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天空之城 亲历云南宝山古石城(组图)

新浪旅游
石头城入口处是一道石门,由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连通。这里是通往天堂的门吗?
“我的愿望:找个老婆,生一堆孩子,让我的孩子们再去找老婆,然后再生一堆堆的孩子,然后……最后,带着我的孩子、孙子、孙子的孩子……一起来石头城,盖一大幢房子,我们住在这里面……哈哈哈……”小宝 2007·9·4——《摘自木家客栈旅行日志》

每次路过丽江都要在古城呆上2个晚上,一点感觉也没有找到,就像一个清纯的少女变成如今的庸俗不堪;这里是一个大杂烩的场子,一个任何事情都能买到的购物街,一个让你懒得思索的混水塘。
想赶快逃离这里,找个能让我感到平安的地方,于是,我来到了石头城……
要到石头城必须经过玉龙雪山风景区,进入干海子,有个收费站,没的说,外地人一律是要80元的雪山门票+80元的古城维护费,还好我02年在玉龙雪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工作的证件还在,这160元的买路财就算逃过了。
曾经何时,石头城是一个被遗弃的地方,那里的姑娘需要嫁到别村,别村的姑娘可不愿意嫁到这里来,因为,它是一个居住在大山包上的村子,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如今居然成了旅游点,于是,许多村人闻所未闻的故事被编造出来了,似乎,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是一个文化的中心。
“发现者”笔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美化那里的生活,突出那里的惊险,再加忽必烈之类的历史风雨人物革囊渡江的壮举,鬼才知道忽必烈来过没有。于是,石头城就在报纸上、导游图上、电视镜头上,十分的扎眼,可急了当地的乡亲们,他们掐指等待着小康的到来!说起来,石头城被“发现”还不算委屈,连元谋猿人的故乡——云南,都被无数聪明人不断地“发现”着,只是不知他们“发现”了什么?
宝山古石城位于云南丽江以北约120千米的金沙江大峡谷旁,是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古石城建于公元1277-1294年,当时为云南行中书省丽江路宣府司所辖的7州之一,州治设此,称宝山州。这里是纳西族居住较早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地带。
宝山古石城,地市险要,因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故称石城。宝山石头城是汉文的地名。作为城址的这块巨岩,三面都是绝壁深谷,东面临江如刀削,惟有南面一条羊肠险道外通,所以没有高峻的城墙,只是为了加固防守,围砌了一圈1米高的石墙作掩体。
城内瓦屋鳞比,巷道纵横,现有住户108家,城外有住户137家,全为纳西族。民居群落全是就岩随势,有的利用天生岩石稍加修凿而成家庭用具,如有的在厨房中凿巨石为石灶,有的把庭院中的巨石凿个大圆洞,当水缸使用;还有的将房中巨石修凿成石床使用,有的床沿已磨得滑溜精光,不知道睡了多少代人。
在2003年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上的一幅图片记忆犹新,记得是在滇西某地所拍,这幅照片深深地吸引着我;5年的时间,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当我跨进石头城的那时起,一股热流涌遍我得全身,这不就是我苦苦寻求的那幅情景吗?
我走进石头城时,石城门口坐着几个纳西老妇,头戴黑色头巾,其装束与其他地方的纳西多有差异,与其对话,他们能讲流利的纳西西部方言,但本地人之间则讲一种听不太懂的纳西方言。
这是一个天生的岩石城。城四壁陡峭,势如刀削,猿猴难攀援。城里的居民在四周加筑了一圈五尺高的石墙,使石城更容易防御和掩护,整个石头城只有东、西两道门可以出入,石门一关,便俨然成一个封闭的巨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据城里70岁以上的老人讲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来自中甸东旺的强盗经常来这一带烧杀抢掠,直至1949年这些强盗还气势汹汹地来过一回,人们躲到城里,把城门一关,有一些想攻打进来的土匪被城墙上甩下来的石头打死,被箭射死。这些荷枪实弹的强盗在城下团团乱转而莫可奈何,只好气急败坏地把古城外的民居房烧了出气。1993年,宝山石头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这些特地为我表演的纳西村民,他们带着皇室的微笑、贵族的姿态,使我在石头城的三天里,真正感受到"在喧哗过后,独享那份放松与宁静"。
记得参加“多背一公斤行动”,在你的背包内少装一包饼干,多带几本文具;少装一只镜头,多带几只铅笔,那么这里的孩子会非常的感谢你!
这真是个让人激动的地方,美丽、奇特、古典的石头城,在晚上一轮圆月下,一起跳舞,那是何种美丽的画卷?更何况这里打跳的方式与丽江其它地方的不同,还有晚上从金沙江传来隐隐约约的江涛声,像情人在耳边的低声喃喃-----是的,石头城就是这样让我想到了许多东西——古时石头城上的兵戎相向、天台上的浪漫月夜上的情人、还有征服高山的勇气、石头城人民的勤劳、质朴、智慧和勇敢-----
回到客栈,望着满天繁星,高原天上的星星很亮,才知什么叫天上星,亮晶晶,才知歌中所唱不假。听着城外不时传来的狗吠声,枕着金沙江江水的咆哮声,想着白天见到的一切,思绪也跟着回到了远古的石器时代。
她的原汁原味、她的和谐、她的热情、她的温荣、她的美丽------
对她如痴如狂----
只为记忆中的梦乡里,那一声声若远若近的呼唤----
感谢杨宏昌、爱奶玉、二李根的奶奶、王美久、木秀英、木义昌村长和所有在石头城我接触和认识的当地人,你们给了我人生的一次心灵洗礼!
文章作者:肖育文 来源:肖育文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