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婚礼习俗:用棍子打新郎 用针扎新娘

新浪旅游
在青海,西宁附近的汉族婚礼中,融合了很多汉族传统的古礼和当地藏、蒙、回、土等各少数民族的婚俗习惯,整个婚礼从开始的求媒、说媒……回门、认亲等等有几十道程序要走。其中,最热闹的是迎到婆家后的一系列程序。2011年春节,我和几个朋友在广惠寺悬挂经幡时,就碰到了这个场面,因为当时事出突然,准备不充分,所以没有做更多的记录。以下用图文形式,零散的给大家介绍几个片段。
传统的青海式闹洞房:有用棍子打新郎,用针扎新娘的,有故意刁难的,有“很黄很暴力”的游戏的等等……这些貌似低俗、粗鲁的背后,却有着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旧时的青海,男女双方成亲的年龄都很小,而且双方都是在洞房的时候才知道对方的模样。于是,为了对两个新人进行一些成人教育,还有就是为了让双方加速去了解对方,避免日后长时间的尴尬,人们才使用了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强迫新娘和新郎做一些带颜色的小游戏。最疯狂的时候,还用用手钳子、针、棍子等体罚行为。但几百年时间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有效的方式。如今,随着时代开发,很多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但闹洞房的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只是比过去少了很多很黄很暴力的方式,更多的也只是图个热闹。

婚宴的账房一般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来记录。婚宴的账房一般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来记录。
谢过媒人后,要按照婆家人辈分的大小,依次往下给七大姑八大姨敬酒、送女红。待到公婆的时候,一些邻居、亲友会事先准备好一些道具,当然还有菜油+锅底灰。在给公婆敬酒的时候给他们图个大花脸,有的甚至把公婆绑在柱子上,让新娘用冰水混合物给二老洗脚。这样一来是图个热闹,二来是给公婆一个下马威,以后要对自己的儿媳妇好点。
这是必须上给娘家人的头道菜叫“全盘”,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凉菜拼盘。里面是凉拌三丝,外面用猪肝、火腿、肥膘肉、豆干等覆盖着,周边再以橘子、樱桃、香菜等点缀。这道菜象征着以后生活中的事情五花八门,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任何事情都要以家庭齐全和睦为主。
“抬针线”第一个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厨(一般都是民间自学成才的厨师,他们不以此为业,只是在婚丧嫁娶的宴席上去显身手)。先给主厨挂红(绸缎被面),然后敬酒,最后献上新娘的女红(以前一般是新娘绣的枕头皮或者枕巾,现在很多女孩都不会绣制,所以多是买来的。)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师傅吧菜的味道做好点,让娘家人和婆家人在亲友面前有面子。

在所有人中,抬针线送的东西一般是根据血缘远近来送不同的东西,但一般也是枕巾、皮鞋之类的生活用品。唯独对小姑子,抬的必须是手工制作的花布鞋、花鞋垫、花围巾或袜子。因为一般而言,嫂子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是最不好相处的关系之一,这也是为了讨好小姑子,在以后大家和和气气的生活。同时,也是给小姑子一个彩头,希望她以后也能找个好女婿。
婆家人全都抬完针线后,该轮到新娘了。一般新房里的家具、包袱等都摆在院子里。这时候娘家人每清点一个包袱,公婆都要往一个包袱里面放入适当的钞票。以前是要用银子、大洋等敲响家具,或者放在包袱里面时也要听到响声,现在一般使用纸币,不管大小每个包袱至少要放10元崭新的纸币,以示丰收、吉祥。
这是青海妇女常见的打扮,一般某个人家有婚丧嫁娶等稍微大点的事情,邻居、亲友都会派人来无偿帮忙,整个婚礼中,洗菜、端盘子、烧茶、洗碗、陪酒等等每个细微的项目都有这些来帮忙的人专门负责。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很认真的坚守岗位,直到结束。
整个婚礼中,新娘除了有重要的客人和一些必须的场面外,都一直坐在拉了窗帘的婚房里不能出门,新郎则要忙于各种应酬和陪酒。这是我们专门邀请新郎、新娘请出来拍了个照片,但新娘勉强答应后,自始至终连门槛都没有迈出来过。在青海农村,新娘必须要穿红身转(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必须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