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日记:苦难之路 II

新浪旅游
其实走了两次苦难十四站。
第一次是跟着官方组织的媒体访问团走马观花地匆匆一游。
回到酒店再查资料,发现错过了很多地方,于是第二天取消了官方安排的行程,自己再慢慢沿着耶稣当年的路,再从头到尾仔细走了一遍。
没走过苦路,不好说自己来过耶路撒冷。
沿途打卡当然是任务之一,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路上的人和物,这些,才是我的耶路撒冷。

第一站,鞭打教堂。

第一第二站,当天正好是穆斯林斋戒月的最后一个周五,耶路撒冷的大清真寺有大型祈祷,沿途到处都是以色列犹太士兵。战时的荷枪实弹状态,危机感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来朝圣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第二站,打卡。当年耶稣在此背上为人类赎罪的十字架。

路牌大概意思是:清真寺祈祷请走这边。(我猜的,呵呵)

于是阿拉伯同胞很自觉地动作优雅地往左边拐(千万千万别撒腿跑啊)。

第三站打卡。圣经记载,背着十字架的耶稣,在这里第一次摔倒。

第三站,打卡很淡定,但其实内心有点崩溃,因为旁边就是这些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美女士兵头上方的路牌就是:Via Dolorosa.

第四站打卡。当年耶稣在这里,看到他妈妈玛莉亚。我的左手边是个小卖部,看着很平静,其实当天是以色列军警的指挥中心......

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门帮耶稣背十字架。继续装作好淡定的样子,打卡报到。

其实两米不到的对面是这样的。

既然都鼻子贴鼻子的距离,就合影一张留念吧,妹子笑容很生动。

第六站,弗伦尼加为耶稣擦去脸上的血迹和污渍,证明人间还是有爱。一个阿拉伯小孩飞快走过,貌似是去送货。阿拉伯市场的小孩从小耳闻目染,也是天生的生意人。

第七站,耶稣再次跌倒。人少了,军警不见了,紧张的神经慢慢放松,这次是真的淡定了。

第八站,传说耶稣在此安慰为自己哭泣的女人。对于耶稣,穆斯林没有崇拜感。第八站前摆摊的阿拉伯少年。

摆摊的阿拉伯少年。知道我是中国人,张口来一句:呢号! 也是唯一一句。不管怎样,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啊......

第九站,耶稣再次跌倒。这一站有点容易错过,找了好久。

找第九站一度迷路,走进了阿拉伯区。刚做完斋戒祈祷的阿拉伯人一下子把街头塞得满满的。人群中不少人兴奋地向我高呼:Viva Palestine(巴勒斯坦万岁) ! 俺一律报以礼貌的微笑。

第十站,耶稣被剥去衣服,准备钉十字架。就在阶梯这个地方。

阶梯对面的墙角,射来一瞥警觉的目光。

第十一站,耶稣被钉十字架。

第十一、十二站,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和受难的地方。在这里,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说了这话,就断气了。(路加福音)

I said a little prayer....

第十三站,耶稣的母亲玛丽亚把耶稣的尸体从十字架上解下来,就放在这块石板上,墙上的壁画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用最亲近的姿势,贴近神。

作为基督教的圣地,基督教各个教派都渴望染指圣墓教堂,于是出现了:教堂院子为东正教所有;入内后阶梯所有权属亚美尼亚教会;而耶稣在这里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的礼拜堂主殿,所有权分则属于罗马天主教。据说某年要拆一个年久失修的木梯,因为横跨几个教派的领域,要出动最高层开碰头会......

教堂一景。

在圣墓教堂里面玩手机的阿拉伯女人。在伊斯兰教里,耶稣也是一个神,不过所受的礼遇不可同日而语。

第十四站,圣墓,也就是当年埋葬耶稣的地方。信众安静地排队,进入那个只能容两个人的窄小空间。那也是我这辈子,与耶稣最接近的距离。

生命自是一个灵程,终须往返。
蓦然回首的那一天,
惟愿生尽欢,死无憾。