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之旅:找寻不可忘却的记忆(图)

新浪旅游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是原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在当时遵义城里是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
遵义除了茅台酒而驰名中外之外,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成了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的。
遵义是个盆地,气候凉爽雨水充足,水土很湿润,只是时常难为照相人。
遵义会议是在绝对秘密情况下举行的,寻找会址曾颇费了一番周折。解放后根据一些同志的回忆,当年红军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堂开过会(后来才弄清楚,红军确实在这里召开过各界群众代表大会和红军干部会),就初步判定天主堂为遵义会议会址,并挂出了“遵义会议纪念堂”牌子。
1954年1月,中共遵义市委接到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来函:“在某个文件上查出,1935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遵义旧城一个军阀(当时为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内召开的。”市委当即将驻在公馆内的机关搬迁,把座落在老城子尹路的原柏公馆及周围环境保护起来,并把公馆各部建筑和周围环境拍成照片,绘制详图,报请上级进一步鉴定落实。
文字/摄影:徐振亚 新浪博主
1954年8月,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电告中共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至此,遵义会议会址才确定下来。接着,国家文化部决定成立“遵义会议纪念馆筹备处”,开始对会址原状进行全面勘察,同时大规模地、有计划地搜集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的文物资料。
现在遵义会议遗址是个红色博物馆,里面要史料有史料,要艺术有艺术,很有看头。
遵义会议展览馆当然不只是展览有关会议这点事,差不多把共产党在35年前后这段时间的主要经历都再现了一番,从内容上看,即便是你很熟悉中共党史,也会有所收获。
在中国所有的红色展览馆里,遵义会议展览馆名列前茅,首先就占有地利优势,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周边景点众多,内容充足,保你一时半会看不完。就是这馆址也占据优势,在遵义城的中心的中心,去遵义城想躲开遵义会议遗址都没有可能。馆的个头也适宜既有露天又有室内,建筑上还小有风格,似乎还夹在了些北欧的木建筑韵味。
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学政治课中的一个大题,在各种考试中必定出现,也是中共发展史的一大要点: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遗址是国家AAAA级景点,免费参观,但需要有效身份证件。还有一个头衔是:遵义会址是“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
展示内容中有一些影印件,能再现当年的一些真实。
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遵义会议会址”苍劲有力的六个大字,金碧辉煌。
真心敬佩那些女红军战士,那个年代,男人都不容易何况是女人。现在设备齐全一个女生出去旅游一下都牛得不行了,想想和这些整天天当房地当床的女红军比比,稍微有点微不足道了。
如果有时间仔细看,还真有一些平时鲜为人知的小史料。再现红军当年路过当地乡村的立体场面,很形象也很生动,深有感触。我第一次通过银幕增加了点红军四渡赤水的感性认识。
看了里面的示意图才真的心服口服什么叫做四渡赤水出奇兵。天下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想成点事总得来点过人的,大家都一日三餐九量米饭八小时睡眠,结果都胡萝卜头一筐筐难分高下。
博物馆也照例在出门口有卖纪念品的小卖部。不过比较低调实在,的确也有人想来点纪念纪念的啊。
出门口不用原路退回,出来就是这么个边门,气派一点也不小,只是比正门冷清。可冷清的只是边门,一出来不远就是红军街,还有好多历史已经可以观赏。当然还有一些老建筑,看来当年遵义城的精神空气很是宽松。
遵义会议遗址在遵义老城中心的优势尽显,前前后后都是步行街或商业网点,散步逛街是不愁去处。
文章来源:徐振亚 新浪博主
相关阅读:感怀峥嵘岁月 国内红色旅游胜地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