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老城墙的千年时光

新浪旅游
周末恰逢雨后天晴,天气难得一见的通透,背起相机沿襄阳古城墙拍了一组图片。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发改委透露,襄阳古城将与南京、西安、荆州、兴城、台州等五个城市的明清城墙一起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襄阳城墙全长7331米,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2001年,襄阳城墙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有的历史价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两代曾建造过大约4000座以上的带有城墙的城市,但目前比较完好保存下城墙的城市不到10座。
明清时期的城墙是冷兵器时代城防工事体系的杰出范例,也是东亚地区城防设施与城防系统的杰出代表。这六座城市的明清城墙代表了从南方至北方,从都城到县城,300多年的时间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的城墙。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泡鱼儿
其中,南京明城墙属于京师城池规格,西安明城墙属于二级王城,荆州、襄阳、台州古城属于府城,兴城在明代曾是卫所,还一度做过县城。
襄阳古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31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现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
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
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襄阳城现以临江的北城墙保护最好,东城墙的阳春门、西城墙的西成门、南城墙的文昌门已毁,但整体上依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双层防御体系。
走进襄阳古城,仿若回到古代,古老的城墙,古老的建筑,都在述说着历史,如果觉得步行有些辛苦,骑自行车逛逛古城,再细细品读一砖一瓦的故事,任时光流逝。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泡鱼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