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山西张璧古堡:探寻谜一样的“地下长城”

新浪旅游

关注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张壁村又称作“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1040米。

村子很有特色的福字,一头是龙,一头是鹤

张璧古堡虽然古朴,但不必在这里留宿,这里的住宿条件并不太好,也很少有旅行的人前来投宿的,因为张璧村跟介休市离得很近。

保留较好的城门

张壁古堡的地道号称“堡中堡、城下城”,有“地下长城”的美誉。在张璧古堡,地下已发掘古代作战地道3000米,待开掘地道估计还有6000多米,而且城堡与地道相联互通。真可谓上有千年古堡相环,下有万米地下长城相通。

“地下长城”入口
古时候,完美的军事堡垒古时候,完美的军事堡垒

正逢旅游淡季,而且知道张璧古堡的人还不算多,我去的时候又是人迹罕至,进入古堡的地道,只有我一个人,虽然第一次走的时候我已经对地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且知道只要沿着指示很快我就能走出去,但是当我在幽静的地道走着,听着自己心跳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影子的时候,恐惧感还是不断侵蚀着我而促使我小跑向前。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七月娃娃

据说张壁地道的设计暗含“六壬奇门”之术,这个我没看懂,是从别人那投来的,但是其神秘诡异我却亲身见证,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将军窑内

地道为三层立体,有马厩、粮仓、兵屯功能,又有监视、指挥、袭击、传令、陷阱、闸门、通气、通水设施……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堡内现有水井6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开有洞口或洞门。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是放置油灯的地方。

排水口

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存粮的洞穴。还有几处土洞。说是指挥部用的“将军窑”和收监俘虏的“俘虏洞”。

立体三通,顶上能看见阳光

它们附近还有三个可容一二个人躲藏的“猫耳洞”。也称之为“伏击窑”。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这是典型的古代“守备筑垒”式的军事战术设施。是“明筑城堡、暗挖地道”时的遗物。

出口

让人不解的是,这么大型的一个军事用地,竟然会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张璧古堡的地道,谜一样的色彩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好奇,当然,对我这样的好奇宝宝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小小的张壁古堡,至今保存的寺庙,仍有16座之多,这样的密度,在全国也属少见。它们集中分布于北门内外和南门内外的两个寺庙群。

保存完好的寺庙

在张璧村里,有一株长在一起的两颗老树,是宋代的“槐抱柳”。槐是千年古槐,柳是百年老柳,就那么抱在一起,根脉相缠,枝干相交,正如《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真实写照。槐有“怀乡”之意,柳有“留守”之心,那“槐抱柳”游子对故乡的怀念,是男女生生世世的爱情?

古城堡
槐抱柳

【福字寓意】在龙脊街上第一个丁字路口的“永春”门楼巷口深处,一座“福寿康”府第(张璧首富、清代商人张礼维的老宅)的照壁上,刻着与众不同的一个砖雕“福”字。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它似“福”又类“活”,龙飞凤舞,笔断意连浑然天成,奇的是口字写成一点,整个字草书起笔、行书过渡、楷书做结但和谐统一。 左边第一笔是龙首,右边第一笔是鹤头,福字右侧的“口”被简化成一点,可见当时户主的审慎处世哲学,鹤脚下的一个“田”则被放得很大,暗喻“民以食为天”,象征着晋商以农耕起家的根本和浓厚的乡土观念吧。

民居民居

【交通及其他贴士】从介休市到张璧古堡有公交车到达,如果是包车的话,一天时间可以把王家大院、张璧古堡看完,而且时间也非常充裕。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七月娃娃

相关阅读:

山西介休:实拍晋商城堡王家大院

探访山西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