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徒步云南雨崩村 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

新浪旅游

关注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缅茨姆峰和五冠峰下,是距神山峰顶最近的一个村子,四面群山簇拥,而雨崩村所处的地方正好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谷地。

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缅茨姆峰和五冠峰下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缅茨姆峰和五冠峰下

雨崩村有上下两个自然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两村虽然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海拔高差却相差150多米,因此从上村到下村,全是下坡,用时需半个多小时,而从下村到上村,却要走近一个小时。

澜沧江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

雨崩村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

俯瞰澜沧江大峡谷

因此,近年来雨崩村成为人们瞻仰神山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从世界各地来看神山的人,多会不辞辛苦,徒步或骑马走进雨崩村,去雨崩村感受世外桃源的魅力,去神瀑接受神山的洗礼,或者去大本营近距离瞻仰卡瓦格博的圣洁。

转经途中,人们在休息点休息。

从德钦或者飞来寺去雨崩村,先要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从这边山上下到澜沧江大峡谷谷底,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西当村,然后再上山到西当温泉。从西当温泉到海拔3700米左右的南宗拉卡垭口,有12公里的山路,而从垭口下到海拔3200米左右的上雨崩村,还有6公里的下山山路。这18公里的路程,要全靠徒步或者骑马才能进入。

图文来源:老松 新浪博客

路旁挂的信物

由于帽檐、美好、露露三人要等即将从郑州赶来的可儿、瞌睡虫、山中、青阳等人,他们留守在飞来寺,我与罗汉、小斌三人先行进入雨崩村。为了轻装徒步,我们把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相机等打进一个包里,把其余装备全部寄放在飞来寺的客栈里。

神女峰和五冠峰都隐藏在云雾之中

早上拍完日照金山奇观,头晚约好的司机已经在客栈门口等着我们了,与另外四人一起,拼车往西当赶去。汽车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行驶,可能司机已经把这条路跑得很熟了,车开得非常快,让在车内的我们感到十分紧张。从飞来寺去西当村这段路,正值澜沧江大峡谷最壮观的一段。这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澜沧江梅里大峡谷方。

喜欢这样的林荫小道

峡谷江面海拔2006米,左岸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右岸的白茫雪山扎拉雀尼峰也高达5460米,峡谷的最大高差达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

神瀑就是从五冠峰上融化的雪水飞流直下,在这里可以隐约看到神瀑了

澜沧江大峡谷不仅以谷深及长闻名,且以江流湍急著称。该江年在l50km的流长里落差为504米,比降3.4%,形成陡峭的高山纵谷地形,狭窄江面水流汹涌,十分壮观。在车内看着窗外那壮观的地势,看着峡谷里一些支流滩地上的村落,不禁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又感叹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伟大。

神瀑下的下雨崩村

过景区收费站,又开始上山,一路盘曲而上,道路更加狭窄曲折,危险难行,揪着心终于到了西当温泉。名为温泉,其实大多数人并没去过温泉,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地名而已。下车后,人们骑马的找马夫联系,徒步的整顿行李开始上山。一开始就是陡峭的山路,知道还有十多公里,所以即使再陡再累也只能当作开始,有了这样的心态,反而有些忽略了途中的艰难。山坡上森林茂密,走起来可看的景并不多,这样却也可以让人专心行路了。

神山

一路拔高而行,不时还会碰到返回的转山藏民或者游客,特别是遇到转山藏民时,都会由衷地说一声:“扎西得勒!”让人心里顿感温暖,于是也会由衷地大声回应:“扎西得勒!”而进雨崩的老外显然也从途中学会了这样的问候,每每遇到时,他们也会向人说“扎西得勒!”因此,转山途中的气氛显得热情而放松。

转山的人

由于海拔高,而山路陡峭,走起来非常累,因此走一会儿就会站在路边休息一下,尽管如此,速度并不太慢。上山途中有两个中途的休息点,有藏民在那里卖一些食品,并烧有开水。由于在那里吃泡面的人多,如今,休息点的四周都用串起来的泡面纸盒包围了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方便面盒墙。在第二个休息点要了泡面,等着后面的罗汉和骑马的小斌,吃饭时,竟然碰到一个洛阳的老乡,原来她是在网上与几个人约好后,一起赶到丽江集合共同旅游的。

到南宗拉卡垭口了

从第二个休息点往上,大概走半个多小时,就可以看到路边的风马旗了,而且风马旗由稀疏而繁密,我知道:南宗拉卡垭口到了!风马旗又叫经幡,在藏语中称为 “隆达”,也称为“祭马”、“禄马”、“祈愿幡”等。

风马旗长廊
风马旗

藏族原始宗教认为,山神是地方保护神,它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本地区众生的安全,常骑马巡视辖区,保护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藏族认为,在灵气聚集之处(神山圣湖等),挂置印有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等愿望的风马,让风吹送,有利于愿望向上苍神灵的传达和实现。

骑马上山者

后来,发展到藏区人民无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旗,象征着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次,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挂风马旗,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野岭,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风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以示对山神岩神的虔诚与供奉;在圣迹古刹张挂五彩风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和先哲贤圣的崇拜与礼赞;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一定插挂风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祷,祈望五谷丰登;山河路口张挂风马是希望舟车无碍;附近张挂风马则是超渡亡灵寄托哀思……等等。总之,在他们看来,风马旗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

雨崩村

南宗拉卡是通往神瀑的必经之路,又是最为重要的垭口,因此这里的风马旗格外地多,以至于形成了一段大约有一公里长的“风马旗走廊”,穿行于风马旗走廊里,感受到的只是宗教的神圣和伟大,原本无神论的我,似乎也感觉到了神的存在和护祐。

垭口也有一个休息点。骑马的人多骑到此下马,从这里走到雨崩村。

垭口处是此行的第三个休息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卡瓦格博雪峰及缅茨姆峰和五冠峰等,不过,我们到时,虽然所处地方是蓝蓝的晴空,但梅里雪山的峰顶仍然被云雾所遮盖。

蓝天白云相伴

下山路相对上山来说不那么累,但走了那么久,仍然感到疲劳,特别是下山路仍然陡峭。不过,不时可以通过路过树木的间隙,看到神山的丰姿,心情与上山时自然也好了很多。终于,看到了五冠峰下的神瀑,看到了下面谷底的白色的房子,那就是下雨崩村。后面的路因为急迫的心情,走得更快了。雨崩村,我们来了!

拖拉机

在雨崩村,看到很多人家都有拖拉机,很迷茫拖拉机是怎么进来的。归途中终于看到了拖拉机进雨崩的难忘一幕。

边开边拉边推

有人家买拖拉机时,要请村里二三十个年轻人一起走到西当温泉,就从我们徒步的地方,边开边拉边推,有时还要把拖拉机前后拆开抬过一些险要路段。

图文来源:老松 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

云南雨崩 梅里雪山脚下的世外桃源(图)

雨崩:在雪山之下伸个懒腰(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