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原来是个“养鹿场”(组图)

《华夏商旅》
美丽的鹤岗
“不游黑龙江不算到龙江,要游黑龙江最美最近是鹤岗”。
鹤岗,这座以煤炭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坐落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缓冲地带。地处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地带,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其中城市人口70万。民族有汉、鲜、蒙、满、回等22个民族。鹤岗辖萝北、缓滨两个边境县,工农、向阳、南山、兴安、东山、兴山六个行政区、域区内有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和鹤北林业局,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中省直企业。鹤岗是一座依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做出过辉煌的贡献。
鹤岗俗称“鹤立岗”取鹤立山岗之意。相传在远古时期,上界有一群仙鹤,看中了这块山青水秀的地方,于是飞落山岗,在此生息繁衍,鹤岗因此而得名。现在距城区仅有40公里的苇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仍然是黑龙江三大水禽栖息地之一。“鹤立岗”是满语含义为“养鹿场”,因此,鹤岗又有“鹿城”之称。
鹤岗还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煤炭储量20多亿吨,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可采100年以上,煤种主要有主焦煤、1/3焦煤和工业气煤,发热量平均5500千卡/KG,灰分25%,全硫小于0.2%,是我国少有的高热值、低灰、低硫优质煤炭。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石墨储量6亿吨,居亚洲之首。选矿能力近20万吨,黄金储量30吨,年产黄金万两,此外,还有石灰石、菱镁、硅石、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优良。
鹤岗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小兴安岭面积6700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70%为天然林,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波罗、白桦、橡木等,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年产木材30万立方米,此外,每年还可以从俄罗斯进口木材50万立方米,可为木材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鹤岗是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松花江在鹤岗境内汇合,两江冲积平原8300平方公里,,是三江平原的腹地,耕地面积650万亩,年产粮食40亿斤,主要产品有水稻、大豆、小麦和各种经济作物,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宜牧草原面积150万亩,宜渔水域面积165万亩,是典型的农、牧、渔结合区,发展生猪、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及乳品、肉类等食品加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黑龙江流域盛产鳇鱼、鲟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鲟鳇鱼籽号称“餐桌黄金”远销欧美及日本市场。
鹤岗是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有235公里边境线,有国家一类口岸──萝北口岸,年过货能力50余万吨,并且是距哈尔滨最近的对俄边境口岸,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丰富,森林茂密,耕地辽阔,迫切希望与我们合作开发资源。俄罗斯还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大量出口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和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轻工产品。这种区位优势使鹤岗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前景。
鹤岗有充足的水电资源和土地优势。黑龙江、松花江过境水量达3000亿立方米以上,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年平均水资源量33.5亿立方米。电力供应充足,鹤岗发电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三期工程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20万千瓦;鹤矿集团热电厂年发电能力为9.75亿度,10万千瓦矸石电厂建成后,年发电能力将达到15亿度。鹤岗土地资源丰富,有未利用土地360万亩,其中宜农地50万亩、宜牧地105万亩;有6.9万亩工矿废弃地,可以承载大型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高耗电、耗水项目。
鹤岗交通比较便捷。鹤伊、鹤佳、鹤萝三条出口公路全部是高等级路面,到哈尔滨只需5个小时,到萝北口岸只需1个小时,到佳木斯机场不足1个小时。铁路运输可以直达哈尔滨、大连等城市。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行驶5000吨级船舶,能以较近的距离,较低的运价进入日本海,实现对日本、韩国的江海联合运输。
鹤岗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毗邻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浪漫的俄罗斯、太犹州异域风情使人流连忘返,山青水碧的大界江──黑龙江峡谷神秘而古老,苇场湿地保护区仙鹤傲立、百鸟成群,国家级原始森林──联营红松母树林古木参天,奥里米古城流传着辽金文化、完颜氏家族、女真人的故事,神奇的黑土地刻印着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开垦北大荒的足迹。改革开放以后,鹤岗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阔,楼房林立,广场相连,绿树成荫,夜幕降临,一路一灯,一街一景,喷泉流彩,金桥走虹,描绘着边疆鹤岗优越的人居环境。
鹤岗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在此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时期,鹤岗作为大后方,为支援前线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医大,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均诞生于鹤岗。建国以后,新中国第一对现代化矿井──新一煤矿在鹤岗建成投产,计划经济时期鹤岗煤炭产量曾位居全国第四位,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5亿多吨。这里是殷秀梅、郭颂、刘佳……的故乡,这里也曾留下过丁玲、姜昆、濮存晰……的身影。鹤岗优秀的旅游资源大界江、大峡谷、大湿地、大森林、大冰雪、大荒情、大矿山、漂流、滑雪、攀岩、民俗等旅游项目倍受旅游者的青睐。
鹤岗——中俄界江之都
一条大江,碧波千里,穿流美丽的鹤岗,连接中俄两国的山川,带来无尽的秀美和丰饶。
一脉山岭,绵延万余平方公里,耸起千峰叠峦,铺出花团锦簇,展开日月精华中的斑斓色彩和四季美景。
一座城市,心随律动,尊重自然的禀赋,创造人类的和谐,如优美的旋律,荡漾在心田脑海。
鹤岗有大美,美在界江。位于鹤岗市所辖萝北县境内的“龙江三峡”,是黑龙江流域最美的景观,这里背靠葱郁的小兴安岭,山色在浓墨中透着淡雅,在清新中透着庄重,水势时而湍急奔腾,时而平缓开阔,江山如画,水绿如绢,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被誉为“南海避寒、北江消暑”的旅游胜地,
鹤岗有大美,美在森林。由满语“鹿圈”和赫哲语“满意”而来的“鹤岗”是远古时期人们在森林中打猎喜悦心境的表达。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丰富,一年四季景色怡然,春来山花烂漫,夏至绿树成荫,秋季满山红叶,冬时皑皑白雪,是呼吸的养吧、视觉的盛宴、娱乐和健身的天堂。
鹤岗有大美,美在城市。以“四先”为核心的经济战略,率全省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先,为城市转型提供着源源动力和充足后劲,为人民富裕幸福创造着优厚条件和丰硕成果;以“三宜”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书写着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彩内涵,构筑了一幅山、水、城、人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画卷,彰显着这座城市永恒的魅力。
风光秀美的龙江三峡
鹤岗有235公里的界江,80公里的黑龙江金三峡是国内唯一的界江大江峡,分别是龙门峡、金龙峡、金满峡。这里水光山色,江峦互映,游一江春水可揽中俄犹两国三域风情,是世界上最长界江中最壮美的江段。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在游此峡时说,“两侧高山耸碧空,百米深水涌浪凶,龙江三峡从此始,画图变幻莫测中。”
幽深僻静的兴龙峡谷
兴龙峡谷全长4.2公里、海拔落差近400米的兴龙峡谷是黑龙江沿岸植被完好、物种齐全、地势险峻的原始森林峡谷。
这里原始生态保存完好,仅树木就有300多种,几乎囊括了东北山区所有的品种。而且峡谷里空气新鲜,是城市平均含氧量的50倍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是一处非常有价值的森林氧吧。走进峡谷,您可吸氧排毒,舒筋利肺,焕发出青春活力。
界江明珠名山岛
名山岛是黑龙江江中岛,面积0.5平方公里,岛上建有国内唯一的界江流域博物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省内首创的树上人家、水上人家、空中栈道等,是AAA级景区。
“两峡一岛”构成了界江游的主要内容。吉书记在鹤岗视察时指出,“黑龙江鹤岗段是界河游最秀美的一段”。鹤岗的自然生态旅游除了黑龙江界江生态旅游外,其他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极具魅力的理想旅游佳地。
资源丰厚的原始森林
我市森林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70%,生长着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20多种珍贵树种,原始森林物种最齐全、76%是天然林,盛产30余种珍贵药材、100余种山野菜和山野果,被称为“树木的王国、植被的天堂”。 我市有三个国家森林公园。鹤北联营国家森林公园红松原始森林(我国现存的三大红松原始森林之一)景区占地面积11848公顷; 鹤岗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占地面积2636公顷,其中桶子沟红松原始森林景区占地面积148公顷;龙江山峡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8569公顷。三大景区崇山苍翠、古木参天,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细鳞河民俗风情园
细鳞河民俗风情园是国家AAA级景区。细鳞河民俗风情园也是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位于鹤岗市东北32公里处的细鳞河林场境内。主景区面积163公顷。公园山清水秀,风光逶迤,空气清晰,四季分明,自然生态保持原貌,以其原始、粗放、自然与神奇而闻名遐迩。
细鳞河民俗风情园始建于二00二年四月,先后建成了傣家迎宾楼、傣家歌舞楼、摩梭风情寨、情侣岛、绿野山庄、俄罗斯别墅、荷兰林苑、朝鲜万寿居、蒙古包、美国西部庄园、渔香舫、白宫(美国)、桂离宫(日本)、风车(荷兰)、毛利草屋(新西兰)、非洲部落、北欧别墅、复活节岛、仿古木制长城、龙泉山庄、民族林、十二生肖广场、空中别墅等23处景点。公园一次性可接待2000余人就餐,一日三餐,无公害、无污染。容纳500余人住宿,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等6大旅游功能。
细鳞河民俗风情园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多彩,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此休闲度假。主要旅游项目包括漂流、登山、歌舞、垂钓、篝火以及特色餐饮,旅游购物和文化周活动。
歌舞:节目丰富多彩
主要演出队伍均来自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云南西双版纳歌舞团、新疆歌舞团、吴桥杂技之乡的杂技团,泰国红艺人表演团,摩梭风情表演,俄罗斯风情表演,以及东北二人转等多台综合节目。几十个精彩节目滚动演出,并随时组合综合演出,节目富有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风情,成为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崭新亮点。
篝火晚会:细鳞河民俗风情园精典旅游项目:烟花篝火晚会。青山绿水间的夜幕下的烟花篝火晚会,几十位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民族演员与游客翩翩起舞,跳起民族大团结舞蹈,高唱民族欢歌,民俗气氛浓郁,吸引了大批游客留住风情园。鲜活的篝火晚会,提高了森林公园的民俗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深受游客欢迎。
桶子沟红松原始森林
桶子沟原始红林位于鹤岗市西北50公里,是鹤岗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之一。景区总面积16846公顷,是黑龙江省三大天然原始红松母树林基地之一。林内分布有多种乔木,10多种亚乔木,几十种食用植物,和棕熊、罕达犴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常见的猴头、山参、松籽等山产品和中草药材。
生态优良的湿地草原
4万公顷的水莲湿地和嘟噜河湿地土质肥沃,水域广阔,水草连天,泡沼密布,真禽飞翔,原生植被保持尚好,是我省重要的丹顶鹤、白鹤、江鸥等40余种游禽、鸣禽、猛禽等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繁殖之地。(嘟噜河湿地公园正在建设)
醇厚的人文历史
鹤岗是黑水女真的故乡,是满洲皇族的发祥地,清金文化的聚集地,奥里米古城、绥滨同仁遗址记录了辽代“五国城”的兴衰,太平沟记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壮丽诗篇,胭脂沟曾是清朝贡金的产地。鹤岗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煤田。自1914年创办第一家煤矿至今,鹤岗矿区已有百年的开发历史,这里有新中国的第一对竖井——新一矿,有当时东北最现代化的矿井——兴安矿,鹤岗曾经是全国第四大煤矿。鹤岗是抗联的主要活动区域,是赵尚志将军的牺牲地。鹤岗更是新中国医学和电影的摇篮,哈医大、沈阳医大的前身就是鹤岗的兴山医大。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在这里诞生,并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六个第一”。鹤岗是最早的知青垦荒戍边地,1955年,鹤岗就迎来了第一批垦荒知青,丁玲、姜昆、濮存昕、张抗抗都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总之,鹤岗是俄犹文化、垦荒文化、土著文化、抗联文化、知青文化、清金文化的交汇地,充分体现了边疆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