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里最值得观赏的洞窟(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

莫高窟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隋、唐、宋、西夏、元等朝代的增建,前后达千余年历史。原有洞窟千余个,故俗称千佛洞。至今保存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身。

莫高窟地处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一座崖壁上,山崖南北长1600米,洞窟一律坐西朝东。莫高窟洞窟密如蜂窝,大多为上下两层,如果你去观赏,绝对要挑选 重点看,现择几处重要洞窟介绍如下:
第148窟:在山崖的南端,窟内供奉一尊释迦牟尼涅槃卧佛塑像,长16米,为盛唐作品。佛像双眼微睁,神情超然。后面侍立菩萨、力士、天王等塑像共72尊,喜怒哀乐,神态各异。
第158窟:在148窟北面,窟内卧佛塑于盛唐,长16米。双眼微闭,神态安详。佛像保存十分完好,为莫高窟塑像的精品。佛像后面为精美壁画,参观此窟,须另购门券200元。
第130窟:俗称南大佛,高26米,为莫高窟第二大佛,建造于盛唐。大佛曲眉宽长,气宇轩昂,洞窟两壁绘有彩色飞天。
第96窟:俗称北大佛。窟外九层飞檐楼阁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窟内塑有莫高窟最大的弥勒佛像,高33米,完成于武则天周延载二年(公元695年)。佛像硕大雄伟,面部丰满圆润,端庄温婉。
第45窟:在小牌楼对面。壁龛内释迦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侍立三尊菩萨塑像,衣衫轻薄,贴近肉身,为盛唐时期的杰作,艺术价值极高。
藏经洞:即第17窟,距莫高窟山崖最北端约200米处,在第16窟甬道北侧,此洞为洞中之洞,第16窟洞外有三重飞檐古楼,十分好看。1900年莫高窟主持王道士在第16窟甬道清除积沙时(由鸣沙山及沙尘暴刮来的淤沙)发现北侧墙缝内有一秘室,仅七八平方米,内藏5万余件自晋至宋千余件经卷、书画、织绣、小说、史籍等文物。因其中80%为经书,故俗称藏经洞。这里必须强调,第16窟面积达226平方米,为莫高窟最大洞窟,洞顶藻井绘有金色四龙团凤,颇具特色。吴兴意
【旅游提示】
上海去敦煌先到兰州,转火车直达敦煌。
玉门关与阳关分别在敦煌市区西北108公里和西南75公里的戈壁滩上,是古丝绸之路上由敦煌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玉门关关城与阳关古烽燧至今保存完好。由敦煌去玉门关与阳关无公交,须乘坐个体车,每位150元,包括西千佛洞、白马塔、敦煌古关(仿宋沙州城)。
敦煌最佳旅游季节为3月至11月。夏季每晚9时以后天色才暗下来,所以白天有充分时间可游览。
文:吴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