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圣境普陀 舟山群岛的海天佛国

新浪旅游

关注

想不出比“海天佛国”更适合的词汇来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众多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却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观音道场,山上寺院禅林星罗棋布,包括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和三十余座禅院;山中古木参天、梵音与涛声交织,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胜,当推普陀”赞之。

海淀佛国普陀山

我们在临近黄昏的时候,乘着渡轮前往普陀山,下午的阴霾散去,阳光普照整个海面,陈导不由感慨我们的好运气,说这是与佛有缘,如是无缘人,多次前往都因海上多变的天气无法踏上此地。站在甲板上,远远可以望见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像,船上已有游客面朝普陀山的方向进行跪拜。

普陀山美景

紫竹林景区的不肯去观音院,这里终年香火不断

相传,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泛舟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此地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这就是“佛选名山”——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的开始。

渡轮

前往普陀山的渡轮从早到晚不停歇,夕阳西下,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普陀山中有十二大景观“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出之《普陀山志》),可惜我们仅能停留一晚和一个上午,只能管中窥豹,观其一二。

普陀山一景

刚出码头,你会看到普陀山标志性的大门,上面挂着“圣地普陀”的牌匾。除了禅寺众多,这里的百年以上的老树满目皆是,上面会挂着“某某供养”的小木牌。

佛学院

普济寺前的海印池,又被称为“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到了盛夏时节,莲花盛开,映衬着古树、小亭、拱桥,想必更添几份光彩。

普济寺前

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的多宝塔,始建于元代,全由太湖石砌成。

来到了普陀山的前寺——普济寺,遮天蔽日的古树掩映着名寺古刹。稍有遗憾普济寺大殿正在修缮,不过寺中的龙形图案的装饰和雕刻让人印象深刻。不到早上7点,不少远道而来的游人已经开始上香拜佛,普陀寺中规定每次上香三只足矣。当然规定还是挡不住人们迫切的心愿,不少人还是拿着成捆的香来朝拜。

虔诚的祈愿

普济寺主殿大圆通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普济寺周边四通八达,有不少清幽的散步小路,可以躲开人群。

智宗法师饱读诗书,带着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和蔼可亲,慧济寺香火不断,人声鼎沸。

出售的僧鞋

法师修炼的地方却是清静安闲,殿堂内放着佛乐,真是院内院外两个世界。庭院里的小和尚雕塑一派逍遥自在,院内有许多石雕壁画,这幅是虔诚的世人跪拜观音菩萨。

南海观音像

移步到紫竹林景区,远远就能望见巨大的南海观音铜像。南海观音像建于1997年,高18米,堪称当今世界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观音像后的一整面墙上的石雕精妙绝伦,栩栩如生。

美丽的普陀山

左手边是洛迦山,相传是观音菩萨修行之地。远望好似一尊大佛仰卧在海面上,故有“海上卧佛”之称。沿着巨大的礁石往海边走,这里成了天然晾衣场。海浪滚滚,拍打着岸边土黄色的礁石,一架直升飞机“轰轰”从上空驶过。

海浪拍打着礁石

返回码头的路上,人们在沙滩上捡着贝壳,老街两旁店铺林立,明码标价的僧鞋,用麻和绵混织的僧服和正在雕刻的工匠。

手抄的佛经

在一家餐馆的一角,看到了店主除了提供餐饮,还出售手抄的心经,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参学会馆内的佛学院抄写心经,这是我第一次抄心经,我没有练过书法,也许久未动过毛笔,一开始的时候字写得非常大,慢慢写下去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匀称,浮躁的心境也慢慢沉静下来,即便不信佛,我想抄写心经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短暂的普陀山禅修之行虽已结束,内心的修行却远没有终结的时候。

图文来源:喜琳 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海天佛国下的宁静:普陀山二日游攻略(组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