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畅游番禺莲花山 探幽访古山水间(组图)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关注

走进莲花山,宛若进入人间仙境,在历史中穿梭。莲花山植被茂盛,绿意盎然,因此也成为珠三角市民远足踏青、消暑纳凉的好去处。穿过南山门,就见一脉清流从头顶巨石上泼洒下来,溅起阵阵水花,石砌的山道上早已波光粼粼,这边是景区内气势壮观的人工瀑布——莲花飞瀑,高近20米,宽为45米。走不多远还有水上乐园,人们可以边欣赏绿树葱郁的莲花山美景,一遍享受玩水的乐趣。最为舒畅的还是爬上山去,转过几个弯路,豁然见到宽阔的珠江,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散去。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最美是6月至8月间,莲花盛开之时。每年都会在古采石场遗址“莲花仙境”内举行莲花节,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广州地区旅游传统活动之一。每到那个时候,景区的水塘中、甬路边,乃至小斜坡的空地上都别出心裁地栽种着一株株品种不同的荷花,除了广东本地的土著莲花之外,一般还会有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上百种莲花,竞相争奇斗艳,与粗犷、厚重的古采石场遗址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古采石场 见证广州千年历史

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最著名的当属古采石场了。

新浪旅游配图:狮子石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古采石场靠近狮子洋,在莲花禅寺的下方,距今已经有超过22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开采面积达到500多亩。据专家考证,广州营建所使用的建材,尤其是南越王国建造王宫和王陵所用的12种石材当中,就有8种开采自莲花山。

据地质专家考证发现,整个莲花山古采石场共由15个采矿场组成,其中14个位于莲花山东麓靠水处。它们的采矿方法以露天开采法与地下矿房式开采法相结合,工具是铁锤、铁钎、铁凿,附加绳索木架,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采矿技术。整个采场南北长1500米,宽50~200米,开采深度30~40米,总共约取石料300多万立方米。而且专家分析这些采石活动主要相对集中在西汉初期,因此判定为王宫国家行为,而非一般的民间力量所能办到。从莲花山采石场集中开采出来的石材,通过水路运进广州城,营造了著名的南越王宫殿及南越王陵墓。

莲花山采石场的历史延续了上千年,一直到明清时期才完全禁止,清同治《番禺县志》记载,明万历七年(1579年),朝廷下令禁封“私采石料”,但屡禁屡开,直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才“勒碑封禁”。据称,当时大量石材开采出来后,需要船只运输,由此产生石船营运的行业,而距离莲花山不远的化龙因其水路交通便利,而成为石船的聚集地。据《化龙风物志》记载,很久以前,村口曾作为石船的集散埗头,石船的船民在埗头南面兴建了“石船会馆”,方便泊船议事和联系运石事宜。

新浪旅游配图:观音岩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经过千年的开凿,莲花山古采石场形成了如今所见的奇峰异洞林立。悬崖峭壁嵯峨,千姿百态,奇丽壮观,形成莲花岩、象鼻山、神镜、天池、南天门、云梯、金鱼池、莲花洞天、溅玉、观音岩、飞鹰岩等胜境,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并于2001年被国务院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钎痕历历,桩孔累累,还能找到先人在此大规模采石的痕迹。古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为25米,最高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

新浪旅游配图:燕子岩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其中,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静中有动,如诗如画。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置身其中,除了赏景之外,也仿佛走进了历史,耳畔不时仿佛响起凿石的叮当声,先民们艰辛而冒险的悬空作业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

莲花塔 珠三角风光尽收眼底

位于莲花山北主峰的莲花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园1612年),到明年正好整整满400岁,早已成为番禺甚至广州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与琶洲塔、赤岗塔鼎足而立,素有“省会华表”的美誉。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塔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与番禺其他古塔类似,比如沙湾镇北村水绿山青文阁塔、石楼镇大岭村大魁阁塔、东环街蔡边的文昌塔等,莲花塔也属于风水塔,相传当年番禺境内邪气上升,瘟疫流行,民间认为是莲花山采石过度,伤及龙脉所至,当时的举人刘如性、李惟凤、陈奎聚等联名上书官府,请求勒碑封禁采石,建文昌塔以镇邪气、消除瘟疫,所以才兴建了莲花塔。

莲花塔坐东南向西北,占地65.12平方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外观为9层,内陇11层,外呈八角型,螺旋式楼梯可直达顶层,各层都有拱券门和假门。门窗精美,造型独特,既采光又通风。塔身上小下大,每层建筑均收缩,比例匀称,看起来挺拔秀丽,气势非凡。

因为莲花山位于珠江入海口,狮子洋畔,地理位置险要,加上莲花塔矗立于莲花山主峰上,所以塔上的视野相当好,登塔远观,周围均在俯视之中。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地语篇里这样描述莲花塔:“有一浮莲塔,上矗云霄,与赤冈、潖洲二塔东西相望,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盖一郡风水之所系焉者也。”同时,广州自古有云:“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因此,莲花塔很早就有了“省会华表”之称。据说,当年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航行回来的船只远在虎门就能看到莲花塔,就知道回到广东了,两岸往来船舶,也往往以此为标志,判定是否进入广东广州。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莲花塔也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在番禺的相关文史资料中有记载,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莲花塔都曾经遭到侵略者的破坏,1938年,日本攻陷广州时曾炮轰古塔,八层以上被炸毁,所余塔身弹痕累累,仍岿然屹立。由于长时间风雨的侵蚀,外墙曾多处断裂。

改革开放后,对文物古迹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1981年由港澳同胞何添、何贤捐资按原状修复加固莲花塔,修复后的莲花塔造型雄伟壮丽,坚固大方、抗震性强,成为番禺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文化保护单位。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莲花古城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山第二峰顶上还有一座扼粤穗咽喉的莲花古城,这座古城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清政府为防范明末遗臣郑成功进攻东南沿海而作哨所之用,占地二十多亩,内设墩台、营房、操练场。鸦片战争时,林则徐曾在城外沿江设炮台。历史的沧桑点点凝结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间,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

投降派琦善督管广东之后,首先拆除炮台,解散水勇,撤消军防,并于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与英国侵略军头子义律在此议和,核心问题就是割让香港。

现在的莲花城恢复了清兵当年在这里设防的主要设施,设有八旗军展览厅,向游客详细介绍八旗军制的历史知识。近年来,莲花城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莲花山新规划 莲峰福地

在广州市规划局公布的番禺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最新规划中,将把莲花山自西汉起的古采石场和古时伶仃洋进珠江船只航标莲花塔等重点保护,打造成“文化名山,省会华表,生态节点,度假胜地”。

据规划,古采石场(国家级文保单位)、莲花城(省级文保单位)、莲花塔(省级文保单位)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风貌作为莲花山地带重要的文物保护区,共7.94平方公里。据悉,此次改造,必须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文物的内涵和合理地组织旅游线路。

同时,番禺定位动感时尚的国际湾区,番禺通往世界的桥梁,以莲花山、亚运城、海鸥岛为三大支点,统筹项目,构筑以海莲湾为统领的城市品牌地区,并给这个依山傍水的景点一个好听的名字,“莲峰福地”。

顾名思义,“莲峰”,莲花山山峰的美景。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拥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福地”一语双关,既点出莲花山的吉祥文化,又点出了“亚运”盛会的举办给广州市民带来福气。亚运城巧夺天工,坐落在莲花山风景区南麓、莲花山水道西岸,与莲花山以及附近的海鸥岛浑然天成,形成了集山、海、田、城各类因素于一体的新美景。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地理坐标】

广州番禺莲花山旅游区,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2002年,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莲花山胜景“莲峰观海”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风景区共分为莲花塔景区、莲花城景区、观音胜境区以及石景区等四大部分。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历史坐标】

历史上,先有番禺,后有广州。2000多年前,番禺就是重要的港市,《史记·货殖列传》曾称“番禺亦其一都会也”,列为全国九大都会之一。20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番禺的波澜壮阔,河网交织的环境造就番禺这座“岭南水乡”最完整的岭南风情。而莲花山就是一个缩影,见证了番禺以及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莲花山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观音宝像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观音胜境箔金铜像之最

每到观音诞时,不少珠三角的市民都会来到莲花山祈福。莲花山观音胜境,规模宏大,庄严雄伟,与狮子洋浑然一体,构成自然界大气磅礴的美丽画卷,让人心胸旷达。举目远望,更添豪迈。于1994年建成并开光的望海观音金像总高度为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望海观音霞披狮海,光泽南天,寓意幸福吉祥,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据说能给过往的人们带来平安好运。

大型仿古建筑观音阁,是望海观音的配套工程,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三层高,有外廊,总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雄伟庄重,古色古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观音文化场馆。值得一提的是,观音阁内3362个天花井藻和数百条横梁的彩绘,都是用手工绘制的,一个井藻,就要一个画工仰卧四天才能描绘出来。

观音阁内有大小观音1000座,是名副其实的观音文化宝库,其中包括一座12米高的檀香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一座汉白玉观音。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旅游贴士

◇交通

公共交通:从市区搭乘地铁,在四号线的海傍站或者石基站下,然后会有到莲花山的班车,也可以选择打车前往。或者搭乘三号线到番禺市桥,再换乘前往莲花山的班车。此外,流花车站有直达莲花山的班车。

自驾车:自驾的游客可以从市区出发,经科韵路上南沙快速干线,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莲花山。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虎啸东方 新浪博客

◇游玩

莲花山景区的门票为40元/人(儿童和老人按具体规定享有半票或者免票的优惠),全天24小时开放(不过基于安全因素,不建议晚上进入景区)。观光车、莲花塔登塔等需另行购票。

自今年的7月2日起,游船公司开辟有“番禺莲花山祈福之旅”的新线路,这条线路逢周六、日上午8:30从天字码头开出,能够饱览珠江两岸的风光,而且沿岸打破“游江不上岸”的传统,一次满足坐船、游江、观景、祈福、访古、看花的需求。在本月底前凭学生证或者准考证购买还可以获得七折优惠。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周边景点

亚运城:作为亚运“遗产”,亚运城也成为莲花山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亚运城中能够见到久违的岭南水乡美景,纵横交织的河网、碧波荡漾的河水、古老的民居沿河涌分布,芭蕉、榕树、荔枝、龙眼树点缀其间。不仅如此,亚运城的建筑也凸显出岭南特色,楼宇屋顶都为岭南特色的镬耳墙,运动员村旁还有一排仿古园林建筑,亭、台、榭、廊显得古韵悠然,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砖雕、陶塑、灰塑等精湛的传统工艺无不展现岭南建筑特色,既有余荫山房的精巧,布局又更加开阔疏朗。

在呈东西狭长走向的亚运城中,位于莲花湾和砺江涌北岸的媒体村、运动员村和技术官员村三大居住组团从西往东依次展开,个性鲜明。亚运村内巧妙地利用现有的河涌和规划道路进行分离,形成类似传统岭南水乡的“围”式布局。不同的“围”之间以大面积的绿化园林或者河道进行分离,保证相互的独立性。东涌、西涌、中涌、桃花涌以及莲花湾与砺江湾穿梭其中,两岸的民居散发着传统的水乡风韵。这里是骑自行车的好地方,在亚运城里纵横曲折的主干道、支路上,都为自行车留出了一席之地,可以边骑车边赏景。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休闲度假:莲花山高尔夫球场是18洞72杆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总长度为6218米。球场保留了大自然的地势景貌,更利用天然形成的岩石、树林和湖泊等成为球道上的天然屏障区,满足不同水平打球者的要求。球场的标志洞是第17洞,该洞矗立着一块高达25米,具有1500年历史的采石场开采遗留的巨石。

主题公园:番禺的主题公园景区在岭南地区堪称最多也最好玩,各种不同主题、不同体验的主题乐园让人感受不一样的精彩,包括长隆欢乐世界、香江野生动物园、长隆大马戏、百万葵园、岭南印象园、宝墨园等,老少皆宜。

自然景观:莲花山附近的十九涌湿地公园,空气纯净,气候宜人,不少珍稀的鸟类在那里栖息,喜欢亲近自然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观鸟的乐趣。

新浪旅游配图:莲花山 来源:老金虎 新浪博客

◇美食

莲花山上的度假村有中餐和西餐供应,但建议到山下寻觅农家菜,番禺特产蔬果多,新垦莲藕、潭州白蔗、霸王花、红番薯等等都是不错的食材,农家小炒非常地道,街边摊档就能够吃到不少番禺传统美食,沙湾姜埋奶、猪杂、莲藕煲、果味丸子、沙湾白饼、钵仔禾虫、煎芋饼、风味龙虱等。或者到十九涌吃海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直接跑上渔船购买新鲜鱼虾。此外,在海鸥大桥桥脚有几间大排档,以前以吃河豚出名,现在都改做河鲜,价钱实惠,关键是原汁原味。

◇住宿

山上有粤海度假村、莲花山高尔夫球会、莲花山度假村等,也可以选择住在山下,附近比较好一些的酒店包括长隆度假酒店等。

相关阅读:

荷塘粤色 2011盛夏广州赏荷攻略

广州北京路 向东走向西走的拐角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