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鸡鸣驿:穿越时空的千年古城(组图)

新浪旅游
知道鸡鸣驿还是从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小说中来的,官员从西部返京的最后一个驿站就是鸡鸣驿。
记得有这样一些场景:清朝一位重要官员奉旨回京,夜宿鸡鸣驿。皇帝得到禀报,第二天一早遣人去宣读圣旨。
清朝大将西征平定叛乱,凯旋回京,将至京城时,时辰已晚,在鸡鸣驿停留住宿。第二日上午,皇上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门迎接,接受献俘。
清末,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逃亡一日,在鸡鸣古驿度过了逃亡日子的第一夜。
可想而知,鸡鸣驿有多么重要,又发生过多少历史故事。
就是这样一座有着久远历史的古驿站,这样一座在明、清两代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通信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因其特殊的战略位置使之独驿成城的鸡鸣驿城,这样一座当今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驿站,这样一座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驿站,竟然很少有人知道。
在规划山西自驾游路线时,我意外地从地图上发现了鸡鸣驿,正处于从北京到大同的路程中间,位于河北怀来县,距离北京约180公里。于是,游览鸡鸣驿成为旅行的重要一站。
经查资料得知,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因旁边的鸡鸣山而得名,又称为鸡鸣山驿。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
文字/摄影:江南 新浪博主
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再次扩建,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处设东、西两座城门。成为一座规模堪比县城的驿城。
从北京出来,经八达岭高速,往西北,通往宣化的途中,在河北怀来县下高速,不远就能看到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城,沿着城墙绕行,找到城门。此时天空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点已经落了下来。门口空空落落,没有人也没有车。
停车以后,有个年龄较大的像是停车场收费的老人上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导游,给了导游费可以开车进城,不用买门票。也许很少有人来这里,老人太热情,让我们无法拒绝。
老人介绍,他就是鸡鸣驿城内的居民,也是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在城内看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景点,有驿丞署、指挥署、公馆院(驿馆)、马号、文庙、戏台等,还特别介绍了慈禧一夜行宫。我们表示感谢后,跟这位导游分开了。
我们还是希望自己走走看看,自己去感受古驿站。冒着细雨,行走在城内布满泥土的街道上。城内和城外一样,冷冷清清。两旁的房子几乎都是夯土的,很破烂,年代很久远的样子。
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这里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面貌。偶尔能够碰到几个居民,聊几句,顺便买些当地自产的农产品。鸡鸣驿的城墙大都保存完后,部分城墙正在进行整修,在夯土城墙的内墙上再加上一层砖墙。顺着马道可以步上十几米高的城墙。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迎着微风细雨,俯瞰鸡鸣驿全景,旁边就是巍峨高大的鸡鸣山。心中感慨万千。历史不会随风而去,亲身感受历史的遗迹比单调地阅读历史书籍有趣多了,也收获多了。
站在千年古驿城上,我的眼睛仿佛可以穿破时空,看到历史故事就在眼前上演。看着今天的鸡鸣驿,又仿佛看到了明天。
文章来源:江南 新浪博主
相关阅读:一抹斜阳忆沧桑 古城鸡鸣驿的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