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内蒙古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新京报

关注

元上都遗址新晋世界文化遗产,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申遗、保护和搬迁背后的故事。

元朝的故事从金莲川开始

自忽必烈之后,有五位皇帝在元上都登基或者复位。传说明军攻破大都,元顺帝北逃后,曾经作歌,怀念失去的两都。歌词曰:以诸色珍宝建造的纯朴优美的大都,先可汗们夏营之所我的上都莎拉塔拉,凉爽宜人的开平上都,温暖美丽的我的大都……夏季避暑我的开平上都,我的美丽的沙拉塔拉……

美丽的草原美丽的草原

歌词中反复吟咏的“沙拉塔拉”意为“黄色的平野”,即指金莲川。

幸而如今还有金莲花,这种高贵而不奢华的小花,簇拥着元上都遗址,像一首无字的诗篇,把历史上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瞬间浓缩珍存。

风吹草低见“金币”

北京内蒙古正蓝旗的直线距离仅180公里,但没有直达的火车,只能坐大巴,得花9个小时。大巴行驶到正蓝旗东30公里的多伦,乘客还需换乘小汽车——申遗成功后,多伦和正蓝旗之间在修路。多伦的砧子山元代墓葬区是元上都遗址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元上都申遗成功,多伦和正蓝旗都在庆祝。

金莲川金莲川

在多伦接客人的小汽车司机大都是本地人,尘土和颠簸中,他们最爱讲的是以前当地农牧民能在地里捡到钱的故事。“好多古代的钱币,风一吹,就直接露在外面了。”司机有点小得意。

从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向东驱车20公里来到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闪电河畔,通过白色蒙古包状的售票处,可坐电瓶车直达皇城南门明德门。沿途最迷人的景色是盛开的金莲花。当地生产的金莲花茶,喝了提神醒脑、嗓音清亮,传说契丹萧太后曾用金莲花美容养颜。

御道从明德门通往御天门

每年7月初到8月中旬,是金莲花怒放的时节,满眼金黄、满鼻幽香,金莲川草原也因此得名。金莲花是元朝国花,也是如今正蓝旗的旗花。元上都遗址就位于金莲川草原上,元朝的故事从金莲川开始。

“向龙借地”的传说

据元史记载,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孙、托雷长子蒙哥(元宪宗)继承汗位,并派四弟忽必烈治理中原汉地。忽必烈选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的金莲川草原,组成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后来,蒙哥汗受伤死于军中,在鄂州前线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后升格为都城,定名上都。1264年,将燕京改为中都,后改大都,确立元代两都制。

烈马

民间有忽必烈向龙借地的传说。据传,元上都所在地原来是海,海中有龙。元朝重臣刘秉忠建城时,因地有龙池,不能排干积水,于是奏请忽必烈向龙借地。当夜三更,雷声大震,龙王飞上了天,第二天便能以土筑城。

前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主持以元上都遗址为中心的蒙元时期城址、墓葬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他说,通过考古发现,穆清阁兴建于沼泽区,在最初兴建时,首先要排干积水,因此“忽必烈向龙借地”的传说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就成了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即是“夏都”。

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据考古发现,元上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垣,其中宫城位于皇城正中偏北处,与皇城呈“回”字形。宫城为长方形,墙两侧均用青砖包砌,四角建有角楼。皇城位于外城的东南部,呈方形,墙体两侧用石块包砌,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和蹬城的踏道。外城则是在皇城的西、北两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平面呈方形,全都用黄土夯筑。这些断壁残垣记录着元朝的历史、文化、生活和梦想。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不仅是元朝皇帝的避暑胜地,更是一个时尚、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忽必烈颇具国际视野,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为官、经商和定居。据元代翰林学士王恽的《中堂事记》记载,发郎国(欧洲)使者、高丽国王子、罗马教皇的使者等都先后来到元上都,受到皇帝接见。锡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长、元上都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其其格说,东凉亭墓地考古发现有欧罗巴人的墓葬,那里是普通百姓的墓地,可见外国人已经融入元上都的生活。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里的大安阁复原模型

元上都还贯通了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元代进一步延伸,东面到甘肃武威(古凉州)后,东行到宁夏中都,沿黄河行至内蒙古,直达元上都。当年,这片草原上驼铃阵阵,牲畜、皮毛、药材及武器、奢侈用品等物资从元上都源源不断地输出到西方,西方及邻近各民族则向元上都供应奢侈玩物和名贵建材。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把上都的宫殿、礼仪、民情风俗细细讲给欧洲人。今日,这座草原大都会只剩下断壁残垣,元上都遗址除极少数区域向游人开放外,大部分区域都围封起来,禁止参观和放牧。于是,这座由宫殿、草原、森林、溪流构成的梦境般的上都,只能借助史料和介绍来还原当时的风貌,令人心驰神往。

外城:车如雨帐如云

据记载,当时有至少6万人住在上都城区内,在当时草原可谓人口密集,元代诗人描绘“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可想这座草原都会的繁华。

正蓝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高家鑫介绍,当时东西两关的街道纵横交错,既有前店后院式的临街店铺,也有高宅大院;北关则是行殿和兵营所在。而在南关明德门外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东西相连的酒肆和客栈的遗址,当年金莲川草原上的闪电河桥边尽是“酒旗斜挂”,元人下马饮酒,豪迈无比。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外城西门外是商贾集散之地,而外城西面,则是百姓杂居、商贾云集、商肆遍布的街区。今日只能看到纵横街道、较小建筑院落的遗迹,隐约中传来八百年前商贩沿街的叫卖声。

皇城:听僧人翻阅经卷

过了护城河遗址,便进入元上都的核心皇城。在外城和皇城外都建有防御设施“瓮城”,今天还能看到挖掘出来的石块砌成的遗迹,行走其中,尽可遐想外敌入侵时的“瓮中捉鳖”。

御天门直对着皇城的南门明德门,每年皇帝巡幸时,文武百官至此下马步行,唯有皇帝骑马直入。皇帝在上都期间有重大决策诏谕时,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宣读诏书,再送往大都转发全国各地。今天,在明德门、御天门看不出丝毫“门”的痕迹了,唯有颓败的黄土砖石。

美丽的草原

以明德门至御天门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各有一条南北大街,仍可看出一些较大的建筑和围墙遗迹。它们目前还没有开放,基址之上是高高的土堆,标牌上写着“宫殿”。据悉,朝廷机构就分布在南北街区中,还建有佛寺、道观和孔子庙等。而城内东北角的大龙光华寺,西北角的乾元寺,则是两处规模较大的寺院。

元代宗教政策兼容并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得以生存、发展。史料记载,在元代,上都城里的喇嘛教僧人有几千人之众,白天在街上走,便能听到僧人在寺庙里翻阅经卷的声音,晚上能看到寺庙长明灯彻夜不灭。此外,在内蒙古境内考古发现有大量元朝的基督教“十字架”,在元上都出土的文物中,有的刻着伊斯兰文字。

宫城:大臣从下水道钻入

“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马可·波罗写的这座高入云霄的宫殿就是大安阁。作为进入宫城的第一殿,它是元代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节、甚至举行登基仪式的正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传说,忽必烈就在此接见了马可·波罗。

上都镇

在大安阁遗址,能看到挖出的建筑四角,荒草掩映着石头柱础,清代在遗址上盖了喇嘛庙,因此主体还掩埋在庙宇废墟下面。“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则是横长形,需要有很多柱子作支撑,木质宫殿毁于大火,只留下石头柱础了。”魏坚说,“因此整个元上都遗址多柱础。”在上都镇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从大安阁遗址出土的雕花龙纹等。

《元史》中有个有趣的记录:大臣阿沙布花当年曾随从忽必烈到上都。早朝时,因露水多而光着脚行走,忽必烈自大安阁望见,命门卫不许放其入朝,阿沙布花只好从墙下水道钻入。魏坚说,由此可见元上都已有引排水的通道。

从遗址最高处穆清阁,眺望远处的皇城北墙城垣,虽已是青草覆盖的土坡,但清晰依旧,像是一个远去的帝国留在龙兴之地上的印痕,永不磨灭。元上都是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茫茫草原仍在续写着古老文明:以传统盛会“那达慕”为基础的“元上都文化旅游节”,集合了祭敖包、察哈尔婚礼等项目。

■ 元朝那些事儿

诈马宴:两万匹黑白骡马供马奶

在皇家生活方面,最有特色的当属在棕毛殿举行的宴会。位于外城的棕毛殿非常华丽,竹子搭架,覆以棕毛,又称“竹宫”,顶篷是织金料子,又称金顶大帐,可容纳千人用餐。每逢新皇帝即位、诸王朝会等大型活动,都在此设宴,臣子们都穿着皇帝颁赐的、同样颜色的贵重服饰出席——称为“质孙宴”,又名“诈马宴”、“车格宴”。

埋藏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据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研究者沙·东希格说,虽有三种叫法,可能就是一次宴席。“质孙宴”指服饰,蒙古语“颜色”之意;诈马,意为去除毛发的家畜,是一种分食全羊全牛的传统名词,指的是主食;“车格宴”则是说宴会酒水。这里的宴会规模宏大,畅饮三天三夜,可谓蒙古族的“满汉全席”,提供千百只烤全羊,万匹白骡马和万匹黑骡马专门提供马奶,以歌颂太平盛世为始,敬马奶、吃烤全羊、三次奏乐、九次饮马奶结束。

佛道大辩论:全真教PK“帝师”八思巴

公元1258年的夏天,忽必烈在新建的开平府(元上都前身)主持了佛道的一场大辩论,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宗教辩论会。缘由是当时一些道士的张狂跋扈行为引起和尚的不满。“辩论只是形式,由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联合对道教进行批驳,”魏坚解释,“实际上是针对全真道教,意在打压道教的优势地位。”

景区为游人准备的自行车

那场辩论会,掌门人张志敬真人率领全真道200余人参加;佛教则以那摩国师为首,另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等300余人参加。

《神雕侠侣》第二十一回“襄阳鏊兵”写道:“忽必烈手持酒碗,与一个(和尚)站着指指点点的观战,显见胜算在握,神情极是得意。”据推测那位和尚就是八思巴,他曾拜为“帝师”。历史上能与忽必烈那样指点江山的和尚,怕只有八思巴一人。

开平的佛道辩论会,从早上辩论至黄昏时分,唇枪舌剑,似刀光剑影。最后,忽必烈宣布道士失败,按照事先的协议,参与辩论的17名道士被送到刚建成的大龙光华严寺脱袍去冠,“削发为僧”,做了和尚。

敖包:祭祀盛典连皇帝也参加

穆清阁遗址上,摆放着几座石头碾子,这是元上都被毁后,遗址居民的遗留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几座石头碾子,也没有被搬走。穆清阁遗址顶部正中还有一个敖包,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来此的学者、游人和附近牧民渐渐堆砌来的,都是上都残存的砖石瓦砾。

拍婚纱照的蒙古青年

其其格说,祭祀敖包的传统源于蒙古民族对自然万物的敬畏,目前元上都遗址附近有十三个敖包。元代,每当夏天来临,牧民们会带着丰厚的祭品聚集至敖包处参加祭祀,人潮汹涌,场面盛大。德高望重的部族长老担任主祭人,向敖包敬献鲜奶、哈达、为敖包添加石块,并跪拜磕头,连元朝皇帝也要参加——敖包是元上都的“天坛”。蒙古老人沙·东希格说,只要他去元上都遗址,他都会背一块石头放在穆清阁的敖包上。(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雪松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相关阅读

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平线尽头的梦幻边城

内蒙古包头:沙漠边缘的绿洲(组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