吧。”不等我挽起衣袖,张大哥已经轻巧的爬上了树,高处的柿子因为不方便摘,都已红透了。这小柿子,没有北方柿子那么多汁,直接掰成四瓣,就可以像橘子一样来吃。清清爽爽,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如同侵透在糖水中。我连吃三个意犹未尽,还想饱腹一顿。“哈哈,别吃太多了,待回下山还要上我家吃饭。”张大哥说完索性就把剩下的几个放在稍矮的茶树上。我们一行回味着舌尖上的甜蜜,一路轻松地爬到顶处。
登高环顾,塔下村四面环山。一条清澈可鉴的小河呈s型顺山势穿村而过。清流如带,绿树如烟。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的界限,将村庄南北分割成“太极两仪”。大大小小的土楼临河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各领风骚;小桥、曲径、石阶编经织纬,点缀其间。两座圆楼顺昌楼和裕德楼就建在这两仪的鱼眼处。
顺着离我们近些的顺昌楼往东看去,东面的山麓劈开了半圆的草坪,另一个半圆是一个月牙形的池塘,正好将一个祠堂包围起来池塘的两侧,分列着如同联合国大楼前的旗杆,又好像一杆杆巨大的冲天画戟。同行的小莫向张大哥问出了我的疑惑:“张哥,顺昌楼后面那半山平地上,是一座祠堂吗?”“既然你们想知道,就带你们去看看。”张大哥跟我们熟络起来后,竟然卖起了关子。我们便乘兴下山,不忘捎上放在路边的柿子。
德远堂前,闽台两岸同名宗
张哥跟我们卖起关子的祠堂,就是塔下村最富盛名的张氏祠堂——德远堂。占地约6亩,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有二进五间。前有庭院和围墙。堂内雕龙画凤,木石富丽堂皇。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家庙,果然名不虚传。当年穷有穷志的张石敢,在康熙年间的大年初一,辞别妻儿,辗转台湾,定居台南。为了纪念祖籍,张石敢后裔于同治九年回故土认亲返回台湾后,特地依塔下“德远堂”的建筑模式、布局,乃至牌楼、横匾、石柱上的题字、题词等,都按塔下的模样,在台南兴建同样的家庙,也命名为“德远堂”。闽台两岸同名同宗。
在家庙的对联上,我也看到了当年国民党将领张发奎也为此题写的“清河著望载祀数千,绵绵瓜瓞蔓引枝联”。看守祠堂的老人见我在祠堂四处瞎逛,带我来到左边的厢房,指着墙上的红榜,很是自豪。接着昏暗的灯光,我发现这张红榜上,德育堂成立的教育基金会,上面写道:本年度录取高中、中专学校的学生,凭就读学校缴费收据向国昌老师领取奖学金,就读高等院校学生的奖学金定于当月15日在德远堂现场颁发。我走出家庙,面前的池塘边矗立的二十四根表彰科举登科的石龙旗,文科顶端是毛笔,武科顶端是画戟。落日时分,石龙旗幻化成我镜头里的剪影,天地苍茫。不难想见,15日的表彰大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对张氏后代的读书人,会有怎样的精神洗礼。
和兴楼里,祥光满室
已是饭点,土楼里飘起了缕缕炊烟。张大哥家居住在和兴土楼的对面的万和居,一栋新修的二层洋房。迎接我们的是一只黑色鹩哥,像极了"愤怒的小鸟"里的黑色炸弹。张大哥的母亲和嫂子坐在天井下筛选茶叶。张大哥一家,除了经营客栈,在山上还有好几十亩茶园,种植的菜叶,会贴上安西铁观音的标签,卖到全国各地。鹩哥见到我们的欢迎语就是客家版的"剪茶梗"。当年主要经济来源的种植产业,已经被申遗后的土楼旅游经济,悄然超越。"我一直不想让父母上山种茶了,可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忙起来就不愿意停下来。"张大哥说完给我们泡上了一杯父亲种的"秋香"。
酒足饭饱,土楼家自酿的米酒,就着土家菜香,被我喝上足足五碗。醇香过后酒劲渐渐上来,惬意至极。天色已晚,张大哥问我们选择住哪里:"土楼的住宿要稍微简陋些,空间有限。我家楼房的二层也修建了配套齐全的标间。""当然是土楼"我们三人异口同声。
张大哥家的圆楼属于塔下村大坝自然村。在太极溪的上流,离我们熟知的"东歪西斜"、"四菜一汤"不过十分钟的车程,也正因此,客栈的生意一直火爆。张大哥早已经猜到我们要入住土楼,事先已经空出了屋子。
和兴楼原名萬和楼,意为:萬事兴和,萬代和睦,家和万事兴。但每一个土楼似乎都有一段故事。萬和楼始建于明朝崇祯3年(1631年)塔下德远堂第九代孙张标宸之手,明朝末年,倭寇入侵,圆楼被烧毁,标宸公七个儿子被迫往南洋各地谋生。民国三年(1914年)第十六代孙木明公之子佛庇、炎开、煜开兄弟在"印尼泗水"经营"远记商行"发达,回家重建"萬和楼"为四层圆楼,并在楼内办烟丝厂。1919年冬焙烟房失火。1926年军阀张毅率部到塔下大坝掠夺钱财,并烧毁所有楼房,张木明公子孙全部逃往南洋定居。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清末秀才张闪开集结乡绅张添开、张庆煌等筹资按原样重建。为防止火灾和土匪袭击,精心设计,设施完备,为求吉利,因多人集资"和合兴建",都系"张公标宸"子孙后裔,故将楼改名为"和兴楼",意为和气兴旺,和睦兴族,家和万事兴。从"萬和"到"和兴",历史走过数百年,张氏的代代子孙依然追求着一句五个字的"家和万事兴"。
大多数土楼,都写着游人禁止上楼。我们能在土楼里住上一晚,自然是一份幸运。张大哥发挥了后人的智慧,把空置的房屋改造成客栈,将用来防御的箭楼改造成厕所。连当年的木栓,木窗都保持原貌。这样看来,相对于村里边许多土楼,要么变成人去楼空的废宅,或变成恶臭扑鼻的养鸭场,亦或是被一些建婚房的年轻人拆了祖楼的楼板,年久失修,即将垮塌。一个还被人精心照顾的土楼,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客家人,用"客"自居,在每一代人身上刻下"客居他乡"的烙印,他们远离家乡,逃避到南蛮之地,只能围聚成一个环,组成一个大圆。一个圆就是一个家,散落在大山里的方方圆圆,"抵御强盗,相互慰藉"。如今的土楼,开门迎客。当年的避难所,变成旅游地。当年的客家人,变成土楼主。造物者的大智慧,将苦难时光流转中酝酿成一圈幸运的整圆。
我住的房间叫"祥光满室"是张大哥小时候的卧室。那时候家家户户,环环相连,小孩子在楼里面圈圈打闹,踩着木板发出咚咚的声响。做好了饭菜的妇人家,会站在天井下,唤着孩子的小名。酒后微醺,我想起儿时,住在老家的吊脚楼的阁楼上,父辈们在楼下烧着柴火闲聊。土制的屋房,依稀带着山林的木香。窗外溪水潺潺,我枕着水声入梦。(文字作者:风如水)
█ 景点介绍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西部,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被誉为"闽南周庄"。这个村的历史悠久,建于1426年,现有300多户人家,五十多座方、圆土楼和三十多幢小巧别致的青砖小楼错落有致地散布河溪两岸,如从山巅俯瞰,村庄呈s型的八卦图形,被誉为"太极水乡"。有水才有灵性,塔下村便是如此。和粗旷的土楼相比,塔下的建筑则要显得柔媚得多。长满青苔的石阶,细细木版盖成的小楼,穿行错落老屋中的幽幽小道。让人不禁怀疑,时空是否已经错乱?
景区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
景区门票:通票90元 A线:塔下村+德远堂+裕昌楼+田螺坑土楼群
开放时间:全天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田螺坑土楼群入口处有大型停车场、裕昌楼景点对面也可停车。
塔下村景点介绍
德远堂(张氏祠堂)
塔下村最具特色的就是张氏祠堂——德远堂。德远堂坐落在塔下村东面山麓,占地6亩,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后又有数次维修,有二进五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德远堂设计精致、古朴典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祠堂坐北朝南,前有庭院和围墙。堂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有一番味道。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耸立着雕龙石刻(俗称石龙旗杆)。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龙旗杆
位于德远堂池塘前的石龙旗杆共有23根,高达10米,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处。石龙旗杆古时是用来表彰科举登科的族人的,旗杆上面镌刻有姓名、官衔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文科顶端为笔尖、武科顶端为刀戟(坐狮),尤以张氏十五代裔孙张金拔那一根特立独行,领所有旗杆之首。改革开放以来,族人也对造福桑梓海外赤子以及百岁老寿星树石龙旗纪念。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重视文明教化及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是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景观。
裕德楼
概述中所提及的"太极"两圆楼中的一座,是一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土楼。1926年被军阀张毅放火焚毁,1972年由本家族华侨张庆重先生重新捐建杉木部分(楼墙在火烧后仍然保存较完整)。因当时需要住所的本家族人不多,所以只建了一半,另外一半是一堵半月形的夯土墙,上面盖着护墙瓦,整个土楼反而显得特别。土楼高四层,门,窗,长廊均为木制,只有后墙是用土夯制而成。从远处的半山俯视,一半高一半底的裕德楼就像女孩子飘逸的围裙,因此当地人戏称之为"围裙楼"。
顺昌楼
概述中所提及的"太极"两圆楼中的另外一座,是塔下张氏第17世子孙在1927年所改建的,楼高四层,每层46间房,双环,内环一层,是塔下村最大的土楼。
翻身楼
是一座小方楼,从它的名字就知道此楼极具历史革命气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用来进行改造的土楼。
雪英桥
雪英桥,位于村子的中心地带,是塔下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站在桥上看去,沿溪两岸有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以及42座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土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的古村落景观。这里最古的土楼--福兴楼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每一座土楼都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体现了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荣汀桥
塔下村是名副其实的桥村(侨村)。在塔下村游览,不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侨情。"荣汀桥"以及荣汀碑,是塔下村民,为纪念华侨张荣汀先生一生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合资兴建。
塔下村周边景点
塔下村属于南靖土楼田螺坑景区的一部分,距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和裕昌楼(东歪西斜)都在十五分钟车程内。离南靖土楼云水谣景区也不过半小时的车程。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是南靖"土楼王国"中最壮观、最震撼人心的一处土楼景观。被称为"福建土楼"名片。田螺坑土楼群是依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一方四圆土楼,是建筑形体组合的经典之作。4座圆楼从4个角落拔地而起,一座方楼耸立其中,5座土楼恰似一朵梅花绽放在大地上,独特的造型和美妙的景观成为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田螺坑村
裕昌楼
裕昌楼是现存福建最古老土楼之一,属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部分,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坂村,离塔下村仅1公里。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08-1338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所以裕昌楼又称"东倒西歪楼"。
█ 出游地图:
南靖主要土楼分布示意图
█ 当地交通:
塔下村地处漳州市南靖县西约30公里处,由于距离著名旅游胜地厦门市较近,所以近年来很多人都选择从厦门鼓浪屿游览几日海滨风光后一路向西,来到风景秀美的南靖土楼风景区进一步的感受传统神秘的客家文化。南靖县交通较为便利,目前有多条旅游专线连接南靖县,漳州市和厦门市。
进出厦门
厦门是一个海陆空交通都十分发达的城市。所以进出厦门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航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是国内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出入境航空港,与5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通航。
铁路
厦门岛有跨海大堤与大陆相连,鹰厦电气化铁路直抵厦门市区。有始发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西安、重庆、福州等地的旅客列车,厦门到武夷山每天也有专线车。
公路
厦门的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汽车长途客运不仅可直达省内各地,而且北可至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南可抵香港和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厦门松柏、湖滨、集美三个长途汽车站都又到上海、南京、合肥南昌、鹰潭、福州等地的客运直达车。
水路
厦门港的国内航线,南可达汕头、广州、海南岛等地,北可达大连、天津、青岛、烟台、南京、镇江、上海等地;国外航线可达朝鲜、日本、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科威特、摩洛哥等167国家和地区。厦门和香港之间每周有客轮往返。
查询电话:
0592-2985551 厦门轮总海上客运旅游有限公司
0592-2022517 厦门港务集团和平旅游客运有限公司
从厦门到南靖
南厦专线旅游大巴
从南靖县城汽车站 早班5:50发车 晚班5:50发车
从厦门湖滨南汽车站 早班8:30发车 晚班5:30发车
抵达湖坑镇车程约4个小时,每隔一小时一班,车票45元/人。湖坑镇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楼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来回,一个车不会超过25元。
南靖联系电话:0596-7980000
厦门联系电话:0592-6698378 8592076
包车服务:刘志城 七人座面包车 电话:13959628178 13656053669 QQ:1070048243
█ 当地住宿:
塔下村住宿情况是很不错的,当地的客栈住宿服务发展的很有起色,很多都建在风景怡人,环境幽雅的当地土楼内,可以直接感受到土楼的民风民俗、领略当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塔下村的地理位置在整个土楼景区的中心地带,去周围其他土楼都很方便,是自助游者喜欢入住的地方,也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最佳住宿选择。
推荐些土楼住宿供大家参考:
福建土楼萬和客栈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大坝15号
价格:土楼 平时价 80元/天/间 节假日 120元/天/间
联系:13850585808 0596-7771848
推荐理由:福建土楼萬和客栈地处中国首批"景观村落"之一南靖县"太极水乡"塔下景观村落景区,属土楼各个景点的中心地带。A区客房设在圆楼"萬和楼"(和兴楼)原生态土楼住宿,纯土木结构;B区"萬和居" 依山伴水、座西北而向东南、后有青山前有溪、门庭向溪水。
福建南靖书洋塔下度假山庄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小学旁
价格:标间 288元 联系:13799059819 0596-7722666
推荐理由: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西部,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一个“长寿村”,被誉为 "闽南周庄"。塔下度假山庄位于塔下村小学旁,依山而建,集住宿、会议活动、餐饮为一体,环境安静,高档舒适。有一个观景大阳台,可以领略塔下的美景。房型有标间、大床房、三人间、套房,均为木屋结构,设有空调,24小时热水。
█ 当地饮食:
当地特色美食
塔下村系客家人,喜饮酒,年节及喜庆离不开饮自家酿造的糯米酒。每年冬至,各家各户都开始酿制“红酒”,即以糯米为原料,蒸熟后,倒出摊在簸箕上凉开后,加入红曲、酒饼,然后装入大缸中,倒入一些冷开水,然后把缸盖好,让其发酵,三、五天后,便可用竹筛斗和纱布压进酒饭中压出原汁,香浓袭人,甜醇可口,但酒精度很低,据称:"红酒三碗不醉人"。
塔下客家人还制作一种"禾米",年节时上餐桌或敬祖敬神及款待客人。"禾米",以当地特有的禾米稻种产出的禾米(不软不硬的米质),及粳米为原料,蒸熟后趁热倒进石舂臼舂成团,然后切开搓成条状,再切成小块,或搓条竹筷子粗细,寸来长,扭成"8"字形,配以虾皮、冬笋、葱蒜、酱油后热炒,香软可口。
塔下客家人还喜欢吃自家制作的"麻糍"(即糍粑),以精选糯米为原料,蒸熟后趁热放进石臼中捣成粘团,然后用手捏成小圆团,沾上糖麻,香甜滑润,十分可口。客家人至今年节时仍有制作"麻糍",有客来访,总热情请吃"麻糍"。塔下村民日常饭食为主。番薯、芋头是村民的副食,广种在田头地角,勤劳的村民总能获得满意的收获。薯、芋在灾年能抵半年粮。芋也作为菜肴,咸酸菜煮竹笋,煮菜豆,煮猪肉,百吃不厌。自种的蔬菜是村民的主要菜谱,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村中多有健康长寿的老人。三十多年来就孕育着九为百岁老人,现健在的还有两位。
游玩塔下村可以直接在所住的客栈内就餐,一般客栈内都供应当地的客家饭,可以品尝土楼的特色名菜诸如梅菜扣肉,姜酒土鸡汤等,当地的特色小吃也最好不要错过,一般人均消费30元左右。
█ 行程规划
游览塔下村的时间最好可以安排两天,在富有当地风情特色的土楼客栈里住上一晚,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塔下村的土楼风情。
详细可以参考以下安排:
第一天:安顿好后,就可以开始好好享受塔下村的纯朴静美了。村子不算很大,可以慢慢逛遍村子每一个角落,跟当地人聊天,感受客家风情与深厚历史;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还可以爬山15分钟到观景台,领略塔下太极水乡的全景;晚饭后沿着小溪边漫步
第二天:塔下村的早晨,如果叫醒你的不是潺潺溪水,那就是悦耳的鸟鸣,绝对是心情舒畅的开始,早饭后可以到离这边不远的东歪西斜楼、田螺坑去转转,小半天的时间就够;下午可以到离塔下村十几公里远的永定土楼转转,如果不是自己开车,那在这边摩的就是最适合的交通工具了,旅馆的老板都能帮你叫到。
█ 其他信息:
地理环境
塔下村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林阴深处,青气浮浮;淡淡霭雾,划出几道弧线,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嗅出许多逝去的年代,追寻历史行走的印记。
为敬奉先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家庙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连着一片葱郁的风水林,树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风吹林涛,气势磅礴。家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塘中鱼儿遨游,庙宇疏影,给人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2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
村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洁净送到家家户户,这条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溪流,建国前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桥。若遇山洪暴发,木桥被冲毁,只相隔30多米宽的两岸村人便中断过往,后来在热爱家乡的侨胞资助下,溪流上建造了11座石拱、钢筋水泥桥,使两岸村庄衣带相连。小桥流水、土楼人家,把塔下村装点得分外妖娆。阳光灿烂的清晨,村妇们提着木桶,领着孩子,到溪边洗衣,把鲜艳的色彩和款款的谈笑声一起流进水里,闪闪烁烁。
建筑特色
随着家族的兴旺,人口的增长,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特别是闽西南一带山高林密,盗匪猛兽时有出没,民系之间和村落之间的争斗也时有发生,于是,张姓族人沿着沟谷两旁,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围合型土楼建筑。最早的土楼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为七世东崖公所建,以后又陆续建造42座土楼,有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等,这些土楼沿山溪呈长形摆布,高大雄浑,气势恢宏。清末后,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张姓族人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楼前屋后铺就的卵石小径,被几百年先人们的足迹磨得圆润,细雨轻烟,闪出柔和的光泽。
特有文化
塔下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令人陶醉、神游。在那里,每一座土楼民居都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从而体现传统的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美德。
张氏家庙德远堂已有400多年历史,1996年就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二进建筑",也留下许多民间艺人的杰作,让人从中体味出神奇的文化魅力。其正面古式牌楼上是彩色瓷片镶嵌的双龙戏珠,形象栩栩如生。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国志、八仙、封神榜等历史流传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雉鸡等珍禽名兽;有牡丹花、山茶花、兰花、菊花等花草。百兽争鸣,百花争艳,构图精巧,形神兼备。殿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具风格。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守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束力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百千万亿"数列,含14个典故,其中"忍书百字"是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居的家范。德远堂前竖立的石龙旗杆,阴镌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绝观,人若身临塔下,就能领略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尚学之村
塔下这支客家先民,自古就有敬教重才的优良传统。他们在楼内置办私塾学堂,培养子弟。第16世祖嘉程公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振家声,建了一座文选楼供子孙读书学习之用。楼内炽昌庭的对联:"世间善事忠和孝,无下良谋读与耕",就体现了"兴诗立礼"的儒家思想,告诫后代要注重礼义,读书求进。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考证,塔下从九世开始就创书租儒租,及后各房都有儒租田产。清朝道光年间,还组织"曲江文会",经常举行作文评讲活动,勉励人们发奋读书,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学历者,可获得数十担儒租田,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因此,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族中有14人获得举人、进士学衔,便先后树起14支石龙旗杆,那一支支石龙旗杆,成为塔下张氏族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
民国初年,废科举兴新学,村里办了西园学校,培养张姓子孙,原国民政府县长还赠有"毁家办学"的牌匾。据《南靖县教育志》记载:民国初期,南靖县留学生10名,德远堂张姓家族就有4人分别在法国里昂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校深造。百年树人教育为主,千秋伟业人才领先。建国后,这支家族对人才的培养益加重视。他们在旅外华侨的资助下,建起中学校舍一座、小学校舍4座,还设置"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张秋光教育基金会"、"张荣汀奖学金"等,让世代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张姓子孙有书读,读好书。15年来,共发奖教、奖助学金70多万元,有103名大学生享受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发至毕业。现南靖境内德远堂张姓派下4000人中,就有大学生200多人,其中张万龄家族有30多人。2001年高考,张舒综合分获全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2年,张金燕考上北京大学,成为该校医学专业8年制直接攻读博士的学生。现族人中获博士学位5人、研究生3人,教授、副教授10多人,在国内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300多人。
长寿之村
塔下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这个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犹如一片清净乐土,民风淳朴,孝敬、供养老人蔚然成风。村里设有老人协会,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吹拉弹唱、下棋垂钓等活动。海外乡亲回来探亲也向全村老人发红包,并设立敬老基金和福利基金,定期向70岁老人赠送长寿金。现全村1600个人口中,60岁以上的就有220多人,其中80-89岁的30多人,90岁以上的3人。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岁人瑞。1999年去世的李香英寿达108岁。退休老教师张尧耕介绍说:环境优美、素食为主、热爱劳动、子孙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长寿的秘诀。村里群众吃的是大米、甘薯、芋头和蔬菜,喝的是高山流下的泉水和土楼里的井水;劳动人家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强健体格,他们不贪图非分,心绪保持安定,故而长寿。张尧耕虽80好几高龄,但他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经常写些介绍当地风土民情的文章在报刊发表,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民俗风情
塔下村民风纯朴,人文丰厚。村民普遍崇尚礼仪,通情达理,尊贤重教,敦亲睦族,尊老爱幼,勤劳坚毅,善良好客。几百年来的代代传承,加上时代进步的影响,造就了塔下村张姓客家人特有的良好心理素质,给予了他们群体和个体无穷的益处。婚姻礼仪繁多,先是订盟,而后纳彩,迎娶,男方要发贴,请女方的五门六亲,请媒人,请亲家及亲家母。昔时大户家迎娶时发出各种礼贴百件多。迎娶时,男家在前一天就得把花轿抬到女家。次日一早,女家父母牵新娘上轿,新娘头插富贵春花,身穿红花衣衫、百叶裙。必须在上轿前哭泣,谓之"哭好命"。新娘上轿后关上轿门,男家事先用红纸写好"清河郡张府吉月吉日封"的封条贴上轿门。到达男家,由披红挂彩的新郎撕掉封条,用脚踢开轿门,俗称"踢轿门",由村里命好的婶婆牵新娘入大门拜堂。(拜堂有村里命好的叔公辈主持)然后双双入洞房,按选好的吉辰在东房内,由叔公、婶婆主持"婚桌"。桌上摆一对灯(由新娘胞弟随新娘出嫁担来),插一对红烛,十二碗食物:蛋(熟蛋剥去壳染红色),酒两碗,鱼两碗,鸡肉、猪肉两碗,糖豆腐、面线各两碗。当红烛点上后,主持仪式的人唱好话,(称"口彩"):"一乾一坤,两姓联姻,白头偕老,白子千孙"。新郎新娘夹起染红蛋先自咬一口,然后与对方互换,并把蛋酒吃完,称"食交杯酒",主持人又唱到:"夫妻恩爱,长长久久"。接着,夹鸡肉,唱:"金鸡报晓,双喜临门"。夹鱼,唱:"永结同心,双跳龙门"。吃红枣莲子,唱:"早生贵子状元郎"。吃糖豆腐,唱:"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夹猪腰眉肉,唱:"福禄双全,子孙满堂"。吃红汤圆,主持人最后唱:"和和气气,和家团团圆"。以下,新郎新娘便可随意进餐。当晚,村里年青人三五成群前往闹洞房,年青人设计一些逗笑的举动,如让新郎新娘同咬一块糖等,笑声、喝彩声经常闹至半夜。
凡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前一年结婚的新婚夫妻称为"新婚头"。新婚头的家庭要共同承办闹花灯活动。之前,在祖庙前搭好戏台。到十五这天,公演木偶戏到夜晚,在祖庙正殿前梁正中悬挂着结满橘子的橘树丛,两边各挂整丛杜鹃花,树枝头扎满手工制作花串,中间各安放一盏灯,红光四射。正殿两侧挂红灯笼数十盏(视多少对新婚头而定)。入夜,由个家婆婆带领新媳妇进庙拜祖采灯花,祈求早生贵子,添丁进财。塔下村民俗称未成年(16岁以下)的小孩为"花仔"。新媳妇上香拜祖后,来到花丛边,此时,村里一位命好的叔公会站在椅子上,从花丛上采下两串花插在新娘头上,边插边唱:"灯花插一双,周年生贵子,贵子状元公"。或"灯花插一对,来年生贵子,贵子长命富贵"。全村男女老少都来看闹花灯。祖庙里外笑声阵阵,戏台上乐曲悠扬,鞭炮声声,好不热闹。婆婆领着头插灯花、手提红灯的新媳妇走回家,公公在家门口迎接,放一串鞭炮,把红灯挂在大门顶上,俗称"迎丁进财",新媳妇进自己房间后把头上的花取下用红线扎好挂在床前帐眉顶上。
做弥月(满月)
塔下村旧时重男轻女,生男孩满月那一天要请客,初生婴儿称"新人",最简单的是男女双方父母等至亲和新人父母同一桌吃"满月酒",新人第一次上酒桌叫"开荤"。席上婴儿母亲抱着婴儿给外公开荤,席上摆放着鸡、鱼等食物。外公接过婴儿唱好话:"新人是天才,长大栋梁材"。又举酒杯在婴儿唇边一比,唱:"饮得千盅酒,享得百年寿"。举鸡头唱:"金鸡发一声,和者万万千"。举猪肉唱:"膏 从口入,志气贯全球"。举鱼肉给婴儿嘴边,唱:"鲤鱼池中化,一跃到龙门"。夹面线唱:"长命百岁,富贵绵长"。"开荤"毕,外公将新人抱给其父母,唱:"新人交原手,福禄寿全有"。
重要祭祀
春祭
塔下村春祭习俗在农历二月。二月初择日公祭塔下开基始祖妣华一娘,尊称"祭华太婆"。之后,接着祭二世、三世、四世祖。然后,各房各户才可祭各自的先祖。五世广达传五子,从此这个家族人丁日旺。村民将公祭广达公俗称"祭新丁墓"。当日,除集体置办一副猪羊祭祀外,要每个新丁家庭都得备办牲礼到坟地敬祭祈求财丁。这天,男女老幼都可登坟去祭拜。旧时村上绅士祭新丁墓有的骑马去,有的坐轿去,中午就在坟埕上开桌进餐,热闹非常。60岁以上长者,每人还发给一斤以上猪肉,以示敬老。
秋谢
塔下村在村头、村尾建庙奉祀伯老太司(土地神)和民主公王,逢年过节,村民均要置办牲礼果品舂糍粑做米裹到庙里祭祀,祈求神祇保佑风调雨顺,合境平安。秋收以后,全村都要宰鸡杀鸭,蒸糍做,答谢神明,俗称"作秋福"、"谢神明",村里要筹钱请来戏班或木偶剧团,做社戏,既演给大家看,也演给神看,以示答谢神恩。
拜祖
塔下村村民凡年节或逢办喜事,如生日、升学、订婚、满月、周岁、出嫁、中举、发财、迁居等,都要拜祭祖宗,并且是先拜祭祖宗,后才可以开桌请客或自家进餐。家人出远门或外出归来,至少也要点香拜告祖先。年节拜祖,隆重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要用箩筐装盛牲礼、饭菜、茶酒果品、香烛,挑到德远堂去拜祭。拜祭完毕,必烧金箔纸钱,燃放一串鞭炮。凡村里子弟中举或进士及第或海外有声望的侨胞宗亲回来祭祖,都得严格遵照礼仪,宰猪羊杀鸡鸭,在德远堂里满满摆上供桌,唱礼的司仪有三人、四人,多的达九人,分通赞、引赞、唱赞各一人,读祝文一人,执事四人。最隆重的祭祀称为"三堂祭"。
塔下村的木板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当地人谢庆文,80后男生,是塔下村一个有名的烙画师,木板烙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塔下村的手工艺品中极具特色,制作精美的烙画也是很好的当地旅游纪念品。
每个烙画的价格在80-120元左右,看木板大小。
烙画画师:谢庆文 联系方式:1895962375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