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美食地图:必尝的老字号特色小吃
厦门小吃是来厦门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厦门,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因为和台湾同属闽南地区,所以很多小吃的做法和口味与台湾很相似,入口美味香醇,令人回味无穷。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据说已有百余种。其中最有名的小吃有:沙茶面,土笋冻、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扁食、拌面、韭菜盒、油葱稞、麻糍、花生汤、面线糊、炒面线、姜母鸭、鸭肉粥、蚝仔粥、同安封肉、鸭肉面线、米血、大肠血等。
【沙茶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沙爹面 sa die mian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大众化的小吃了,也是福建著名小吃,就好比西安的凉皮,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
沙茶面的原配只是面条,青菜加沙茶,其余的配料需要根据个人口味选加。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食客自选的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沙茶汤料即可。
配料一般根据个人口味加入2-4种,通常有: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鲜鱿鱼、虾仁、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
特别推荐老字号:
四里沙茶面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场老店(距离南湖公园很近)
乌糖沙茶面 地址:民族路民族路60号(距离厦大很近)
【土笋冻】
闽南话读音近似:头孙荡 tou sundang
福建著名小吃,也是厦门特色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据说只有在厦门才吃得到!
土笋冻一般分为三个大小规格:小、中、大,小的一口一个,主要是里面海星虫的大小不同,中的和大的需要切成几块,大中小吃起来的口感略有差别,越大的吃起来越Q弹哦!
土笋冻的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长约5-8厘米。厦门沿海盛产“土笋”,熬制土笋历史悠久,先得将土笋腹部压破,再将肚内泥浆洗涤干净,而后和清水熬煮。它身上的胶质溶化水中,冷却后凝固成一块块玲珑剔透的小圆块,即为土笋冻。吃起来口感QQ弹弹,清凉爽滑,胶质丰富。
土笋冻很多店都有卖,也经常吃,但是最有名气的店莫过于西门土笋冻了,因为靠近中山公园西门,故此得名,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70多年的历史。因为他们总是在中山公园西门的位置摆摊,所以大家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特别推荐老字号:
天河西门土笋冻 地址:斗西路33号(靠近中山公园西门)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柳絮同学
【虾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嗨面 hei mian
和沙茶面的吃法相似,虾面也是需要食客自选喜欢的配料,加进面中,不过加进虾面里面的配料大多是已经做熟了的。配料通常有:大小虾仁、鲜鱿鱼、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
碱面过水,然后浇上新鲜熬制的虾汤,一碗诱人的虾面就这样做成了。虾汤的熬法是非常讲究的,必须是当天新鲜熬制,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
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瘦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特别推荐老字号:
明月虾面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180号(大同小学对面)
新厦虾面 地址:思明区人和路51号之10
槟榔虾面弟 地址:槟榔路槟榔西里15号(靠近槟榔小学方向)
【厦门烧肉粽】
闽南话读音近似:修罢长 xiu bazhang
全国到处都有肉粽,但厦门的肉粽独具风味。
厦门烧肉粽以用料多样做工精细而著称,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经过油拌,用竹叶包成菱形,包好后的粽子在高汤中煮熟。做出来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腻,美味可口。
厦门烧肉粽另一个特点就是“烧”,闽南语中的“烧”就是热的意思。厦门肉粽要趁热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烧肉粽。冷的肉粽不仅味道大减,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
夹一块热腾腾的烧肉粽,蘸点厦门本土特色的甜辣酱,再撒上些许芫荽或加点蒜蓉末,美味可口的温暖从口腔一直抵达胃里。
特别推荐老字号:
吴再添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1980烧肉粽 地址:中山路353号(在中山路正道的尾端,就在天虹往下走靠近文化宫方向)
【扁食】
闽南话读音近似:边西 bian xi
扁食---北方叫馄饨,成都叫抄手,广州叫云吞,只有在闽南才称扁食。
厦门的扁食做法也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顾名思义,扁食的肉馅是“扁”出来的,不能用刀切,而是用棍棒打烂的,这样做出来的肉馅依旧保留了肉的原有纤维,口感生脆,鲜美。
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汤了。扁食还可油炸,一出炸锅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湿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为另一番滋味。
特别推荐老字号:
扁食嫂“赖厝埕扁食府” 地址:大元路8-10号赖厝埕扁食店
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
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拌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波啊面 boamian
一般来说,有卖扁食的地方必然有卖拌面,而大家也喜欢这2种小吃搭配在一起吃,尤其是作为早餐。
厦门的拌面很有特色,浓浓的花生酱夹杂点甜辣酱拌在刚刚捞起的面条上,稍微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动啦!
一般拌面的分量都不大,即使是大份的也就是北方人眼里的那么一筷子面,吃的就是这一个香喷喷的口感。
特别推荐老字号:
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
局口拌面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
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花生汤】
闽南话读音近似:哦卡星腾 o ka xingteng
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
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皮,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
此时,花生一分为二,上浮水面,颗烂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浊,不油不腻,芳香扑鼻。花生汤刚开始品尝时只觉得它是一碗普通的花生糖水,细品下来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一般的花生糖水,糖水还是糖水,花生还是花生,味道无法融合,又或者花生太烂、太硬之类的,而黄则和的花生汤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
特别推荐老字号:
黄则和花生汤店 地址:中山路22号(肯德基对面)
【油葱粿】
闽南话读音近似:油仓给 you canggei
油葱粿,闽南话也叫碗仔粿。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厦门都有以咸米粿拜祭先祖的民俗。
相传一户人家,在蒸制米粿时,家中顽皮小孩,揭开蒸笼偷吃半生半熟的咸米粿,嫌其平淡无味,顺手把一碗肉丝倒入米粿中。被大人发现后,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时候,大人发现这样的做法,吃起来更加多样味道也很不错。于是,人们竞相效仿,最终演变为油葱粿。
油葱粿的做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再将肉丝、孛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葱白、五香粉、盐调制成馅料;和碗中的米浆一起旺火蒸煮而成。
吃时要切开,拌上甜辣酱和芝麻酱,上面再撒上酸萝卜丝、香菜、蒜蓉等等配料,吃起来柔韧清香,美味可口。
特别推荐老字号:
金宝油葱粿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斗西路公交站点(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吴再添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薄饼(春卷)】
闽南话读音近似:啵变 boia bian
薄饼亦称春卷、润饼,是闽南名小吃。春节、清明节时吃薄饼也是厦门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厦门的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著称,薄饼好吃与否,全在于内馅。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
馅料主要是笋、圆白菜、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汤汁,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把煮制好的馅料捞出,沥干,放在抹好甜辣酱、海苔丝、贡糖碎和香菜碎的薄饼皮上。薄饼皮要弹牙,薄,又不易破。薄饼皮比北方的春饼皮薄数倍,制作薄饼皮的功夫很深。买回来的薄饼皮,要用包菜叶或湿毛巾裹着。
如果想知道厦门的薄饼皮是怎么做的,可以去老市区的菜市场看看,很多店家都是现做现卖的。
特别推荐老字号:
阿卿春卷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口(女人街口)
阿嬷薄饼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场内(四里沙茶面斜对面)
【海蛎煎】
闽南话读音近似:哦阿煎 o a jian
海蛎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小吃,但是各地的做法又有点不同。台湾偶像剧《转角遇到爱》把海蛎煎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特别推荐著名老字号:
莲欢海蛎煎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4号
龙头海蛎煎 地址:鼓浪屿龙头路189号近福建路
【面线糊】
闽南话读音近似:米刷煲 mi shua bo
在厦门,面线糊也算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杀的热门美食,高端酒楼有,路边小吃店也有。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鲜香顺滑清甜爽口,满足了对美味最简单的需求。
面线糊,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线煮成的糊。好吃的面线糊,汤底清鲜而味美,面线烂而不糊。首先要有好的面线,选用手工面线才会咸香韧弹、久煮不烂但入口即化,其次是美味汤底,用猪大骨和蚝干、蛏干等小火熬制出清爽不油腻、清鲜不浊乱的好汤底,再加入折成细段的的面线慢煮成面线糊。吃的时候再依各自口味,加入各色海鲜、猪杂等等,特别推荐滑嫩的猪血、嚼劲的大肠,与面线糊完美搭配出层次丰富的饱满口感。最后撒上葱油花、芹菜末,口味重的食客还可以来点胡椒粉,出身热汗后的面线糊也是治疗感冒的偏方哦。
【麻糍】
闽南话读音近似:麽及 mo ji
麻糍是厦门独特的传统风味甜点,以柔韧香甜而闻名。麻糍的主要配料是糯米团,糖粉和芝麻花生碎。取出糯米糍粑,拉成扁片,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包成团,最后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
叶氏的“屋仔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到现在已是第三代传人。
特别推荐老字号:
叶氏麻糍 地址:鼓浪屿龙头路街口;中山路局口街口位置。(排着长长队伍的小推车就是啦!)
金宝油葱粿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斗西路公交站点(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鱼丸汤】
闽南话读音近似:黑弯藤 hei wanteng
厦门鱼丸汤以鱼为主料,油菜、胡萝卜、芹菜为辅料,姜、盐、白糖、胡椒粉、淀粉、鸡精、香油为调料。将鱼肉剁成蓉,加入淀粉、水制成鱼蓉,用勺制成小丸子,吃的时候加上一点点胡椒粉和芹菜碎,色淡鲜香。
特别推荐老字号:
龙头路鱼丸汤店 地址:鼓浪屿龙头路183号
三真丸子 地址:思明区故宫路84号(近建设大厦)
【蒜蓉枝】
闽南话读音近似:蒜冗gie suan rong gie
厦门很多的小吃店都有卖一种裹着一层白色的糖质和蒜蓉的麻花样子的东西,它有个特别的名字“蒜蓉枝”。
传说宋朝政和元年(1111年)七夕夜,风流皇帝宋徽宗到青楼去找京城名妓李师师,适逢李师师和她那班青楼小姐妹一起在园中“乞巧”。宋徽宗便也混在脂粉堆中与李师师同拜双星。李师师问他有何心愿,宋徽宗告诉她,今生只求能与李师师永结同心,如双星相连。李师师大受感动,便让厨子炸了盘“拧枝果”来供奉牛郎织女,祈求保佑两人能像“拧枝果”一样,爱无止境、永不分离,并打算随宋徽宗入宫从良。
但美梦易碎。很快,金人破京,宋徽宗父子两人被金人俘虏。但曾为宋徽宗与李师师“爱情信物”的“拧枝果”却流传到了民间,并因李师师打算从良而易名为“算良枝”。“算良枝”制作方便、清脆香甜,作为茶市点心颇得百姓喜爱。直至清初,人们在“算良枝”的外表再镀上一层白色的糖质和蒜蓉,方才更名为“蒜蓉枝”。
价格:10元/斤
特别推荐老字号:
金宝油葱粿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斗西路公交站点(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韭菜盒】
闽南话读音近似:估菜阿 gucai a
刚来厦门不久的时候,听到同事在问谁吃韭菜盒?我心想韭菜盒子应该全国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吧,没想到当同事递到手上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圆滚滚带着花边好像千层酥的小家伙就是厦门韭菜盒了!
其实韭菜盒是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已早负盛名。韭菜盒层次细致而分明、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馅,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皮酥香脆、盒馅鲜美,带有韭菜香。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特别推荐老字号:
黄则和花生汤店 地址:中山路22号(肯德基对面)
菜妈街韭菜盒 地址:菜妈街中段
【鸭肉面线】
闽南话读音近似:啊罢米刷 aba mi sua
鸭肉面线的感觉和云南的过桥米线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鸭汤和面线是分开放的,吃的时候再把他们二合一。
价格:45元/小份
特别推荐老字号:
味友食府 地址: 集美区同集路90号
【鸭肉粥】
闽南话读音近似:啊罢没 a ba bmei
粥底不是很厚,米粒分明,鸭肉滑滑嫩嫩的,一口下去有粥有肉,相当鲜美。
吃鸭肉粥,首推大同鸭肉粥店,这家店经营了十几年,店面不大,却已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了。附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养成了天天来此吃上一碗的习惯,由于全天营业,许多开夜车的司机和迟睡的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时,一天竟能卖出400碗以上。
特别推荐老字号:
浮屿大同鸭肉粥店 地址:厦门厦禾路174号(大同小学对面)
有些小吃店是分散独立的,需要专门前往,而有些却可以串成一条美食线路,综上所述:
建议吃货线路一:中山路步行街(从轮渡往文化宫方向)依次可以吃到:
黄则和--叶氏麻糍(分店)--阿卿春卷--莲欢海蛎煎--局口街拌面--1980烧肉粽
建议吃货线路二: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吴再添)左拐厦禾路方向走,到第八菜市场止,依次可以吃到:
吴再添小吃店--西门土笋冻--金宝油葱粿--三真丸子--四里沙茶面(分店)--浮屿鸭肉粥--明月虾面--扁食嫂“赖厝埕扁食府”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柳絮同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