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寻找隔世美景 七彩云南自助游攻略(图)

新浪旅游

关注

准备】

不知不觉我写作习惯渐渐暗淡,夏天的青岛之行居然一个字也没有表达。比起青岛之行这次云南的一趟可要复杂得多,上次是一个地点,这次是五个地点。上次乘坐的是高铁,这次是高飞。五个点距离都不近,能够完成圆满地这次任务也算是个不小的成绩。

理想的状态是随意之行,但现代的生活可能太随意,提前就得安排工作,还有往返的机票,这样就把时间的起点和终点定了下来。没有选择跟旅行社同行,以自助的方式来体现随意的状态。如果是自驾就更理想了,但是眼下离实现自驾还有点距离,就先在心里期待着吧。

为了这次云南之行,首选选购了一个大的拉杆箱,总看电视剧里的人物拉着箱子在机场里转悠,现在我也要演绎这样的角色了。以前每次出行相机的容量总是有所担心的,考虑到老的相机已经服役了6年,也该让它退休吧。新的相机隆重登场,10倍光学变焦与全景模式太适合出行了。

每次工作这余,总要考虑这时间框架里的细节安排,希望无论是时间还是费用上的效率都很最高。去的这几个地方都是非常有著名: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泸沽湖,最后再把昆明遛一遛。

其实旅游一般冲着自然景观或者文化景观,就怕都成为商业景观。提到这里想起4年前去承德避暑山庄,当地的导游苦口婆心地告诉我看景不如听景,淡季的收费最低。最终我动了恻隐之心,结果没在山庄里转多久,就把我带到外边的什么庙里,让我买香上贡。那价格哪是香火钱,真拿我当土财主宰呀。见我没有诚心敬神,一位道士邀请我跟他谈心相面……崭新的小庙,怎么看也不像文物,就是一个商业的舞台。我是一个子儿没掏,导游说没见过我这样的,我说今天就让你长见识了吧。她还提到外八庙也是必须去的,也是烧香的,我说算了吧,还是自己去山庄里转转呆会……真的希望文化和自然都很纯净的样子。

【行程图】

行程图

【临行】

从想法到今天很长时间了,还有一天多的时间就开始此次行程。行囊已经准备好,期待的心情也已准备好,真的担心这几天过得太快,抓不住就错过了。通过网上了解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景区的昨天还是今天,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这次出行都快成了故地重游,哈哈。

地有不平,便有景致。仔细了解发现云南可去的地方实在太多,当初订的11天只恨太短。我也不想只当个急急匆匆影像记录员,是希望能够把一时心情和感受真正地融入雪山平湖,森林草莽,融入人来人往的当地风情。不知道我的期待是不是太高了。

有时候了解越多,无奈的事情越多。云南境内四大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各处森林地带无一幸免地遭到过灭绝性砍伐,参天大树全部倒下,而且再无恢复可能。由于近年来人为活动带来的热量,玉龙雪山的19条冰川有4条完全消失,其它都有不同程序的消融……也许20年后玉龙雪山成为玉龙山了。想想现在全国拆房运动如火如荼,不会有一天丽江古城的墙壁也画个大圈,写个“拆”字吧!

精心的计划总怕有意外的打扰。昨天,订票的网站来信息说航班有变动,吓我一跳。没想到意外的变化在还没出行就出现了,会不会打乱了这么多天讨论好的行程安排?好在能够换一班飞机,只是时间晚了40分钟。在机场多呆40分钟,就是在香格里拉少呆40分钟,万幸之余多少有一点无奈。

【最终行程图】

最终行程图

【夜机】

彩云之南的行程开端是搭乘夜里的飞机。第一次坐飞机,还是相当期待的,无论是走向登机口,还是坐在机舱里。当飞机缓缓挪离机位的时候,看到机翼颤颤微微地抖动,心里问这是真的飞机还是插板玩具,我和它一起飞到天上真的很安全吗?飞机在开动很久,突然发出巨大的声响,机舱的头部向上仰起,速度不断加快,地面的灯光倾斜地离开我们。心里颤颤的,我倒是挺享受这种不安全的感觉。

夜机

据空姐告诉我飞机飞行的平均高度9600米。夜晚地面一片漆黑,有时候星星点点的灯光和天空中的星星点点相映成趣;有时候地面的灯光连成一条线,可能是高等级的公路吧;如果是成线的灯光织成一片,肯定是飞临大的城市,但我猜不出是哪。大多数的时候,看不到地面的灯光,只能看见长长的机翼和弯弯的月牙,就如同飞机在原地作响。

刚刚拿到晚餐,飞机发生了一连串的颤抖。我扒着机窗看着机翼抖动得厉害,想这次行程和性命也在跟着抖动,还是什么也不想了吧,随着飞机带我到哪都可以。

4个小时过去了,广播里说飞机要降落。感觉耳膜发胀,连听到自己的声音都隔着房间一样。地面的灯光越来越浓,渐渐和飞机变成同一高度。咣当一声,飞机降落,出了机舱,已经到达了昆明。

【等待】

两班飞机之间是夜里的几个小时,如果去找旅店太不合算也太仓促,所以选择了麦当劳。闭上眼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睁着眼睛却是很漫长。我试图在夜里的遛达遛达,一个壮汉直着眼睛冲我过来,红着脸,嘴里哼哼叽叽,他的同伴死拉硬拽才改变了他的行动轨迹,看来是喝多了。哎,我还是在麦当劳里忍一忍吧。

表走得很慢,打发时间的办法只有发呆。即使是深夜也有来吃汉堡的客人,从他们的话语里我在猜想他们的身份,或者有没有可能是我的同行者,也在等待我所等待的班机。客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唯独我们一直等待到天边有点发亮。重新启程,我们还是兴致勃勃。虽然一夜没有睡觉,并没有感觉多少困乏,这可能是前面有的期待的东西所致吧。

只有第一次体会飞机起飞才有明显的感觉,第二次起飞心里已经坦然许多,和乘坐公共汽车也没有什么区别。有了光明,窗外已不是混沌的黑色,飞机刚刚抬起,就飞临一池湖水,这一定是滇池吧。等我们一路行程归来的时候一定好好游览一下滇池,这也是我们行程最后的景点,现在只是一个空中的眺望。

等待

一夜的等待,等待这班飞机,也是等待光明的日出。扒着机舱往外望,天边火一样的热烈,金黄与红彤的颜色延伸到天边的飞头。飞机升空完成以后,地面上的东西其实并不能看得很真切,茫茫一片。只有飞临比较高的群山时,才能看到一抹一抹的山尖。地面的海拔是越来越高,有成片的雪山钻出一片茫茫。开始是远远看见一小片,越飞越近,直到飞临山尖的上空。由于出行前的“学习”,从形状看我能判断上玉龙雪山,远望天边还有其它形状的雪山在遥遥相望。还没有等我欣喜的心情变旧,飞机就渐渐钻入群山之间,渐渐看清楚山上的树林,山下的土地河网与房屋,最后一个转弯,咣地一下,落地滑行。经过一夜的等待,香格里拉就在眼前。

【石卡雪山】

香格里拉的天空特别蓝,也许仅仅是我的感觉而已。这里的平均海拔3300米,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才1千多米,这里确实离天更近。香格里拉境内有很多雪山,要想更接近天,不上雪山是不行的。

高大的缆车支架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山脚、山腰和山顶上,连缀在一条空中索道。一组一组的缆车悬挂在索道上接送来往的游人。坐在缆车里,眼前高耸的山开始还在仰望,一会儿的功夫就与之平行,渐渐山头就跑到了缆车的下方。从一个支架摆渡到前面的支架,很快翻过了一座山,发现前面的一组支架站在更加陡峭的一座上了。又换乘了新的缆车,感觉快像是垂直上升了。脚下的松树根根直立,树尖冲着我们,我们像飞行在剑峰上。快到山顶,岩石裸露,呈现出冰川侵蚀的样子。回望刚刚翻过的山,只不过是这座山脚下的一个小小的起伏。在平地上看差不多高的山原来差距这样大。

石卡雪山

下了缆车,还有木台阶。这已经是4500米的山顶,环顾四周,远处的雪山都是他的兄弟吧。虽然没有感觉到高原的不适感应,我还是不敢逞强。心里很期待登顶到最高处,脚下还是一层一层台阶地上。藏区的山尖上总是有石堆的,当地人叫做“玛尼堆”。竖起的木杆上还悬挂着各色的彩布,每块彩布上有藏文的。我不懂藏文,估计是虔诚的人们表达虔诚的愿望吧。

雪山顶上并不完全是雪,可是风特别大。彩布被吹得绚烂多姿,也可以形容成败叶狂舞。当我们坐下来,风就没有那么大,感觉也不是冷得怕人。四望群山起伏,平原在群山间延伸,湖泊镶嵌在黄色的平原上。这是冬季,据说要是夏季这里郁郁葱葱,20多种杜鹃花盛开如海,鸟语如潮。

石卡雪山

“石卡”意为有马鹿的山,据记载早在1300多年以前,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藏王就在石卡山巅建起了祈祷天、地、龙神的神台。据经书记载,石卡神山又是一位女财神吉祥天母的化身,是香格里拉地区灵性极高的神山。每处景致都会有一段历史或者一段神话,置身于历史和神话的光芒之内,更觉得自己的荣幸与激动。这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许是我一生离天最近的时刻,都说这个地方许个愿望能够得到神山的保佑,我的愿望就能够让我总有登攀到顶的奇妙感受。

向下走的路上,还发现雪地上画着一箭穿透两颗心的图案,尽管很浅却没有被山风吹散。时尚流行的情感与虔诚古老的信仰都在这山上。

【纳帕海】

在雪山之巅就能看到下边的平原上镶嵌着一块如天蓝一色的湖泊,那就是纳帕海。下山之后我们急切地想接近她,当地人说要穿过一片草原。在山上看着一小块,在地上却是莽莽一片。所谓草原在这个季节里已是一片较干的沼泽,他们说走半个小时就能看到纳帕海湖。我们延续了期待,决定走这片草原。草原上有许多牦牛,像度假一般悠闲地吃着干草,还有遍地的牛粪代表他们的随意而行。据说当地的牧民是不会圈养牲畜的,早上任它们在草原上边走边吃,到了晚上它们会自己回到牧民的家。牲畜和牧民都是这样的悠闲。

纳帕海

这里的牦牛和马比我们常见到的黄牛和马都小很多,它们都很温顺,好像一点脾气都没有,就像这片宽广的草原一样开阔。它们一般躲着人,能让你摸两下那太大的信任了。我们走进草原不久,一队游客骑着马,由当地人带领着向草原处进发。我们觉得他们总会在我们身后吧,不久他们就超过了我们,慢慢竟然走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渐渐发现自己的体力可能不能支持我们看到湖水,在高原我们不敢肆意发挥体能,决定回返。走得可能并不太远,可能返回还是很艰难。看着很近的目标,走起来却总也不能到达,还有长长水沟阻挡我们,为了绕行水沟又费了我们不少体力。

纳帕海

在我们为返回方向讨论的时候,那队人马从身后出现。他们的速度看起来很悠闲,不快,却没用多长时间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费尽体力终于走出草原,那队人马好像已经休息好一会了。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留有遗憾,我们没有能够看到那池清水,却深深地记住了这片草原。这个时节,草原的生命力还蕴藏在地下,草长花盛的样子也只能由我们想象,我们相信她的美丽总会超过我们的想象的。

回到旅馆,感觉头痛,可能是草原留给我们记忆。睡醒一觉,感觉体力恢复很多,拨开窗帘,向纳帕海的方向望望,整个香格里拉浸透在阳光里。

【香格里拉】

1997年,迪庆人民政府宣布香格里拉在迪庆境内,其实还是没有给人们具体位置的答案。迪庆境内好像没有不是景点的地方,我们没有时间去追寻香格里拉到底在哪,权当脚下就是香格里拉吧。在地图上看这里是个地级市,其实还没有普通县城大。虽然不大,它却配有一座机场,可能很少县城有这个待遇。走到街道上,所有建筑都有藏族文件的装饰。但是比起看这些,我还是喜欢走在田庄草原上看看牧民的房屋和牛马。昨天实在太累了,都没有想起来拍拍牧民的房屋,真是可惜。

香格里拉

当地人推荐我们吃牦牛肉,喝青稞酒。想想草原上温顺的牦牛成为盘中肉,心有不忍。还有经过饭店时,门前挂着牦牛的肢体,风干得发黑,气味甜腻,实在是没有胃口。最让我们觉得养眼的就是远处的雪山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们静静地矗立在远方,好像看着我们。即使是坐在离开的香格里拉的汽车上,雪山也不时突出于其它山峰,远远地为我们送行与祝福。

香格里拉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明媚的阳光和宽广的牧场,藏民们在修葺高大的房屋。长路顺着山体下降,刚刚还是山上望峡谷,转个弯就是走在峡谷仰望山峰。不知道什么时候路边泛起涓涓细流,又不知道从哪里细流汇聚成一条大河,唱响着与我们同行。大河的对岸或高或低,或疏或密地分布着民房。还能看到当地的居民或在山上忙,或在河里忙。一路行程就像一首田园牧歌,长长地回唱。

【丽江古城】

牧歌式的行程绕过一片美丽的湿地,结束于一座四面环山的新城。夹裹在新城的是一座著名的古城——丽江古城。我们进入古城,已经天色暗下,提着大行李还心存疑问地想古城里能不能住下。进来一看才知道古城里已是商业无所不在,门面房都是卖吃的或者是纪念品,凡是胡同进去都是客栈。价格不高,很容易安顿下来。夜晚的古城更是热闹,核心地区东大街的一面都是酒吧,彩灯闪烁,声音响彻天地,怎么也无法和古老与神秘联系在一起。吃过晚饭,我们随意走向任何街道,一串串大红灯笼映红古城。越走向边缘,越可能走进黑暗,没有了大红灯笼,只是一盏黄色小方灯,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胡同里的生活。不想一下子走尽,留给明天更多吧。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出门也没有许多游客,走出几步确有点古城的静谧。远方的雪山,正喷薄出薄云,它的融水灌溉了整个古城和每条街,每个院落。我们身边的取水口很别致,有雕刻龙形的护栏,有通向水口的台阶。下去接近水源,捧起清水,想它也流过长长的旅程,由雪山来到这里。我们也是从雪山来的,是不是和它带有同样的气质。这套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供水系统一直有效地运转到了今天,源源不断地引导雪山来的清水与游客共游这古老与全新的城市。

丽江古城

走出东大街,又有一群人纷纷围拢上来,衣着容貌都是当地人,要带我们去拉市海。我们一一拒绝,还有坚持者向我们出示身份证,证明是来自拉市海当地的居民,5元钱包来回也没有改变我的安排。走到四方街,这是昨夜最热闹的地方,我们选择了向上方向的一条街走去。随着台阶我们向攀升得很快,古城也随着地势抬升得很高。大多店铺还有没开门,正好没有影响安静的环境。渐渐的,古城的全貌随着高度的升高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屋顶秩次鳞比铺展了整个古城,看不清楚有多少小路在哪些屋顶下延伸,只能看到个别如我们一样早的游客在屋顶下游走。远处的山环绕着古城,拱卫着古城。此刻,古城是宁静的,是我期待的见到的、听到的古城。

丽江古城

我想把这整天的时间交给古城,希望她能告诉我更多的秘密,甚至走进几百年前的生活。我们闲闲地游走在古城里,带的地图也没有派上用场,走哪条街都是随意而行。越走向古城的边缘,越有可能看到正在做工的纳西族人。有的在织布,有的打银器……有的门院很狭小,有的山墙露出了黄色的土坯,这是原生态的样子吗?住在这里的还有多少本地的纳西人,他们对古城的今天有什么感受呢。古城和全国一样,五湖四海的人们为了做生意打破了地域的范围,流动如同来自雪山的融水,在古城无处不在。商业的流动,也无所不在,同化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古城能保留的东西可能越来越少,直到她的秘密完全消失。

下午,我们又去了束河古镇。古镇较古城有点偏远,多走了很多路,如果能看到更多的古老也是值得的。接近古镇,有很多兜售便宜门票的,我们住的旅店的老板也要卖给我们的。进了古镇,其实没有人问你有没有门票。买了门票准会后悔,这里的房屋一水新建,和其它城市里的仿古商业街没有什么不同。匆匆走过,今天所剩的时间还留给古城吧。

【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的著名除了高原湖泊的秀丽,还有当地摩梭人走婚的习俗。经过一天的翻山过镇,终于在夜幕垂湖的晚上到达湖边的大洛水。网上说住大洛水贵,住里格村便宜,客车司机告诉我们发这样帖了的人就是在里格村开店的老板。果然,大洛水村也不贵。同行的游客与我们都面临一个问题,明天是包车还骑车游览泸沽湖。一对四川的年轻人跟我们说他们在丽江被当地人带到拉市海,结果到了那里不是被“逼”上船就是被“迫”上马,一千来块钱花就转了一小圈。包车难保不是被拉到消费场所井喷口袋里的钱。最后决定明天一早骑车游湖。

泸沽湖的早上是清冷的,湖水清澈,都难以见到鱼和水草。我们和年轻的一对人开始了单车之旅。环湖公路起伏迭宕,上坡的时候很艰难,下坡的时候风驰电掣。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悬崖下的湖水,这就是泸沽湖给骑车人的早餐。由于速度不同,年轻的一对走到了前面。经过村子的时候,一条小狗跟上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快是慢,它都不离不舍,很是可爱,但我们不能把它带走。到达里格村,沿蛇形路下降,走到近水的石滩。远山婀娜,水光鳞鳞。两三条小船牵在湖边的树上,被波光荡来荡去。天空湛蓝,走进这样的画卷,想不宁静都不可能。这种宁静不仅感染了人们,连村里的小狗们跑来跑去都不轻易叫出声来。

泸沽湖

环湖公路在山腰间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起起伏伏给了我们不同视角的泸沽湖。就这样过了中午,我们骑到了小洛水,也到了云南和四川的交界。一片湖水被划分到两个省,同样是环湖而居的摩梭人被划进了纳西族和蒙古族里。从地图上看还有大半路途才能完成环湖,所以决定折回骑行。折回不久,遇到昨晚议事的两位中年人。他们说前面都是坦途,折回要费更大的力气。我们听取的建议,并走进摩梭家院吃了顿饭。他们的主打菜是香肠和猪膘肉,还有叫苏什么酒。酒劲不大,有点像葡萄酒。香肠的肉质很紧,比牛肉干还更实,不过适应后还是觉得有点上瘾。猪膘肉透明如玉,我只饱了眼福而已。院子里有整个风干的大猪,房子上挂着干体的鸭子。主人家的女孩子眼睛大大的,就是全身衣服脏兮兮。

重新出发,果然没有上下波动的路线,视角也有点单调。车轮转到了天边日落,我们四人包了一辆当地的人车。听说离走婚桥不远,我们也不想错过擦肩的风俗景观。走婚桥离公路800米,懒得走路可以选择骑马。我们几人走到走婚桥,长长的木桥,打个弯跨在水滩之上。远处传来歌声,能够看见一条小船上几个快活的年轻人。开始我们听不懂唱的什么,以为赶上了一场盛事。后来,歌曲成了卡拉OK。回到车上,司机告诉我们在他们的风俗里并没有走婚桥,这桥是被“走婚”来的。

中年人跟司机攀谈着走婚的风俗,静静的泸沽湖渐渐钻进夜幕。到了大洛水,明天出发的车已经停在了我们住宿的院子里。年轻的一对已经在下午出发回了四川,我们早餐还欠了他们10元钱,看来这个人情是还不上了。至于他们的速度是不是完成了环湖骑行,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只有星光下的泸沽湖知道。

文章来源:枉言新浪博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