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记忆中的上海:国际饭店文史馆开馆
“这不只是一栋建筑,一栋普通建筑,一栋普普通通的老建筑。这是一个缩影,一个城市的缩影,一个世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上海国际饭店文史馆前言
上海国际饭店文史馆日前开馆。当年,国际饭店曾以83.8米的高度成为了“远东第一高”。那些岁月里,宋美龄的身影在长廊里穿行,陈香梅的眼眸在烛光中迷离,梅兰芳的韵白在门背后萦绕,卓别林的戏谑在大堂里回响……一切记忆如同美酒,一并封存进了这幢66岁的老建筑中。当国际饭店文史馆将这一切再现于世人眼前时,叫人无不为历史唏嘘。
邬达克的一封信,使公寓楼变身为大饭店
走进国际饭店,大堂正中便是全上海的地理中心———上海测绘的原点。从这里出发,开始文史之旅。
一楼的楼梯拐角布置着沙发,长衫和旗袍代表着往日主人在此间对话,黑白背景是跑马场吧。顺着扶梯上楼,二楼的回廊就是文史馆的主要布展区。作为一个袖珍的博物馆,国际饭店文史馆的亮点就在于其展品的独特和其背后的传说。
国际饭店的前身是国际大饭店,设计国际大饭店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然而,馆中收藏的一封由邬达克亲笔签名的英文信却透露出一个秘密:国际大饭店本名“四行大厦”,或曰“白克路大楼”,原拟公寓楼建成后全部用于出租,是邬达克提出了改变功能的建议。1931年4月30日,邬达克致信四行储蓄会,表示尽管自己尚未正式动手设计那一栋楼,却要先行提醒业主,建造大饭店显然要比单纯的公寓楼更加有利于尽早收回巨额投资。
邬达克的眼光决定了“静安寺路派克路转角新屋”在“行将落成”前,终被四行储蓄会的最高决策层郑重定名“国际大饭店”,并指派钱新之、施博群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聘请邬达克、卢寿联等为顾问。
寻踪提示:
来到国际饭店,你在参观过文史馆之后,一定要品味其建筑特色,这可是邬达克的心血所在。
大楼模仿的是美国摩天楼,外立面采用直线条手法,但建筑材料全部用的是国产的好货色。底层至3层镶贴青岛崂山黑花岗岩饰面,4层以上全部镶贴棕色泰山面砖,典雅庄重。大堂地坪全部采用国产大理石,与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大理石相比,不仅价格经济,而且更显中国实力。
大厦的2层、3层、14层以巨型圆角玻璃镶贴,有强烈的通透感和现代感。在建筑上输入巨型整幅弧形玻璃是邬达克特别钟爱的一种装饰手法,也许这就是现代玻璃幕墙mall的雏形吧。
一份1948年的旅客清单揭秘大牌住客
游客可以在文史馆看到一份1948年11月4日的旅客清单。清单是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饭店大修时流失的。如今旅客清单仅存第5、6、7页。但第5页上的第一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关注。
那天入住国际饭店717房的便是现代中国著名无线电史专家、资深电机工程师王崇植。王崇植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跟李大钊等人同为少年中国学会成员,在爱因斯坦抵沪专访时曾公开发表介绍爱氏学说的译作《相对律》。之后他留美深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又加入中国科学社,参与筹备国际电台,历任国民政府无线电管理处处长等职。
实际上,入住国际饭店比王崇植更加大牌的客人早已闻名遐迩。政界有蒋经国、张学良,文坛有胡适、鲁迅,艺术界则有梅兰芳等等。当年梅兰芳宴请卓别林的“孔雀厅”如今已改名为“丰泽楼”。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宴会厅的设计,1988年大修的时候,一度顺应潮流改成了白色水曲柳装饰。一直到1998年,靠一个专门从美国请来的设计师才回到了过去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个设计师名叫乔治,通过国际饭店案例出名后索性在上海定居,开起了设计公司。
寻踪提示:
二楼的丰泽楼如今是对公众开放的中餐厅,菜式也从广帮变成了京菜。大师傅的拿手菜有糟溜鱼片、片皮鸭和墨鱼蛋汤。
14楼的摩天厅值得一去,老古董细条纹地板是中方外圆的设计,十分精巧。头顶上的彩绘玻璃以前是可以打开的。当时,陈香梅和陈纳德就是在这里遥望星空,体味浪漫的。
即将推出“名人菜”和“名人房”
当得知有心人收藏了部分饭店的历史资料,国际饭店文史馆反复交涉,方才使得一批文物原璧归赵,重见天日。其中包括国际饭店首任董事长钱新之的小银箱、林勉之(曾任国际大饭店副总经理)的“古月轩”铜质刻花墨盒、董事会的捷克车料墨水瓶、“摩天厅”的哥伦比亚留声机、豪华套房的西欧座钟、餐饮部的英文打字机,连同部分商务凭证等。
除了文物,你还能看到大量珍贵史料。其中包括原版的《帆声》月刊。《帆声》是饭店员工,献给饭店开业9周年的礼物,创刊号中的《帆声释义》写道:继往开来的新生代,勤勉工作在今日,既然国际饭店的标记是“以那雄伟的一艘帆船而影射着那不急而永远的前进”。同时展出的还有根据原件复制的“侍应生守则”、“培训计划”、“授课日程”等。
寻踪提示:
据悉,早在去年年底,国际饭店就在21楼开辟了一个内部的文史资料陈列馆,收藏了饭店在开业初期所使用的珍贵实物。如今二楼的文史馆其实已经是二期工程了。目前,一般游客只能在二楼参观。
饭店方面透露,他们近期打算在14楼建造一面“美术墙”,展示500多幅美术大家赠送给饭店的画作。将来,国际饭店可能还会逐步推出“名人菜”和“名人房”,让食客和住客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来体验饭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链接
名人眼中的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文史馆开馆后,在境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台湾学者、作家、时事评论家李敖于8月28日慕名而来。伫立在柜前,凝眸端详一件件展品,他流连忘返,原定的20分钟行程都延长到45分钟,他还不肯离去。李敖说他以怀旧之心,圆了一个孩提时代的梦。61年前,李敖就想进国际饭店看看,却只能在大街对面,跟许多平民百姓一样,翘首仰望,有门难入。今天,不仅进来了,还看到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实在是“太好、太难得了”。
另一位名人也给予国际饭店以很高的评价。当代建筑大师贝聿铭10岁时曾来到上海,可以说看着国际饭店一天一天造起来。他发现上海很开明,很包容,充满生机,而且盖了许多高楼,其中最让他怦然心动的就是国际饭店。贝聿铭说:“上海当时新的高楼都建在中城,而非下城,中城是新建设的中心。譬如说国际饭店是我当时最喜欢的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至于国际饭店之父邬达克更是对自己的这件作品喜爱有加。以至于邬达克的后辈每两三年回上海一次的时候,也喜欢住在国际饭店里。邬达克的儿子今年为了世博会斯洛伐克馆也来到上海。9月3日晚,他参加了斯洛伐克导演执导的人物传记片《邬达克,改变上海面貌的建筑师》在大光明电影院的首映式。舞台正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作就是国际饭店的大幅海报。而参观2010上海世博的人们,一走进斯洛伐克馆,就能看到国际饭店的仿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